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寰唬坏荒芏戎谏约赫庖簧不俚袅耍驳⑽罅耍蔷吞上Я恕U庖簧荒芡蔷筒恢酪侥且簧磕且唤俨庞龅秸飧龌担颗砑是寰邮拷驳模飧龌蛋。∈俏蘖拷倮矗∮心逊甑囊淮伟。〔皇浅3;嵊龅降摹K杂龅搅耍欢ㄒ阉盐兆 ?br />
  末后一条说:‘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那么,这是无量寿经的经文,同修们都很熟悉,引用这段经文,说明它契机无比的殊胜。众生好比是病人,得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病症,佛法是药啊!所有一切法门都治不好的病,用这一付药能治。你就晓得这个药是无价之宝了,到末法时期,佛法灭尽了,那就是说众生的病到了无药可救了,一切法门都失了效果了,这个法门还有效,还可以在一百年当中,帮助大家往生成佛。既然能往生成佛,那其他的,小的愿求那当然不必说了。所以随意所愿,皆可得度。经道灭尽还有这么大的能力,何况现在呢?我们冷静的思考才能认识这一部经的功德,效果之大,是一切经,一切法门不能相比的。

  这是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得一个肯定的答案:‘诚此界他方一切有情’。此界是娑婆世界,他方是十方诸佛世界,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说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些众生就是九法界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五逆十恶的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要也’。能离一切苦,能得究竟乐,这是无上的法门,法门里面最精要之法门,称为法要啊!这一段话,他的用意就是要我们认识这一部经,在整个佛法里面,它所占的地位它的价值,真正认识了,我们会用真诚,恭敬的心来学习,这个经的真实利益,我们才能够得到啊!

  那么底下这才讲到本经的玄义,就是十门开启,也是现代人讲的概要,概要是介绍全经的,可见得前面我们这个几次,重点在认识本经,认识它的价值,认识它的地位,肯定之后,我们才认真的努力来学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四卷(二次宣讲) B2…5…4

  请掀开经本第五页第六行,概要。

  从这个地方起,才是正式的介绍无量寿经,这就是华严宗里面所谓的十门开启,也称之为玄义。这是在未讲经之前先把经中玄妙的义理提出来报告,那么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全经的概要。首先作这个报告有两个用意;第一,对于初学的人来说,全经经文太长,我们不知道这部经究竟说的是什么?很难提起听经的兴趣。所以在没有讲之前,先把全经重要的意思提出来报告,目的是让我们首先对这部经有个概略的认识,可以提起听讲、读诵的兴趣,这是第一个理由。那么,第二个对于老同修、老参这一部份是讲经的人心得报告,老参他对于这部份非常重视,因为经文有注解,有凭借,可以听可以不听,这一部份是每个人修学心得都不一样。所以有这二个原因,在讲经之前都有报告玄义。

  我们玄义这一部份,因为李炳南老居士眉注里面没有,只有黄念祖老居士注解里面有这一部份。那么我们知道,黄老是夏莲居居士的传人,那么夏莲居会集这个本子之后,曾经做了多次的讲演,黄老居士每一次都与会。所以对于这一部经非常的熟悉,不但如此,夏老居士讲经的这些资料,手稿,都交给黄念老,并且嘱咐他为这部经写一本完整的注解,很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中,共产党不许可宗教在大陆上流通。所以经典都烧毁了,寺庙都破坏了,黄老居士手上保存这些手稿,也不能够侥幸,也都被烧毁掉了。那么一直到邓小平执政,平反之后,才允许个人修学,这是共产党不加以障碍了,这个时候凭他过去记忆所及,为这部经写出这么一本注解,现在在台湾流通的这个本子,非常之难得。所以他的玄义是有根据的,那么虽然根据老师,根据古人,从玄义的部份确确实实可以见到他修学的心得,那么我们这一部份主要是采取老居士的,那么老居士写这一个本子,实在讲也是煞费苦心,他这个注解,我们可以称它为集古今无量寿经注解之大成。那么读他这部注解,也就读了许许多多古大德对无量寿经的著作,这是这个本子与一般注解本不相同的地方,但是对于我们修学值得参考的地方非常非常之多。因为这部经与华严经的关系特别的深厚,不仅是夏老、黄老有这个认识,我们从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的著作,他老人家在疏钞里面引用华严经的经文特别之多。由此可知,净宗与华严的关系非常之密切。所以采取华严宗的方式,用十门开启,而不采取天台家的五重玄义,道理就在此地。那么,这个十门就是介绍全经的大要,分为十个项目,那么十个项目的次第,名称都列在这个地方,从第一,教起因缘;第二,本经体性,一直到第九总释名题,第十就不算了,第十就是讲经文了,实际上玄义十条,实际上来讲,只有九条,这个我们到时候再说。

  我们先讲第一条:‘教起因缘’。我编的这个讲义,是黄老居士注解里面重要的部份,次要的,我们都把它舍掉了,因为要照他讲义讲,那要很长的时间,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提出要紧的地方,我们列出条目跟诸位介绍,那么这一段里面分成两个段落;第一个‘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大教就是佛法,佛法为什么出现在世间?为什么出现在印度而不出现在中国?这些都是我们学佛一开头就要探讨的,这就说它兴起的因缘。那么其次是净土宗,净土宗在整个佛法里面,它是佛法的一部份。为什么有净土宗的兴起呢?这对于我们修学这一宗关系更为密切了,佛法大致上来说,是离不开因缘的,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那么佛出现在世间,必定是这个地区、这个时代,确确实实有一些众生根机成熟,根机成熟佛是一定要来帮助他,这个就是我们常讲的机感相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在佛法里面讲有四句,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这个四句有:‘显感显应’。显是非常明显,像我们求佛菩萨保佑,这个心态都非常明显,佛菩萨真的保佑我们也很明显,这是显感显应。那么第二种呢!是‘显感冥应’。我们求佛菩萨心态很明显,但是佛菩萨暗暗当中保佑我们,保佑我们使我们不能够觉察,不知不觉,可是他真的在保佑我们。所以他应不明显,这冥应。第三种是‘冥感显应’。佛当年出现在世间,就是这一类,众生根机成熟了,但并不晓得要求佛,根机成熟了,虽不求佛,佛知道了,佛示现在世间,这是非常明显的感应。所以众生是冥感,佛是显应,明显的应现在世间。第四种是‘冥感冥应’。这个感应都不明显,但是确实还是感应道交。

  感应总共有四句,这四句的第三句,佛当年出现在世间,那时中国文化水准确实也相当之高,虽高,但是还比不上当时的印度,这个是确实的,因为印度人着重修禅定,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一般修禅定的人有能力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在我们中国,虽然出现孔老夫子、老子、庄子,还没有能力生天,对这个道理讲的是不少,可是事实上,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那么由此可知,印度在修持方面,确实超过中国人,这是佛为什么要降生在印度。譬如中国在当时,对于六道轮回的概念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六道轮回在当时的印度,几乎每个人都承认,为什么呢?他在禅定当中亲自见到。所以六道的情况,在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他们可以说是清清楚楚,可惜的呢?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是看得很清楚,但是六道怎么形成,这个他们不知道,如何脱离六道,他们不知道。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佛就不能不出现在世间,为他们这些根熟的众生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看第一段:‘一切法不离因缘’。这个一切法,不管是世间法或出世间法,统统都离不开因缘,既使佛讲这个法华、华严,也是离不开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大教是指整个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当时是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么它的兴起,绝对不是单纯的,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因缘,那个时候,有缘份见到佛的人,有缘份听佛说法的人,乃至于三千年后,我们这个小道场,我们每一位同修,还能够看到经典,经典虽然是翻译本,但是译本无异于原本,这是我们要相信的,那么在下面我们都会向诸位报告,无异于译本,这个原文,我们每一个人,跟诸佛菩萨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有缘份,没有缘份,你今天怎么会遇到呢?世尊的末法还有九千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以中国人记载,是三千零十七年,末法时期是一万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才过三千年,一万二千年才过三千年,后面还有九千年,九千年当中有人能够听到佛法,听到佛的名号,见到佛菩萨的形象,都与诸佛如来过去生中都有缘份,没有缘份决定遇不到的,你就想想,这个因缘真是无量啊!没有缘,佛就不可能出现在世间。所以出现在世间,是无量的因缘,无量的因缘就难讲了,必须把无量的因缘归纳,归纳成几个重要的因缘,这就好讲,佛法常常用归纳的方法,‘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归纳成一个总纲领,这个总纲领是什么呢?就是一大事因缘,这一大事因缘就是华严经与法华经上所说的,我们看法华经上怎么讲的呢?‘法华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那么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一切诸佛出现在某一个世界里面,大致都离不开这个因缘,都是为这一桩事,这一桩事叫一大事,法华经上说,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那么,这句经文的意思,简单讲是帮助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是纯正、正确,绝对没有错误,广大无边,拿现代人赞美上帝的话,是全知全能,佛说全知全能不是上帝,我们每一个人本来都是全知全能,可惜我们把自己本能迷失掉了,那么佛出现在世间呢?它的目的无非是帮助我们恢复本能而已,可是众生要有这个意念想恢复,他才能帮助,众生没有这个意思,不想恢复,那佛出现在世间就没有意义了,刚才讲,我们想恢复,可是没动这个念头,动这个念头就是显感,没动这个念头,可是一听到佛法,我们念头就起来了,这是冥感,我们有这个意念,但是这个意念我们自己还没发觉,自己还没发觉,佛菩萨知道了,你的心动了,有求觉的意念,有求正知正见,有求恢复自性这个意念,这个意念我们自己都不晓得,佛知道,我们是冥感,佛是显应。如果确实这个意念没有,佛也知道,佛就不来了,佛不度无缘之人。缘就在此地,一大事,依照字面上来解释,‘一’,佛法非常重视这个字,你看我们净土宗所求的是什么?一心不乱啊!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给我们讲一真法界,一就是真,二就不真,我们凡夫,不但是六道凡夫,可以说包括到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不知一心之可贵,不知道一心,那平常用的是什么呢?日用平常当中都是用三心二意,权教以下都是用着三心二意,这三心二意是什么呢?就是经论常讲的八识,用八识,八识我们称为三心二意,因为八识,把它归纳起来,就是心意识,这三个都是心,心是第八识,意是第七那末识,识是指的第六识,心、意、识三心。二意呢?末那识是意根,第六是意识,权教以下统统用三心二意,不晓得用一心,诸位要知道,一心是真心,一心是佛心,一心就是真如本性,可见得这个字,这是佛门关键的字,如果我们用一心,现前的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了,一心能入,能证,一真是所入、所证,可是要记住,能所是一,不是二,换句话说,能证的一心,就是所证的一真,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就是一心。那么在佛法,十大宗派里面,无量法门里面,唯独净土宗,持名念佛,直捷了当,它就修一心不乱,不像其他法门,拐弯抹角,逐渐逐渐才拐到一心不乱,这个法门是直捷了当来修一心不乱。所以它比任何一个法门都要来得简单、容易、允当、快速,快到什么程度。简直不能想像,你看无量寿经讲的,十念一念都成功了,这个太快了,可见得佛与众生那个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你一念果然转过来了,就成佛道了,你说,为什么这么快呢?佛说得很清楚,因为你本来成佛嘛!成佛一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