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铠+番外 作者:老猪(起点2013.7.14完结,热血)
郎喜⒎敲挥泄乜ê蜕诟冢词毓乜ǖ闹挥械钡氐难靡酆拖绫堑闹饕挝窬褪桥滔鞴返男猩毯吐啡税樟恕?吹秸饷醇赴偃说谋呔游椋庑┭靡酆拖绫垢桓夜剩妹暇凼孪茸急负玫木坪退荡茄垢兔慌缮嫌贸 ?br /> 三月三日,孟聚一行抵达了朔州郡城。朔州城是大魏北方重镇,驻军自然不可能跟那些小城小乡那般松懈。孟聚一行刚抵达城郊,就遭遇了一个设在道上的关卡,一个边军的伍长领着几个士兵在那里驻扎。看到孟聚三百多人的队伍过来,那个伍长跑过来,很客气地询问他们是哪路的兵马。
齐鹏告诉他,自己是赤城边军的齐管领,自己一行是来自赤城的边军兵马,南下是为了投奔拓跋元帅,说着,他已经准备了腰牌和文牍准备让对方查验,但那伍长并没有看,而是很平淡地说:“又是赤城来的人?齐管领,最近,你们赤城过来的人可真不少啊。”
齐鹏愣了下,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只能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
那伍长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告诉齐鹏在这边等候,他会派人去请示上面如何安置他们。
大家就在道边坐下等着,孟聚混在士兵堆里,跟帮大头兵一样很没有体统地坐在地上,心中毫无紧张感——在这样的野地里,既使朔州方面真的调来军队围剿,自己也可以轻松杀出去脱身。
日头过了晌午,朔州的官员终于从城里赶来了,带头的是朔州府衙的一个姓马的通判和边军的一个姓周的副旅帅,那个脸色蜡黄、瘦巴巴的马通判看起来兴致不高,他很敷衍地看了齐鹏出示的证明文牍,很简单地问了几句:“你们从哪里来?”、“打算去哪里,干什么?”、“南下投奔元帅?哦哦,知道了。你们有多少人?”
从始到终,马通判都是一副厌恶又无奈的表情,像是在打发一群不请自来的穷亲戚。只有当齐鹏表示他们不会久留朔州而是直接南下时候,他才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你们很快要走?那就好。记住了,出了朔州,你们爱干什么我们都不管,但你们不要在朔州乱来!听清楚了吗?我们朔州兵马强得很,剿你们不费吹灰之力!”
倒是那个姓周的副旅帅显得热情,他拉住齐鹏详问个不停,好在齐鹏倒也应付得当,只说自己原来隶属赤城边军,但后来赤城大乱,军头们自相残杀,魔族又打来了,他们不愿留在赤城送死,所以领着部下逃了出来,希望能南下投奔拓跋元帅。
赤城事变的事,朔州也是知道的,那副旅帅并没有怀疑——事实上,先前已经有不少赤城的溃散部队通过朔州撤往内地了,他们并不是第一批。
聊了一阵,那副旅帅才露了口风:他看齐鹏这么几百号人马颇为精壮剽悍,他们猛虎旅有意收编他们,问齐鹏是否愿意?如果愿意,他愿向怀朔都将高野明引荐齐鹏,这队人马就全部加入猛虎旅。
孟聚坐在不远处,听得清楚,心中吃惊。他正担心齐鹏不知该怎么应对时,却见他面露欢喜笑容说道:“如此的话,真是太感谢周帅了!倘若收编能成,卑职的要求也不高,只求当个副旅帅就好了!”
三百人,在北疆军制里不过是一个营而已,而新收编的军官一般不可能任部队主官的,所以周副旅帅准备开出的价码顶多也就是一个副管领罢了,而这姓齐的居然狮子大开口想要一个副旅帅,这厮也太不识抬举了——那周副旅帅脸色一变,转身就走,却是再也不跟齐鹏啰嗦了。
朔州巡抚衙门的官员来的慢,走得却是很快。那位马通判留下了一份路条,他告诉齐鹏,可以凭此在前面的兵站领取几天的粮草补给。临走前,他再次厉声警告:“你们走快点,不要在朔州呆太久了!敢滋扰地方的话,我们一定剿了你们!”
齐鹏点头哈腰,鞠躬如也:“大人放心,吾等定然不会在朔州久留。”
送走了这帮人,孟聚和齐鹏会心一笑:敢情,自己事先真是多虑了。
拓跋雄虽然率领北疆边军主力南下了,但因种种原因,北疆各地还是遗留有不少边军的残余部队,他们当时没能跟大部队一起撤离,现在陆陆续续分批南下,为数肯定不少。边军的军纪差劲,朔州的地方官府想来定是饱受其苦了,他们只求这帮大爷不要在境内折腾就好,那里会怀疑他们竟然是假冒的?
经历了这个小小插曲,孟聚等人顿时放下心来了。第五天,队伍离开了朔州,进入了并州疆域,这同样也是北疆边军所辖的疆域。比起朔州来,并州的盘查更加松懈——朔州官府起码还在道上设个岗盘查往来的兵马,而并州的官府和驻军,他们压根连查都不查——反正前面有朔州顶着,东平的兵马也飞不过来。
现在,孟聚真是越来越感觉秦玄改扮成边军的主意实在太妙了。这年头,朝廷军队军纪败坏,名声比土匪还差。看到几百剽悍的朝廷官军过来,途经的地方官府也好、郡县乡兵也好,地方黑道帮派也好,都是有多远躲多远,大家只求孟聚一行不要纵兵掠夺滋扰地方就好,谁吃饱了撑着会来招惹这群兵痞?但倘若自己扮的是一支商队,那就麻烦了,土匪会来抢,帮派要抽水,官府要征税,什么乱七八糟的麻烦都会惹上来。
孟聚一行南下畅通无阻,经朔州、并州、中山、冀州等地,沿途所至,随处可见兵灾浩劫之后的痕迹。那些主动投诚北疆军的郡省还好些,对于自己的地盘,拓跋雄还是爱惜的,也愿意约束部属。但在那些曾经抵抗过北疆军的地区——尤其是冀州,在这个省,受慕容家支持的郡兵曾对南下的北疆部队进行过激烈抵抗,两军曾拉锯交战,那些孟聚以前曾落脚歇足的乡镇,现在只剩下一片荒芜焦黑。道旁的草丛中,时时可见遗留的尸骸和白骨,尸臭熏天,大群的乌鸦来回起落。昔日繁华的渡口和圩镇,如今只见大片的杂草和火烧过的焦黑杂草。
在那荒草和黑土间,孟聚走了三天两夜,竟连人烟都遇不到,连借宿和买粮都没法,全是在野地里过夜的。昔日人烟茂密的中原地区,如今竟成了“千里无人烟,白骨遗于野”的废墟,这番感触确实令人难以释怀,孟聚心情低沉,久久不能开怀。
行军数日,出了冀州,重又见到了城镇和人烟,孟聚的心情这才稍稍舒缓。在途经的城镇里,孟聚向一个押运粮草的军官打听消息:“兄弟,借问个事:咱们的皇叔大帅,可是打到哪了?他可拿下洛京了吗?”
因为大家同是从北疆南下的军人,那军官也没存戒心,很爽快地答了:“拿下洛京?还早着呢!叛军头子慕容破亲自出战了,大帅正跟他在相州开战呢,听说死伤了不少弟兄啊。这仗,看来还是有得打啊!兄弟,你们要是被调去相州的话,咱就劝你们不妨放慢点脚步啊!”
从这个军官口中,孟聚打探到了最新的军情:开战之初,北疆边军一路势如破竹南下的疯狂势头已被遏制了,慕容家家主慕容破亲自统帅八万京畿禁军北上相迎。两军主力于相州遭遇,交战多场,互有胜负,已是形成了相持之势。
慕容破亲征相州,这事确实很重要,但孟聚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好兄弟慕容毅在哪里,但这种事,就不是普通的边军军官所能知情的了。为保稳妥,孟聚找好多人打听过了,虽然没人能确切知道慕容毅的下落,但大家都能确定一件事:在相州慕容家将领中,没有慕容毅的名字。
以慕容毅慕容家长子的身份,倘若他在相州出阵的话,那应该是很引人瞩目的角色,但现在大家不知道他的话,孟聚和部下们商议之后都觉得,慕容毅在相州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按照皇家的惯例,皇帝御驾亲征时候,家里一般要留台子镇守后方的——很有可能,慕容毅是留在洛京替他老爹看大本营了。
相州离得近,洛京离得远,自己该去哪里呢?
只花了半秒钟,孟聚便做出了决定:直奔洛京而去,找慕容毅去!
去相州的话,风险太大了——倒不是说路途上的风险,而是说到相州之后的风险。自己和慕容破老头没啥交情,搞不好刚到郡边就被这老家伙派上阵当炮灰了。
而去洛京的话,凭着自己和慕容毅的交情,他总不好意思刚见面就把自己派上阵去吧?他总得让自己歇息几天,走亲访友叙叙旧,吃吃喝喝,然后才派往相州前线——虽然孟聚有着悍将的名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喜欢杀人和被杀。
在相州战场,慕容家和拓跋家都动员了超过十万以上的军队,这场决定国运的中原大战,其规模和惨烈程度都不是北疆战事能比拟的,死人估计海了。在这种超大规模的厮杀中,自己身手再好也难保一定能活着出来。这么危险的地方,能少呆一天都是好的,但更好的是——这样磨磨蹭蹭一通,说不定等自己到前线时,仗都打完了,那就更妙了。
所以,孟聚并没有选择离得比较近的相州,而是绕了个远路,从郸县、滑台城、上党郡的线路赶赴洛京。进入上党郡以后,气氛陡然紧张起来,道上到处可见行进的士兵、辎重、民夫、马队,道上三步一卡五步一岗,队伍随时遭遇盘查的哨卡和巡哨。
面对哨岗的盘查,孟聚一行总是谎称自己是奉令到前沿来执行秘密任务的,尽管他们证明齐全又有途径各地官府开出的路条,但自己辖区内突然出现了一路事先没有得到通知的兵马,沿途碰到的北疆部队还是颇有疑惑的。
面对盘查的关卡和巡哨,齐鹏可谓使出了浑身招数,能骗过去的就尽量骗过去,但碰到些警惕性高的关卡,齐鹏就把脸一板,露出骄横又傲慢的嘴脸,马鞭劈头盖脸地抽了过去:“爷爷要紧公干在身,你们这帮兔崽子竟敢挡路?误了爷爷的大事,宰了你们都算轻的!”
在很多关卡,他们都只能这样连唬带打地冲过去。在很多次过关的时候,孟聚都是暗暗地穿上斗铠躲在货车里准备的,只要外面谈崩了,他就冲出来大开杀戒——好在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过,那些守卡的官兵即使人数比他们多,但因为没得到上峰的命令,又怕真的得罪了那路很有来头的大神,也不敢真的跟齐鹏他们动手,只能看着这路人马嚣张地扬长而去,恨恨地吐一口口水:“王八蛋,要急着送死吗?”
上党郡的党归县,这是北疆军占领的最前沿了。过了这关,来自北疆的一行人就进入了交战区。说来也凑巧,在离党归县不到三十里外的野地里,他们就遭遇了一支慕容家的斥候骑队。
在野地里毫无防备地突然遭遇一路北疆边军,对这路斥候骑兵来说也是件震惊的意外。看到孟聚的队伍里有很多铠斗士,那路斥候队见机不妙,转身就跑。孟聚追了十几里,好不容易才抓到一个瘸了马腿掉队的骑兵。那家伙也机灵,眼见跑不掉,立即跪倒求饶,结果齐鹏费了蛮大的好半天功夫才让他相信,自己并不打算要他的命。
在这个掉队士兵的带路下,孟聚等人抵达了慕容家在上党郡的最前沿据点——吴昌县。在这里,他见到了当地驻军的最高指挥官,金吾卫一个姓刘的管领。
这位刘管领是为很粗豪的武官——按孟聚的看法,就是脑子里少根弦的那种。尽管孟聚已一再表明自己是来自北疆东平的军队,是慕容家的盟友,千里迢迢过来是为了帮助慕容家而战的,但这位刘管领压根没听进去,他只当孟聚这帮人是北疆军的逃兵,粗里粗气地说:“孟老弟,我说啊,你就安心呆我这得了!只要你安心跟老哥干,我绝对不会亏待了你。你有三百号人,咱保证给你弄个副管领的帽子,哪怕你找上头也不可能比这个官更高了!”
孟聚真是啼笑皆非:自己堂堂一镇军阀,这个小营长居然要自己跟他混?怕是慕容家的长公子慕容毅也不好意思说这话吧?他也懒得跟这家伙啰嗦了,直接拿出了慕容毅的书信给他看,但这土鳖粗货居然不识字,还得请了营里的师爷过来解释,当场大吃一惊,那刘管领才知道这伙“逃兵”居然大有来头,立即变得敬畏无比,奉为上宾。
第二天,孟聚一行离开吴昌县,继续向洛京前进。因为所经之地都是慕容家的地盘,孟聚又带有慕容毅的信函在身,沿途的官府和驻军都不敢留难,一路畅通无阻,比起先前的战战兢兢可是好了太多。
太昌九年,四月八日,孟聚抵达洛京京畿的华亭县。在城门外,孟聚远远就看到一群人伫立在那边,内中有不少穿着官袍的文武官员。他还以为这是在欢迎哪位朝廷高官呢,不料远远就有人朝这边喊了:“请问,那边来的,可是东平孟大帅的兵马?”
“我们是东平东陵卫,请问诸位是……”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