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净处就是清净心,听佛说法,这个心越来越清净。‘必于无量尊’,‘必’是必定,‘无量尊’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受记成等觉’就是阿弥陀佛必定给他受记,他必定能够证等觉的果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那么这是说菩萨们闻法得三不退的利益。‘无边殊胜刹’是讲十方诸佛刹土。‘其佛本愿力,’这个‘其佛’是指无量无边佛刹里面的诸佛,正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劝众生求生净土,一切佛为大众宣讲无量寿经,介绍念佛法门,劝大家念佛往生,就是一切诸佛的本愿力。那么听到的人,佛的学生,佛的弟子,‘闻名欲往生’,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听到无量寿经,就应当要发愿求生净土,生到西方净土,你就圆证三不退。所以‘自致不退转’,三不退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离开西方净土之外,在十方刹土里面都很难得到三不退,唯独西方世界容易,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前几天还有人来问我,他问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倡这一部无量寿经?要劝人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自己说了,他念金刚经,意思觉得般若是第一了,为什么要求生净土啊!还举的例子来难我,经上说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低得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呢!为什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啊?你看!引经据典,那无量寿经上讲的,我跟他讲:‘没错啊!经上是这么说的,也是事实,问题就是你有没有修啊!你要不修,那么有用吗?你在此地一天,抵不过西方极乐世界,一天都抵不上啊!不要说一百年,问题你有没有真修?’他一听就楞住了,没话说了。什么叫真修呢?金刚经上讲破四相,你破了没有?破四见,你破了没有?如果你没有破,那你就没有修嘛!你还在搞是非人我,你还在妄想执着,那怎么能比得上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真修啊!真修为什么超过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这个地方太难了,环境太坏了,你能够在这里修?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些环境,这个障碍,没有障碍啊!容易修啊!这边难修啊!你不修,你比不上他,你真修,超过他,那一个人真修啊!是经上讲的没错啊!他自己把意思错会了,以为每天把金刚经念一遍就叫修行啊!那一点用都没有啊!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有没有把凡所有相看成虚妄?样样都在执着,没修啊!所以佛没说错,自己把佛的意思解错了,还要来障碍别人修行,这个罪过太大啦!所以这个不退转,相当不容易。如果要是那么容易的话,一切诸佛如来何必劝这些菩萨求生净土呢?这不必了,就是太难了,菩萨都难,何况我们凡夫啊!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舍彼轮回身。俱令登彼岸。”

  前面是佛赞叹这些菩萨,闻法自己得的利益,这些利益就非常殊胜。这个一首半,就是六句,是赞叹菩萨自己得到利益之后,还能够教化众生,把这个法门普遍的推荐给一切大众,这个功德就更殊胜。

  ‘菩萨兴至愿’这个‘至’,‘愿’到了极处。这个愿是弘法利生的大愿,专门宏扬这一部经,专门宏扬这一个法门,普遍希望一切大众都能得到这个法门真实的利益。

  ‘愿己国无异’,像我们住在娑婆世界,希望我们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这个没有两样是讲的人心,极乐世界人心清净的,希望我们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心地都清净。

  ‘普念度一切’,‘普’是普遍、是平等。如果我们的心有高下就不是普念,有好恶也不是普念,一定以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看一切众生。将这个殊胜、微妙第一法门,诚诚恳恳的介绍给大众,希望大众统统能够觉悟,统统能够信受奉行。

  ‘各发菩提心’,弘法利生目标就在此地。我们到处把这个经本送给人,最近我们又印了一万多本,这个小本的折叠本一万本,今天送了几十本来,大概明天就可以统统送过来。那么将这个经本送到各地方,送去了还怕他不懂。所以我还一定要到那里去,去介绍,去讲解,让他明了,欢喜信受,这就是现代人讲的,到处去作秀啊!去表演去,后天我到美国去,去作秀,去介绍。希望他们真正觉悟,依照这个方法修行,稳当、可靠,一生决定成就。

  ‘舍彼轮回身’,决定超越六道轮回,了生死,出三界。‘俱令登彼岸’,‘彼岸’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定可以达到的。不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那就困难啦!那只是想像而已,决定做不到。依金刚经修行,金刚经好啊!我也赞叹,我过去讲过好多遍,我为什么不学呢?想一想自己不行嘛!不是那个料子,你叫我破四相,我四相破不了,这个东西不能欺人,更不能够欺骗自己,自欺欺人哪!那里叫智慧的哪?那里会有成就的?一定要知道事实的真相,特别要认识自己,人贵自知啊!要知道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什么程度?在一切法门里面,那一个法门我能走得通?我真正能成就的,我就选择这个法门,那个很高、很妙、很殊胜的法门,我学不到,我做不到,那我只好舍弃。尤其是佛跟我们讲的很明白、很清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我们心很安定了吧!选择自己容易修行的法门,这就不会错。成就什么呢?一定要摆脱生死轮回,这是成就;‘彼岸’是两个讲法,一个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叫真实的彼岸,这的确不容易。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那就得到了,就入了这个境界。所以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好处就说不尽了。再给我们略略的说一点:


  “奉事万亿佛。飞化□诸刹。”

  这一种好处,实在是我们梦寐希求,求不到的,我们一生当中,见一尊佛这个机会都很渺茫,怎么可能奉事万亿佛呢?这个万亿佛不是数字,万亿是指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我们都有能力去恭敬、赞叹、供养、求法,都有能力,而且每一天都去,怎么去法呢?分身去。那就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能力分无量无边身,他有这个能力。我们在中国过去传记当中看到,有真正修行得道的人,能分五百身,这个我们在传记上看到的。有一个印度的高僧在中国弘法,他要回去了,很多这个居士们、长者们为他饯行,邀请到他家里来供养,同一天,同一个时间,他都去了,都接受供养了,到第二天,长亭里面去送行,送法师,这个法师对我不错啊!昨天在我家供养,那个听了,不对啊!昨天他在我家,那个听了,他在我家,这大家一串通才晓得他有分身。他昨天曾经到五百家同时应供,家家都见到他,他也都吃了。这个妙啊!他有这个能力啊!但是只有五百身,这个不得了啊!这无量无边的分身,这是我们真正神通能力圆满的恢复。‘飞化□诸刹’,飞行自在啊!速度之快,随念即到,绝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光、电能够相比。他念头一到,他那个地方身就到了。这个‘化’是教化众生,上求佛法,下化众生。‘□诸刹’遍满一切诸佛刹土。事情办完了是:

  “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安养国’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事情办完了,供佛、闻法,又去教化众生,事情办完了,马上就回到极乐世界,再回到阿弥陀佛的身边。我们念了这一章后,想一想善导大师那两句话,就一丝毫都不怀疑了。他那两句话真是讲对了:‘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我们用善导大尸这两句话做为今天这段经文的总结,才晓得善导大师的话讲得一点都不过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七十六卷 (二次宣讲) B2…5…76

  请掀开经本五十五面最后一行。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这一章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赞叹十方诸佛如来。为什么极乐世界的这些人要赞叹诸佛呢?我们想一想这个里面的意味是无有穷尽。在一切经里面,我们明白众生在一生圆满成佛,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每一个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不忘本啊!他怎么晓得有西极乐世界?怎么会到那里去的呢?是以前他那个老师佛教给他的啊!现在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这么多的好处,对于最初介绍我们这个老师,总是念念不忘,所以时时刻刻都在赞叹!不但赞叹,而且真正常常要回去看看。像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知道修学这个法门,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我们到那里去,会时时刻刻想到释迦牟尼佛的恩德,总想回来承事供养;来看看佛、供养佛。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在我们这个地球灭度了,已经过世三千年了,我们到那里去找他呢?诸位必须要知道,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灭度,别的星球上他又出现了。

  这个娑婆世界,过去我们总认为是这一个大的银河系,这是一个大千世界。要照黄念祖老居士的说法:他说这个银河系,只是一个单位世界而已,如果他老人家这个话是真的,那么释迦牟尼佛的教区,这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银河系呢?至少有一百亿个。我们今天,这天文学家还没有发现、还没有看到这个太虚空有一百亿个银河系。科学发展到今天的能力还是非常非常有限,连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边,都还没有找到,何况佛给我们讲这个太虚空中,像这样的大千世界无量无边啊!因此,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灭度,其余的星球,众生缘要成熟,他在那里示现,教化众生,还没有出娑婆世界,我们要想找他老人家不难,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能力去找到释迦牟尼佛,去向他致谢。得到他的教训,我们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

  从他方世界去往生的那些人,跟我们的心情没有两样,没有一个不怀念本师佛的。这才真正符合观经三福里面所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对于师长的恩德,确实是念念不忘。晓得这个意思之后,这段经文读起来就有味道了。我们看经文。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供养诸佛。”

  一开头,这是世尊告诉阿难尊者,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事状况,这是属于人事。菩萨,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统统是菩萨。那个世界是菩萨法界,没有其他的声闻、缘觉、六道,统统没有,全是菩萨;从下下品往生一直到等觉,全是菩萨,见了性的这些大菩萨,我们不怀疑他有这个能力,没有见性的那些菩萨,他要回到自己以前的世界去供佛、去度生,那来的能力呢?这里世尊告诉我们‘承佛威神’,这个佛是阿弥陀佛,到了西方世界,本师就是阿弥陀佛了。那个世界的本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在第六品里面看到了,四十八愿本愿威神的加持。所以即使下下品带业往生,一品烦恼都没有破,他也俱足这样的能力。什么能力呢?跟小本经上所讲的;‘其土众生。常于清旦’。清旦就是早晨,每天都是这样的。‘各以衣祴’,这个衣祴是盛花的工具,‘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是跟那个一样的啊!你看,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跟弥陀经讲的没有两样。所以,想一想弥陀经上这一段文字,你看看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他们的生活多么悠游自在?我们今天听了释迦牟尼佛的开导,我们相信、接受发愿念佛求生净土。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恩德很大,为什么许许多多人听到,他不相信、他不接受呢?还要去学其他的法门呢?佛在这个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而是我们多生多劫,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今天听佛一说法你才会相信。释迦是本师,我们感谢他指点我们,过去帮助我们种善根的那些诸佛呢?也不能把他忘得干干净净啊!因此,供佛就不只供一尊,除释迦本师之外,生生世世教导我们、给我们种善根的那些诸佛如来,我们现在记不起来,忘得一干二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能力都恢复了。这是得阿弥陀佛威德的加持,使我们的能力统统恢复了,知道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过去那些对我们有恩德、指导我们的老师,当然也同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也要去供养、也要去亲近、承事,所以十方无边净刹。供养诸佛了。

  如果这尊佛与我们没有关系,没有缘分,见都见不到,前面我们在经里面读到,阿阇王子等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