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会是无二无别。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法运一万二千年终了的时候。佛法在这个世界完全消失掉了,没有了,所有一切经典都在这个世间消灭了。那么这个时间在九千年之后,距离我们相当遥远,怎样消失掉的?我们现在不要打妄想,因为你想也想不出来,怎么会消失掉的?我们怎么会想得到呢?那么佛给我们讲的,当然这个事实是真的。这个佛经,佛的教学在这个世间统统都消失了,都没有了。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这部经,佛是以他的威神加持,这个经还可以继续在这个世间流通一百年。换句话说,这个经是最后消灭。我们要从这段经文上去体会这部经典的价值,才领略到它的确是无比的殊胜。这个经法怎么会消失掉呢?这就像大夫用药,这些病人有很多种药,这药都是治病的,假如这个药用下去这个病不见效,诸位想想这个药还要不要,当然不要它。这个病很重,所有一切法门来治疗,统统没有效,失效了,你就晓得,到末法的最后阶段,九千年以后众生的业障是多重。所有一切法都治不了了,这句阿弥陀佛能治,所以它管用,他还留一百年,一百年之后,不是这个法门没有效,是人连这个法门都不相信,那就没有办法,无可奈何。其他的法门相信都没有用处,实在讲,在现前我们已经看到这个迹像,现前法门很多,经论很多,你依照那个方法修行,的确得不到效果,这个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的业障病得太重了,从前这个医药失效了。在过去大概有十几年前,我在佛光山,在那边教书的时候,慧性法师也在那里,他很喜欢开玩笑。有一天,跟我们大家说,现在人的病重了,这个药方的份量失效了。你看从前那个中药下的时候是几钱几分,现在那个药方拿来要加一倍,才能治得好,那个药的份量不够没有效果,为什么呢?这病太重了。他说这话也很有味道,我们的心病身病,心病身病从那里来的呢?从染污来的,精神的染污,物质的染污,奇奇怪怪的病,一年比一年多,研究医药都来不及了。佛这帖药,这个非常非常了不起,万病通治,而且是决定有效,你要不相信,不接受,吃亏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你看底下这段,词句是非常非常的肯定。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这话说得多肯定,这是讲有缘的众生,有缘,他遇到这个经典,遇到之后,他能够欢喜接受,依教奉行,那是‘随意所愿’。每个人的愿望不相同,有人想来生得人天福报的,他一定得到,他想修行证果的,他也一定得到。想证阿罗汉,得阿罗汉,想成菩萨得菩萨,想往生成佛就成佛。‘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个法门殊胜,不可思议。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真的有求必应,我们能信得过。假如我们头脑冷静去想想,我们应当相信,在世间法里面,了凡四训,是一个改造命运,转移命运的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一个例子,典型的例子。他里面所讲的原理、原则、方法,跟我们这个经典比较比较,我们这个经典比他那个超过太多太多了。那个小方法都能改造命运,都能在世间法里有求必应,何况这个大法呢?用了凡四训来证实,佛在此地讲的这几句话,就千真万确,怕的是你不相信。你不相信,就当面错过了。这个要怪自己,不能怪佛菩萨。佛菩萨对得起我们,我们不相信,怀疑是我们对不起佛菩萨。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这一段实在是说,这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所说的。一切诸佛都这么说,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修行容易,易行难信。这个难信不是指普通人难信,指什么人呢?指那些声闻菩萨们,他们都不相信,包括我们这个世间所谓知识份子,尤其是高级知识份子难信。所以不要认为他们好像知识水准高高在上,他们的福德因缘比我们差很多,我们在学问这些东西比不上他,但是我们对于诸佛如来度生第一法门,我们能接受,我们能相信。我们这一生能出三界,能成佛,他没份,他还是慢慢去搞六道轮回去了。这几句话,完全是事实的真相。如来出现在世间,就是示现在世间,‘难值难见’,值是遇到,不容易遇到,不容易见到,为什么呢?必须在这个世间一个地区多数人,因缘成熟了,这才能感到得应化到世间。这个缘,在一切缘来说,是最殊胜的缘,极善之缘。我们中国在古代,差不多是与释迦牟尼佛相去不远的时代,中国人的本性仁慈孝悌,感得孔子、老子、孟子出现在中国,这是大圣人的降临,是感应道交,那佛为什么不出现在中国呢?而出现在印度呢?同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我们中国这个地区,人的善根福德没有印度的深厚。从经典上来看,印度在那个时候是宗教之国,实在讲,他们那个时候的学术自由的发达,百家争鸣,百花齐开,像我们中国春秋战国,他比我们中国更早,差不多早五、六百年,但是,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超过我们。我们的成就只限于人道,没有能涉及到天道。但是,印度这些外道,佛出世的时候,有九十六种外道。这是大的派别,他们里面大多数人都修定,而这个定功,高的能到非想非非想天。所以他们对于天道,饿鬼地狱触生,在他们眼睛里看得清清楚楚,这种学问能力超过我们中国,我们中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佛出现在那里,不出现在中国。这些人把六道轮回,这些事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什么原因有六道,什么原因堕六道,什么原因能超越六道,他不知道,他没有办法解释。但是,他有心愿,希望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佛一看到这些人这样殷切的希望,这才下生来帮你解决问题,出现在印度。这个机会难,非常非常之难,不容易遇到啊!所以是‘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这是第二个难,纵然见到佛,遇到佛出世,佛讲经说法你有没有去听呢?很难!像我们这个讲堂,建立在这栋大楼上,天天讲经说法,在隔壁的人都不来听,他是值了,他也见了,但是讲经说法他不来听,第一个难他没有了,第二个就有了,不容易啊!佛出现在当时的印度,也是天天讲经说法,不见得那一个都市人都来听,来听的人少,不来听的人多。所以能够听到经法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听到这个法门,讲其他的经论还容易,这一部经很难,机缘很少。我们这几年提倡是诸佛如来的加持,众生善根成熟,在台湾普遍了。从南到北到处有人读诵,到处有人讲演,讲的人多了。从前没人讲,早些年来在国内国外我一个人讲,好不容易碰到一个黄念祖也讲这个,我们见了面欢喜的不得了。他一生也是一个人讲,没有遇到第二个,碰到一起,至少有两个人讲这部经。不容易,相当相当不容易。现在算风气逐渐开了,在国内国外,在中国大陆,已经非常非常普遍,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非常难能可贵的现象。第三难,遇善知识;遇到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他的见解、思想,教学的方式,都正确而没有错误的不容易。你要遇到一个老师,那老师把你路指错了,你就冤枉了一生。善知识就是我们普通讲的老师,老师可遇不可求,到那里去找去?这个是要缘分,这也是福气。遇到是福报,遇到真正好的老师,这一生不走冤枉路,遇到的老师不善,走冤枉路那是很可惜,耽误你很多的时间精力,最怕的是什么呢?你这走去不回头,那就一错到底了,这是第三个难,遇到真正善知识。第四闻法能行,此亦为难。你听了老师的教导,有没有认真去照做呢?不能完全依教奉行,遇到等于没遇到,一定要认真去照做。这已经非常非常难了。‘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这一层一层比较,这是第五层。所以,你要得到这部经,得到这个法门,依教修行,这五重难关都通过了,非常非常的稀有。每一个难关不晓得淘汰多少人,淘汰到最后,没剩几个。那么,我们就是层层淘汰,我们现在还都通过了,五重难关都通过了,现在最后一关了,就是能不能信受奉行?对于这个经信受奉行,那就非常恭喜你,你这一生成佛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一0六卷 (二次宣讲) 档名:B2…5…106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我们从这一段看起。这是世尊在大会当中,告诉我们闻到这个法门之后,能够深信不疑而受到很大感动的人,这都不是普通的人,一般普通的人,不可能有这些感受。这种情形我们在同修当中,也常常会看到。如果没有读过这个经,看到之后,我们很诧异,觉得他这个态度很不正常,读到这段经文之后,才晓得这真正的原因,他并不是不正常,他有所感动,是有原因的。可是这种感动心态一定要与经文相应,那就没有错了。第一个是慈心清净,听到阿弥陀佛,听到无量寿经,确确实实生起慈悲心,能生清净心,这清净心怎么讲呢?平常这个心思很乱,妄念很多。听到这个法门之后,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妄想念头就少了很多,虽然没有完全离开,可是就觉得自己身心清净多了,这个与经就相应。‘或踊跃欢喜’,我们常讲生大欢喜心。‘衣毛为起或泪出者’,衣毛为起就是我们俗话讲寒毛直竖,感觉非常惊讶!欢喜当中带著有惊讶,惊喜,甚至于感动痛哭流涕,这种事情是在初闻的时候有这个现象,这就对了,不是天天有,常常有,那就不对了。那你就叫着魔了。这是初听到的时候,偶尔有一两次,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不能常有,这个感应不能够常有。他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出原因。是过去生中,曾经学这个法门,也很用功,也很努力,但是什么呢?没能往生,这是值得我们深深警惕的。那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往生呢?过去生中那个过失,我们要是不犯,这一生能往生。如果还犯老毛病,那这一生就不能往生,什么毛病呢?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还有贪念,放不下的,就不能往生,这一点很重要。真正求往生的人,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天到晚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想,也不念,这统统放下了,不但世间法里,我再也不想不念了;所有一切佛法,也不想也不念了,那这样的人就一定往生。真正是做到了大势至菩萨所讲的,‘净净念相继’,就做到了。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不夹杂,真正能够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那有不成功的道理?这才万修万人去啊!由此可知,这个法门正如觉明妙行菩萨所说的,西方确指里面所讲的,最忌讳的就是夹杂,夹杂世法不能往生,夹杂佛法也不能往生,这个很重要。所以佛法秘诀就在专修,无论那一个法门,统统要专,不可以杂修,不可以学得很多,愈简单愈专愈好。因为专才能得到慈心清净,清净心,平等心为什么得不到呢?不专,还想这个想那个,不是大乘佛法不好,那样经都好。那样经都好,那样都想学就完了。你这一生没有这么多时间,也没有这么多的精力,你怎么能成功?所以有很多人常常来问我,学佛从那里下手,八万四千法门,你喜欢从那里下手就从那里下手,这是佛开的方便。可是无量的经典,无量的法门,你只能够学一个,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个才能成就三昧,也就是才能得定,才能够把妄想、杂念、烦恼消除掉,心清净,以清净心回向求生净土,没有不得生的。不一定要念阿弥陀佛,所以不一定要念无量寿经,念金刚经,念地藏经,念地藏王菩萨都可以往生。但是条件什么呢?都要念到心清净,心净则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是心净则土净,这是我们在本经里面看到的,不是专修这个法门,不是专念阿弥陀佛,专念无量寿经,或者专念弥陀经的,念其他一切大乘经典统统都能往生。只要你回向,不回向那就不能往生。可是专修这个法门,念阿弥陀佛,念无量寿经,不回向也能往生。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个法门就是到西方世界的,其他的法门不一定到西方世界,要回向到西方世界才行,这个要知道,这才显示出净宗法门广大无边。过去生中曾经修学,大概对于世出世间法还有贪念,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