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怪佛菩萨不灵,怪这个经典胡造谣言,那就罪上加罪,这罪过就更重了,而是你虽然读经典没有解其义,人家意思明明白白,明显的摆在眼前,你看不出来,误会了; 所以入大乘,先要学大心量,在佛法表法里面,也把这个意思,明显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你看在中国的寺庙,中国都是大乘法,中国没小乘,一进山门,我们就第一个看到的天王殿,天王殿面对着大门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坐在大门口,面对着大门,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要像他那个样子,才有资格入佛门,入大乘之门,弥勒菩萨满面笑容,肚皮很大,那肚皮大就代表肚量大,要有大肚量,满面笑容接待一切众生,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入大乘之门,他代表这个意思,所以在佛法里面说,弥勒菩萨代表生平等心, 成喜悦相,旁边这是四大天王叫护法神,护法神护谁呀! 护法神护自己啊!他也是表法的意思,东方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每一个人都能尽自己的本份,这就是负责尽职,家庭一定兴旺,国家必然富强,人人站在自己本位的工作,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南方天王代表着精进,代表日新又新,不断的求进步,不进则退,南方天王名字叫增长,那么由此可知大乘佛法永远走在时代尖端,永远是领导这个时代,他不落伍,他走在前面,这是代表精进;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代表是方法, 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负责尽职,日新又新,西方天王教你要多看,北方天王教你要多听,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成就真实的学问,然后才能把自己的本份做得尽善尽美,所以这个大乘佛法里面,一切的佛菩萨名号,一切的塑像,都是代表教学的意义,完全是用来表法的, 我们现在把他当做鬼神来看待,这个很冤枉,寺院这个建筑他是学校跟博物馆融合在一起的,这么一个结构,今天的话就是艺术的教学,我们今天世间法里面,学校跟博物馆是分开的,佛法呢?佛教教育跟博物馆是结合在一起的,近代大家才讲求艺术,殊不知佛法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非常着重艺术的教学,所以一切设施,都要达到教学的目标,即使是房舍的建造图样,结构里面都含着启发的教育,才晓得这个法门真的是尽善尽美,所以这个第一愿,诸位想想看重不重要呢,我们今天有没有做到呢?我们是不是起心动念,念念都为众生着想,念念为社会着想,念念为国家着想,有没有这个念头呢?而绝对不想自己,一想自己就错了,这一点诸位要特别细心去体会,为什么想自己就错了呢?因为想自己就增长我执,佛法是教你破我执,破我执才能出三界,破我执念佛才能得一心不乱,我执是烦恼的根源,你烦恼就断不掉。所以大乘佛法妙极了,教你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不知不觉把我执就断掉了,不像小乘人,小乘人刻意的破我执,那个难呀!所以证得须陀洹果之后,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才能把我执破掉,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这个七次往返,那要多少年月,这是天文数字呀!

  大乘法比小乘法高明,用的方法巧妙,就是念念不想自己,念念都想众生,让那个我自自然然的忘掉了,这个法子非常高明,大乘法里面念佛这个法门尤其殊胜,尤其是巧妙,他教我们念念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的心愿,想阿弥陀佛的行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心量之广无量无边,确确实实不是其他大乘菩萨能够相比的,我们这是完全拿阿弥陀佛来做标准,这是先要发心,不发心不能入门,入了门之后怎么个修法呢?这先断烦恼,心是发了,发了要断烦恼,换一句话说,要破我法二执,破我法二执的方法,也非常的巧妙,就是用这一句佛号,一向专念就行了,所以这一句佛号从什么心里面生起的,从那个广大心生的,佛号从那里生起来的,因此,这一句佛号就与广大心相应,广大心是什么,前面那个众生无边誓愿度,与这心相应,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普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不可思议,这个事实真相知道的人不多,为什么我念这一句佛号,就是普度一切众生呢?因为你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阿弥陀佛普度众生,把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自他不二,我心我愿跟阿弥陀佛的心愿,无二无别,他的功德就是我的功德,这一个事实,藕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是念佛法门无比的殊胜,像我们佛门当中做晚课的时侯蒙山施食,蒙山施食只要用七粒米,用观想的方法就能遍十方,咱们这一句阿弥陀佛也是用观想的方法,也度了法界一切众生,他这个心量这样扩大的,要把这个大心量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处世待人接物之处,不要在念佛那里就观想跟佛相应,佛不念了, 还是小心眼,还是搞是非人我,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念佛不能往生, 佛教我们用一心,不可用二心,对佛是用一个心,对众生又是一个心,这错了,这不是一心,所以能不能往生,关键在这个地方,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至于第三愿,法门无量誓愿学,说个实在话,学不学没关系,必须前面两愿做到了,这才能认真去学法门,前面两愿没做到,是不能学法门,我劝同修们多想一想,我不骗你,为什么呢?前面两愿好像盖大楼一样是地基, 地基还没有盖好,就往上面盖楼房,不要几天就垮掉了。永远不能成就。那么你就晓得这个基础越坚固越结实,你将来这个楼盖的越高越大,何必要着急去盖楼房呢?为什么不回过头来打地基呢?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这个地基都打不好,我们那个后两愿保留,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修,这个好啊,我今天在这个世间我只修两条,发大心,断烦恼,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那我已经是无量寿了,我再学无量法门,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修学环境, 决定成就,法门修学圆满,圆成佛道,一生统统办妥了,从初发心到成佛,一生办妥,这一种心态,这一种见解,这样的思想,就叫做发菩提心,菩提是觉不迷,现在我看到别人讲经,我也发心讲经,我也拼命去研究各种经典,那是什么,逞能,好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费了几十年时间去研究经典,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呢?清凉大师讲的增长邪见,为什么增长邪见,因为你烦恼没断,你心量太小,纵然说法天花乱坠,你那个心里还是是非人我贪嗔痴慢,那么你那些见解全是邪知邪见, 不是正知正见,与佛决定不相应,所以学佛一定要按照顺序。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上,给我们做一个最好的榜样,所以一部华严经,你要说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四弘誓愿,特别在四十华严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十华严分为本末二会,本会文殊菩萨,善财童子跟文殊菩萨的时侯,就是修前面的两愿,文殊菩萨那里毕业了,毕业就是烦恼断了,戒定慧三学成就了,老师再让他出去参学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参访到最后一位善知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一生圆满了,华严经就是讲的这个,所以诸位要把这四弘誓愿,把这个菩提心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那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这个。

  修诸功德,功德是戒定慧,功德真正是自利利他,自利的是戒定慧,是菩提心,利他的是一切善行,尽心尽力帮助别人,成人之美,这是功德,下面这一句是功德的具体说明,奉行六波罗蜜,这是日常生活行为之总归纳,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一切众生接触,应该要怎样做法,佛教给我们六个纲领,我们要遵守要照做,这是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起来就是这个六大类,每一类里头都是无量无边,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真正的放下,也就是舍,要舍要放下,佛为什么教我们舍,为什么教我们放下,你要不肯舍不肯放下,那是什么呢?那就是贪,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佛说无量无边烦恼,把他归纳起来,归纳成一百零八类,百八烦恼,我们的念珠一百零八颗,念佛就是要断百八烦恼,对治百八烦恼是这个意思,一百零八类讲起来还麻烦,讲半天太啰唆,所以在百法里头,天亲再归纳,归纳成廿六类,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这廿六个还麻烦,所以通常一般讲经只讲六个根本烦恼,这一归纳就剩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通常讲这六个,这六条还可以归纳,再一归纳就变成三个,贪、嗔、痴称之为三毒烦恼,三个还可以归纳,归纳成一个就是贪,这个东西麻烦大,所以说无量无边的烦恼,从那里生的,贪生出来的,那么佛知道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所以菩萨行门里面第一个布施,布施就是对治贪烦恼的,这一服药是针对贪欲来下的,你晓得布施的重要,布施是不是别人占便宜,没有呀,把自己的贪烦恼断掉呀,这个一定要认真去做,不做事上没有关系啦,那是我心上断就好了,理论上讲的没错,是不是真的能断得掉呢?这个东西不能自欺欺人呀!所以在事上真正要舍,真正要放下,恢复到自性清净,布施的功德很多,你不要害怕这个财富我统统布施掉了,那明天生活怎么办,所以佛教我们布施,我总衡量衡量,我生活一切多余的了我才布施一点,还得要储蓄一点,都是放不下,做得不够彻底,那么换一句话说那个毒断不干净,去是去了一点点,余毒还在,根本没有除,那就坏了,所以真正聪明人,真正有善根福德的人,要把这个毒根连根拔除,确实对于世间功名富贵。名闻利养,舍得干干净净,一丝毫也不沾染,生活里所需的,你生到这个世界就有一份福报。这个福报是你与生俱来的;你命里头不该饿死,决定饿不死,命里该饿死的,给你一个大金山,还是会饿死,所以我常常教人学佛,先把了凡四训去念三百遍,为什么呢?相信因果报应,命里面有决定有,丢都丢不掉,命里头有一百万,今天我这一百万布施掉了,明天他又来了,来的时侯总会带一点利息,还会多一点,这个我很有经验,我廿六岁‘章嘉大师’传授我这个方法,我就如法奉行,我不怀疑,现在来的福报是越来越大,动了念头,事情它就能圆满,就能成就,这现在世间人常讲的心想事成,我的确心里这个一想事情就成了,实实在在讲我是没有福报,就是学佛将近四十年,我廿六岁开始学佛,要照中国的算法,今年四十年了,这四十年修的呀,跟了凡四训里面所讲的是一样呀!越修越有信心,越有信心越敢舍,舍得干干净净不在乎,不怕,诸位一定要明理,明理是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就敢做了,财布施财用决定不缺乏,法布施决定增长聪明智慧,无畏布施一定得健康长寿,这是你不求他一定得到的,你种什么因,他一定有一个果报,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每一个人想求的,想求而不肯种因,那里会来这果报,求佛菩萨,想利用佛菩萨保祐,贿赂佛菩萨,替佛菩萨每一天多供养些,那是假的,没有用呀,要真正懂得因果,修因得果,这个是佛教给我们的,你真正能够依照佛的教训修行,你家里不供佛像,或者供着佛像也不烧香,也不供香花水果,都没有关系,你修的因一样得果报,决定得到,你家里供的佛堂再庄严,每一天上供都不缺乏,你的心行不能照佛教给你去做, 你什么也得不到,你所得的还是一身罪业,这个诸位要知道,所以佛法不重形式,你供养的这些,说老实话,佛菩萨看到这个所供的供品都有农药,都有染污,不要说吃就连闻都不闻一下,那么这个是表我们一点敬意,但是真正的敬意是依教修行,这是真正敬意不在形式,这是同修们不可以不知道的,这个布施一定要做,要认真的去做,尽心尽力的去做,决定有好处,可是这个布施说实在的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种福啊!那个稻子要种在里里它才会长,才会生根发芽,如果种在一块石头上呢?种子会烂掉,什么收获也没有了,那你就要有智慧,要认识福田,我们这个福要到那里去种呢?这是个大问题,不能不留意,否则的话,你说拿钱财布施吧!最容易造业,如果是正法,那你很不错啊!你真正种到无上的福田,如果你去供养那个邪师邪法,帮助他造罪业,他堕地狱你将来也免不了跟他一道去了,那就错了,现在这个世间到底那个是真正的善知识呢?那个是好老师呢?好老师决定不会在外面宣传,我是善知识,我是好老师,不可能的,我们既然没有慧眼,不能辨别那一个是真善知识,这不要紧,我常常劝大家,我也不能辨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