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的导师





  模糊地知道那个境界,不代表真正地理解那个境界,就算真正地理解那个境界,也不代表就达到了那个境界。
  而我,连门尚未入,遑论其它?
  ☆☆☆
  我本平凡。那么这最后的曲指可数的日子,就大体只是用来看看花,看看叶,听听风,听听雨吧……
  灯光摇曳,好像带着整个世界都摇晃了下。
  在以前,唐远只是明了了身体的总体状况,但这一刻,他忽然莫名清晰地知道,自己余下的日子,已经可以用十个指头来计数了。
  这一次冥想中的演绎,透支了他的太多太多。沉浸同时也是陷入在那“万物芸芸,各复归根”的壮丽与纷繁中,如果不是被强行唤醒,怕是,已经直接去了吧……
  在这一刻,唐远忽然真正切身地领悟了一个词,那叫做“界限”。
  界本无边,因缘设限。就好像一个可以洞彻棋盘一切变化的棋手,却连一枚小小的棋子都拈不起,更谈什么其它?
  然而,正是因为那无边的界,这个世界才是那么的壮丽。正是因为那无处不在的限,这个世界,才又是那么的缤纷。
  若无界无限,所谓的世界,应只是一个荒芜的存在。若有界无限,所谓的世界,亦应只是一片空冥。只有有界有限,才是一个充满着无穷变数、充满着无穷风采,充满着无限神奇的世界啊。
  而今,我执界之眸,察限之韵,生我养我的自然,已算是对我彻底地敞开了她的怀抱了吧。那我,又有何理由,不对她敞开我的怀抱呢?
  我欲乘风归去,然而,纵是乘风归去,亦只是乘风乘月去邀云吧。自然之造物,何曾有私?而我,身为自然之子,又何需有私?何必有私?
  那么,自然母亲,请受我一拜。
  ☆☆☆
  灯火微晃,复又昏黄,天地之间,一片幽寂。然而在这一刻,唐远心中,终于自成格局,自成气象,自成方圆,自成境界。
  所有的气质,在他的身上,此一刻终于完全敛去。看去,他只是一棵树,一片叶,一缕风,一缕云。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好像亘古以来,一直就在那里,又好像,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在这一刻,他终于真正彻底地融入了自然。
  然后,许多事情,似相识,似曾经,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悠悠渺渺地自天地而来,向天地而去——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每秒钟三十万公里……那个世界,所能容纳的最大能量流动,就是这个层次了。其实原来的那个世界上,许多的科学家都应该已发现不对劲了吧。毕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无限制的能量供应,理论上很容易便可以创造出超越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但是,一旦超出这个界限,将逸出那个系统啊……
  这么说来,自然的演化便如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上流水急,下流水缓,上流河窄,下流河宽。万物自源泉而生,由点及面,穿山过峡,越行越宽,越行越缓,最终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向着一望无际的原野漫漫延伸铺展开去……
  自己原来的那个世界,华夏的先民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描述世界的能量流动与演变,而这个世界,五行变成了四元素,这么说来,这个世界,应该是在自己原来那个世界的上流了……而那个世界下流的世界,其中的生灵用来描述其世界中能量流动的计数或许不是六就是七了吧……
  如果将来这个世界的人们同样地发展出科学,那么,他们测算出的光在这个世界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应该不是每秒三十一万公里,或许就是每秒三十二万公里之类的吧……
  如此看来,不知当初是何许大能,能逆流而上,将我从下游提到上游,不过。现在,这些已经无所谓了,我本山中来,自向山中去……
  水、火、土、风,火者,升腾与躁动,毁灭与净化,呵呵,怪不得我以前无论如何也无法顺利地于脑海中结出火系的魔法施展精神力构造图,因为我之性格,于此一方面,本就有所欠缺啊。
  心念动间,唐远面前的空间,忽然一阵动荡,能量如水波般荡漾开来,须臾结成了一个隐隐透着几分玄妙的图形。
  那是一级火球术的魔法施展精神力构造图。
  呵,呵呵。唐远忽然莫名地想起了原来那个世界的一首诗,那是唐朝宰相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是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啊。
  唐远又忽地想起了一首叫做临江仙的词: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月明好渡江湖,月明好渡江湖……而今,我且乘风邀月,共去江湖吧……在这之前,一些事,那就尽快了结吧……

第三十一章 给洛德老头的信
更新时间2008…6…30 17:17:43  字数:2830

 爷爷:
  呵呵,其实很早就想叫您一声爷爷的,您应该不会见怪吧。学生不肖,现在才想起给您写信。
  屈指算来,自从您身边离开,差不多已有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三个月的时间,有太多的变故发生在我的身上。不过,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学生一切都好,请您莫过挂念。
  我还活着,那么,我想,您,应该也没事吧?说实在的,当那件事发生之后,我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想毁灭的冲动。现在想想,我其实真的很幸运。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整个一生被迫地扭曲着自己,生活在躁急、暴虐以及毁灭的冲动中?
  我很幸运。我有一个疼我爱我的父母,又有一个您这样的老师,仅仅这样,我想,就已值得天下许多许多的人羡慕了吧。
  我现在一切都好,只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暂时还不能与您见面。不过,我想,不论对您还是对我,这些,应该都不重要了吧。能够活着,比之预期的状况,实在已经好上太多。现在学生惟一的请求,就是请您多多保重身体。我期望有朝一日我们见面的时候,能对弈一盘,并能够在棋盘上大大地杀您一局,让您一子不剩。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老师您麻烦一下。请您写封信,送往魔兽森林边缘的克拉克小镇,填上战士佣兵团收,告知我父母我正在您的身边学习,暂时不能回家了,请他们勿念。虽然这是欺骗,但是我想,老师您应该能体会我的心情吧。
  好了,基本上学生要说的就是这些了,本来想于此写上再一次地谢谢老师的,不过,我想,作为爷爷,不需要孙儿太多的感谢吧,呵呵,那么,孙儿在此有礼,祝爷爷一切顺利,另外,吃的好,睡的香。
  下面,是分别以来,学生对于世界、对于魔法的一点浅见,不敢自珍,拿出来与老师共享,并请老师指正。
  还记得您第一次带我上观星台,向学生讲解那瑰丽多彩的魔法世界的情形吗?看到您随心所欲地指挥着周围的魔法元素,学生当时感受到的不是强大,而是美丽。
  将世界置于自己的指端旋转,那是一件多么让人沉醉的事情!
  的确,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奥秘,让我们沉醉其中,有太多的美丽,让我们倾倒其中,也有太多的庄严与浩瀚,让我们幸运于我们生于其中。
  还是在小的时候,有一位吟游诗人,曾给我们讲过一个关于美丽的世界的故事。
  那是一个遥远的世界。那个世界,有着神奇的不下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文明传承。在那个世界,各种知识的繁衍、演化如渊海之水滴,不可胜数。是以不论是心志坚毅之辈,还是才智卓绝之辈,一旦没于知识的海洋,鲜有不沉醉其中,以致于迷失方向者。
  那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其中的任何一个小水滴,都足以淹没一个旷古绝今的高才。在人类而言,此诚大幸也,亦诚大不幸也。
  那是夏日的一个黄昏,一位老人轻轻地舒展着麻木的身体,自书房中缓缓走出。人生不过百年,想及百年之后,便要与这纷繁壮丽的世界告别,这位老人还在年轻的时候,便立志阅遍天下之书,观尽天下之知识。
  然而,区区一介凡人,何等渺小?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一个小儿,变成了今日的老者,觉来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他所览之书,与天下知识相较,又何异滴水之于大海?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啊,老人喃喃感叹着。他抬头看了看天边。天边风景独好。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那一切是那么的壮观美丽,无与伦比。只是,夕阳无限好,终是近黄昏啊。
  一念及此,让人心悲。
  这时,一阵风过,拂过路边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老人抬头,无意中地望去,然后就在那一刻,老人忽然呆住了。
  千片万片的树叶,在晚日和风中,轻轻摇摆。那纷繁万端的景象,此一刻看来却是那么的让人清凉。千片万片的树叶之下,是十个百个的枝节,而十个百个的枝节之下,是一截粗大的树干。
  那棵树,它把根深深地扎在大地,然后,依托着大地,把它的躯体高高地擎向蓝天!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新的枝节从它的身体繁衍而出,然后,一片片清新可人的叶子从一个个枝节轻轻绽出……
  就在那一刻,这位一生泛舟于知识海洋的老人,泪流满面。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春天的时候,每一株树上都挂满了新的叶子,秋天的时候,它们又纷纷把自己的叶子洒向大树。然后,等待着新一年的轮回。
  春去秋来,秋去春来,树上的叶子,一番轮回一番新。可是,那树的干,那树的根,恍惚依然去年身啊……
  原来,世界上,在纷繁万变的知识之上,还有着不变的东西。
  这位老人,把那个存在于天地之间,又独立于天地之外,存身于万物,又超越于万物,亘古而存、永恒不变的东西,叫做“道”。
  正是“道”,主宰了天地的演变;正是“道”,贯穿着世界的始终;正是“道”,见证着一切的繁衍、演化以及终结。
  弃大道于不顾,而致力于那复杂多变的枝叶,舍源而逐流,舍本而逐末,又如何能把握这个世界真的面目?
  那一刻,老人大彻大悟。
  关于老人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而那个世界留传下来的,便是他的六个证道法诀。
  一
  感天地之造化,识造化之无穷。然无穷之中原有旨,原旨之中实有根。舍根而逐末,是妄,舍末而寻根,亦是妄。借一末而存身,是为立身之法,是为证道之初步。是谓之借假以合真。
  二
  一枝一叶,亦关天地。是以因小而及大,因大而沟通于天地,虽下人之资,亦为可行。若纳天地于心,则自生浩然。至此,执此浩然之心,重寻旧路,则所见自是不同。
  三
  来而复去,去而复返,以天地之浩然,洞自身之幽微,人心天心,互为映射。如此行久,自成气象。
  四
  若身与心合,心与天合,则天人之间,自生感应。其效应为,以个人之心量,证开天辟地之大格局,以开天辟地之大格局,倒引天地入自身,复证无边之心量。
  五
  秉天地之正,以无边之心量,演无穷之造化,至此,则一已之身,自成世界。以我之世界,直接映射非我之世界,则我与非我,俱入于化。是为太玄。
  六
  无穷世界之玄,敛于一叶,一叶之中,复演无穷之世界,至此,则造化之枢纽,自入于心,而造化之无穷,尽在其中矣。
  这是法外之法。将之嫁接于武技可以,将之嫁接于魔法亦是可以。以老师之才,以老师之智,阅此之法,想必能于固有魔法之中,别开世界吧。其它种种,却是不须学生赘言的了。
  尽此。
  学生,艾尔德,拜上。
  神佑3343年,4月。
  '按':此节所言之故事以及证道法诀云云,尽为白菜戏笔,诸君阅之一笑即可,勿需当真。原本我是想将易经的乾卦七变直接抄上的,但觉在魔法世界出现那样的东东,太过怪异,所以加工了一下(虽然现在的这样还是很怪:)),好在读者诸君也不需要去证道啥啥的,应该算是无伤大雅吧。:)
     

第三十二章 魔法终极解码
更新时间2008…7…5 12:39:25  字数:358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唐远原来的那个世界,八百年前,一位于后世已经被妖魔化了的、同样以某种方式探求着世界真相的大贤,于融融的春日,咏出了这样的绝句。
  以唐远的眼光与评价观点看来,仅凭此两句,诗句的主人就足以跻身于宗师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