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跻恢帜兀磕悴桓市穆铮∧悴磺樵嘎铮∧阌惺裁捶ㄗ幽兀恳徊烤鞘巧仙细裕宀烤侵械雀裕倏纯茨闶侵械雀月铮∷栽俑憧宋宀俊⒘浚恳陨鲜窍碌雀阅模〕浚苣殉删汀U馐钦婊埃挥蟹ㄗ映删停馐侵钗灰欢ㄒ赖摹Rな奔涞挠谜庵址椒ǎ盐颐堑男睦怼⒕瘢庑┤疚巯此⒏删弧6戎谏脑赣兴暮胧脑福侵谏薇呤脑付龋飧鲂囊苍谡飧龃笤干暇褪切某Z凶《仁乐溃飧鼍褪侵谏薇呤脑付取?墒谴幽抢锵率帜兀看佣戏衬障率帧K苑鸾痰慕逃率质嵌戏衬眨衬斩系糁螅傺Х拧7旁趺囱兀糠攀怯酶唇驳姆绞嚼囱В飧龈唇驳姆绞剑谴影⒛炎鹫呖迹⒛鸭峋兀褪歉唇病U饩褪俏颐欠鹈沤驳模残∽啻加谜飧龇椒āK晕颐强捶鸾痰睦罚憧凑飧龃蟛鼐氖反浚泄⑼夤姆鸾蹋闳フ艺铱矗裁词贝磕且桓龇ㄊΠ旃鹧г海磕且桓龇ㄊθソ坦瞎危克哪切┐嗽趺闯隼吹哪兀扛唇渤隼吹摹K源忧胺ㄊ簿飧鎏模ǖ牡茏拥敝杏幸恍└岳模桶阉舫隼锤唇玻钦饷囱盗烦隼吹摹K越残∽∽敝心兀慷喟攵际峭В哺兀拷哺M耍傺芯刻致郏鲜Σ唤贪。⊙捅弦盗恕D憧矗《嘧栽诎。【圆皇鞘兰溲D芄幌啾鹊模卵Ф汲删土耍钦饷蠢吹模馐侵钗灰欢ㄒ馈N颐茄殴爬系姆椒ɡ葱扪В囟ㄓ谐删汀S窒胧摈帜悄憔褪匝椋匝榘桑〕晒Γ怀晒κ歉鑫粗课以谔ㄍ蹇戳怂氖辏挥锌吹匠杉ǎ嬲谐删偷娜肥祷故悄歉隼戏椒āN以谔ㄖ校罾鲜γ挥械ザ栏疑瞎淮慰危挥校∥颐歉难际撬瞧谌簿颐翘瞧谖逅补盼模颐鞘翘危笾谠谝黄穑谝黄鹛危谔ㄖ幸桓鲂瞧诮惨淮畏鹁惨淮喂摹K挥兄傅阄颐牵盐颐翘舫隼矗囱Ы簿挥小#俏颐亲约悍⑿模壹父鐾Ю锤唇玻以谔ㄖ姓伊似吒鐾Вㄎ易约阂还财吒鋈恕R桓鲂瞧谖颐蔷刍嵋淮危颐锹至鞲唇玻ハ嘌芯刻致郏庋С晒Φ摹V钗灰欢ㄒ私猓怨乓岳矗泄⑼夤媸Υ蟮抡饷闯晒Φ摹?br />
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二次宣讲)第三十二卷 B2…5…32
请掀开经本第十四面第七行
“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向下经文还是赞叹诸菩萨自行化他的德能。‘一切万物’是指的环境,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在环境当中得大自在,这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了。诸佛菩萨他能够得到,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呢?原因就在着相啊!我们凡夫执着一切万物是真有、实在有;于有的当中又想占有它,不肯舍弃,烦恼就来了。诸佛菩萨知道一切万物是幻有、是假有,它不是真有。所以在一切万物当中是自在地受用,没有分别、执着,绝对没有占有的观念。不但于一切万物没有占有的观念;就是连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占有的念头,这样才能够得自在了。菩萨弘法利生,必须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这一接触万物,不是度别人了,都被万物度跑掉了,那行吗?所以这个是必须要的条件。
禅家所谓的,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就是这个意思。秘诀就是知道一切万法的实相,于一切法当中依旧是清净自在,一尘不染。这是菩萨的德能、菩萨的智慧。
下面是讲他的慈悲,有智慧还要有慈悲。‘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这个是大慈悲。庶类是说一切众生,也就是指的六道众生。佛法是师道。所以佛教化众生,是要等众生来请教的、来向他求法的,不可能佛找到你家里来教你的,没有这个道理。师道尊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古时候中国、印度都是这样的。
菩萨就不然了,菩萨跟一切众生是同学的身份。所以可以主动地找到众生家里去,找到他把佛法介绍给他,作不请之友,众生不请菩萨就来了。
现在我们没有请,菩萨也不来了,是什么原因呢?菩萨来与不来,说实在的话,他有神通啊!他有他心智,看看我们学道的心不恳切,还没有必要来,真正挚诚恳切,必须要菩萨帮忙的时候,这感应道交啊!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由此可知,我们现在遇不到佛菩萨了,我们那个感的力量还不够,学佛的诚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所以,佛菩萨看得很清楚,也听得很清楚,现在还没有必要来,道理就在这里。
说实在话,诸佛菩萨常常在我们左右,只是我们不认识而已,就如同弥勒菩萨当年入灭之前所说的;时时示世。时时刻刻示现给一切众生,给世间人,世人常不识,世间人不认识啊!弥勒菩萨如是,那一尊佛菩萨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诸佛菩萨的慈悲恩德,实实在在不是我们平常人能想像得到的。谁对我们最关心呢?只有诸佛菩萨对我们最关心。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这个三句就是,大慈悲的主意。这一些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他对众生究竟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三句就具体给我们说出来,菩萨受持如来甚深法藏。在本经同修们都念得很熟了,过去我们也曾经讲过几遍了,这一部经法释迦牟尼佛附嘱给弥勒菩萨,要他护持流通,弥勒菩萨不过是一切菩萨的代表而已,绝对不是只教给弥勒一个人,与会所有的菩萨们,没有一个菩萨不受佛的嘱附。我们读了这一部经,听了佛的一番开导,也是世尊嘱附护持流通之一,我们也有责任啊!
‘甚深法藏’就是指的这一部经,就是指的这一句万德洪名,要把这一部经,这个修学的方法,接受过来,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才叫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如果就一般来说,佛种性可以归纳为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佛种性;菩萨行是佛种性;六度、十大愿王是佛种性,在本经里面这一句六字洪名确确实实是真实的佛种性。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必须受持,必须介绍给一切众生,不能将佛法传到自己就断绝了,这个不可以的,这样对不起诸佛菩萨,对不起历代祖师。
“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
这是利益众生的行动纲领。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的具体行动。可见得这一句话不是虚假的,它是真实的,菩萨兴起大悲心,悲愍一切有情众生。‘演慈辩’,演是演说,辩是无碍的辩才,菩萨不疲不厌地讲经说法,开导众生,那个力量就是慈悲。因为佛菩萨对于这个世间所有的名闻利养都不接受的,什么力量推动他这样地勤奋,这样地辛劳,在这个世间教化呢?这个力量就是大慈悲心。
‘授法眼’,授是传授,法眼不是肉眼,是能够认识一切诸法实相,这才叫法眼。我们在金刚经里面读到如来有五眼原明。我们凡夫肉眼,天人则有天眼,比我们肉眼的能力强了。阿罗汉、辟支佛有慧眼,菩萨有法眼。由此可知,法眼是菩萨具足的,五眼是后面具足前面,前面不具足后面,有法眼当然有慧眼,当然有天眼,这个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能够见到一切法的真相,他把这个能力、这个智慧传授给众生,这叫授法眼。
菩萨能够传授的是理论与方法,理论是本来有的,虽有,我们众生迷失了,佛菩萨这一说,我们就恍然大悟,就又明白了有这么一回事情,可是单单明白这回事情还不管用,我们是得不到真正地受用。像前面所讲的,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我们得不到啊!他能得到,我们得不到。所以必须要亲证,要自己也能够证得这个境界那才管用。所以悟有解悟、有证悟,佛菩萨能够帮助我们的是解悟。从解悟底下那个功夫,完全是自己的了,佛菩萨帮不上忙啦!要认真修行,去求证,这个要靠自己。所以下面就讲认真修行了,修行是断恶修善,这是一切众生本份的大事。
‘杜恶趣’,杜是杜绝,是防止,断一切恶,这个恶趣,用如来果地上的标准来衡量,等觉菩萨都是恶道,他没成佛嘛!只有佛是善道,除佛以外,统统是恶道,如果说等觉菩萨是善道不是恶道,换一句话说,他那一品无明可以不要断了,为什么还要断那一品无明,要去成佛呢?所以,这个善恶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在我们六道里面,地狱、饿鬼、畜生是三恶道,人、天、阿修罗三善道,如果我们比起阿罗汉来说,那个非想非非想天还是恶道,六道都恶嘛!阿罗汉是善道。阿罗汉要比起菩萨?阿罗汉是恶道,菩萨才是善道。菩萨比起佛?唯有佛才是善道,菩萨也是恶道。所以,此地的杜恶趣必须到成佛,那个恶才断得尽啊!没有到成佛,恶就没有断尽,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不要以为自己现在贪、嗔、痴、慢少了一点,嗐哟!我已经不错了,我这个恶没有了,恶念也没有了,恶的行为也没有了,得少为足,你才得到一点点啊!你这个善恶才最低的标准,更高的标准你就不晓得了。所以,这个标准要不断地向上提升,因为这一部经,这一个法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圆中之圆,顿钝中之顿,专中之专。所以,他的标准是绝对的标准,不是普通的标准。
‘杜恶趣。开善门’,善是本有的,这个地方的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的善还是恶,由此可知,前面讲的恶趣,也不是善恶之恶,才能达到绝对的标准,有一丝毫无明存在,都是恶,有一个善的念头在,已经就不善了,此地这个善门就是明心见性,这才是真正的善门。自性显露之后,自性里面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自然就现前了,这叫做真正的善啊!
我们现在是在初学,初学要知道佛法里面这一些标准,可是我们的下手,还是从最低的标准下手,这样修学才能够得力,一个标准修到了之后,再提升一级,好像念书一样,我念小学,小学毕业了再念中学,中学毕业了再念大学,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标准。
在本宗,有超越一切标准的修法,那就是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真正做到一心称念,把那许多层的标准都突破了。所以,这个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称赞的法门,非常之微妙奇特,不是其他法门能够相比的。也就是说,其他法门都是有层次的,一个一个层次的标准。净宗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层次,初发心就可以圆成佛道,所以这个难信,难信之法。
如果杜恶趣。开善门。用净宗标准来说,善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通是恶趣,参禅、研教、止观、统统都是恶趣,唯独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善门,一心执持,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就是特就本宗来说这两句经文的经义。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这是菩萨对待众生的态度,是我们要学习的。看一切众生就跟看自己一样,自他不二。众生迷,迷了苦啊!就是自己苦,众生觉悟了就是自己快乐了。众生迷而不觉,菩萨只好等待机缘,等待他能够接受了,就把佛法介绍给他,他现在不能接受,我们很有耐心地在等待,等待也不是天天瞪着眼睛看着,那又错了!自己要认真努力地修学,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这个叫等待。机缘成熟了,众生愿意接受了,自己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教他,那有什么用处呢?没有用处,不起作用的。所以,众生缘没有成熟的时候,要成就自己,缘成熟之后,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人,这就对了,成就自己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别人。所以,自己修学不疲不厌,世间人读书、工作很勤奋,什么力量推动他呢?名利啊!诸位想一想,名利拿掉了,谁愿意工作?从前大陆上的情形,尼克森最初到中国大,陆回到美国,他说了一句话,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懒惰的民族,为什么人懒惰呢?不工作呢?没有名利嘛!所以大陆上说了;你每个月做也是三十六块,不做也是三十六块。所以大家都懈怠了,不肯做工,看到干部来了做一下,干部走了就放下了,现在比较好一点了,现在就是你所做工做所赚的钱自己可以得到了,大家就肯做了。
我们台湾同胞在全世界工作是最勤劳的。所以,今天台湾这样富足,外国人想不通,他当然想不通,他没有办法想通的。我们台湾人一天可以工作十二个小时,一星期可以做七天,外国人怎么想也想不通啊!他们工作大概都是六个小时,一个星期工作五天,外国人工作态度是这样的,这怎么能跟中国人比呢?我们中国人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