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诙瘛薄N窃熳鳎衷於窳耍艺飧鲈於瘢荒瓯纫荒暄现亍@TAG=NORMAL“五烧五痛。久后转剧。”五烧用现代的话来讲,社会的动乱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这是五痛。五烧是将来堕落三途的人就愈来愈多,久后转剧,释迦牟尼佛讲久后,就是指我们现在,我们距离佛三千多年,时间这么长久,造恶受报越来越严重。这几句说明了我们今天社会状况,怎么样挽救呢?底下这一段教给我们挽救的方法。~@TAG=NORMAL“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这三句话是佛在此地教给我们挽救世运之道。我们自己得到这部经典,从这部经典里面学到自己这一生幸福美满的方法,我们也希望一切人,一生当中个个都幸福美满。我们有义务把这个经典,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大众,希望人人都能够明了。如佛经法,佛在经论里面所讲的理论,所教给我们的方法,我们一定是依教奉行,决定不违犯。社会虽然很乱,学佛的人多了,就会影响这个社会。学佛的人多,念佛的人多,这个地方的灾难就会减轻,就会化除。大的灾难,化成小的灾难,小灾难就化成无灾难。我们修行不仅仅是帮助自己,实在讲帮助这个社会,帮助了广大的群众。正因为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我们自己的修学要格外的认真,格外的去努力。佛的开示到此地告一段落。下面弥勒菩萨代表当时与会的听众,致词感谢佛的教导。~@TAG=NORMAL“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世人恶苦。如是如是。”这两句话是总结前面佛所讲的五恶五痛五烧。如是就是佛所讲的的完全正确,一点都不错。今天这个社会状况,确确实实跟佛所说的没有两样,他都说到了,我们不能不佩服。~@TAG=NORMAL“佛皆慈哀。悉度脱之。”佛对于一切众生,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类别,平等的教化,平等的帮助。这是佛的大慈大悲,哀愍众生。我们这些:“受佛重诲。”佛在这个会上的教诲真是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惟恐我们疏忽大义,所以重重的教诲,我们要记住,要感念,要依教奉行。~@TAG=NORMAL“不敢违失。”违是违背,失是把它忘掉了。佛的教训决定不能忘记,而且一定要遵守,绝不可以违背。我们自己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才能够帮助这个社会,达到社会的安定,世界的和平。我们确实有责任,也确实有信心能够助一臂之力。~@TAG=NORMAL~@TAG=HEAD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九十九卷(二次宣讲) 档名:B2…5…99~@TAG=NORMAL“礼佛现光第三十八”~@TAG=NORMAL这一章是说我们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的两个世界的导师,加持与会的大众,使在法会大众人人都能够亲见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在三转法轮称为作证转,前面是世尊给我们介绍,到这个地方亲自见到,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确实存在,增长专修专念求生的信心。那么我们末世众生业障很重,所以得到感应非常稀少,比不上佛当年住世的时代;但是,他们能见到,也就给我们作了见证,不一定也要我们亲见才相信。有这么多的人见到,我们再不相信,那就愚痴到极处。即使在民国以来在台湾、在大陆、在海外,许多往生的人,而且往生有不少是预知时至,不生病走的,这些站着走的,坐着走的,都明白告诉我们,他见到西方三圣,来接引他往生。有的时候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跟经上讲的一模一样,虽然是他见到,不是我们见到,我们想这些人绝对不是打妄语。那有打妄语可以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的呢?这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确实存在,真有这桩事情。我们这个世间,不少人说这个世界已经乱了。李老师在往生的前几天,告诉他的学生,讲得很明白,世界已经乱了,一年比一年乱。李老师往生五年了,我们回想这个五年,确确实实是一年比一年乱,将来的动乱还不止现在这个程度,还不晓得要加深多少程度,众生非常之苦。李老师说:真正能救自己的,只有以坚定的信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诸位同修,万万不能造业,念佛而造作罪业是决定不能往生的。佛在戒经里面讲得很多,可惜我们今天学佛,讲经的人有,讲戒律的人没有,不知道戒律的重要性。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也讲得很明白,要求往生,实在讲这是个易行道,易行也不是我们想像那么容易,那么你就错了。绝对不是念这句佛号,一天念几遍无量寿经就能往生的。是要把佛的教训,我们能在生活当中做到,这样才行。换句话说,三业要与佛的愿行相应,这样才能消业障。人在这个世间,生命非常短促,尤其是在乱世,意外的灾害非常之多,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还要活多少年。我们警觉到这一点,有一天的时间,好好的念一天佛,有这一天时间,认真去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才能在这个乱世,真正消灾免难。真正能帮助自己这一生得生净土,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白过,要晓得包括身体之内,何况身外之物,统统是假的,不可以有一丝亳的留恋。于世出世间法起心动念,都是造业,都是结罪;所以,唯独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是正念,心里面二六时中只想着这一念,就没错了。离开这一念,你的念头就错了。这一品经文重点也在此。~@TAG=NORMAL“佛告阿难。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国土。”~@TAG=NORMAL这是佛提醒阿罗汉,也是提醒大众,若曹就是你们,你们想不想见阿弥陀佛呢?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字。所以无量寿是完全用中国字翻出来的,它的梵音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称为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西方世界本师的德号,从这个德号里面,我们才晓得怎样修学才能跟他相应。我们的心要清净,要平等,要觉而不迷,这样与阿弥陀佛的心行就相应了。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是阿弥陀佛的那些学生,学生的人数无量无边,没有办法称计,称是称说,计是计算,没法子计算。所居国土,所居的国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句里面有正报,有依报;佛与菩萨这是正报,国土是依报,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你们想不想见?想见不是见不到。你看大势至圆通章里面告诉我们,真正念佛,念到感应道交的时候,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现前见,当来是往生之后见。没有往生之前见的是现前见,那么现前要怎样见呢?世尊教给我们念佛,一心称念就能够见到。我们现在天天也念佛了,可惜不是一心,我们是乱心称念,杂心称念,心不清净所以见不到,心清净就有感应。可是同修们不要求感应,求清净心;求感应,我们的念头就错了,求清净心是正确的。~@TAG=NORMAL“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TAG=NORMAL这是把方向指示清楚了,因为听经的时候,大家都是坐在那儿听。你要想见阿弥陀佛,你要起来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致敬,所以先叫他们起来,面向西方。哪个地方是西方呢?太阳下山的那个方向。向这个方向‘恭敬顶礼。’这里关键的字就是恭敬,恭敬这两个字很不容易得到。我们今天学佛,将来能不能往生,决定在我们对阿弥陀佛有没恭敬心,有没有恭敬行,行是行为。什么是恭敬的心行?真诚。世间人迷惑颠倒,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妄语言,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目的是希望我现前得一点利益。殊不知这个罪过就是障碍他往生,你念佛决定得不到一心;不但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也得不到。就连儒家都说不诚无物,人要不真诚,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成就。这是我们要特别反省检点的。别人有没有与我不相干,这一点诸位要知道,学佛的人不要去管别人,好好的管住自己,我有没有不诚实,有没有为了自己的利害去欺骗别人,去造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我有没有造这些?心里面有一点点自己欺骗自己,恭敬心就没有了。那个顶礼,拜佛拜得再多,也枉然。古德有个比喻,比喻那个每天拜佛,拜几千拜的,没有恭敬心,只有形式上在那儿礼拜,那个礼拜也是自欺欺人。把他比喻如同舂米的碓一样,跟那个念佛,喊破喉咙也枉然一个意思。这是说明没有恭敬心,没有诚意就不会有感应,还是念念都在造业,这怎么得了?业障要怎样才能忏除呢?必须把这个罪业发露,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道歉,真正知道自己错。为什么要道歉?把外面的误会化解,特别是挑拨是非,使两个人不和。两个人的冤结,这个结是我造的,我要不把它解开,生生世世要受这个果报,所以聪明人发露忏悔。说明我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叫你们两个斗争,这是我的过错,说出来了,两边人误会解开,我自己业报也就报掉了。所以过失要发露忏悔是这个意思,不是在佛菩萨面前说:我做了什么罪业,你要原谅我,你要饶恕我。不是这样,这样没有用的。你要对那个受害的人,在他们面前发露忏悔。佛教与我们的发露忏悔是这个意思。是要叫当事人使他们的误会解开,和睦如初,这是行菩萨道。学佛的人决定不能冤枉一个人,决定不能够损害一个人,对一切众生都如是。所以这个恭敬很难,要真诚,待人、接物、处事,都要真诚。称念是一心称念,念佛,以真诚心,恭敬心去拜佛去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中国俗话说:诚则灵,就有感应,你只要听话,听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他们当时那些人礼拜称念,佛就现前,极乐世界就见到了。我们今天不行吗?一样行,灵验的不得了。我们今天怎么拜,怎么念,也看不见,原因就是你的心不诚,罪业很重,没能把罪业忏除,这是得不到感应的原因。罪业不能忏除,就是修一生一世都不能往生,我们要真正求往生,一定要先忏除罪业。~@TAG=NORMAL“阿难即从座起。面西合掌。顶礼白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阿难很聪明,根性很利,听到释迦牟尼这一句话,他赶紧就起来,就向西方恭恭敬敬的礼拜称念,发愿,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见佛干什么呢?见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这两句是阿难之所求。~@TAG=NORMAL“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TAG=NORMAL他一顶礼拜下去,头一抬起来,阿弥陀佛就现在面前,现的是广大身,在虚空当中他就看到了。色相端庄严正,佛身是金色,所以形容像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你看感应多快。为什么有这个感应呢?我们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佛在大经上常常告诉我们,万法唯心。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还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晓得,自性清净就现清净法界,自性不净就现浊恶的法界。所以应当要牢牢记住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原理。心想佛的时候,心已经成佛了。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问阿难跟与会大众,他们这个时候,一念相应,念念相应,这个境界现前了。而我们今天这个念头虽然念了,念的不相应,你问为什么不相应呢?我们念念当中有是非人我,念念当有贪嗔痴慢,念念当中还有分别执着,这怎么能相应?不相应所现的境界,还是浊恶的境界。五浊恶世现这个境界,我们讲浊恶不好,谁负责任呢?自己要负责任。我们的一生际遇不好,也要自己负责任,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除了自性之外,天也没有,人也没有,你怨天尤人只是增长自己罪业而已,加重自己的罪业而已,除此之外,你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佛眼睛看,那些人可怜,这些人可怜,非常非常可怜。不觉,不知道回头,回头就是真正忏悔。罪从心起,还是将心忏,那么这样礼佛、拜佛就会有感应。此段讲的是见到佛了。~@TAG=NORMAL“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TAG=NORMAL前面一句说阿弥陀佛的身相高出一切诸世界上,底下一句把这个意思补出来,如果没有下面这一句,这一切诸世界,阿难又没有见到,没有见到哪来的比较呢?原来阿难同时看见到十方世界诸佛如来。你看他这一念见一尊佛,本来只想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这个现象现出来,是十方一切诸佛世界统统现前,统统见到了。统统现前这才有个比较。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在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第一庄严。阿弥陀佛身相跟一切诸佛如来比较,也是第一庄严。不仅如此,十方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阿难也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