008+智慧品
大药于是将所有王妃都装扮一新,并领其列队于国王进餐之处。俄丹瓦日嗄则走在最前列,似天女一般来到国王面前。大药此时对丑者说:“若你辩认得出,就请即刻带走。”丑者眼见俄丹瓦日嗄等众王妃各个光鲜夺目,他顿时就似毒蛇被咒语迷惑住一样,犯起糊涂来。他就如眼睛直视太阳光一般,感到目眩神迷、昏沉错乱。恰好他此刻看见有一仆女跟着另外一位王妃在眼前晃动,他立即拉住仆女说道:“此乃我妻子。”大药随顺他说:“既是你妻子,你即可将她带走。”丑者抓住仆女又是一通感慨:“上等人爱上等人,中等人喜中等人,下等人配下等人,而我贪执丑仆女。艳丽天人花园中,你似魔女招人嫌,平分秋色我与你,还是跟我把家还。喜欢你来照顾你,共同生活结连理。”丑者言罢即将仆女带走。
这之后发生之某事件,令能生国王暂时舍离大药,大药自此亦不再前往王宫问候请安。国王有次与王妃到花园赏玩,王妃随手就将一串价值连城之珍珠项链挂于阿秀嘎树枝上,然后就与国王忘情享乐,到最后回宫时也未想起它。夜深人静之时,王妃才想起将珍珠项链遗忘于阿秀嘎树枝上。国王急令手下前去寻找,但早已无迹可寻,因一只母猴已将项链转移至另一棵树上。
手下找不到项链,只看见一乞丐正于树下搜寻众人遗弃之饮食。这些人抓住乞丐说道:“此地除你之外空无一人,珍珠项链肯定是你偷去,快快将王妃项链交还。”乞丐顿感莫名其妙,他辩解道:“我到这里只为搜寻剩饭剩菜,何曾见过什么珍珠项链?”众人不听他辩解,径直将其送进监狱。乞丐一入监牢,便又被毒打、又得忍饥捱饿。
乞丐不由暗自思忖:看来我得快想办法以图自保,否则定会饿死狱中。于是他便对狱卒胡诌道:“我确实偷走王妃项链,但我已将其交于某某商主之子。”据其所言,这位商主之子也被抓进监牢,且与乞丐共用一副镣铐。商主之子家属为其送来丰盛食物,乞丐当然想讨得一份,但商主之子愤然拒绝道:“你为自己饮食之便就污陷我,我怎会再送你饮食?”他便自己独自享用起来,未分给乞丐一滴汤、一粒米。
不多久,商主之子欲大解,他就叫醒乞丐同去。乞丐却说:“我说话你不听,现在你发令,我又怎能听从?”乞丐拒不同往。商主之子只得忍憋答应道:“从今往后,我听你命令,你亦听我吩咐,不知这是否可行?”商主之子一边用温和言辞劝请他,一边连连发誓许愿,乞丐这才答应同去。大解之后,商主之子神清气爽、身心通泰。自此后,他便要求家人每次都送双份饭食,二人于监狱中共享快乐生活。
有道是“饱暖思淫欲”,这乞丐酒足饭饱之后又想:过去我一直四处漂泊、难得温饱,现在虽饮食无忧,但这远远不够,我还应再找一妓女共同享乐。如是打算后,他又对狱卒扯谎道:“王妃所丢项链实与某某妓女有关。”据此言论,妓女亦被抓进监牢,并与乞丐关在一起。乞丐如愿以偿,终能与妓女整日享乐、厮混。
如是享受过一段时日后,乞丐已是乐不思蜀,他竟对二人说:“像这样生活下去,在狱中呆十二年我都愿意。”但他转念又想,只有妓女怕还是难以打发寂寞时日,为增上欢喜心,看来还应再找一会弹琵琶之人。贪心愈发增上之乞丐此回又对狱卒说道:“珍珠项链尚与某某弹琵琶者有关。”那会弹琵琶者自然又被抓来,并与乞丐、妓女,商主之子关在一起,四人从此就过上歌舞升平之生活。
又过一段时间后,三人共同对乞丐说:“你现在应设法解除对我等之关押,至于出狱后之生活,你大可不必担忧,我们可完全负责。”乞丐也觉长期住于监狱实非万全之策,他便答应了三人请求。他随后想到:只有大药才能让我们获释,别人都无此能力。他马上就对狱卒说:“大药之子也曾参与偷窃王妃珍珠项链。”结果大药儿子也被关进监狱。
大药得知儿子蒙冤入狱后,不由想到:为了儿子,恐怕此次我得亲赴王宫。于是他进王宫找到国王请求说:“我儿做下何等令国王不满之事以致被关进监狱?”能生回答说:“偷走王妃项链之乞丐言你儿子亦参与此事。”大药回来后即展开详细调查,审慎观察、推理后他又找到国王:“我敢保证这五人无一人偷窃项链,请国王将他们全部释放。”能生对大药所言深信不疑,随即就将五人统统释放。
大药则一人前往花园打探、观察,他找到丢失项链之地,发现阿秀嘎树上经常都栖息有一母猴。大药心想项链肯定已被此母猴拿走,应想办法从它手中夺回。他要求国王与王妃再次前往花园,两人均听其建议如约而至。大药对王妃说:“王妃应将饰品戴在身上,母猴爱模仿人,它想必也会戴出饰品。”结果当王妃将饰品戴于身上时,母猴也将珍珠项链挂于脖颈。大药又令王妃翩翩起舞,母猴见状也亦步亦趋扭动起来,但此次它脖上项链并未掉下。眼见母猴极善于模仿众人动作,大药马上要求王妃低头跳舞。当王妃如是埋头起舞时,母猴当然立刻跟随,结果当其低头扭动之际,脖上项链终于掉落下来。国王兴奋至极,竟抱住大药脖子赞叹不已,还奖励他大批财物。
六大臣后又集中商议道:“国王原先对我们非常信赖、友好,来自山岩地区之恶性大药被国王重用后,我们竟渐成无丝毫威望之人,这可如何是好?”六大臣中一人首先发话道:“此皆因我们过去不知团结和合,才致大药趁机钻空,令我等力量渐趋薄弱。现今我们应于花园中再度集中并共同发愿,从此之后务必互相信任、合作共事。国王虽已将我们舍弃,但只要我们有勇气与毅力厉力奋斗,情况一定会渐至好转。”
六人便于花园中集会盟誓,大药看见后心想:这几人过去从未集中过,此次聚会一定暗藏阴谋。大药心生怀疑后便派自己平日训养之鹦鹉达拉西前往偷听,当时六大臣正共同起誓道:“我们一定要互相信任,今日必须当众将自己秘密掏出说与众人。”于是他们便开始互诉隐情:有人言自己吃过国王孔雀肉;有人言自己与王妃行过不净行;亦有人坦言自己曾干过某某事……总之六人欢聚一堂,互说平日深藏不露之秘密,还大摆宴席。
达拉西将偷听所得汇报与大药,大药立即来至能生国王面前说道:“六大臣正在商议大事,他们……”大药便将这些人所作所为及行为动机全部对国王一气说完。能生国王听罢震惊万分,他感慨万千说道:“奇哉!我手下大臣竟能做出如是下劣行为,今后凡我治下国土,他们永远别想再居住其上!”国王立即将六大臣驱逐出境,这几人只得落荒而逃。
当时之大药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当时之能生国王即为后来之舍利子;当时之六大臣即为后来之外道六本师,当他们作大臣时,最终被驱逐出境;现在释迦牟尼获得佛果时,也以神变力胜伏彼等,并将他们赶往边地。
又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木头王子时,以辩才威力制伏六敌国之事迹,《贤愚经》中有广说。
098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
98、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
久远之前有一方主国王,他育有一太子名为微尘。国王手下有一婆罗门名为牛圈生,牛圈生有一子名为养火。此养火颇富观察能力,智慧亦超凡脱俗,他即是后来之释迦牟尼佛。牛圈生做农活之前定要先征求养火意见,不得养火授意绝不轻举妄动。养火与微尘王子及另外六王子关系非常友善,几位还是同年出生。平日里方主国王总在尽情享乐,大小事情全部委派牛圈生处理,自己则直入王宫、无另外男人之屋中与众王妃同听乐器妙音,并共度美好良宵。
其后牛圈生死去,国王痛苦万分,他由衷说道:“现在牛圈生已离我而去,我在各方面均遭受重大损失。”寝食难安之时,微尘太子就问父王:“牛圈生婆罗门死后,父王为何如此悲痛?”国王回答说:“你哪里知道每当我恣情享乐时,牛圈生都在背后替我操持起全部政务。”微尘听罢就对国王说道:“父王无需担心,养火可继承其父职责,因他才具有真正智慧,牛圈生婆罗门每每做事之前都得询问养火意见,问明白后才肯付诸行动,故而父王可把牛圈生未竟事业放心交与其子承担。”
国王便找来养火,嘱其完成其父未竟之业,养火爽快应承下来。因牛圈生婆罗门以前行事时都是依靠其子智慧进行抉择,未过多久,养火名字便日渐被人淡忘,众人皆称其为牛圈生婆罗门。
此婆罗门后来有次将六王子唤至自己身边,他对六人提醒说:“你们应去微尘王子那里,与其长相厮守,并祝愿他事业圆满、长久住世。同时还要告诉他:‘微尘王子,你若快乐我们亦快乐;若你痛苦我们也会难过。我们大家均为同岁,都是好朋友,日后父王去世时,你定会登上王位,到时别忘赏赐我们一些受用,也分我等一杯羹。’”众人听其吩咐就前往微尘处,如是照说后,王子痛快答应。
不久方主国王去世,大臣商议过后便公推微尘当上国王,民众也随即称其为微尘国王。微尘国王后有一次唤来牛圈生说道:“你应像承侍我父亲一样帮助、指教我。”牛圈生当下答应愿依国王教言奉行。他随后又招来六王子说:“你们均应前往微尘国王处,提醒他勿忘此前所作允诺,应分给你等部分受用,不知现在可否得到?你们可问他还能否记得自己答应之事,若他说尚能记起,你们立即就对他言现今时机已成熟;如国王说似马车形状般之土地何能分成七份,你们就说牛圈生婆罗门可分,舍他别无任何人堪任。”
六人便依言前往国王处,问国王是否尚能忆起所作允诺。国王回答说并未忘却过去所作答复,他们即请求国王能分与自己受用。国王果然面呈为难之色说道:“马车般大地如何分成七份?”几人就异口同声说:“牛圈生婆罗门可以均分,别人都无法做到。”
国王唤牛圈生婆罗门前来请教道:“上师,我治下国土能否均分七份?”牛圈生轻松答言:“完全可以。”他就把中央之地分与国王,国王对此十分满意,他不停赞叹说:“婆罗门将中央地方分与我,真乃明智抉择,这令我非常满意。”国王带着满足心情又看他继续分割土地:他将剩余地方分为六份,依次交与六王子。依他抉择,他们全都满意舒心,几人纷纷说道:“请牛圈生婆罗门划分真乃明智选择,他果能成功做出与我们相合之分配。”六王子于是也请求婆罗门道:“你经常指导国王行事,恳请从今往后也多多指教我们。”如是祈请后,婆罗门终于答应下来。
自此之后,他便对微尘国王,尚有如大萨拉树般七位国王种姓之人、如大萨拉树般七位婆罗门与七位施主,再加承侍这些人之四十位妻子广做开示;还对五百婆罗门子传授婆罗门秘诀;他开示、指教之对象还包括许多驯服者、骑象者、骑马者、持剑者、持弓者、追随者、信使、歌舞者、诸大勇士、护心者、剃头匠、沐浴者等等。他原本被众人称作牛圈生婆罗门,而诸婆罗门则尊其为梵天,国王则将之称为天尊,民众又拿他当国王一般对待。
当时很多婆罗门都认为牛圈生婆罗门已是成就者,且非常精通梵天道,国王与臣民亦持此种观点。牛圈生得知后内心忐忑不安:众人皆对我非常尊重,认为我已精通、成就梵天道,但我实不明白、更谈不上成就梵天道。记得父亲以前曾对我开示过,言一婆罗门若能在夏季利用四月时日前往寂静处修大悲心禅定,则梵天定会亲至其前。既如此,我何不利用夏季四个月光阴也去静修一番?
打定主意,他便前往微尘国王面前请求道:“大国王请听我言,我欲暂时于寂静处修习一段时间禅定。”国王回答他:“若你自己感觉因缘已经成熟,不妨按你意愿径直做去。”接下来,他又对六位国王、七位国王种姓者、七位婆罗门、七位施主、承侍他们之四十位妻子说:“诸位切勿散乱,你们安生住于家中,我自己要去寂静地禅修。”众人各个表示愿按其吩咐遵照执行。
他又嘱咐五百婆罗门子说:“以前传授你等之秘诀务必牢记心间,且需熟练掌握并精通。”然后他又在驯服者及至沐浴者前一一道来:“诸位若暂时需要其它指点,可临时找人传授,我于夏季四月光阴中要去静修禅定。”
全部交待完毕后,他就在城北处造一宫殿,在四个月时日中修起大悲心禅定,但梵天却一直未露面。还差一日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