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褪窍嫡稀>拖翊忧按仍乒喽シㄊλ档模骸嫡献钣行А⒆钣辛α康模薰谀罘稹U飧龌笆钦娴模思沂窃倮慈税。≈种址牛种肘惴ǘ疾蝗缯庖痪浒⒚滞臃穑切┕糯蟮拢慈耍髁耍嬲刮虬。≡诤竺娼踩指缘氖焙蚧峤驳剑罘鹗墙由仙细耍芯⒗疋闶墙酉赂耍揿ā⒅构凼墙又懈耍罘鹗巧细恕N颐峭涯罘鸫砜戳耍衔颐潜炔簧喜戊娜耍炔簧咸焯彀葩愕娜耍飧龅叩沽耍姓馊质馐ぁK员囟ā诖艘簧捕现罨蟆飧觥病诖说睾苤匾病鞘裁茨兀恳欢弦磺卸希皇窍裎颐钦飧鍪澜缦榷霞迹倨瞥旧场⑽廾鳎鞣郊质澜缡峭倍系模患肌⒊旧场⑽廾魍狈址侄希飧霾豢伤家椤!簿凰耐痢侥歉龅胤剑褪且簧磺猩耐猎谝黄穑耐撩挥姓习⒚挥懈艉摇K裕彩ネ料孪缕吠娜耍材芄桓当ㄍ辽仙掀吠牡染跗腥焯煸谝黄稹U飧鼍褪撬耐猎谝黄穑挥姓习模腔暇驳模骸奈薨ń纭U飧鑫薨梦颐窍执氖跤锢此担恰尴薅鹊目占洹U馐强蒲系男旅剩谖颐欠鹈爬锩妫徒彩恰拚习姆ń纭焕硎挛薨率挛薨褪俏尴薅鹊目占洹N颐墙裉斓厍蛏隙锷钤谌瓤占洌恢浪亩瓤占涞氖虑椋比桓恢牢宥取⒘瓤占涞氖虑椤5牵蒲Ъ胰啡肥凳抵な涤兴亩取⑽宥龋衷谝丫な涤衅叨瓤占涞拇嬖冢飧鍪侨啡肥凳档拇嬖诘模俏颐敲挥蟹ㄗ永斫狻N鞣绞澜缡俏尴薅鹊目占洹K哉飧鍪且徽娣ń绨。∷浴印褪峭鄙先粒簧磺猩!试辉采耐痢U馐撬得魍馐ぃ勒飧鍪率嫡嫦啵痪浠八担荒懿煌煌痛砹耍痛蟠硖卮砹耍揭磺惺澜缧扌泻懿蝗菀祝苣研蕹伞K凳翟诨埃颐窃谧蓿且桓霾皇枪ド形蘖拷倮铮朗蓝荚谛扌校可朗牢蘖拷俚男扌校薜浇裉欤降子惺裁囱某删湍兀棵恳桓鋈诵睦锒济髁耍饨小选。∪绻颐且腔辉谖鞣郊质澜纾显缇统煞鹆耍趺椿岜涑烧飧鲅樱克陨朗切扌校砭痛碓凇崾泳煌痢豢戏⒃竿馐谴蟠戆。∠M庖簧敝校钟龅秸飧龇牛灰俜刚飧龃砦罅耍簧猜某删汀?br />
那么,下面要给我们细说‘不退转’故。这个不退转怎么讲法?
“极乐胜于十方者”。
‘胜’是超胜,十方诸佛世界不能跟他相比的。
“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不退转”。
这是因为十方诸佛世界,带业凡夫没有一个不退转的,这个退转实际上是退的很惨,退到地狱去了,这个东西多麻烦!所以我们生生世世修行,在什么地方呢?给诸位说,都是在六道。从地狱到非想非非想天,就这么轮转,二十八层天我们都去过;地狱、鬼、畜生,我们也干过啊!而且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一定的。从什么地方晓得呢?从我们平常思想、观念、习气上知道。我们贪嗔痴这样的重,贪嗔痴是三恶道的习气,我们善的习气少,善的习气是伦理、道德,像天人十善、四无量心、禅定,这个我们习气少,贪、嗔、痴、慢这个习气重,这是说明了我们过去生中,在三恶道的时间太长了。所以这些恶习常常现前,这个习气常常现前,换句话说,来生又到那里去了?来生又到三恶道,这个非常非常可怕;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会退转,为什么呢?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你没地方退,不但没有六道,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声闻、缘觉,纯一菩萨,进进退退都是菩萨,总是菩萨,不可能退到二乘,退到六道,不可能的。何况西方世界的缘盛,保证你不会退转,只有往前进,进步快慢,各人不同,总归有进步,有人进得很快,有人进得比较慢而已,但是不会退转的。下面给我们解释不退转的境界,是:
“不退有三”。
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
“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
所以,佛法里面讲进退,退是有底线的。像我们带业凡夫的底线是什么呢?是阿鼻地狱,是退到顶底点了。退到阿鼻地狱,这带业凡夫,那么位不退,它的底线是小乘初果,就是小乘须陀洹果,不会再退下来了,底线是须陀洹果。在大乘圆教里面讲呢?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大乘圆教菩萨四十二个位次的初信位。不管怎么退,不会退到初信位以下,这就叫‘位不退’,这个位子是圣人的位子。所以他不会退到凡夫,凡夫就是六道众生,他不会退到六道,这个就是‘入圣流’,小乘初果,圆教初信。由此可知,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无量劫的修行,从来没有证得须陀洹果,从来没有登上初信位菩萨的宝座。所以这个退就会退到阿鼻地狱,你就晓得,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多难,不要说高的位子,就是小乘初果的位子,我们都拿不到,初果要什么条件呢?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见惑就是错误的见解,八十八品见惑这么多,我把它归纳成五大类,这五大类就是五利使: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以前给诸位说过。
第一个身见。就是‘身是我’,这个没有破掉,这个没有破掉,小乘初果没指望,换句话说,你是凡夫,不是圣人,圣人决定不执着身是我,他不执着身是我,换一句话说,身外之物他当然不会去执着,不会计较了,他心才真正得清净。我们今天修行,为什么修定不能得定?念佛连功夫成片都得不到,为什么?因为他第一个念头起来,有‘我’。这个事情麻烦啦!有我,有我附带的是有‘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有的,这是六道生死轮回的大根大本,是障碍我们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道理就在此地。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了,应当把这个放下了,放下了,就证得须陀洹果。如果在大乘法里面,像无量寿经这个法门,这是究竟一乘圆教,那你所证的就是初信位菩萨的果位了,你就证得了位不退转。纵然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堕落在六道凡夫,因为它是底线,不会再退回来的,它这是‘位不退’。所以,‘我’、‘我所’害得我们生生世世生死轮回,障碍我们道业的成就,太可怕了,我们看看,古来的大德,那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不会把这个舍得干干净净?庞居士,家庭那么样的富有,他为什么舍弃掉?生活,去制草鞋,每天生活制几双草鞋,卖几文钱,买点吃的东西,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他是表演给我们看啊!要舍得干净,他心里清净,什么都没有。我在过去初出家,受戒的时候,道源老和尚是我们的得戒和尚,他给我们讲个故事,他说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小时候出家亲眼看见的,他是河南人,但是他讲的是江苏的事情,在江北,有一个要饭的,白天他去要饭,晚上随便那个地方,破庙去睡觉,可是他的儿子经商,发大财,家里非常富有,那个时候伦理观念比我们现在要重得多了。所以有很多人就骂那个儿子不孝:‘你们家这么有钱,你把你家的老太爷在外面要饭’。这个儿子被人家说得面子过不去,到处派人去找,把他老头子找回去了,找回去之后,给他做新衣服来供养他,没过一个多月,老先生趁家人没注意的时候,又跑出去了,又去要饭去了,人家问他:你为什么要饭?唉呀!他说:要饭自在啊!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我天天游山玩水,到处有得吃,有地方住,我消遥自在,没有拘束,我回去被家里的儿子供养,供养得很不自在,样样也不自由。这就真放下了,真正放下了。所以他那个生活,他有他的乐趣在嘛!这是一般人没有法子体会到的。我们想想,庞居士那么多财产丢掉,每天编几个草鞋,卖几个钱讨生活,这又何苦来呢?他那个乐趣没有人知道,就跟这个要饭的一样,他有他的乐趣。换句话说,在他心目中,贫、富没有了,贫、富这个观念没有了,苦、乐也没有了,人家认为有钱是乐,没有钱,穷得那个样子是苦,他没有了,贵、贱没有了!贵是有地位,要饭是社会地位没有,贱到极处了,他也没有了,他得大自在啊!这是圣人,不是凡夫啊!所以那个不是普通要饭的人啊!普通要饭的人,他自己感觉得苦哇!他不觉得苦,他没有苦,他看到人家富有羡慕,他不羡慕,他完全平等了,这是我们这个经上讲的:平等、觉啊!他已经入了平等、觉了。所以他这种行持,只有当时一些出家学佛的人能体会得到,他的境界高,真正学佛出家的,还到不了这个境界,可以说最低限度,他也到位不退了,他不退转啊!这个确实是如此,能够认识,能够体会,就相当不错。
我们达拉斯有个同修,尹建维,年初的时候,他读论语,在论语里有一句:‘绘事后素’。他在这一句里头,深深有感触,他写了一篇心得报告,这一篇心得报告,下一期会讯会登出来,他就在绘事后素体会到颜回之乐,孔老夫子赞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那个乐就跟庞居士一样,就像那个要饭的乐一样,就是他已经入了清净、平等、觉,他怎么不乐呢?他这个是真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的两边他都舍弃掉了,贵、贱屏弃掉了,这是真乐,这是我们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极乐,这是真正学问。所以孔老夫子对他的弟子三千,孔老夫子只赞叹一个人:颜回。没有听说夫子赞叹别人,没有了。
第二种叫“行不退”。
这个境界比前面高了一层,行是讲菩萨行,菩萨行要普度一切众生,度众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地藏经上讲的很好:‘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你要跟这些人接触,你好心对待他,他恶意相向,你能不能忍受得住?忍受不了,算了!我不度你了,是不是?这就退转了。所以就退到二乘去了。二乘就是阿罗汉、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受不了,你对他有礼遇,他很欢喜,他能教你,你如果对他没有礼貌,阿罗汉、辟支佛不会理你的,不教你的。不像菩萨,你对他没有礼貌,他还是很有耐心等待机会来教你,决无嫌弃,这是菩萨,就是‘行不退’,当然他们的功夫深。
“断见思”。
见思烦恼都断了,思惑三界、九地总共有八十一品思惑,归纳起来是贪、嗔、痴、慢、疑,这五大类统统断干净了,世出世间法决定没有贪心,一切逆缘、逆境,绝对不会有嗔恚心,决无傲慢,对人都是谦虚和睦,对圣教不怀疑,佛菩萨在教诲的时候,决定不怀疑。所以这是菩萨:
“伏尘沙”。
尘沙惑他也伏住了。
“恒度生,不堕二乘”。
这个时候的事业是教化众生,为什么呢?前面讲断见思、伏尘沙,就是根本智成就了。根本智成就之后,他的事业就是参学;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参学是度众生,自他二利啊!教学相长,这是菩萨的事业。那么他不会退转到二乘,他是菩萨。菩萨刚才讲了,有个底线,就是初信位的菩萨,他不会退到初信位以下,他决定是菩萨。那么,此地讲‘不堕二乘’,如果从果证上来讲呢?二乘是断见思烦恼,断见思烦恼的菩萨,在圆教是第七信位,换句话说,行不退的菩萨,他的底线是第八信位的菩萨,七信,是二乘证的,他不会堕到七信位,他的底线是八信位的菩萨,往上去,进进退退,他不会退到这个位次以下。
第三种“是念不退”。
这个位子更高了,这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前面‘行不退’,还没有见性,只断见思烦恼,得念佛三昧,他得禅定,没有开智慧,就是他没有破无明。所以前面讲,断见思、伏尘沙,他没有破无明。所以是权教菩萨,后面的位子高了,这是法身大士。像华严经里面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这叫‘念不退’。它是:
“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觉海”。
他从以往只有一个方向,成无上佛道,他不会退转,法身大士他退的底线是圆教初住,别教是初地,不会再退下来的,他也有进进退退,不会再退下来了。那么,这个叫‘三不退’,三种人不退的标准,这是佛在一切经论里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三种不退在我们这个世界,是属于那些人呢?底下就给我们说明:
“此土修证三种不退”。
这是讲我们娑婆世界,那些人证这三种不退的?先说:
“位不退—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