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佛当年没有写经。那有说那个佛的意思呢?这是集结经的人,他们的意思。集结经的人,用那几个人来代表呢?代表这部经呢?佛的上首弟子,就是学生里面有特殊成就的,代表特殊的,都有一个专长。用他那个专长来表这一部经,憍陈如呢?他就是代表第一得度。那么把他的名字摆在这里就是这个经啊!是释迦牟尼佛度众生的第一得度的经,就这个意思。这是释迦牟尼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他代表这个,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第二位是尊者舍利弗,舍利弗尊者在释迦牟尼佛弟子当中,他代表的是智慧第一,目犍连尊者代表的是神通第一。可是诸位要晓得,他这个排名顺序有关系,这个是决定不能疏忽的。舍利弗跟目犍连排在憍陈如的后面,憍陈如是第一啦!那么舍利弗代表的智慧,跟其他一般经典上表法的意思不同了。他代表第一智慧,因为他头上有个第一。目犍连代表的第一神通,这个味道完全不一样。换一句话说,没有第一智慧,不能理解这一部经典,不能相信这一部经典。没有第一神通,你就不会发愿求生净土。你会发愿修行这个法门,第一神通啊!神通二个字的本义要知道,通是通达无碍,真正通达了,没有障碍了,我才肯干啊!神是什么?是神奇莫测。你看这个法门,难信之法,他相信了,这神奇莫测啊!所以神通二个字,诸位同学看起来,不要以为会放光、会动地、会变大、变小,那个叫神通,那你就看错了,你就把意思会错了。此地所讲的神通,不是说那些意思。是说是你对于这一部经的理论、方法、境界都清楚明了通达,这个是非常非常稀有的。这个法门,说老实话,多少菩萨都不相信,你怎么会相信,你怎么会发愿求生,去老实念佛,这个怪事情啊!这就是第一神通啊!所以我们许多同修,你们个个都是第一智慧、第一神通,自己还不晓得,自己不知道啊!你看到一些菩萨、罗汉、天人有神通,那个神通很大,天人神通很大,出不了三界。罗汉、菩萨神通很大,不能明心见性,不能成佛,算什么第一神通嘛!你这个一发愿往生净土,老实念佛,这一生就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了,第一神通啊!那些声闻、缘觉、菩萨看到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啊!自叹不如啊!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可是诸位要晓得,你要是真正是佛弟子,这一些护法天神才佩服你,才尊敬你,你要是假佛弟子,他瞧不起你,冒牌的呀!怎么是冒牌的呢?经意思不明,听了之后还是糊里糊涂的,方法没有掌握到要领,往生的愿不切,对于这个世间还有很深重的情执贪恋,这叫鬼神瞧不起你啊!你怎么可能成就呢?你怎么能消除业障呢?所以真正是佛弟子,接受这一部经典之后,真是搞清楚了,搞明白了。信、愿、行,生起来了,十方诸佛护念,所有龙天护法神保佑,这是真的,这是佛在经上说的啊!此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啊!他跟小本属于同部啊!小本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就是诸佛所护念经。依照这个经本修行,就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你要真修啊!你不能假修啊!所以这三个人摆在此地,显示这样深的意思在里头。
后面这二位就更不得了了。‘尊者迦叶。尊者阿难’。迦叶是传佛心印之人,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禅宗,所以他是禅宗第一代祖师。禅是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的宗门,禅宗以外都叫做教。在中国大、小乘有十个宗派,禅宗之外的九个宗,都叫做教下。教下是阿难尊者传的。这二个人是释迦牟尼佛传法之人。宗门、教下修行的方向、目标完全相同,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但是手段不相同,也就是方式不一样。宗门呢,是从直捷放下万缘下手,他从这个下手,他不上课的,不用教科书的。直捷了当的放下万缘,恢复自性清净心。所以他用观心,用参话头,用这些方法,这个方法很特别。所以要根性很利的人,就是烦恼轻,智慧长,这样的人才有能力修学这个法门。中等根性以下的人,这个法门没有份啊!他方法太高了,没有份。教下呢?教下就是用教科书,就是一般的教学。宗门是特殊的教学,不用书本的,教下是用教科书的,经典就是教科书。由浅而深,由事而理,由相而性。他循序的,有次第的。像教下里面所讲的,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一步一步往上去的。阿含相当于佛教的小学,方等相当于中学,般若仿佛是大学,法华、华严相当于研究所。这是次第来教学的,所以叫教下。教下,阿难尊者传的,所以一切经典是阿难尊者集结的。在禅宗里面讲,阿难是第二代的祖师迦叶尊者,世尊把禅传给迦叶,迦叶传给阿难。这个意思要说明了。宗门、教下是一不是二啦!刚才说过了,目标、方向完全相同,只是教学的手段、方式不相同而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看到了。
因此,八万四千法门必须要符合自己的根性,符合自己的程度,符合自己的生活环境,都没有障碍,这样修学就容易了,那个法门都好。你修学便利,就顺当,就快速。如果修学得不方便,对于我们有影响,那么你修行起来困难就多,时间就长,这是一定的道理。佛开八万四千法门,适应八万四千种不同的众生。这才开这么许多法门哪!佛当年在世开的。我们晓得我们什么样的根性吗?搞不清楚啊!你去问那些大法师们,这些大法师并没有开悟,也没有证果,他也不会观机,他也不晓得你前生是干什么的,知道你一生还不行。阿罗汉知道五百世,有的时候还会误人。佛在世,有一个老人求出家,出家要有善根啊!佛就叫他的弟子们来看这个人有没有善根,可不可以收他出家。那些阿罗汉看了的时候,都摇头,这没善根。阿罗汉的能力能看五百世,这人五百世当中都没有跟佛结过缘,没善根。佛就讲,他在无量劫前,那当然阿罗汉不知道了。无量劫前,他是一个樵夫,砍柴的。在山上遇到一只老虎,他就吓得不得了,爬到树顶上,叫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一声南无佛,今天善根现前,在我门中出家,佛把他剃度了。以后,他也证阿罗汉果。无量劫之前,无意当中叫了一声南无佛,阿罗汉五百世的神通看不出来啊!那么,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善根,我们要去向谁请教呢?假使我们也是无量劫前叫了一声南无佛,碰到阿罗汉也不行啊!阿罗汉摇头,你没善根。这个问题严重了,所以在一切法门里头,我们到底学那个法门好,这就要试验哪!好像我们生病,生病,这不知道自己害的什么病?也真正找不到好大夫,好吧!去看,勉强去看吧!吃那个药试试看,试一下,不对了,赶紧就停止,再去试别的。运气好啦!这试中了,病好了。运气不好呢?那还是死路一条啊!没法子啦!
佛知道末法时期众生可怜,没有地方亲近善知识啊!大慈大悲特别开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不管什么病都行,不必请教,统统都能成就。其余的那个药是要对症,看对症不对症。这个法门不管你生什么病,是统统对症。那选这个是决定不会错啦!选其他的还要试试看,小心谨慎啊!选这个法门不要试了。只要你真正肯信、肯愿、肯行,一定是药到病除,这一生当中必定成就。说个实实在在话,佛在本经上说的,你要真正选中这个法门,证明你过去生中善根非常非常之深厚。否则的话,不可能侥幸你就碰上了啊!不要说世界啦!你看台湾学佛的人这么多,几个人学这个法们。就知道不容易,确确实实像经上所讲的,我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现前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加持,我们才选定这个法门。那么,我们要问问自己了,我自己是不是过去生中种过无量善根呢?现在佛是不是真的加持我呢?你要一反省,马上就知道了。为什么呢?死心塌地在这一部经上用功,那就是的。还怀疑,这个法门也不错啊!听说那个金刚经也很好啊!还有那法华经好啊!不能不念啊!那你就善根嫌少啊!你善根并不厚啊!佛没加持啊!从这个地方就看到了。我过去讲这些话,也许你们还不太相信。这一次大家听了观无量寿经,你该相信了。观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楚啊!什么叫善根多,什么叫善根少,什么叫善根无,完全不能接受的,没有善根。能够接受,半信半疑,还放不下的,这善根少,善根少,要努力去培善根,这一生还是能信,可以提前往生。如果这时候不培,深培善根,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种个善根而已。什么叫深善根呢?完全接受这个经,释加牟尼佛给我讲的,不是给他们讲的,这个人善根厚。这个经,释迦牟尼佛给他们说的,不是给我讲的,这个人善根少,善根没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二十七卷(二次宣讲) B2…5…27
请掀开经本第十二页,第四行最后三个字看起。
“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这个六种成就里面,这一段还是众成就。在本经里面列出几位代表的上首,首先列的是声闻众,就是憍陈如尊者这些人。那么他表法的意趣已经跟诸位介绍过了。现在我们念的是菩萨众,菩萨众里面又分为二类,一个是出家的,一个是在家的,这一段是出家的菩萨。那么在这段经文里面,实际上它含有很深的意思。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的,华严三圣就是代表全部大经的宗旨,也代表佛法的全体。佛法依据什么说出来的呢?是依据清净法身,诸法实相,真如本性,说的名词这么多,其实是一桩事情。清净法身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当人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那么在华严会上以毗卢遮那佛做代表,要用现代的话来说,现在哲学里面所说的宇宙万有之本体,毗卢遮那佛就是代表宇宙万有之本体。从体起用,有体他一定有作用。如果没有作用,这个体就毫无价值了。从体起用,这个德用无方啊!也就是说他的作用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作用,这就很难说了,说之不尽啊!
于是世尊就将这大用分为二大类,这就好说了。一类是思想,我们今天讲思想,一类是行为,这个二大类统统都包括了。所有作用不外乎一个思想,一个行为。那么思想就是智慧,以文殊菩萨代表。行为就是生活,以普贤菩萨为代表。华严会上是普贤菩萨排名第一,这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着重于生活,着重在生活。生活必须依据理论,文殊代表理论,所以理论排在第二,生活排在第一。这是把整个佛法包括尽了,所以华严三圣统统都代表了。
那么在本经,我们虽然没有看到毗卢遮那佛,看到普贤、文殊,这就是具足圆满的佛法。为什么呢?无量寿佛即是毗卢遮那佛。所以古人将本经称为中本华严,有道理啊!这个经称为中本华严。那么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换一句话说,这样的经典才是具足圆满的佛法。他不是说佛法某一个部份,某一个局部,他是讲佛法的全体,这是我们从菩萨表法当中看到的。尤其难得的是菩萨确确实实显示佛法的全体,有明确的依据。普贤不但代表华严的行门,而且是密宗的开山祖师。我们这个世间的密法是佛灭度之后六百年,龙树菩萨传下来的,龙树的密法跟谁学的呢?这个是我们晓得。龙树菩萨开铁塔,遇到金刚萨埵,金刚首菩萨将密法传授给他,他再传到人间。金刚萨埵菩萨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就是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不但代表华严宗,也代表了密宗。那么由此可知,华严乃是密宗之显说,密宗就是华严之密说,显密不二啊!
本经是华严的精髓。古德说: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都在此经之中。所以黄念祖上师,黄老居士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传授密法,第一个就要求学密的人要念无量寿经,受持本经。这个他有道理啊!因为这是密法的精髓,普贤菩萨在此地代表净密不二。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无上的密咒,是密法的总纲,知道的人不多。如果不是密法的总纲,密中之密,持名念佛往生,那有那么大的成就。即生成佛,说实在话,不往生不能即生成佛啊!往生才真正即生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是深入经藏之后,你就能够了解。
文殊菩萨之德,下面我们还要详细介绍。出家菩萨第二位是文殊师利菩萨,他代表智慧,代表的理论。理之精,精髓无过于禅。所以文殊菩萨是禅宗里面供奉的第一位菩萨。禅宗,我们读六祖坛经就晓得,他不是六波罗蜜里面的禅定波罗蜜,不是的。他是什么呢?他是六波罗蜜里面的般若波罗蜜。你打开坛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