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明史
1 月,一个给事中抱怨,新年献祭太庙是在下午晚些时候举行的,祭天开始
得很晚,以致皇帝的侍从半夜才回到北京。两种典礼都应该在黎明开始。2
月,大学士杨一清抱怨皇帝很少视朝;如果视朝,是在下午晚些时候,而不
是按惯例和礼仪在黎明开始。所有朝臣从清早直到下午很晚的时候守候在午
门外;紫禁城的入口好像一个市场;官员们在黑暗中散开时,一片混乱。
1515 年 7 月大学士梁储(1451—1527 年)报告,他和其余的大学士们在
街上听说皇帝常常潜出皇城,并在北京的什么地方过夜。他希望知道这是否
真实。1516 年 1 月,另一个给事中庆贺皇帝,因为皇帝按时到达祭天,但这
个官员同时指出,朝见是在傍晚举行,而且常常是在御宴时举行。同时,朝
见时没有纪律;官员们在新年朝见后散开时,一个将军竟然在混乱的人群中
被践踏而死,当时外国使臣都在观看。
① 顾炎武:《宦官》和《禁自宫》,载黄汝成编:《日知录集释》'292'(1872 年;《国学基本丛书》,17—18
转载,上海,1935 年),9。
就皇帝来说,他想尽可能少和他的官员们发生关系,对有关他的行为的
抱怨充耳不闻。几乎所有帝国的事务这时都交付给了太监们。太监们从不怀
疑皇帝的命令,或批评皇帝的行为,不管它们有什么缺点,而缺点是很多的。
他们唯命是听。
喇嘛们的事例是典型的。这些来自西藏的术士-僧侣由钱宁引见给皇帝,
皇帝觉得他们很有魅力。1514 年,一个御史批评他和喇嘛们交往,御史说,
连其他的佛教徒也避免与他们来往。他建议派这些身着赭袍耳戴铜环的人去
吓跑来自极西边境的妖精。皇帝并不觉得有趣;喇嘛们留下了。
1515 年晚期,他决定派一个太监到西藏去请回这些喇嘛推荐的一个“活
佛”。这个人实际上是噶玛派教派的一个领袖,他的保护人仁帮王于 1498
年占领了拉萨(西藏的主要宗教中心),同时他从幼年起就被当作奇迹的创
造者而受到称赞。噶玛派僧侣和他们的同盟者这时正企图压制他们的主要对
手,政治形势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活佛”不大可能离开西藏。
然而皇帝还是想见他。他指出前几朝曾经派太监去西藏;他说,这有先
例。宫廷办事机构的太监刘永奉命负责这项任务,并被授予征发他在途中所
需任何供应和勤务的权力。大学士梁储立即提出异议。向外地宗教领袖派遣
使节,这是没有先例的。出使人员必经的四川多年遭受匪患,只在最近才安
定下来。他担心不正当和不受控制的征发将引起当地的骚乱和可能的普遍暴
动。他拒绝起草所需的命令。皇帝颁发了他自己的命令,太监刘永动身走了。
梁储是正确的。刘沿长江一路征用了几百艘船,并征发几千人拖曳他的
船队通过上游峡谷的险滩。到他抵达四川省城成都的时候,他的随行人员单
是食品每天就需要 100 石米和 100 两银子。他为这次出使购买礼物而在四川
逗留了一年,最后动身时带了上千骑兵的护卫部队。这次出使以灾难收场。
当“活佛”拒绝离开西藏时,明的护卫部队试图胁迫他。这个喇嘛的保护人
对明营发动了出其不意的袭击,抢了所有礼物和贵重物品,并在这一过程中
杀死和打伤了一半以上的护卫者。太监张永为保命而逃走了。当他几年以后
终于到达成都时,皇帝已经死了。
1515 年,这时二十三四岁的皇帝对在北京生活已经感到厌烦,同时被朝
廷官员们连续不断的批评所激怒。1516 年早期,他开始考虑离开北京,到西
北大约 90 英里的宣府定居。这个主意最初由江彬提出,他想把皇帝和他的主
要对手钱宁隔开。江彬告诉皇帝,那里有比北京多得多的乐师和标致女人。
而且,他在那里能够看到真实的边境的小规模战斗,比起皇城中的模拟战要
让人激动得多。1516 年 4 月,负责京师地区的御史报告,他曾经听到有关皇
帝在宣府的行宫的传闻。刚过一年,皇帝便第一次到那里巡幸。
皇帝的巡幸
皇帝从短途游览开始他的巡幸。1517 年 1 月他通知朝廷,他想在祭天以
后在北京以南的南海子皇家庭园里打猎。大学士们表示异议。这样的事以前
从来没有过。要是他碰上什么麻烦的事该怎么办?2 月 3 日,这次祭祀以后
不久,他让朝廷官员们陪伴他到北京以南的皇家庭园,他们在那里一直等候
到下午很晚的时候。然后他们被打发走,并被告知在北京的城门等候皇帝的
銮驾。皇帝半夜前后到达,并接受朝见。第二天,他把猎获物分赐挑选出来
的朝廷官员们。几天以后,他再次在这个皇家庭园里打猎。当不再有异议提
出时,他开始计划一次远一些的巡幸。
1517 年夏,他作了到宣府镇城(今宣化)的第一次尝试。1517 年 8 月
17 日,他化装离开北京往北边大约 20 英里的昌平城。第二天,大学士们(他
们已经听说他在北京的街上启程,这样的新闻在那里传播很快)在路上赶上
他,请求他返回。他拒绝了。五天以后,他抵达北京以北约 30 英里的居庸关。
负责居庸关的御史下令锁上南门,然后带走了钥匙。
御史拒绝开关。当皇帝下令负责居庸关的太监开关时,御史威胁要把太
监当场斩首,如果他试图打开关门。御史然后进呈了一份报告,他在报告中
说,一定有什么人伪造了一道诏令;只有接到用了皇后和皇太后印玺的命令,
他才会打开关门。同时,他威胁要杀死皇帝的一个使者。皇帝不能到达关外,
决定返回北京。
1517 年 9 月 8 日,他再次微服离开北京,赶到居庸关。这次他成功了。
他在四天内到达,在一个农民家里过夜,并在主管御史不在时,于 9 月 13
日赶快通过。他留下他的一个亲信,太监谷大用,执行不许朝廷官员们出关
的明确的命令。9 月 16 日,他到达宣府,住进他的新宫。他在行动中完全不
自检束。为了自己在晚上消遣,他可能闯进有钱人家,抢夺妇女以充后宫。
1517 年 10 月,他开始自称军事指挥官和将军,把他的宣府住所叫作军事指
挥部。他的命令和征用文书都用将军印章,他不愿用他的皇帝的印玺和尊号。
大学士们表示反对。他们怎么能够知道这样的命令实际上是皇帝颁发
的?他们请求他用御玺。他不顾这些请求,反而命令户部从它的库中调拨 100
万两银子到他的宣府宫中。大学士梁储反对。他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得到这笔
钱。户部现有银子只有 200000 两,而太仓金库只有 150000 两储备。户部尚
书在多次反对以后,最后同意送去要求金额的半数。皇帝觉得他的官员们表
现出来的这种态度是难以忍受的。怀疑他的命令的究竟是些什么人? 1518
年 1 月,他实际上把在北京的朝臣监禁了起来。主管城门的官员被告知:朝
廷官员们不得离开这座城。
在这期间,1517 年 10 月他看到了他来边地所要看的事情。10 月 15 日,
他在宣府西南大约 40 英里的一个小要塞里。几天以前,蒙古的一支大突击部
队在巴图蒙克的率领下已经穿越边界。他最初听说这次入侵时,便把它看作
施展他的军事才能的一个机会,并开始为一次大战作准备。每支戍军的兵力
增强了,并为一次战役而任命了指挥官。
这次侵袭于 10 月 16 日开始。第二天有几次小接触,但蒙古人在每次遭
受伤亡之后都撤退了。10 月 18 日,在大同以南大约 40 英里的一个戍军驻防
城市应州附近,一场大战开始了。10 月 19 日,皇帝带着增援部队赶到。10
月 20 日,他指挥了这次战斗,战斗持续了一整天。黄昏时刻,蒙古人撤退了。
皇帝命令他的部队追击他们到边界,只是由于一场猛烈的尘暴而不可能进一
步追击,才结束了这次战役。尽管在这次战斗中他几乎被俘,他却把它看作
一次胜利。这实际上是 16 世纪明军唯一一次赶走蒙古一支大突击部队,而皇
帝亲临战场无疑影响了这个结局。
1517 年 11 月,他回到他的宣府宫。他派一个太监通知朝廷,由于边境
局势不稳定,他将不能按时回北京举行祭天大典。大学士们反对,理由是以
前从没有这样的事。他们试图去朝见他,但在居庸关被赶了回来。最后,由
于他自己的原因,他决定返回。他在他离开刚过五个月之后,于 1518 年 2
月 15 日抵达北京。
朝廷官员们奉命在北京西北城门以外等候他。他们在暴风雪中等了一整
天。他于黄昏将尽的时候到达,戎装跨马,带着一队骑兵护卫。在接受了他
的官员们的致敬(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在泥中下跪)以后,他下马并向一
顶帐篷走去,大学士们在那里给他献上酒和果品。他告诉他们,他真的亲手
杀了一个蒙古人,然后离开,到他个人的宫里去。在朝廷官员们回到北京以
前,已经过了午夜。
三天以后他主持了祭天大典,在这以后他到皇家庭园去打猎。他在京师
住了不到 20 天,1518 年 3 月又离开北京到他的宣府宫。他于 3 月 22 日返回,
只是因为他的祖母王皇后在三天前去世,他想看看为她下葬所作的安排。5
月他又离开去视察皇陵,然后继续往东视察密云(北京东北约 40 英里)和喜
峰口的戍军,在喜峰口他召见了几个东蒙古人的首领。他返回京师参加王皇
后的葬礼。她的灵柩于 7 月 22 日离京,他骑马跟随在后;他在墓地附近的一
顶帐篷喝酒,度过了下葬前的夜晚。
1518 年 8 月 7 日,他命令大学士们起草一份奇怪的诏书。他告诉他们,
边境军纪松弛,将派某个将军朱寿所统率的一支作战部队视察边境,他们应
该起草所需的诏书。这个将军不是别人,就是这位皇帝。他给自己取了一个
新的名字。朱是这个皇帝的姓,寿字的意思是活得长,因此是,活得长的姓
朱的人。在他这一朝的余下时间里,他继续假装,说这个将军是某一个人,
而不是皇帝。作为皇帝,他也命令兵部授予这位将军一个崇高的爵位,因为
他在抵御巴图蒙克的战役中立下了功勋。大学士们被激怒了,但是无法阻拦
他。1518 年 10 月,朱寿被正式授予公爵,每年的俸禄是 5000 石米。
9 月,他返回他的宣府宫(他开始把这里叫作他的“家”),准备巡幸
西北边境。9 月晚期他动身前往大同防地,然后向西南前进,经过偏头关到
紧靠蒙古疆域的榆林防地。他这时离北京差不多有 400 英里。大学士们不再
知道,是否就是他批阅送到他的指挥部的朝廷文书,或者谁发布将军朱寿的
命令。是皇帝还是他的副手江彬在发号施令?
从 1518 年 11 月到 1519 年 1 月,他留在榆林,拒绝返回北京过冬至,也
就是拒绝为献祭上天而挑选牲畜。命令是从他的指挥部以军令的形式发布。
他不肯利用内阁或宫廷办事机构。1519 年 1 月 13 日,他离开榆林,到山西
省首府太原去访问晋王。他这次访问有一个特殊的原因。1518 年 10 月他在
偏头关停留时,见到一个歌女,他很喜欢。她被带来和他一起喝酒和唱歌,
他发觉自己被她迷住了。他弄清她是晋王府的一个乐工的眷属。当他回北京
途中路过太原时,他召见她,并留下她和他在一起。她成了他心爱的伴侣,
其后他和她一起消磨了他的大部分时间。江彬和皇帝的其他亲信对她十分敬
重,把她叫作“刘娘娘”(通常专用于皇后的一种称呼),因为他们知道皇
帝现在听她的话。
应当在 1519 年 2 月 11 日举行的祭天典礼,在皇帝返回北京的路上的时
候,不得不展期一个多月。这次他带着骑兵护卫队骑马到祭坛,身着戎装举
行仪式,接着到京师以南的南海子皇家庭园去打猎。他回来后不到 20 天就命
令朝廷官员们开始为巡幸南直隶和山东作准备。他想去看看帝国的南都南
京。大学士们不赞成;礼部尚书反对;给谏们请求他放弃这个想法。他不顾
这一切,仍然计划在 4 月 18 日离开。
4 月 13 日,官员们开始呈递以各种理由反对他巡幸的奏章。这种情况延
续了几天,到这时已有 100 多官员请求他放弃这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