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斯ド性斓囊挡灰谎衷谒械牟幌嗤宰匀蝗痪陀衅陡还蠹牟幌嗤8还笾耍霾黄鄹浩都耍淙桓蝗斯陀盟抢醋龉ぃ坏嵌运且彩欠浅W鹬兀飧鲋鞴筒拍芄幌喟参奘隆O衷谡飧錾缁嵝矶嘟裉旖补尽⒉仆牛史礁头匠3D志婪祝婪自趺雌鸬哪兀慷嗌儆肭苛枞跤泄叵怠H绻椒矫娑寄芄环浅:侠恚妥适且患胰耍飧鍪乱挡呕嵴粽羧丈稀=裉煸谏坛∩希诠ど桃担澜缑挥腥瞬煌瞥缛毡救耍毡救说奶爻ぴ谀睦锬兀咳毡救嗣挥兄泄舜厦鳎毡救说墓ひ彰挥兄泄四敲辞桑毡疚裁茨艹晌澜绻ど痰耐豕晌澜绲谝唬褪撬妥屎湍溃】赡鼙苊饽ゲ痢W史蕉杂诶凸ぃ婷嬲展酥艿剑徊坏展四阋簧展四慵彝ィ展四愕亩惩痴展说搅恕K岳凸ぐ炎史降弊髯约旱募页ぃ弊髯约旱母感郑且患胰耍蛔萑挥胁宦猓锌挂椋毡救丝挂橥飞习笠惶跣薨撞祭纯挂椋昭习啵话展ぁ@习蹇吹皆惫ね飞显即秃芙粽牛辖粽沂奔湔偌嵋椋唇饩鑫侍猓馐亲史礁涸穑运墓ど谭⒋铮澜绲谝弧2幌衿渌遥徊宦桶展ぃ话展ぃ妥仕蕉济墒苤卮蟮乃鹗В悦话旆ǜ毡救丝购狻D阋嗜毡纠妥饰裁椿岽Φ谜饷春媚兀拷邮苤泄寮腋蟪朔鸱ǖ慕逃J翟谒担宸鸾萄Ю锩妫侵蛔龅揭坏愕憔褪盏秸饷春玫男Ч蝗绻嘧龅郊赋桑腔沟昧恕H毡救啡肥凳悼梢酝持握飧鍪澜纾飧鍪澜缛嗣穸杂谌毡久挥胁环拥摹H毡救斯荒芄徽展巳澜缑恳桓龉颐褡宓娜耍枷裾展俗约豪凸ひ谎澜缟纤环U馐俏颐侵泄寮医驳耐醯溃皇前缘溃且匀蚀壬闶苋烁卸耍皇且郧苛雌鄹喝搜蛊热恕D┖笳庖痪渥钤猜罹烤梗鞯闷渌K苑鹜咏逃锏降男Чじ鞯闷渌褪侨寮依硐氲敝械拇笸澜纭J股缁嵘系娜巳海信嫌祝胖瞧都巳烁鞯闷渌馐歉龇浅C缆氖澜纾浅O楹偷纳缁幔鸾探逃芄辉猜拇锏健T倏吹紫乱欢尉模簙@TAG=NORMAL“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看世间所有一切众生,慈爱关怀超过父母。为什么?父母对子女虽然非常的关怀仁爱,他智慧不足,往往还有误导。释迦牟尼佛有圆满的智慧,绝对没有一丝毫的误导,指给他们的路,教给我们的方法必然能够达到究竟圆满,这佛首先自己把它说出来,佛的恩德超过父母。~@TAG=NORMAL“我于此世作佛。”作佛,这个地方的佛就是师的意思。佛是天人师,佛的职责是教化众生。他在这里作佛,就是在这个世间教学教化众生。教化众生要讲求缘分,机缘有没有成熟,什么叫缘分呢?众生喜不喜欢接受他教化,这就是缘。众生喜欢,缘就成熟了。那个地方众生喜欢,佛就是到那里教徐。我们看经典里所记载,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安居过,没有在哪个地方安安稳稳住下来一段日子。佛都是一生劳碌奔波,到处行化。到晚年,他的学生多,修行证果的学生也不少。这些学生有的代佛到四方去弘法,佛才有较长的时间,住在一个地方讲一、两部大经。如果没有这些弟子帮忙,佛就是连讲大经的机会都没有,这是我们在史传里头看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生活教学的状况。那么底下就是说他教学方针的重点,他教我们什么。~@TAG=NORMAL“以善攻恶。”攻是对治的意思,我们有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行为,还有许多恶的习气,这个习气有些是多生多劫累积的坏习气,有一些从这一生当中,小时候养成的,养成的坏习惯。今天遇到佛了,佛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善法来对治这些恶法。恶习、恶行要不改,我们必定尝到恶报,你这一生生活就很痛苦;如果能够改过自新,断恶修善,换句话说,就能够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愈来愈美满。所以佛法教学,我们用现代粗浅的话来说,他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到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这些确确实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面都有这个愿望。愿望要能实现,一定要靠教育,因为唯有教育把许许多多的人,见解、行持把他拉近。教育的功能效果就在此地,我们今天讲的建立共识,使我们的见解思想差距不太大,就能维系社会的安稳,世界和平,那么这是现前的教学方针。~@TAG=NORMAL“拔生死之苦。”这一句是教学深远的宗旨,佛的教学不仅仅是教我们现在得到幸福美满。我们这一生得幸福美满了,那么来生怎么样呢?如果来生都不管了,那这个教育不是圆满的教育。儒家的教育是一世的教育,只讲这一世,孔、孟也是教我们以善攻恶,但是底下这一句没有了。佛教育的美满,是不仅教我们这一生得幸福美满,而且教我们生生世世都能得到圆满。这是世间所有一切教学、宗教、科技,都达不到的,唯独佛法能达到。佛法之教学是非常开明,应机施教,这是我们要明了的。善导大师在观经注疏里面,就给我们讲得非常详细。世尊开了无量的法门,无量法门不是叫我们统统要学的,他是给无量不同根性人所开的。譬如:喜欢修定的人,他可以修禅定,他在那个教学法里面能够得到利益,能够得到成就。你叫他来念佛,叫他来持戒,他学不来,他觉得这个太痛苦了,这个他受不了。心胸狭小,性情保守的人,佛教他持戒,他很喜欢,认为这个很庄严。看到那些不持戒的人,这些人乱来,他看不惯。由此可知,佛是,你是那一类根性,用那一种方法来度你。你喜欢很活泼,很开放,什么事情不要那么约束,不要那么拘谨,佛有大乘佛法,另外一套方法来教你。这都是我们要明了的,明了事实真相,才知道佛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可以认为我修学这个法门就可以批评别人,去诽谤别人,那就错了,为什么呢?我们的根性不同,我们的观念不一样,我们的生活方式不相同,修学的方法当然就不一样;特别是对外国人介绍佛法,佛法是讲求孝亲尊师,这个观念外国人没有,外国人对父母跟对老师就跟对待朋友一样看待,那换可话说,那个恭敬程度就不够。我们中国人十分恭敬心,而他们那边顶多两分就不得了了。因此,我们在形式上要求他,决定不能用中国的标准。你要学佛,见到佛像要磕头,要拜三拜,要这么规矩,吓得外国人再也不来;所以我们教他什么怎么样呢?合掌问讯,这个他可以做得到,这就很好,很难得了,不要要求他顶礼。饮食上,他们肉食吃惯了,吃素,他还不能接受,你也不要一定要求学佛一定要吃素。所以有些地方,我们不能观机,往往把众生学佛的因缘给打断了,使他这一生对佛教产生恐惧感,不敢接近,不敢入佛门,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过失。殊不知佛法是通权达变,没有定法。尤其在近代,像黄念祖居士所说:佛法重质,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些外表礼拜都是属于形式,形式没有关系,要求实质,佛教才能够普遍弘扬到全世界。这部经典,这个法门比起其他经典法门殊胜在哪里呢?就是比较开放,无量寿经真的比较开放,要求可以说人人都可以接受,行住坐卧,它是最不讲究形式的,完全着重在清净心。这句阿弥陀佛坐着念也行,站着念也行,躺着念也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念,这样才能普遍让人接受。念佛这么自在,这么开放,那读经呢?读这部经也一样的开放,一样的没有拘束。所以它才能够利益往后末法九千年的众生,能够普度一切众生,就是它不重视形式,完全着重在实质。心善,心清净,心慈悲,心真实,以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用这个方法,拔生死之苦。这一句是教我们了生死,出三界。~@TAG=NORMAL“令获五德”。这个五德是佛前面经文上所说的,就是五戒,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做圆满了,就成佛了;所以诸位不要小看五戒十善,是人天小法,没错,人天小法从这里做起。人天小法发扬光大就是菩萨法,就是佛法。是从这里生的,从这个地方长的。我们看到许多画的佛像,佛顶上有三个字,通常是用梵文写的,也有用中国译文写的,它的发音叫嗡阿吽。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十善业。嗡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这是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十善的圆满,十善做圆满就是三业清净。所以佛跟凡夫不一样,凡夫三业不清净,三业统统染了。菩萨是在修,在洒心易行,在断恶修善,还没有做到圆满。那一天圆满了,那一天就成佛了。~@TAG=NORMAL“升无为之安”。升是进展,进升,不断的向上提升,这样才能获得无为,也可以说证得无为,才是真正之安,安乐才达到究竟圆满。如果没有真正证得无为,所受的安乐只于现段,在现前这个阶段得到相似的安乐,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安乐一定要证得无为。什么叫无为?无为的对面是有为,你知道什么是有为,就晓得什么叫无为。简单的说,有为就是有生灭,什么生灭呢?念头生灭,起心动念,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换句话说,你只要还有念头,你在有为法中,你的安乐就不是究竟。什么时候,心里念头没有了,没有生灭念头了,这个境界最低限度,你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我们要问:事一心不乱还不行吗?不行,事一心不乱还在生灭范围。你是有很深的定力,把你的念头压住了,叫它不生了,你是用甚深定力伏住它,所以那叫伏有为法,不是把有为法灭掉了,是伏住它,因此,它还不是究竟。到理一心智慧开,智慧开了,有为、无为没有了,融成一片,真正化解了,这真正得到究竟圆满的安乐了。这种理论,这种方法,这种殊胜的境界,除佛法之外,其他地方没有了。在我们这个世间,中国、外国,教学里头没有,宗教里头也没有,科技里面也没有。唯独佛法里头有这个东西,所以佛法教学称为最殊胜最圆满,这是我们要特别重视的。我们学佛希望就是希望升无为之安,我们目的在此。果然得到这个境界了,在圆教里面讲,最低的地位是初住菩萨,在别教讲是初地菩萨,就证得这个果位。那我们要问,我们这个凡夫,业障深重,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证得呢?古来的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决定可以证得。为什么呢?假如不是我们世间凡夫能够证得的,佛是决定不说,那佛说了没有意义,说的我们都做不到,这不是吊口胃,开玩笑吗?佛讲经说法没有戏论,没有给我们开玩笑。换句话说,留在我们世间经典里面所讲的,统统是我们这个世间人能做到的,做不到的,佛是决定不说。什么人能做到呢?我们要套一句现成的话来讲,老实人可以做到;凡是做不到的,都是不老实人。为什么呢?老实人听话。肯听话的人是老实人,意见多多,不肯听话的是不老实人。百分之百听话,完全依照经典开导,依教奉行的人,这人一生当中决定证得这个境界。凡是我们不能达到这个境界,也就是我们对于佛的教训没有完全做到。这个过失不在佛,不在理论,不在方法,实在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学习的心态上有问题。末后一段话,佛苦口婆心的开导我们。~@TAG=NORMAL“吾般泥洹”。般泥洹这三个字,梵语音译,它的意思入般涅槃,就是入灭的意思.佛将来要入灭,不在这个世间了,佛不住世了。~@TAG=NORMAL“经道渐灭”。佛所讲的经,道就是理论与方法,佛所传给我们的理论与方法,逐渐逐渐变质了,变质就消灭,佛的教学变质了,像现在我们看这个社会,佛教变成宗教,佛教变成迷信,这就是经道渐灭。佛法本来是破迷开悟的,现在学佛是愈学愈迷,这个现象就是经道渐灭的现象。所以佛法如何能弘遍全世界,必须要恢复它教学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行,一定要恢复它这个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宗旨,佛法才能够再弘遍在世间。这是要靠我们四众弟子,大家来努力的。我们这些年的努力也收到了相当的成果,当然我们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大力来推行。要教世人认清佛陀教育,认清佛法本来的面目,这样你才会真正喜欢佛法,热爱佛法来修学来传播。经道渐灭,这个社会必然产生的现象是:~@TAG=NORMAL“人民谄伪”。谄伪就是不老实,不实在,虚伪,欺诈,今天这个社会果然如此。人与人之中不讲信用,不守法度。~@TAG=NORMAL“复为众恶”。为是造作,又造恶了,而且这个造恶,一年比一年严重。~@TAG=NORMAL“五烧五痛。久后转剧。”五烧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