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飞扬
宏伟和广大,但如今和这长安一比,凉州不过是一边塞小城!天啊,这难道就是梦幻般的天国么?
随着队伍一步步靠近大唐都城,阿米丽雅越发惊叹不已。
从布帘的缝隙间望去,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在队伍旁边走过,个个衣着华丽,五彩缤纷,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年轻人还是老者,都是红光满面,喜气洋洋,手里拿的,肩上挑的,都是大包小包的商品,似乎人人都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临近城墙街道两边是数不清的商铺、酒肆和客栈,还有其它不认识的房屋。每间房屋都是那么亮堂,精致、宽敞,形形色色的装饰物争先恐后地打扮着各自房屋的门前厅后,啊,难道唐人都是这么富足快乐么?就是这些让高昌王乐不思蜀么?
护卫的士兵们被兵部的官吏引走了,一队衣甲鲜明得花哨的禁卫军接替他们继续押送被俘的小勃律贵族,他们将暂时交礼部和刑部收押。张达恭带着相关官碟物件随吏部官员办理报到事宜去了,刚刚和迎接的亲属寒暄完的高仙芝回头叫李天郎先到自己在长安的府邸歇息,暂时不要出门他没有忘记天宝皇帝密函里的话:“不可授之权,不可使之归,战于安西,生死天命。”带李天郎回来,他已经是冒险了,再不可横生出什么枝节……
“好高的城楼啊!这么高的门洞啊!”阿米丽雅撩开布帘仰望着青石峥嵘的穹顶,忍不住连连轻叹,马车从长安的金九门呀呀地驶进了长安城,“一个门就有三个大门洞,人就那么多不够用么?”
“这算什么,南边的明德门还有五个门洞呢!长安的城门,只有春明门是一个门洞,其它的都是三个!”杜环给公主解说道,“北部中央的皇城和宫城,那些城门还要宏伟高大……呵呵,等李都尉有空,带你到朱雀门大街逛逛,那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好地方呢!光大道就有四百丈宽,那可是全长安最热闹的地方,尤其是小娘子们,可是在那里舍不得走呢!”阿米丽雅将布帘撩得更高,以便可以看得清楚。拉车的挽马喷着热气,在宽阔笔直的大街上慢慢行走,赶车的马夫不时勒住缰绳,和对面驶来的车辆和抬轿交错。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坊市鱼贯而过,每个坊都有围墙和数量不一的坊门,每处坊门上方有黑底金字的门牌,写着“修德坊”“辅兴坊”等字样。“你看,你看,咱们左手边就是皇城和宫城,就从那个顺义门进去的地方,看见了吗?”
“啊,那就是大唐皇帝住的地方?”公主问,“有多大啊?”
“皇城吗,有十二个坊市那么大,占了整个长安的一成多吧,它和旁边的掖庭宫、太极宫、东宫称‘东内’。掖庭宫是给宫女们住的,东宫是太子住的,而太极宫才是皇帝起居、听政和朝见群臣的地方,乖乖不得了,里面有太极殿、神龙殿、万春殿、立政殿……少说也有十几座宫殿,都是皇帝和他家人的!”杜环啧啧咂嘴,“我只进去过一次,里面庭院深深,富丽豪华,太监、宫娥、禁军、侍卫穿梭如过江之鲫,我不一会就晕了头,迷了路……帝王家宅确实不是我等能够想象的,这还是皇帝爷的一个家……”
“怎么,皇帝有很多家吗?”
“这有什么奇怪的,咱们大唐疆土远达天边,皇帝的家自然也是最大的。别说几家,就是建个几百家几千家又有什么希奇?天下都是皇帝爷的,那还能有什么不是皇帝爷的?在当临淄郡王时,当今的明皇爷住在北边的兴庆宫,后来主要住在方才我们在山上望见的大明宫里,那里我都没去过,只是听说跟仙境一般……”杜环说得口沫横飞,突然他觉察到一边的李天郎半天没说话,似乎对进长安丝毫没有感觉。他呵呵清理着喉咙,打住话头,悄悄看看李天郎。李天郎脸色显然不太好看,显得心事重重,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但从他眉间的神情看,长安对他并不陌生。这一发现使杜环又惊又惧,李天郎,真的是个很神秘的人啊!他明智地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话。
阿米丽雅也察觉到了,她也不再询问杜环,只是瞟了一眼颇显几分孤寂的李天郎,微微叹了口气,将眼光转向了错落有致的街道和欢快的行人。一行人沉闷地往南走,远远望见了高耸的大小雁塔……
偶遇庐原武直使李天郎归来长安的心情愈加灰色,这里的一草一木跟他息息相关却又关山重重,祖先的鲜血在这里流尽,自己的命运在这里转折,如果说情感的起伏只是带来说不清的惆怅,那还有很多难言的重荷:苏失利之命运未卜,高仙芝诡异善变,朝廷高深莫测,处处暗流涌动,步步危机四伏。现在又加上突如其来的庐原武直!李天郎对这一切不可能感到轻松,他愈发有一种危险的预感,却又理不清头绪,更无法躲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走一步算一步!
“杜长史,长安有多少坊市?”阿米丽雅打破了沉寂,“怎么有房子的地方总是有那么多墙?是为了打仗吗?”
“这个……坊市嘛,我知道凉州有二十二坊,是陇右最大的城市了,这长安大概有一百多个吧,还真没数过,这墙啊……”杜环吭吭哧哧地说,不断偷看李天郎的神色,“墙嘛……”
“一道又一道墙,一道比一道高,鸟都飞得累吧,城再大又能装多少人呢?高墙内的生活那么快乐自由吗?”阿米丽雅没有在意杜环的回答,她看看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天郎,似乎是有意说给他听。杜环愣了愣,又看看马背上心事重重的李天郎,心里回味着公主的感慨,嘴唇嗫嚅两下,没敢再接茬,低头自顾走路。
马蹄踏在砖瓦碎块铺就的平坦道路上,得得脆响……
数不清的人影和建筑飞掠而过……
长安,你到底是什么?
墙吗?……
方天敬!天那!怎么一直没想起师尊他老人家!
李天郎眼眶一热,心头顿时湿了,恩师,你还健在吗?
百万人的长安,只有你,是我唯一的亲人。
高仙芝在长安的府邸坐落在城南永宁坊内,距大雁塔不远,面积也不算大。但屋宇精舍错落有致,特有的回廊和地板有明显的高丽风格,高仙芝父母和一双儿女长住于此。李天郎和阿米丽雅在高仙芝家仆簇拥下走进大院,拜见了在大堂迎候多时的高仙芝老父高舍鸡。高舍鸡的汉话不太流利,加上年纪老迈,口齿也不太清,好多地方都要由高仙芝长子高云舟翻译。但老头毕竟武将出身,为人十分率直热情,拍着李天郎的肩膀对他显赫的战功不加任何掩饰地大加赞誉,还一个劲地叫人给李天郎屋里搬东西,要让他感觉真正回到了家。满腔热情的老人让李天郎倍感亲切和感动,家,有家的人真好啊!自己会有这样的家吗?他不由自主回头看看跟在身后的阿米丽雅,阿米丽雅迎着他的目光会意地微微一笑,略带羞涩地垂下了眼皮,长长弯曲的睫毛盖住了美丽的绿眼睛。李天郎心里顿时荡出层层涟漪,同时也发现一干女眷正上上下下地打量轻纱蒙面的公主,不时地交头接耳,游移着各种各样的神情。为避免公主尴尬,李天郎出言告辞,高舍鸡意犹未尽地打住话头,握着李天郎的手将他送出厅外,还不停地絮絮叨叨叮嘱李天郎晚饭时一定来痛饮几杯,
后花园的一间厢房早已收拾干净让李天郎和公主居住,阿米丽雅好奇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检视她看到的每一种物件,顺手又将屋子收拾了一遍。“风雷”和“电策”很不高兴地被戴上了嘴套,还被拇指粗的铁链栓在了影壁后面的桂树下。两头野性十足的猛犬只有转着圈圈追赶几只野猫解闷,却把高家的那只看家狗吓得躲在狗窝里不敢出来。
几个年轻秀丽的丫鬟提着日用物件来给李天郎请安,看见身着小勃律服饰的阿米丽雅,忍不住窃窃私语,品头论足,弄得阿米丽雅先脸红起来。“你们说什么那,我可听得懂,”阿米丽雅微笑着说,“我的眉毛好看吗?那是用西域的奥斯蔓草……”唧唧喳喳的丫鬟们惊讶地看着她,不好意思地停止了议论,纷纷行礼道安。“你们的衣服也很好看啊,长安里这些东西很多吗?还有这位姑娘,你的眉毛用什么画的?”
女孩子在衣服打扮上总是有共同语言的,又见阿米丽雅美丽脱俗,平易近人,丫鬟们的话匣子顿时打开……
“这是花黄妆啊!你们西域没有的吗?风萍的眉毛是现今长安最流行的蛾眉,她是瓜子脸,画这个好看!可是没有你的眉毛好看呢!”
“是啊,画来好生麻烦呢!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喏,我这个花钿是主母昨天给我贴的!很好看吧?”
“还不是主母特别恩宠你,让你这么打扮半天,要是我们,早就被责罚了!哎呀!小姐的眼睛真好看,绿得象山茶花叶子!……要是画个广眉,一定更好看!”
“天生这么绿的么?看东西是不是也是绿的?”
……
李天郎看看说得热火朝天的姑娘堆,笑了笑,从书橱里找本新近的《古风三十二首》,翻了起来,这是长安近期最出名的宫廷大诗人李白的诗集。
在一片宁静和祥和中,夜幕悄然降临,长安的灯火如河。
在当朝宰相李林甫宅邸,高仙芝正恭恭敬敬地接过仆人送来的甘露羹,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舀起一点,悄无声息地浅口品尝,余光不时扫向对面细读文牒的李林甫。几年不见,这位被朝中大臣诅咒为“口蜜腹剑”的“肉腰刀”的确苍老了,不知道锋芒是不是同样有所钝化?开元以来,名相辈出,人云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誉之尚通;宋璟善守法持正,誉之尚法;后来的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紘和杜暹尚俭,韩休和张九龄尚直,各有所长。而自开元二十二年为相以来,崇尚韩非之说的李林甫却是尚专权。大唐设三省六部,做宰相的通常是五六人到十几人不等,李林甫却可以让所有人都肝胆俱裂,噤若寒蝉,从而树立起自己绝对的权威。能当宰相,敢当宰相的人越来越少,如今同朝为相的陈希烈只不过是在李林甫看过的奏折后面签字的空头。那些聒噪朝堂,以“冒死进谏”为荣的谏官,也被李相爷收拾得屁都不敢放一个。他曾召集谏官说:“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而不暇,勿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足见李林甫精于识人御人之术,能够敏锐察觉他人的想法,迅速找到其命门所在,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或者巧妙地控制。因此如果不想吐血就趁早不要在他的一双毒眼前耍花样,很多活生生的例子都可以告诉你这点。不光如此,对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来说,都是顺李林甫昌,逆李林甫亡。听翰林院那帮儒生们讲,就在今年,天宝皇帝下诏广求天下之士,有通一艺以上者都可到京师应试。李林甫令郡县严加拣试,报上来的人又让吏部严加复试,结果没有一人及弟。李林甫就向皇帝禀报说:“野无遗贤。” 翻手之间便让不知多少才俊之士望阙兴叹,投告无门。天宝皇帝却还高兴得不得了,连夸他会办事!就此看来,你敢说李林甫的独断专权是他本人一手造就的?鬼才相信!如果不是聪明绝顶的皇帝爷所要求的,借李林甫一百个胆,一千颗脑袋他也不敢!对这样如日中天的治国奇才,权术大师,除了服从、敬畏和依靠,还能怎么样?说到底,高仙芝本人对李林甫的权威是十分痴迷和崇拜的,在他看来,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是其次又其次的,关键是目的是否达到。当你达到权力顶峰时,没有人会或者说敢置疑你的权威,喋喋不休地指摘过程的种种龌龊不仅毫无意义,也迟早会自取其辱。
高仙芝本人的破格擢拔,除了夫蒙灵察的极力推荐外,与李林甫遥控安西大都护也有密切关系。安西一直是李林甫时刻关注的热点地区,他一直想在此找到伸展大唐千秋霸业的基点。为此早已未雨绸缪,借高仙芝在安西打下坚实的基础。远征小勃律,不过是他野心勃勃计划当中初始的一环。因此,高仙芝一回到长安,可以过家门而不入,也要先带着孝敬的礼物来向李林甫请安。
“打得不错!吐蕃遭此大败,少说一年半载不敢造次,可惜无法深入吐蕃险地,一举铲除之!” 李林甫的声音干巴巴的,谈不上有什么情感色彩,高仙芝赶紧放下碗正襟危坐,凝神细听。“武周曾萌兵发罗娑川,进剿吐蕃赞普牙帐之意,但路途遥远,番地苦寒,且地形气候不利于我,故放弃之。如今吐蕃已成我大唐西南之劲敌,非有天时地利人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