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虑椋野谕岩磺凶⒔猓辉倏垂沤袢说淖⒔猓亲罱奈濉⒘甑模畈欢嗍侨甑氖奔洌獠攀裁醋⒔舛疾挥昧耍膊恍枰急噶耍吹轿颐皇虑椋衷谟玫墓Ψ蚋忧安灰谎耍忧拔矣霉Γ忝强吹玫剑憧匆惶彀荻嗌俜穑磕疃嗌俜穑慷嗌偈奔湓谘芯浚肯衷诳吹轿颐皇铝耍裁词露济挥辛耍湃怂驳模⒗闯苑梗Ю疵撸硕亲佣隽顺苑梗Я怂踔猓皇吕玻∥易约旱奶逖槭侨甑墓Ψ颍庖彩翘峁┲钗蛔饕桓霾慰肌?br />
所以,这个是断疑生信,排除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非常重要,决定障道,一丝毫不能沾染。所以,大家供养,没有供养是最好啊!为什么呢?没事做啊!有了供养,天天想替你们做什么好事?这是实在的。所以经里面每一个字,每一句含义都是无尽的深广,像这几句,我们能不能做到呢?是不是认真努力在做呢?经文到这个地方是讲的自己的成就,佛是教诫我们,自己要这样的心态来求道业,道业才能成就,成就之后要劝进行者,要帮助别人,否则的话就变成小乘了。所以,成就之后: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
‘无所挂碍’,是得大自在。为什么会得大自在呢?前面拔诸爱欲,杜众恶源,他怎么不自在呢?心没有一个恶念,身没有恶行,口没有恶言,你说怎么不自在?
“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这是菩萨的事业了,菩萨有什么事?就这一桩事情。所以说倒驾慈航,回到三界之中。这个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里面包括了欲界天、人道、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都是菩萨游历之处,也都是菩萨教化的场所,那个地方众生有缘,就是要去教,那个地方众生机缘成熟,就要帮助他,接引他往生,开示这两个字很不容易做到啊!‘开’是开启,把他闭塞的那一颗心打开,使他能够觉悟,上根的人、利根的人,佛这一开示他就觉悟了,中、下根性的人不行,你把他茅塞拔掉了,把他的心打开了,他还不知道,必须要示,示是指示,要示现给他看,这样他才有能力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辨别善恶是非,这是属于示,标准是正道,正道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是学佛的同修不可以不知道的,在大乘佛法里面就是三宝,你们一学佛,一开头,皈依三宝,三宝是正道,这个三宝是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在本经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是正道。清净是自性僧宝,平等是自性法宝,觉是自性佛宝。要介绍给众生是介绍到这些。
所以,学佛,学的是什么?不是学的外面的佛,是学的自性三宝,今天许许多多没学过佛的人,学佛的同修常常劝他,劝他不能接受,不肯接受,反而骂你迷信,你追究是什么原因呢?当然他业障重,实在是你自己没有善巧方便,如果你真的有善巧方便,佛是什么?佛是清净心,你要不要?你想不想心清净?那一个不想心清净呢?身心清净就健康长寿啊!你看这个对于自己关系实在讲太大了、太密切了,没有比这个更重要了,这就是三宝,就是佛法。
所以,你介绍,要介绍到真正的要紧处,他听了当然欢喜,当然接受,不要跟他讲这个菩萨很灵,那个菩萨神通很大,那人家就说你迷信了,实在讲你也是真的讲错了,真的介绍错了。所以,你要介绍正道给他,劝人念佛不容易,世尊在此地对弥勒菩萨在劝他,实当念佛,不是对别人讲的,弥勒菩萨;等觉菩萨,才跟他讲实当念佛,因为他能相信、他能接受,听了不会怀疑。所以这个正道要清楚、要理解,佛法所修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个是佛法的正道,用什么方法修呢?方法就很多了,他如对这个有兴趣了,问你,用什么方法修?你就可以广泛地给他介绍,在平常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你不要介绍他参禅,那个的确不易,介绍他读经,这个在中国人一般能做得到,读经的要领,不求解义,读经为什么不求解义呢?用这个方法把妄念念掉,我修清净心,如果读经在研究里头的意思,心又不清净了,换句话说,不打另外妄念,在佛经上起妄念还是起妄念,不过把妄念换一换而已就是了,那个没有作用的。所以,读经不求解义,是把妄念念掉,不读经他自自然然就打妄想了。所以,这一部经就愈长愈好。
所以,古人的选择多半选法华经,楞严经,这个经的分量恰到好处,从头到尾念一遍,普通的人要念八个小时,你看一天八个小时不打妄想,这是好功夫啦!念得很熟也要五个小时,从头到尾念一遍,现在的人工作很忙,没那么多的时间,就劝他念无量寿经,这个经不长,也不太短,初学的人念一遍,一个半钟点,念熟了之后,可以一个小时,一天有一个小时不打妄想,头脑清净,对于身体健康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只教他念,不要叫他去想,念熟了意思自然就明了了,薰习长久了,他自然发心去做,就得真实的利益,这叫开示正道。
度未度者,还没有得度的那些人,没有接触佛法的,我们要给他接触佛法的机会,没有正确认识佛法的,我们要教导他,佛法是佛陀的教育,佛法绝对不是宗教,佛教教育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党派,超越宗教,你要不相信,看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的那些善财童子参访的那些菩萨们,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宗教,都来学佛,都来接受佛教育,而且都在佛教育里面拿到了学位(菩萨是学位),你看宗教徒胜热婆罗门,婆罗门教的,遍行外道,也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所以,它是超越宗教的,你这样给他解释清楚,基督教徒也很乐意来修学、天主教的人也喜欢来修学,都来皈依三宝,来修学佛法,为什么呢?这是接受教育,这个教育确实没有宗教的界线,如果说我们这是佛教,他是基督教的,彼此互相毁谤,这成什么话呢?这不成话啦!
我们清净心也没有了、平等心也没有了。所以,不知道佛法的要把佛法介绍给他,想要在这一生当中真正得成就的,你把成就的方法介绍给他,这是菩萨事业,菩萨应当要做的。所以,今天我们讲的这一段经文不长,但是字字句句都非常实用,我们应当要好好的来学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八十九卷 (二次宣讲) 档名:B2…5…89
“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
这一段是给我们说明,一定要知道这一个世间的真实状况,你才会发心断恶修善。真实的状况,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三界通苦,这是事实。世间人所谓乐,实际上只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绝对不是事实真相,只是这个苦暂停,暂时停止就觉得很乐了,其实它是暂停而已,不是真的得乐了。佛要不提醒我们,我们自己不能很冷静地细心去想一想,这个事情确实会被疏忽掉了,导致我们对于人生宇宙许许多多的错觉,许许多多错误的想法与看法,这样必然有错误的造作,这才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有没有终了的时候呢?给诸位说:没有终了的时候。
佛在此地告诉我们,‘若曹’,是指你们大家,应当知道,十方人民不单单是娑婆世界,十方一切诸佛世界,六道众生都是一样的,跟我们这边情形,大致上都相差不多。
永劫以来,这从时间上来说太长远了,长远到没有法子来计算。
‘辗转五道’,这个‘五道’就是平常讲的六道,说五道就不说阿修罗道。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明白,阿修罗除了地狱道里面没有,其他四道都有阿修罗。天上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畜生有阿修罗、饿鬼里头也有阿修罗。凡是阿修罗都是有福没有德,福报在那里修的呢?这给诸位说真实话,罪与福都在人道修的。天上人享福,不会修福,他只知道享福。三恶道人受罪,造业的机会也不多、也很少。唯独人道,造恶也是他,修善也是他。所以,感得六道的轮回。
我们讲六道,就是讲天阿修罗,天阿修罗算他是一道,他有天人之福,没有天人之德。我们常讲凶神恶刹,这就是阿修罗。天上也有凶神也有恶刹,鬼道里面也有恶鬼、有罗刹,那是鬼道里面的阿修罗。阿修罗怎么得来的呢?他修福,所以他的福报很大,嫉妒心很重、嗔恚心很重。所以,感得的果报得大福报,还是有这个习气在,还是有嫉妒、有嗔恨,这在天上就变成恶神了,不是一个善神。鬼道里也变成恶鬼了,人间也变成恶人了。像希特勒、史达琳这一类的都是人间的阿修罗。这是五道轮回,永远是没完没了,这个才是真正事实真相。
五道里面,人道的时间短暂,寿命短,其他的四道寿命都很长。说实在话,幸亏作人的时间短,为什么呢?你造的罪恶还有个限度啊!如果人的寿命长,可不得了,造善固然很好,造恶那还得了吗?幸亏他寿命不长。知道这个事实状况,才真正有忧苦不绝,了解事实状况才晓得担忧,才知道这个事情苦啊!没有乐啊!
我们得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是苦本,每一天要吃三餐饭,一餐不吃就饿得很苦,吃饱了很快乐,那是你苦暂时停了,假如真乐,做我们人,不吃饭、不喝水,那多快乐啊!就做不到,累了要休息,不休息苦就来啦!由此可知,身就是一切苦的根源,有什么好处啊!底下给我们讲的生、老、病、死,这四种苦是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避免的。生之苦,如果不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得那么详细,我们没有法子会想像到,佛给我们讲:一个人来投胎的时候(就是母亲怀孕),他投胎是四种缘而来的,如果这个子女跟父母没有这个缘分,就不会来,这四种缘分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我们想想我们这个家亲眷属,是报恩的多还是报怨的多呢?只想一想我们自己,处世、待人、接物,我们是不是常常布施恩惠啊!你不给人恩惠,谁来报你的恩哪?你一天到晚看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看不惯,那么换一句话说,你的四周围都是冤家债主啊!他将来到你家来投胎是报怨的啊!不是报恩的。报恩是天生的孝子贤孙,外面诱惑都不会带坏。所以,为什么善人家里面生的小孩都善,善与善感应,你修善,我也修善,彼此非常欢喜,志同道合,而且过去又有关系,自然就来了,恶与恶交感,你喜欢做坏事,我也喜欢做坏事,志同道合,他就来了,这就是败家子,这是报怨。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你要晓得事实真相,我们就知道,我们平常处世、待人、接物,尽量推恩于人,绝对不要给人家结冤仇,结了冤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事情非常可怕。冤仇是愈结愈深,愈报愈残酷,这个不可以不知道的;就像神识来投胎,一入胎之后,他就不自由了,没有入胎的时候,他自由自在。在我们中国人孔老夫子称为游魂。你看易经上讲的,游魂为变,精气为物,孔老夫子这两句话,对于宇宙人生的观察,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那时候佛法还没有传到中国来,这个见到事实,游魂,我们一般人讲灵魂,他不灵,真的是冥顽不灵,说游魂很有道理,他的速度非常大,他是非常不稳定,到处乱跑的,可是一入胎他就不能动了,自由就失去了。所以佛经把胎胞比做地狱,这十个月的坐胎,他就等于在地狱里受罪一样,他的感受不晓得是多少年啊!我们常讲度日如年,坐胎的时候在母亲肚子里是度日如年。所以叫胎狱,他的苦乐随着母亲心情的变化,母亲欢喜的时候他苦比较少,母亲一不高兴的时候他里面就非常痛苦了。饮食,母亲喝一杯热茶他就像在火烧的地狱里一样,喝一杯冰水就像在寒冰地狱里一样,他就有这种感受。
所以,那个苦非常痛苦,生时痛苦,出生的时候佛在经上形容有如通过夹山地狱;出来的时候皮肤跟外面空气接触,肉接触外面的风,就像针刺身上一样。所以一出来就哭,你们看到那一个小孩一生出来的时候笑咪咪的?有没有看见过,那就证明他快乐吗?只有人在痛苦的时候他才大哭。所以一生下来就苦啊!苦啊!苦一辈子,永远苦不完,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已经过了这一关,把这个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是愚痴啊!
人不能不老,不老就短命,他又不欢喜短命,又不希望短命,不喜欢短命那你就要受老苦,老苦、病苦纵然没有亲身的体验,周边环境的人都能看得到,或者是自己家里有老人,亲戚、朋友当中有老人,再不然你到老人院里面去参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