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明史
4 月 13 日,官员们开始呈递以各种理由反对他巡幸的奏章。这种情况延
续了几天,到这时已有 100 多官员请求他放弃这个想法。但是他不想被迫停
止。4 月 18 日他让锦衣卫逮捕了为首的进谏者,又命令卷入的 100 多名官员
在午门前从早到晚跪五天。两天以后,其余的官员仍然继续抗议。他们立即
被捕,并被迫加入午门前的行列。4 月 23 日,他下令公开杖责所有反对过他
的官员。
然而抗议仍在继续。更多的官员被捕和受到杖责;到 1519 年 6 月,至少
有 12 名官员因伤致死。有个官员当着他幼小儿子的面被打死。连皇帝也被打
动了。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他决定推迟巡幸。
朝廷官员们这次反对巡幸,不是根据典章,而是因为他们担心,这次巡
幸是把皇帝扣留在江西宁王府或在途中暗杀他的阴谋的一部分。官员们几年
来竭力告发宁王的谋反活动,但是他们的告发不知何故从未打动皇帝,或者
至少从未使他相信。然而他们的担忧是有根据的;1519 年 7 月,宁王反叛了。
宁王的叛乱
宁王朱宸濠从正德统治时期的初年起就对皇位怀有野心,尽管最初他想
靠奸诈而不是靠武力得到它。宁王是这个朝代创建者的第 17 子的远代子孙。
第一代宁王,因为他以优秀的野战指挥官而闻名,得到了大宁的封地,这是
北京以北草原地带的一个军事上的重要前哨基地。但是在 1399—1402 年的内
战中,他被这场冲突的胜利者永乐皇帝迁移到了北京,永乐皇帝怀疑这位亲
王对他的事业的忠诚。他原来的封地赐给了三个蒙古王(兀良哈部族的首领
们),他稍后又被重新安置在江西省。天顺统治时期,(1457—1464 年)在
位的宁王牵连进一桩谋反案以后,被褫夺了维持一支卫队的权利,而且后来
再也没有恢复。
朱宸濠不是一个军人。据传他有几分文学才能,也以文艺爱好者和追求
享乐的人而闻名。但是,他奸诈而有野心。他逐步拟定了策略;直到最后,
他依靠的是诡计和阴谋,而不是军事力量。然而他很需要某种军事支持,所
以他首先努力设法恢复他的王府卫队。1507 年夏,他派了他府里的一个太监
带着给刘瑾的巨额私礼到北京。太监转送了礼物,转达了宁王的要求。宁王
希望有卫队,并有维持给他恢复了的卫队的收入。刘瑾同意了。尽管兵部反
对,宁王的卫队还是恢复了。1510 年 9 月刘瑾伏诛的前一日,卫队又被取消。
宁王不怕受挫折。1514 年他又一次争取。这次他是通过陆完(1458—1526
年),陆完在 1513 年 12 月当了兵部尚书。宁王第一次见到陆完是在几年以
前,当时陆是江西的提刑按察使,已经成为他的庇护人和支持者。现在他需
要支持。他向陆完提出同样的要求。陆完答应去办,但这事说起来比做起来
容易。大学士费宏(1468—1535 年)拒绝起草,也就是说拒绝批准这道命令。
他了解宁王要干什么。但是,宁王这时已经得到许多皇帝亲信的协助:钱宁
(他新近把陪伴皇帝的地位丧失给了江彬)、皇帝喜欢的乐师藏贤,以及皇
帝个人工作人员中的几个太监。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避开费宏的计划。
他们知道,1514 年 4 月 9 日费宏要将廷试答卷分出等级,定出入选考生
的最后名单,将不能到内阁去。已经安排好,宁王恢复卫队的要求将在那天
提出,并立即转给司礼监。这样,大学士们在诏令颁布之前连文件也看不到。
钱宁已贿赂办事机构的太监准备所需的诏令,到时作为中旨颁布。4 月 28 日,
皇帝的命令恢复了宁王的卫队和维持卫队的收入。朝廷官员们提出了反对的
理由,但皇帝并不在意,把对宁王的指控当作毫无根据的谣言,不予考虑。
这时江西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南京的一些御史经常控告宁王。1514 年 1
月,南京的一些御史报告,宁王把肥沃的土地据为己有,科敛富户,恐吓地
方当局,他们不敢抱怨一个亲王的作为。御史们希望向江西臣民发布一份公
告,所有被宁王掠夺的财产应当归还;他的爪牙闹的任何乱子可由民政当局
予以惩处;地方官员不应交结宁王。没有对这一请求作出反应。
1514 年 4 月,一个负责在江西镇压盗匪活动的官员报告,主要由于宁王,
土匪仍是一个问题。他既保护现存的土匪团伙,有时利用他们当他的爪牙,
由于抢夺财产而把许多百姓驱而为匪,除此而外,又干预这一地区的贸易和
商业。兵部尚书把这些指控当作不实之词,搁置不问。
1514 年 6 月,宁王在卫队终于到手以后,不但为他的卫队请求衙署的印
信,而且也请求给予他管辖当地监军和他所在地区守卫部队军官的权力的印
信。这一请求被批准。同时,他又招募了大约 100 名盗匪的私人卫队,作为
他本人的心腹。
1514 年 8 月,他要求准许他审询并惩处他管辖范围内的皇族。这个要求
也靠兵部尚书陆完的建议而被认可。皇帝由于听到宁王专心致志于他职责的
细节而感到高兴,仍然把反对他的报告当作诽谤而置之不理。可是这时宁王
已经开始把自己叫作君主,把他的卫队叫作皇帝侍从,把他的命令叫作皇帝
的敕令。有一次他实际上试图让这个地区的文官们穿戴正式朝服随侍他,好
像他的确是一个皇帝。巡抚代表他的部属说,这不合礼仪,并拒绝这样做。
甚至这种荒谬的行为也没有受到北京朝廷的指责。
宁王由于某种原因仍然没有受怀疑;对于其他诸王被认为不忠的行为,
在他却被宽容。1514 年晚期,鲁王的孙子(他是一个熟练的射手)错误地被
牵连进一桩谋反案,被定罪并废为庶人。他的罪过是熟谙箭术和有野战指挥
官的才能。可是,把自己的命令当作皇帝敕令颁发的宁王却仍然未受触动。
1515 年初期,宁王开始为他的事业延募战略家和谋士。他的主要谋士是
一个通晓军事策略的举人。匪首们依旧寻求他的保护,他则利用他们去威吓
他的敌人。公开反对他的官员要冒生命危险。1514 年,大学士费宏在到江西
的回家路上,差点被他设法杀害。当江西的提刑按察使于 1515 年上报宁王谋
反时,他也几乎丢了命。宁王试图毒死他。其后他使他被抓了起来,几乎被
拷打致死。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方当局要末和宁王合作,要末默不作声。
尽管宁王在为一次可能发生的军事行动作准备,他仍然希望通过其他手
段得到皇位。1516 年春,他贿赂钱宁和其他几个受宠信的人,求他们建议把
他的长子送到北京。他想让他的儿子在太庙举行的仪式中承担太子的任务。
1516 年 6 月,他提出移居紫禁城,但省里的官员们阻止了他。1517 年 5 月,
他府里的几个大太监秘密到北京报告他的不法行为。宁王暴怒。他让他的同
盟者,掌锦衣卫的钱宁,伪造诏书,命令将这几个太监逮系锦衣卫狱,加以
责打并予放逐。他不可能太久地掩盖他的计划。他开始组织他的武装力量,
到西南土著居民中招募了更多的军队,并贮存盔甲和包括火器在内的武器。
1517 年秋,他派密探到北京,以便向他报告那里的情况。同时他设立了
一个驿传系统给他传递消息。他的谋士们警告他不要谋反。他应当等到皇帝
去世,届时在随着发生的混乱中,起而宣布他自己是皇帝。1517 年 10 月,
皇帝差一点被蒙古人俘虏;他很少在紫禁城里,总是去冒险。可是宁王不能
无限期地等待他的死亡,他有理由首先考虑在这时暗杀皇帝。
与此同时,他保护下的土匪部队事实上正在和省及地方当局作战,抢劫
粮仓和金库以充实他的库藏。他们还为他报仇。1518 年 10 月,他开始袭击
在江西东部过退隐生活的费宏。费氏家族的人在县城里躲避他的一支土匪部
队,但土匪捣毁城门,抢劫了县城,并将费宏的亲戚肢解。费宏只身逃脱。
没有正式调查这一事件。只在费宏直接向朝廷请求帮助以后,才从北京派来
一个高级官员调查此事。
江西的新巡抚孙燧(1493 年中试)奉派对费宏的请求作出反应。他负责
镇压土匪活动,可是还要为一次可能发生的暴动事件作好准备。1518 年晚
期,他捕获几个宁王保护下的匪首,把他们关在南康府城的监狱里。宁王怕
他们可能在拷向下泄漏他的计划,派他的军队袭击这座城市以营救他们。在
其后的严重水灾中,盗匪活动更加蔓延,地方当局几乎不能控制农村的大部
分地区。
到 1519 年春,孙燧已递送了七份关于宁王谋反的报告,再三再四地说,
宁王的确将要反叛。但都不起作用。不过宁王却渐渐变得不安起来。皇帝能
够被蒙蔽多久?皇帝原来想在 1519 年春季和夏季巡幸长江以南,宁王可以指
望在途中的什么地方要末把他暗杀,要末把他扣押。但是这次巡幸由于朝廷
官员们反对而被推迟了,因为即使皇帝对宁王的意图仍不觉察,他的官员们
也是看得很清楚的。宁王还没有反叛,这只有一个原因。皇帝不理睬他的后
妃,人们普遍认为他不会生下后嗣,所以宁王仍然希望通过他的儿子被指定
为太子而得到皇位。这样他就能避免被指为叛逆者和篡位者,至少装出合法
继位的样子。
据说,在朝臣提出异议以后,只是由于江彬把这种情况看成永远推倒他
的对手钱宁的一条门路,皇帝才在 1519 年夏终于注意到了这种情况。钱宁至
迟从 1513 年起就和宁王勾结。在皇帝于 1517 年开始巡幸以后,钱(他留在
北京)很容易拦截和消毁敌视宁王的奏疏。
在皇帝的銮驾于 1519 年 2 月返回北京以后,江彬及其同伙看出形势已经
变得非常危险。1519 年春宁王收到了他所等待的对他的请求的答复。钱宁蒙
骗了皇帝。他要皇帝批准宁王的请求,允许他的长子参与太庙的献祭,并将
诏令写在一种特殊的纸上。这种“异色龙 ”依照惯例是专用于与监国的联
系的。如果没有太子,监国就代皇帝行事。如此,如果皇帝去世,宁王就将
被召到北京监督帝国的行政。这不符合江彬的利益。
他同太监张永勾结,决定首先下手,并迫使宁王摊牌。他们先在皇帝的
心中引起对钱宁的动机的怀疑。为什么他总是称赞宁王孝顺和勤谨?这不是
在嘲笑皇帝?为什么他胆敢这样做?皇帝很快改变了他对宁王的看法,而钱
宁在朝廷的主要同伙太监张锐(他掌管北京的监视和保卫系统),当他了解
阴谋已被揭穿时,马上就反对钱。他已弄清楚,某个御史知道了宁王犯罪的
详情,呈递了一份关于宁王谋反的奏疏。
钱宁这次不能隐瞒文件。当他面对皇帝的时候,他控告这个御史在皇室
中进行挑拨。但是皇帝已起疑心;他说,真相总会查明。御史无地可走;如
果他诬告宁王谋反,他将反而受罚。
他将奏疏送给大学士们,要求提出建议。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 年)
建议他仿效宣德皇帝所树立的先例。1426 年,当宣德皇帝的叔父朱高煦(约
1380—1429?年)公开反叛时,皇帝率领一支军队去把他的暴动镇压下去。
朱高煦没有挣扎就投降了,而皇帝饶了他的命。另一个叔父朱高燧(死于 1431
年)承认他牵连进了这一阴谋,但没有采取不利于他的行动;把不利于他的
陈述的副本交付给他,作为对未来罪行的一种警告,就算完事。杨建议像处
置朱高燧那样处置宁王。可以派几个高级官员和皇亲去告诫他,并且夺去他
的护卫。就宁王几乎要公开反叛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宽大的惩戒。连他也弄
错了皇帝派遣使者的目的。
1519 年 7 月 9 日,当宁王出席祝贺他的生日的宴会时,一个从北京来的
密探带来了已经派出一些高级官员来逮捕他的消息,因为这是北京所谣传
的。宁王突然离开宴会,召集他的谋士的紧急会议。他们一致认为,他的密
谋已经泄漏,他不能再延迟。一致同意一个计划:第二天,当所有文官来答
谢他的宴会时,他要宣布他的意图,并将任何拒绝支持他的事业的人杀死。
7 月 10 日,他在聚集在一起的官员面前露面,他们被他的几百名卫兵包
围着。他发布了一份难以置信的通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