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裁词槎伎梢钥矗阅憷此担挥泻么Γ挥谢荡ΑN乙惶愕模椭滥歉龅胤浇驳亩裕磕歉龅胤浇驳牟欢裕课也换崦つ扛阕撸阌姓飧霰臼拢愠鍪α耍捅弦盗耍梢岳肟鲜α耍梢缘酵饷娌窝Я恕C挥姓飧霰臼拢屠侠鲜凳蹈爬鲜Γ徊揭膊荒芾肟N野逊椒ㄋ党隼戳耍先プ瞿兀咳缓螅矣指嫠咚宜滴颐挥懈」獯笫Γ腋阆寐穑课腋⒚滞臃鹧О。∮」獯笫κ亲媸Γ腋鹧О。「鹧г趺锤鲅Х兀烤褪且牢蘖渴倬葱扪АN颐敲恳惶炷钗蘖渴倬褪翘鸶颐墙部荆胁簧偻藜轿宜担悍ㄊδ愀铱尽N矣惺裁春每镜哪兀磕隳钗蘖渴倬⒚滞臃鸶憧径嗪冒。∧愫伪卣椅夷兀磕钗蘖渴倬坏⒚滞臃鹂荆饺酪磺兄罘鹂荆荚谡獗揪希勒照飧鼍浣萄等バ扪В饩褪歉⒚滞臃鹧В宜担何颐嵌际前⒚滞臃鸬牡茏樱际前⒚滞臃鸬难颐亲魍Ф嗪媚兀≌飧鍪羌蛟癜。?br />
你要不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你怎么会选择呢?所以在一切法门,无量的典籍里面,选择是第一,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华严到末后还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最后归哪里?归无量寿经啊!无量寿经是华严的归宿啊!所以,这个经是经中之经,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天眼通达。法眼清净。”
‘通’是没有障碍。对世间法,对出世间法,都能够明了而没有障碍了,这就是通达,你没有得天眼,得相似的天眼。天眼是讲通达,肉眼是讲选择,这个我们应该可以学啦!可是通达,给诸位说,我们多听、我们多念、我们多思维、我们研究,能不能通达呢?不能!为什么不能呢?落到意识里面去了,你就不会通达了。禅家用功,标榜的是离心意识参,参禅,要离心意识啊!教下也不例外,教下要不离心意识,决定不能大开圆解。净土念佛,念佛要不离心意识,绝对不能得理一心不乱,事一心可以得到,理一心不乱得不到。但是,这个里面有差别;禅家要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出三界,还是要搞六道轮回。教下不能大开圆解,也不能超越轮回。净土有一个好处,只要功夫成片,就能带业往生,这是占了好大的便宜,所以是其他法门不能为比的。其他法门,那的确是有相当的标准,唯独净宗这个法门,只要你念到功夫成片,不通达还能往生,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之处。法眼是什么呢?法眼不是肉眼,法眼是清净心啊!
“慧眼见真。”
‘见真’就是明心见性。
“佛眼具足。”
那是得大圆满,无所不见啊!所以底下讲:
“觉了法性。”
尽虚空,遍法界,诸法实相,没有一样不明了的。这个几句明白标示我们修学的方法,方法里面,我在此地再补充几句说明:学佛一定要修清净心,心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通达,就是真正的智慧。所以这个经的意思,需不需要明了呢?当然要明了,但是,明了不是我们有意去求,你就能够得到的,你只有一个求的心,这个心就是障碍了!它是个妄想,你就得不到。弥陀经里面教给我们的,要求一心不乱,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怎么今天还没得一心不乱?你念一辈子也不会得一心不乱,为什么得不到呢?你那个一心不乱是个妄想,妄想夹杂在功夫里面,把你的功夫破坏掉了,你得不到了。你把那个一心不乱也不去想它,自然就得到了。所以,不能有心求;有心求,求不到的,你也不能无心不求,那也得不到。这个事就很难了!有心不行、无心也不行,那究竟要怎么办呢?诸位自己去参了!
所以,古德教我们老实念,这就对了!老实念;你念不是有心、也不是无心。所以他能够圆满的达到目标、能够达到功夫成片、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到功夫成片的时候,差不多一些事就逐渐逐渐会通达了。因为这些通达、清净、见真具足,都是自己的本能,我们的本能丧失,就是被这个妄想、执着障碍住了,所以本能不能现前。妄想就是所知障,就是知见;无明是烦恼障,就是,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个东西障碍住了本能啊!我们今天,心逐渐清净了,这一句佛号念得功夫得力了、是非人我淡了、贪嗔痴慢也远离了、妄想分别少了,本能逐渐逐渐恢复了,运用在生活里面,自自然然就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这就讲到生活了。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智慧表现在言词上就是辩才。清净心表现在生活上就是总持,世出世间一切法,总持就是总纲领。你完全掌握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真的了解了,你在生活当中得大自在。我们今天讲幸福、快乐,自在无碍就是幸福快乐、这快乐无比啊!华严会上你看到那些菩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个生活才叫美满人生啊!我们世间讲美满、讲真善美慧,是有名无实。美满人生只有佛法里面有,只有净宗法门里面最突出,最能够表现在生活当中美满的生活。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
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他都能善巧给你解说,使你当下就能得真实的利益。这个善解,就是没有定法,要有个定法就不叫善解了,无有定法。为什么无有定法呢?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每一个人结不相同,你遇到这个善知识,他能帮助你把那个结解开,你就得受用,这就是善巧方便啊!
“所言诚谛。”
这一句话是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对一切人、对一切事,要真诚。‘谛’是实在,要诚实、要实在,没有一丝毫的虚伪。
“深入义味。”
‘义’是义理,世出世间一切法;那些深微的道理,他通通见到了,统统明了了。
“度诸有情。演说正法。”
这两句是讲应用,对人,‘诸有情’是指一切有情众生。一切有情众生往上包括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九法界有情众生,西方世界弥陀弟子都有能力对他们说法。为什呢?因为弥陀弟子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的深度、了解的广度,远远超过一切菩萨,所以,他有能力。我们要想到这个境界,只有一个方法,依照无量寿经的教训去修行。你只要真正认真去修行,这一生当中,必定能够入这境界,这是事实。不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不要说一生不行;就是十生、百生,可能连边际都摸不到,这是真的。这不是说那些大经大论不好啊!大经大论,我们不是那个根基的人,不是上根利智的人,往往被这些大经大论误导了,它引导的是正确,我们把它想歪了,这都是事实。必定要上根利智才不会被误导,不要说是经典,就是古人的注解,我们有的时候,把人的意思看错了。不要说注解,我在这里讲经,很多同修在这里听,把我的意思听错了,人来给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他想歪扭了。你想,当面在这里听我讲,都把意思给听歪了,何况注解?何况佛在经上说的呢?难啊!实在是难啊!
这是我们再回过头来依这一部经,这一部经,我想每一位同修读了之后,比华严、比楞严、比法华都觉得很浅、很容易懂。换一句话说:误导你这一种成分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这就是这个经的殊胜之处。在理论、方法境界,绝对不在华严、法华之下,但是,讲误导我们的知见、行法,那些大经决定超过无量寿经。这是无量寿经,为什么一切诸佛对它赞叹、宣扬?道理就在此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八十卷 (二次宣讲) 档名:B2…5…80
请掀开经本第六十面第三行,从第二句看起。
“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前面说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自利利他圆满的功德相状。今天这个四句还是接着前面而来的,这个意思比前面所讲的又要深一层了,是真实的得大自在,与如来果地上可以说是无二无别。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就是前面三句;这五个‘无’字,这个地方讲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不当作空无讲。事上是有,理上是无;相上有,性上无,要明白这个道理。‘无相’不是说没有相,诸佛如来在世间应化;所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怎么说无相呢?即使像华严会上我们看到毗卢遮那如来;世尊也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怎么说是无相呢?所以一定要能懂得此地这个无的真实义,才不至于产生误会了。
相有体无,这是真的;事有理无,这是佛在一切经论里面都教我们不要着相,道理就在此地。为什么不要着相呢?因为相是假相,相是假有,相是暂时有,不是真有,不是永恒的有。这个暂时到底是多久呢?假如这个暂时是有个十年、二十年,那佛不反对我们执取啊!不反对我们执着啊!再短一点,相能不能保持三年五载呢?也没有!佛告诉我们:这个相是刹那生灭。那就真的是虚幻的啦!换一句话说,你想保持一分钟、一秒钟,都保持不住。
佛给我们讲,在举例子说;凡是举例都是举个仿佛,没有办法举得恰到好处啊!佛举例是一弹指,什么人弹指呢?勇士,就是身体非常好、勇猛的人,力气很壮、弹得很快。如果身体衰弱的弹,慢慢地弹不动啊!勇士弹指,那弹得多快!一弹指有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有多少个生灭呢?生灭就是相啊!它说有九百个生灭,这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一弹指;九百乘六十,可见得这个相,真的是幻化的。我们讲暂时,暂时的概念我们都体会不到,我们以为暂时总是短暂的时候,那里想得这么快啊!我们凡夫见到这一些相,好像是真的,会有,这是什么相呢?这叫相续相,就是一个相、一个相,相续。它不是前面相跟后面相,决定不是一个。像我们看电影一样,在银幕里面看到的画面;我们晓得放映出来的,的的确确是一张一张的画面放映出来的,不过它放得太快了,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一个假相,欺骗了我们的眼睛,以为那是真实的。一般电影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就是二十四个生灭。那佛给我们讲一弹指,一秒钟能弹几次呢?我可以弹四次,九百乘六十再乘四,一秒当中的生灭,这样快速转变。我们凡夫如何能体会到这个相是幻相呢?其实宇宙一切现象的真实就如此啊!所以这个相是假相,你要去执着它,就错了!你可以去受用它,不要去执着它。一切诸佛都受用都不执着,这是跟我们凡夫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凡夫偏偏起执着、妄想、分别,不知道去享受,这是很冤枉啊!
‘无’是无执着一切现象。‘无为’,‘为’是作为,一切世间人,在这个世间,不可能无为,假如真的无为,你就不可能到这个世间来了。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他也有为,他也不能说无为;他度化众生啊!度化众生就是有为,为,他有造作啊!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教导大家修学,这是有为,有为怎么说无为呢?不执著有为,这就对了。只要你离开一切幻相,不着相,不执着你每天所作所为,你的心都清净了,清净心就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呢?只要一念执着,那个心就是妄心,一念分别这个心也是妄心,真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极乐世界菩萨,他在十方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他为什么还不退转呢?哦!原来他无相无为,他怎么会退转呢?当然不退转了。这是不着相、不动心啊!
下面‘无缚无脱’,‘缚’是什么呢?缚是缠缚,什么是缠缚呢?烦恼啊!六道众生被烦恼所缠缚,界外的圣者,就是三界之外的菩萨、阿罗汉、辟支佛,被无明所缠缚、被知见所缠缚,这个知见不是好东西啊!我们学佛,这样也要知道、那样也要知道,天天在那里求知,以为这些东西是好东西,其实错了!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请教释迦牟泥佛:无明是怎么起来的?无明是从那来的?无明几时有的?(佛说凡夫有无明)释迦牟尼佛答覆他两句话八个字,就把这个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老人家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就是这么来的。今天我们大家拼命在追求知识,佛说求知就是无明的根本,诸位要细细地去想一想这一句话真实的道理。
六祖大师说得好啊!本来无一物,谁来缠缚你呢?没人缠缚你啊!缠缚你的就是你的知见、就是你的烦恼,那里晓得知见跟烦恼都是空的?烦恼性空,没有自性啊!知见是妄想啊!没有人系缚你,既然没有人系缚啦!阿罗汉、辟支佛得到解脱了也是假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