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呕峥虬。√医惨痪浠埃颜饩浠凹窃谛睦铮踔僚录遣蛔。沟眯丛谥缴希馐谴蛲氚。∧闼サ亩冀行爸凹N裁茨兀磕憧唇鸶站纤档煤芎冒。》鹨簧氖拍甓济挥兴狄痪浞ɡ玻》鸲济挥兴捣ǎ一顾凳裁捶兀康娜贩鹨痪浠懊凰担乙惨痪浠懊凰担阍趺椿崽侥敲炊嗄兀克运刀匏担匏刀担忝鞘翘尢尢獠畔嘤Π。≌饨凶鱿嗥醢。〔呕峥颉K蕴谡飧龅胤揭桓霭胄∈保ㄐ脑谡饫锾切薅ò。∫桓霭胄∈弊ㄐ脑谔筒淮蛲肓耍黄鸱直穑恢醋牛灰牖袄锩媸裁匆馑迹烤锩媸裁匆馑迹客惩巢灰埽灰馑肌6辆切薅ǎ罘鹗切薅ǎ故切薅ǎ嵝薅恕D愦┮隆⒊苑梗κ馈⒋恕⒔游铮挥幸谎辉谛薅ǎ蔷凸Ψ虻郊伊耍统删土恕K哉飧鍪且磺芯锿贰?br />
  本经确实是第一殊胜,十方诸佛用这个方法成佛的,十方诸佛劝一切成佛机熟的众生,都用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有名的叫难信之法,当然难!你看看这些人,那个人像这一生像成佛了?这个法门是对成佛人说的啊!这一生成不了佛,他对这个法门当然不能接受,那去学其他的法门,因为其他的法门或是教你成菩萨,教你成阿罗汉,教你得人天福报,就教你这些东西。唯独这个法门是教你现在成佛。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资格成佛?我们这一生成佛的机缘是不是真的成熟了?怎么知道自己成熟不成熟呢?这个经听了欢喜,听了真正能信得过,真正肯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那就恭喜你了,你这一生成佛的机会成熟了,你就是这个法门的当机者,一点都没错。这三种真实,纯一真实,里面不掺杂一点一丝毫的虚妄,都不掺杂,纯真无妄啊!比华严、法华还要来得纯。华严经到最后如果没有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它就有欠缺,它就圆不了。这个华严经我们在入法界品里面所看到的,入法界品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唐译四十卷,我们称为四十华严。前面三卷半是本会,后面是末会。佛以善财童子作一个修行人的典范,也就是教后世修行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佛呢?善财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善财的老师是文殊菩萨,文殊代表什么呢?‘住真实慧’。他在文殊会下成就念佛三昧。所以我当年读华严,讲华严的时候,在华严经里面,忽然起了疑问,起什么疑问呢?这善财童子到底学那个法门?那这无量法门?他学的是什么法门?文殊菩萨学什么法门?普贤菩萨学什么法门?这再仔细到经里面一查,原来他们统统学的是念阿弥陀佛法门,我发现这个。所以才回过头来,对净宗念佛法门没有怀疑,死心塌地修学了。这才是真正找到了啊!真正相信了。

  所以,他是在文殊会下成就念佛三昧,也就是般若经里面所讲的‘根本智’。根本智是无智,般若无智啊!他修的是定哪!不要智啊!只有无智的定才能把烦恼断尽。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要先断烦恼,再学法门,那就是智慧了,烦恼没有断,所学的法门统统变成烦恼,烦恼已经够多了,再要加烦恼,你怎么能成就呢?烦恼障没有断哪!再学那些东西啊!统统变成所知障,所知障里面必定又发生烦恼障。所以你的烦恼、所知,是天天在增长,这是与道相违背啊!这个道是什么?道是你的清净心,与你的清净心相违背,你所学的佛,一天比一天烦恼,学得一天比一天苦,一天比一天糊涂。从前李老师常说,李老师说得很客气,说那些不善学的,一个个都学成佛呆子了,念书不会念的,念成书呆子,学佛不会学的,都变成佛呆子了。所以华严的确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大家一定要记住,先修清净心,先要断烦恼,不但佛法如此,从前儒家教学也是如此,你看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科‘德行’,这个断烦恼,修清净心,就是德行;第二才是‘言语’啊!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工具,这个说话非常重要;第三才是‘政事’;第四是‘文学’。这个政事就是办事的能力,训练这个技能,在社会上才有谋生的能力。那么今天教育说老实话,只有后头一半,前面一半不要了。所以知识愈丰富,这个社会愈不安全,为什么呢?没有道德的基础,佛法也受了这个影响。四弘誓愿前面两条不要了,从那里学起呢?从‘法门无量誓愿学’,从这里学起,愈学烦恼愈多,不学佛的时候,烦恼还少,愈学烦恼愈多,愈学罪障愈重,那么他最后他往生到那里呢?往生到三恶道,这个很可惜啊!怎么知道他往生三恶道呢?你们想想看,他所修学的佛法是美天增长贪、嗔、痴、慢,这些东西增长,这就是往三恶道去了,他不是增长戒、定、慧啊!他不是增长信、愿、行啊!他是增长贪、嗔、痴。这叫颠倒啊!这个是学佛学错了,这是愚痴,不是智慧。所以我们看到华严经所显示的四弘誓愿的次第,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末后成佛道。你看善财这个过程,文殊菩萨那边断烦恼,出来参学从德云比丘一直参访到弥勒菩萨,五十二位善知识,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就是第五十三参,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佛道无上誓愿成’。他的次第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换一句话说,这一部四十华严,就是四弘誓愿的详细解释啊!这个我们要不相信,我们要不遵守,那没有法子了。所以这个经上,这个住真实慧这一句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你要晓得真实慧是什么?现在新的术语叫落实啊!真实慧落实,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这一句阿弥陀佛,你能把它抓住,你能每天去念诵,就是‘住真实慧’。后面这个利益,你自然得到。所以,本经是纯一真实。

  讲到真实啊!超过了华严经、法华经,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即华严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华严秘奥之理体,却都在本经。古德都有这个看法,蕅益大师说得更明白,他老人家在要解里面说,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都在这部经上。那么,我们念了这部经就等于念了全部的华严经,全部的法华经,也等于念了全部的大藏经;又华严,法华是一大藏的精髓啊!本经又是华严、法华之精髓。所以你们要在一切经里面去挑选,试问问你挑选那一部呢?这个经是佛经里面的第一经啊!古人称为中本华严,那个八十卷华严大本哪!这个比那个份量少啊!所以称中本。大、中那还有小啊!小本是什么呢?佛说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因为阿弥陀经与本经是同部,古人说只有繁简不同,这个说得详细,弥陀经说得简单,义理没有差别,完全相同的。
  那么,这是讲到契理,我们一定要知道,知道了,我们信心才能建立,才能真正的相信它。其次,再讲契机,‘机者根机,至于契机,更是本经之独胜’,这个独是在一切经里面,它是第一殊胜,没有比它更殊胜的了,这是真的。譬如说华严,华严的当机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权教二乘凡夫都没有资格。华严虽然是圆顿大法,圆里头还有欠缺,不能度中下根性的人;像达摩传来的禅,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很明白,他所接引的根机,是上上乘之人;那么,换句话说,上中以下都没份,六祖接的是上上乘人,神秀大师的标准低了一点,他接引的是大乘人,这六祖说的,北宗就是神秀,他接引的是大乘根性的人,南宗接引上上乘人。那么由此可知,中下根性没有份啊!虽然是圆是顿,圆顿里头还有欠缺,唯独此经,那是圆到极处了。

  ‘以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凡圣齐收’。这一句是总说。三根就是上根、中根、下等根性,‘上上根全体承当’,上上根是那些人呢?华严经上说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上上根人哪!他们统统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讲到最上面的,‘下下根亦可依之得度’啊!也能依这部经得度,能成就。这比华严、法华,六祖、神秀,那就圆得多了。华严、法华、六祖、神秀还有很多不能度的,下下根他们不能度,这一部经,这个法门,下下根统统得度,‘下至五逆十恶’。这下,下到什么程度呢?下到做五逆十恶罪的,五逆十恶是最重最重之罪,立刻就要堕到无间地狱了这样的众生;五逆是杀父亲,杀母亲,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这样的重罪啊!其他一般大乘经里面是没救的啦!一切法门都救不了,这个法门能救,你就晓得这个法门力量多大!他能够救。

  ‘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犯五逆十恶人还能得度,怎么个度法呢?临终念佛,十念一念都能往生,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就是指这个五逆十恶到临终的时候,能够有这个机缘,遇到善知识,开导他,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能够信受,他能够忏悔,一声到十声佛号,都能往生。在一切经,一切法门里面是找不到了。所以这个法门,这是讲这个根机,确实是在一切经当中它是独胜,第一殊胜,无比的殊胜。可是诸位同修必须要记住,要牢牢的记住,我们不能以投机取巧的心,看到这个五逆十恶临终念佛还可以往生,现在多造一点罪业没关系啊!临终还有救呀!,你要存这个心哪!到临终时你要再堕到地狱,你就不能怪我,也不能怪这个经不灵,要自己负责。经上讲的没错,但是五逆十恶临终得度,要有三个条件,那么你想想这三个条件,你到临命终时,能不能办得到?第一个条件是临终的时候,头脑很清楚,你要没有把握呢?你们不妨到医院看看重病的人,快要走的人,几个人临终的时候,头脑很清楚呢?万一到临终的时候,迷惑颠倒了怎么办?临终迷惑颠倒人家帮你助念,你都不会念,甚至于听到佛号还生烦恼,那就不能往生了。所以第一个条件很难很难哪!走的时候,头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个条件呢!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人提醒你,善知识提醒你念佛,你能不能有把握到你临终的那一刻,会不会有人来提醒你呢?第三个条件这个善知识一提醒,你立刻就觉悟,立刻就忏悔,就念佛往生,这第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啊!所以这个理上是讲得通,事上也是真实的,绝不是假的。我们临命终时,能不能具备这三条件呢?想一想要是没有把握的话,现在就要努力,要加紧努力。

  所以,往生西方十在讲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平素积功累德,诵经念佛,劝人念佛,用这个方法,积功累德,这是往生的一条道路。第二种方法,就是临命终时遇到佛法,十念忏悔往生,这是一种方法。两种方法,但是积功累德是正常的,临终十念那是很不容易,这样的人多半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念佛,他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这一生他迷失了本性,造作一切罪业,临终遇到善知识,一唤把他唤醒了。所以这个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我们千万不能存侥幸之心,如果存侥幸之心,这一生一定会犯下大错,会堕落的。所以还是要依教奉行,走这一条光明的正道,那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品位?就是这个五逆十恶,临终一念往生的,这样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横出三界,圆登四土’。这个不可思议。因为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我想我们这边的同修无量寿经都念过很多遍,我一提大家都知道的,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样不平等的。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样子,你长得跟阿弥陀佛一样高,皮肤一样,颜色、相貌都一样,你所居住的宫殿,衣食住行跟阿弥陀佛也是一样,平等法界啊!十方诸佛法界都不平等,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这个非常奇妙啊!这些道理事实都在这部经上,要详细给诸位说明:‘顿与观音势至并肩’,观音、势至是等觉菩萨,到西方极乐世界跟他们就平等了。现在我们在这个世界,看到观音、势至就拜他求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老兄老弟了,学长学弟了,平等了。如果我们要用平常的方法来修行,诸位想想,你们要修到那一年才能跟他平等?这个方法一生就成功了,就能跟他修成平等。所以在一切法门里头没有比这个更殊胜,可见此法究竟方便,一切大乘法可以说都是方便法,但是不究竟,就是连华严也不能称究竟方便,它不能度中下众生,它就不能算是究竟方便。唯独此经、此法门是究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