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权柄
石越与李丁文、司马梦求对视一眼,三人皆会意地一笑。石越起身道:“请种大人议事厅相见。”
种谔怀着一肚子的怨气与怒气,勉强与石越见礼后,便开门见山的问道:“石帅果欲许夏人和议么?”
石越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茶,缓缓放回案上,看了种谔一眼,道:“和战之策在朝廷。且夏人许我河南之地,且允诺秉常复辟。我既据河南,于秉常有再造之恩,正可缓图之。”
“石帅此言差矣。”种谔急得腾地起身,大声道:“如此必误国事!”
“嗯?!”石越脸色不豫,恼怒地望了种谔一眼。
种谔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失态,但他却不在乎,只是坐回座位,继续说道:“如今士气可用,正当一鼓而下灵州,灵州既下,禹藏花麻可不战而降。如此三道进兵,渡河而围兴庆府,如此贺兰山以东,尽为吾有也。夏人议和,不过是缓兵之策,一旦其恢复元气,再欲图之便难矣。且以夏人之雄,岂能容河南之地在他人掌握?我纵欲和,实不可得也!”
“然种大人可知辽人已进河套?”石越冷不丁问道:“若逼其过急,夏人举国降于辽,我当如何应之?”
种谔吃了一惊,反问道:“契丹出兵河套?”
石越点点头,道:“大宋之劲敌,非西夏,而是契丹。若使二夷合纵,于国家非利也。”
种谔却顷刻间已从惊愕间恢复从容,毫不在乎地挥手道:“辽主非愚钝之人,此时与辽国打仗,虽然大宋之利;然此时与大宋打仗,难道便是辽国之利?!其出兵河套,是知夏国之将亡,而欲分一杯羹。占据河套,可使兴灵、平夏,皆处于辽军威胁之中,日后与大宋相争,亦可占得一丝先机。我军此时若急攻兴灵,辽人坐视而已。”停了一下,又讥笑道:“我军若攻兴灵,下官只忧辽军以助我为名,而在河套甚至贺兰以西攻城掠地,让夏人首尾难顾。石帅莫要忘了,大宋与辽国还有一纸盟约在。”
石越却并不为其所动,反讥道:“兴灵坚城,若我军久攻不下,契丹未必不敢趁我之弊。若能大败我军,使我元气大伤,其又惧我何来?如此,吾等岂非大宋之罪人?!”
种谔霍然而起,怒声道:“为将者岂能畏首畏尾!天下哪有甚万全之策?石帅所虑若仅于此,愿授下官五万之师,以一月为期。一月之内,若不破灵州,下官愿就军法!”
石越望着种谔,良久,缓缓说道:“大人可知军中无戏言?”
“虽死无憾!”种谔没有半点犹豫。
“好!”石越霍然起身,道:“本帅便给将军五万之兵,且使种谊、刘昌祚部助将军攻城,令折克行率部直取兴庆,断其援军。限期一月,若一月之内,灵州不破,本帅亦不要将军正军法,将军自缚往汴京听处置便可。”
种谔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不可思议地望着石越,半晌,方单膝跪倒,亢声道:“若攻不下灵州城,下官不敢去见皇上,自己便撞死在灵州城下!”
熙宁十三年八月下旬。
灵州冷漠的天空下,辽阔的田野让人感觉到一种无声的苍凉。灵州这座塞外雄镇,位居黄河与灵州川之交,控贺兰、牛首二山之险,拥河渠灌溉之利,原本是关陇地区之门户。然而,自从咸平五年李继迁攻破成为塞外孤城的灵州之后,宋军已经有整整七十八年未曾见这座雄镇的雄风。这里却先后成为西夏的西平府、都城、陪都、总管十二监军司的翔庆军司!
此时灵州城外的田野中,只余一片凄凉景象。在石越下令以种谔为帅,统率骁骑军、龙卫军与宣武军第二军、振武军第四军共计约五万精锐禁军,并节制种谊、刘昌祚部进攻灵州之后,灵州那短暂的僵持被立即被打破了。
首先是与宣武第一军一起驻扎在耀德城的宣武第二军的其余部队依次抵达灵州,在他们到达的当日,叶悖麻趁其立足未稳,以优劣兵力向宋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两军激战竟日,各自折损千余人马。夏军的进攻被挫败后,宣武第二军的将领才发现,叶悖麻此次进攻的目的,仅仅是抢割城外的小麦。
然后,在西路,种谊与刘昌祚烧毁鸣沙城,带着所获粮草辎重率部北上,击破阻击之夏军,几天后进抵灵州城外。刘昌祚到灵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纵火焚烧城外的尚未被收割的麦田。灵州城外,几乎沦为一片焦土。叶悖麻自知无法与宋军列阵而战拼消耗,不敢出战,只好收缩兵力,闭城自守。好在灵州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经过长期的准备,城中除了攻守战具外,粮草、薪柴、木材,甚至石头,叶悖麻也都已准备得尽可能的充分。他只要以重兵守护好灵州城东北三十里外的吕渡,保障兴庆府与灵州之通道,灵州便不置于沦为孤城。
宋军却也不急于攻城,他们在灵州城南扎成两座大寨,深壕高垒,竟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模样来。
但叶悖麻却非常清醒——宋军这样做,只不过是在等待主力的到来。虽然在花结香逃回来的残部报告发现宋军在筑耀德城后,他便减少了在澣海的部队。但是余下的在澣海活动的部队,还是发现了宋军的大规模调动。联系起萌多的报告,他就可以很容易的断定,宋军的主攻,迫在眉捷。
果然,仅仅五天之后,宋军的主力便到了。
叶悖麻站在城楼上向南眺望,可以看到城外旌旗密布,营寨相连。宋军军容之盛,让与叶悖麻一起在城上观阵的许多西夏将领都变了脸色。
“灵州之固,虽十万军不能下,何况这区区宋军。只须坚守数月,本帅便有破敌之策!”叶悖麻慨声说道,给麾下将士鼓舞士气。
然而,恰在此时,一只乌鸦不识时务的飞过城楼上空,呱地叫了一声便向北飞去。那绝望的叫声,让本就迷信的西夏将士,心中更增了几分不祥的预感。
灵州城南。
宋军中军营门大开,随着一声声鼓角高鸣,各营的营门也相继打开,宋军各军列着整齐的方阵,鼓行而出,布列于灵州城外,仿佛是在向守城的夏军炫耀着自己的军威。
种谔在众将的簇拥下出了中军大营,一脸的肃然。
“呜——呜——呜——”
众军见到主将的旗帜,立即一齐鼓噪起来,数万人的声音,震得灵州城内的居民都惶惶不安。
种谔脸无表情的举起右手,中军挥动旗帜,鼓噪的士兵便立即安静下来。
紧张、兴奋的情绪,在宋军中弥漫,士兵们都自觉握紧了手中的兵器,每个人都等待着攻城的命令。灵州城上,叶悖麻也向部下下达了备战的命令。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一刻。
城外城外,安静得让人窒息。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种谔并没有下令攻城。他纵马至阵前,指着前面的灵州城,厉声道:“诸位将士!七十八年前,大宋灵州知州裴济裴大人被李继迁困于灵州城中……”
种谔的话被数十名军官重复传唱,清晰的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灵州城内外都吃了一惊,不知道为什么种谔突然提起这桩早被许多人遗忘了的旧事。
“裴大人以刺指手指,写下了请求援兵的血书。”
种谔依然肃穆,仿佛回到了七十八年那场惨烈的战争中。
“然而澣海被李继迁遮断,朝廷援军方至环州,灵州便已陷落,裴大人战死殉国……”
“本帅昨夜梦到裴大人,乃知当年为捍卫灵州而战死的大宋将士之英灵,依然聚于灵州城上,徘徊不散。他们未能等到援军,致使国家西北雄镇沦落,其骸骨亦不能得归于故乡,故此怨恨难散。他们等援军等了七十八年!”
“他们等援军等了七十八年!”
种谔硬咽着,拔剑出鞘,指着灵州城,厉声喝道:“今天,援军来了!”
马同寿举着高过人身的盾牌,一双眼睛胀得通红,口里大声吼着无意义的音节,踏过横七竖八躺在城下的友军尸体,第三次冲向城角。此时灵州城南的上空,恍如正下着一场狂暴的箭雨,密密麻麻射出来的羽箭,几乎让太阳都失去了光芒。城墙的脚下,到处都有未熄的烈火在飘摇着,西夏人泼下来的滚烫的开水,兀自在地面上冒着热气。到处都是穿着黑色铠甲的宋军尸首,被石块砸烂的云车残体,还有遍地可见的血迹。惨叫声、吼叫声、战鼓声、云梯车轮压过壕桥的吱吱声、弓弦振动声、羽箭穿过空气的声音、抛石机发射时的轧轧声、石弹砸在城墙上、城墙外的轰隆声……所有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人间地狱的景象。
马同寿此时完全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只是本能地跟随着宣二军的一万多名袍泽一起,簇着云梯,向着灵州的城墙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每一架云梯车后面,都跟随着数以百计的战士。而在他们身后,在夏军射程以外,宋军整整两百架新式对重式抛石机分成三队,不断的向灵州抛射出石块与泥团,压制着城墙上的夏军。虽然五到八斤重的石弹,打在灵州城那坚固而高峭的城壁上,连个印子都留不下便化为齑粉;它们也很难对重要的防御工事造成多大的损害,但是如果落在人身上,无论穿着多好的盔甲,也必死无疑。那些跌落城下的夏军尸体,几乎没有完整的。
种谊与刘昌祚都紧绷着脸,勒马在军中观战。
石越再一次证明了他按兵不动的几个月并没有闲着——灵州攻城部队的攻城器械,不可能是凭空变出来的。但是石越毕竟也不是神仙,从庆州到灵州的道路,许多地方都不能通车,许多重型器械根本无法运过来,就地制造也要受材料与工匠的限制,因此任何一个将领,都知道在这方面无法再抱怨什么。毕竟现在的情况已经比想象的好多了。
但饶是如此,擅长防守的种谊还是忍不住会暗暗感到遗憾。
若是能运来重型投石机便好了。宋军有一种巨大的投石机,能将数十斤重甚至上百斤重的石头轻而易举地发射到二百步以外,有时候甚至是三百步。歪。歪。书。屋只要有这么一两架投石机,灵州城上的任何防御工事,只要被命中,就会被砸得粉碎。但这种投石机本身重达数千斤,当时一辆马车的载重能达千斤就几乎是极限,这种投石机需要几辆马车同时拉才能拉得动,除非从延绥、夏州绕道——那里有一条西夏人修的官道——否则是不可能运到灵州的。而等它运到之时,只怕战争早已结束了。
恶劣的运输条件帮了叶悖麻大忙。
否则的话……以种谊的眼光来看,叶悖麻在守城方面极不全面。而且这种欠缺并非叶悖麻个人的问题,而是西夏军在这方面根本不擅长。所以叶悖麻才犯一些在宋军将领看来简直是可笑的错误。而且整个灵州城防御工事的设计虽然称得上严密,然而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外壕居然没有羊马墙,使得宋军不仅可以直接攻城外城,而且宋军的壕桥轻易地就开到外濠上面,池宽水深的外壕居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此外,马面也太少,本来对于缺少重型攻城器械的宋军来说,这是可以造成很大的麻烦的。
这许多的不足,完全是战术思想上的落后。比如佑大的灵州城居然只有两个城门!在种谊看来,这简直就是幼稚。西夏人以为城门是攻防最激烈的地带,所以就以为越少越好,可以集中防守——但城角更是最薄弱的地带,为什么他们不干脆把灵州设计成三角城?
但是……
还有不对劲的地方……
为什么西夏人在这么多攻城炮的打击下,居然还有如此密箭的箭雨?城面上防守的西夏人似乎完全没有被压制住!而最奇怪的是,西夏人的守城炮一直没有还击。按着常理,布置在城内的守城炮一般都要比攻城炮威力更大,它们是摧毁攻城炮最有效的武器。宋军的攻城炮一旦发起进攻,其位置就暴露无疑,而且为了保护攻城炮,宋军不得不在自己的三个炮阵前摆出步兵方阵,城中如果进行还击,便会令宋军损失惨重。但为什么叶悖麻任凭宋军攻击,却一直隐藏实力?
难道说应付宋军的这点攻击,他完全是游刃有余?亦或者,他们根本没有守城炮?
种谊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外城城面定有蹊跷。”种谊低声说道,目光有意无意地向身边的刘昌祚瞥了一眼。
刘昌祚斜着伸手掌,做了个手势,却没有接话。种谊收在眼里,眉头皱得更紧了。刘昌祚的意思很明白,与种谊想的完全一样。灵州外城的城面,一定是被设计成向内倾斜的城面了。这种城面设计是专门对付攻城炮的——石弹落到上面,就会借着巨大的惯力向夹城滑落。任何投石机的精确度都是有限的,训练得再好的士兵,也无法准确的将每一枚石弹打到城面上,实际上每十枚中能有三到四枚命中城面,就已经是训练有素了。而如果城面的设计成一定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