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疾蝗保庖卜弦幌蜃睿舛际墙涛颐瞧匠P扪У姆椒āD敲矗险吣遣槐厮担墓Ψ蛎嗝埽笫浦疗腥姆盼薅薇穑堑娜肥巧仙铣恕N颐切奘罘兀咳绻浇赐诵菔奔涠嗔耍梢栽黾樱比辉黾拥氖奔溆び茫怯欣妗?br />
  “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

  那么,这是最下等,最下确确实实是没错的,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章里头所讲的,这是说明一个五逆十恶之人,在生的时候坏事做尽了,甚至于谤佛、谤法、谤僧,做的五逆十恶,这个罪业就是要堕地狱的,他在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他就接受了,他就回心转意,一心求生净土。这个十念是念十声,不是我们平常的十念法,这是一念十念一句佛号,乃至十句佛号都能往生,这个经上有,确实有。那么在历代往生传里头确实实有这种人,但是诸位同修念到这一段要特别留意,不要认为看到还有这一招,我们现在多做一点坏事没有关系,五逆十恶都可以造,什么罪业都可以造,临命终的时候我还来得及,你要存这种侥幸的心理,那就错了。为什么呢?因为更下这种人是一生当中从来没有闻过佛法,他不是存侥幸心理,他一生当中确实没有遇到过佛法,我们是已经闻到佛法了,那你是侥幸的心理,投机份子,怎么可以往生呢?不能往生啊!所以你在此地听了经之后,这个你没份了。最低限度,你要早晚修十念法,十口气的十念法,你才有指望,末后这个你们大家都没希望了。这个要知道的。

  那么,这一条还有更深的意义在,凡是造作重罪,临终闻到佛法一念十念往生的,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净土,这个缘修得很深,这一生迷惑颠倒,没有机会闻到这个法门。所以干了很多的坏事,临命终时一听到时,他从前的善根发现了,是这样一个原因,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一下现前,才能往生,绝对不是无缘无故侥幸往生的,佛门里头没有侥幸这二个字,而且是他要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总而言之,就是要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个时候一下现前。第一个条件,临走的时候头脑很清楚,这很重要的条件,临死的时候,如果头脑不清楚,说老实话,帮他助念都没有用处。所以头脑一定要很清楚,那么我们自己敢保证,将来我死的时候头脑很清楚吗?你敢不敢保证?保证自己临终头脑清楚的人,要怎么修法?要上乘人的修法,一天到晚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这个可以保证我们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念佛把无量劫来的罪业,业障统统都消得干干净净的。所以临命终时没有障碍,这样做才行。那个佛号真的一天到晚念到都不间断,这个可以保证,可以自己能去得了。那个十念法,不能保证。所以前面那个是决定是可以保证,保证走的时候不生病,预知时至,坐着走、站着走,那随自己的意思,那可以保证,真正可以做得到的。所以临终神智清楚这个不容易,这是大福报。第二个条件,在这个时候关键的时刻要遇到善知识劝你念佛,提醒你,否则在这个时候,没人提醒你忘掉了,那就是头脑清楚也没有用处,没有人提醒你,把这桩事情搞忘掉了。所以要有善友提醒,来劝你念佛,劝你求生净土。第三个条件,你一听到人劝,立刻就接受、就相信、就发愿、就忏悔业障,忏悔自己一生所做恶业,真错了,痛改前非,从此以后再不造恶业,至心忏悔。他这个三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所以这个是忏悔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二种人,第一种是前面所讲的;是平常修行积功累德这样去往生的。这一条里面所讲的是忏悔往生,忏除业障,忏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二种人,所以他至心悔改,十念持名亦得往生。那么,弥陀第十八愿,主要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才显示出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圆满,没有这个方法,没有这一愿,佛度众生不能圆满,有这一条才真正圆满。也就是造极重罪业,要立刻堕地狱了,佛有没有办法叫他马上成佛?佛这一愿就是叫他马上成佛。极重罪业的人还能够立刻成佛,何况罪业还不重的人呢?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就想到我们有份啊!我们个个都有份,我们造罪业没造这么重啊!问题是我们相不相信?肯不肯按照这个经典、理论、方法去做?你自己肯去做,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几个小段,非常非常的重要。

  “行者应知”。‘行者’就是你发心修学这个法门的人,应当要知道,加上应知这个底下的话就很重要。

  “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也。而其关键实在最后”。

  这个前面讲过的,这叫一向专念,而且关键是在最后,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我们往生是这一生当中的最后嘛!念了一生了,到快要往生,他不念了,这一生不就白念了?所以关键在最后,愈是最后愈要紧,就是我刚才说的,现在你年轻,你的生活很紧张,工作很繁忙,你不得已修早晚十念,将来你退休了,你年岁老了,距离往生愈来愈近了,这个时候关键的时刻到了。所以要把十念展开,要修二六时中净念相继,要扩展到这样,那才是对的,才是正确的。一个念佛人,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弘法利生,就应该老实念佛,弘法利生是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品位,帮助别人,这是菩萨发心,可是牺牲是有尺度的,也就是是牺牲是有底限的,那底限是什么呢?最低限度也可以下品下生,总能往生嘛!如果没有底限,好了!我弘法利生,来生怎么呢?来生还堕三途,那不叫冤枉啊!弘法利生的人来生堕三途是大有人在,你要不相信,你去看那个慈云灌顶法师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的疏钞,你看疏钞后面,念佛的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个果报是什么呢?堕阿鼻地狱。我过去学经的时候,看到这一条,我就很疑惑,念佛弘法利生的人怎么会堕地狱呢?我去问李老师,李老师说,这个问题严重,我不给你一个人讲,我要在讲经的时候跟大众讲。念佛弘法利生目的在求自己的名闻利养,这就是堕三恶道的原因。所以说,稗贩如来,拿着佛法当作工具,在这里面求个人名闻利养,在佛门里头造罪业,这是堕三途。所以这个关键在最后,愈是最后愈是要紧。底下说:

  “反之,如有人念佛数十年,或于最后阶段,轻视持名而改行他法,或于临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未能念佛,是则不名一向专念也”。

  这个情形大有人在,我亲眼所看到的,过去临济寺,我们台北圆山临济寺,在早年我在临济寺出家,民国四十八年那个时候临济寺就有一个念佛会,副会长是林道其居士,他是福州人,他会敲打法器,念佛会当中他常常当维那领众念佛,平常也很恳切的劝人念佛,他是台湾银行的襄理,事业也做得不错,到临命终时不念了,不念佛了,听到念佛他就生气,我们同修因为他是我们寺院大护法,病重的时候他得的是癌症,病得非常痛苦,我们想跟他助念,他就叫我们走,赶我们出去,业障现前,最后关头不念了,平常念佛会的副会长,劝人念佛,到最后他不念了,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这个就不叫‘一向专念’,这不能往生啊!还有我们也看到有不少人,甚至台中李老师的学生里面都有,念佛法门学了十几年了,听说那个密宗法门更快速,不念佛了,去学密去了,或者去学禅去了,学别的法门去了,这都不名一向专念,中途改学别的法门。他为什么会改学别的法门?实在说,就是此地讲的轻视持名,实在话,这都是业障现前啊!没福啊!我常常跟同修们说,念佛法门是世间最大的福报,不但是世间,连出世间也包括在内,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大福报,这些人念佛念了几年,不念了!学别的去了,我们看了不足以为奇,看看他,他那有那么大的福报嘛!没那么大的福报他受不了啊!中途必然会退心啊!所以这个法门要大福报,无比的福报,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生成佛的法门。前面讲圆证不退之妙果,一般菩萨都没有这个福份来承当啊!何况普通的凡夫呢?所以能够理解这个法门,接受这个法门,依这个法门修学,为什么诸佛护念?菩萨赞叹?龙天拥护?你的智、你的福太大了,这些人不能不赞叹你啊!实在讲,是福慧圆满,你才会欢喜这个法门,才会认真修学这个法门,真正发菩提心,ㄧ向专念,实实在在不容易,我们对于这一点要珍惜。也许自己福报还不够,现在很欢喜,那么过几年碰到学密、学禅,他给你一表演,你马上就过去了,因为他会放光,离地三尺,你看到这个真不得了,马上就跟他走了,其实这些小神通一点都不希奇,中国外国那变魔术的都会变,都会表演,妖魔鬼怪那更不必说了,个个都有神通。所以学佛修道,心术要正,心要清净,绝对不好奇,务怪,绝对不做非份之事,不做非份之事就是持戒。

  明天我们有个念佛会,上午念佛,下午有一个同修要超度,要求我们这里做一个三时系念,大家同修如果有时间,欢迎你们来参加,听说这个小孩还很年轻,刚刚退伍,二十五岁死了,怎么死了呢?中了邪术死的,他去拜神回来之后,一家人都病了,我就问他,拜什么神?他去求六合彩那个什么号码,去拜,听说拜了,这个神给他一指示,他马上就可以发几百万的横财,发财心切,去拜了神回来,把香炉丢掉了,回家就得了这个神经错乱,好像是车祸意外死亡,那么还有一个在神经病院,一家人都很痛苦,那个起因是什么呢?起因是贪财,希望不劳而获,这就是非份。所以佛教我们持戒,持戒就是绝对不超越本份,这就是持戒,求希望不劳而获,结果白白的把命送掉了,邪鬼邪神附身,他来找到我这里,怎么办?我说作一场佛事调解啊!有没有效很难说,这个调解他要接受了,那么这个邪神他就离开,调解他不接受呢?那还是有麻烦,佛事是属于调解,但是一般多数都会接受,不接受也有,不是没有,比较少数,那个不接受是仇恨太深了,过去世的冤家债主碰上了。所以学佛的人要守本份很重要,要老实,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底下一段是帮助我们破迷生信。

  “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

  过去慈云灌顶大师,这在我们佛教里面也是很有名望的一位大德,他是前清乾隆时候人,著书很多,他的著作留到后世很多,他也有楞严经的注解,就是楞严经灌顶疏,就是他作的,他那个疏很特别,楞严咒没人讲过,各种楞严注解里面都没有解释楞严咒的,唯独他的注解里面有楞严咒,这个咒他也注解了。现在在台湾有这个楞严咒注解的单行本,那个单行本就是灌顶疏里面抽出来的,他把这个咒也加以注解了,灌顶法师有观无量寿经直指,就是观无量寿经的注解,这个本子也非常好,他在观经直指里面说,念佛求生是解冤,冤家、冤鬼,解冤释结,过去有跟人过不去的,把它解开,解冤释结之要诀,超生脱死之良方,赞叹念佛法门的功德利益,实实在在讲,一切功德利益,念佛是第一,没有超过念佛的。所以这个解冤释结,超度确实是三时系念好,为什么呢?三时系念完全是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的确是第一功德,最殊胜的利益。

  那么这个地方跟我们讲的从理论上说,因为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所念的是不是实相呢?那要看能念,能念是心啊!所念是境啊!境随心转,心真实所念的佛号就真实,心不真实所念的佛号也不真实,口善而已,比骂人、比说闲话要好一点嘛!所以要心真实,为什么此地讲能念所念皆实相呢?因为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真心,一向专念是真念,真心真念那当然是实相嘛!那怎么不是实相呢?下面引用蕅益大师的解释来给我们说明:

  要解云:‘无量光则横遍十方,无量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

  我们先说这三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法界全体的名号,法界全体,你再想想看那一个名号是法界全体,阿弥陀佛是法界全体,所有一切法门、所有一切经典、所有一切诸佛菩萨都是法界的一部份,他是法界全体,好像我们在台湾,我们说台湾这是整个台湾的全体,我们讲台北,讲高雄,讲那一个城、那一个镇、那一个乡、那一个里、那一个街道,全都是部份,不是全体,阿弥陀佛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