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权柄
笫质椤薄 ?br /> “正想骗得皇后手书。”耶律绥也笑道。
“这首诗里藏了赵惟一的名字,皇后也是聪明人,岂能不知?若用此计,只怕必然坏事!”耶律孝杰沉吟半晌,忽然走到书案边,铺纸沾墨,提笔书道:“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写完之后,又看了看,颇觉满意,又继续写到:“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他是状元之材,写这些艳词自不在话下,当下笔不加点,连写十首,总名之曰“十香词”。
耶律绥也从耶律孝杰手中结果词稿,细细读去,读到:“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哪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之句,不由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笑道:“丞相真是才高八斗,顷刻书成,只怕曹子建也有所不及。”
耶律孝杰笑道:“皇后最喜欢这些诗词曲赋,只须让宫人哄她手书《十香词》,再呈给皇上,皇上大怒之下,再背一下《怀古诗》——若说皇上会不穷治其身,那便是神仙也不肯相信。”
“正是,正是。”耶律绥也喜笑颜开,道:“只要皇上穷治……如是我向父皇上奏此事,必由丞相治狱。到时候……”
耶律孝杰冷笑一声,慢声道:“只要赵惟一落到我手中,我让他写什么供词,还怕他竟会写不出来么?”
……
正当耶律伊逊密奏皇帝,说卑登与朱顶鹤举报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有私,奏折之中,将通奸过程讲的绘声绘色,当晚皇后所穿衣裙等细节都有描绘,并且还拿出皇后赐给赵惟一的手书《十香词》为证,更另有一首藏名的《怀古诗》。
耶律洪基闻后果然大怒,立即下令耶律伊逊与耶律孝杰穷治其事。二人遂理解逮捕赵惟一,用酷刑使其诬服。为了使此事更加可信,又将教坊高长命也牵连进来,屈打成招。枢密副使萧素与萧惟信前去讲理,耶律孝杰冷热不听。当日即将供词交给耶律洪基。因见耶律洪基尚有犹豫之色,耶律孝杰惟恐有变,立时再审,锻炼证实。于是耶律洪基终于勃然大怒,便即日下令,族诛赵惟一,斩高长命,并赐皇后萧观音自尽。
于是,事涉当朝皇后一案,从案发道案结,前后竟然不过两日!而耶律浚远在中京,猝不及防。公主在行宫中乞代母死,也被耶律洪基拒绝。
当日萧观音便赋绝命诗自缢而死。
……
司马梦求看见耶律浚自接到信的一刻起,脸色便由铁青转为苍白,颤抖由手传至全身,最后整个人都跪到了地上,紧紧咬住嘴唇,鲜血竟从嘴角溢出。
“殿下!”萧佑丹见状大惊,连忙走到耶律浚身边询问,一时之间,却是哪里想到这信所述的,究竟事发生了什么事情。
耶律浚木然半晌,才将手中的信递给萧佑丹,萧佑丹略扫了一眼,脸色立时大变。好半晌,才颤抖着说道:“殿下,节哀顺便!”
司马梦求听到此语,也是大吃一惊,不过他还以为是耶律洪基驾崩了,也是大惊大喜,于此时也顾不上收敛行迹,忙上前问道:“萧兄,发生了什么事了?”
萧佑丹微一迟疑,便将手中的信递给了司马梦求,司马梦求匆匆扫了一眼信件,也是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震住了。他正要说话,便听耶律浚低声抽泣起来。司马梦求心中一动,上前一步,冷冷的说道:“殿下,此时非悲伤之时!母仇不共戴天!”
耶律浚闻言先是一怔,随机咬牙恨声道:“不错,杀吾母者,耶律伊逊也!”
说话间,突然一把拔出腰刀,狠狠的劈在地上,厉声高呼道:“不杀耶律伊逊、张孝杰二贼,誓不为人!”
司马梦求是局外之人,一惊之下,心中便已有计议。当下一心想挑起辽国贵族内讧,好让他们无力南顾,于是更是刻意的火上浇油,挑拨道:“只怕还另有一事,殿下不可不防!自古以来,母后惨死,太子能久居其位者,十中无一。殿下今日之事,若不早作决断,莫说报仇,只怕他日死无葬身之地!”
耶律浚如被冷水浇身,霍的站起身来,狠狠盯着司马梦求,狞声道:“马先生有何良策告我?”
“当日耶律重元如何谋反?”司马梦求知此时不能有丝毫迟疑,当时直视他目光,好不退缩的逼问道。
“以四百余人诱胁弩手攻击帷宫!”
“为何失败?”
“其军心不稳,临战动摇。”
“若不动摇,又当如何?”
“胜负难知!”
耶律浚此时已经知他话中之意,不由悚然一惊,已经动摇起来。
“今太子若亲率二百亲卫,以奔母丧之名,直取行宫。萧大人率亲军占据中京,随后而至。举清君侧之名,纵不能一举而成大事,然耶律伊通、耶律孝杰不在话下。好过坐而待毙百倍!”司马梦求声色俱厉。
耶律浚迟疑道:“一切都没有准备。”
司马梦求听出他的犹豫,当下森然说道:“正是没有准备,才能事起突然。殿下与臣白衣而行,若能成功,则大事可定,效唐太宗故事,尊皇上卫太上皇即可。若不成功,萧大人还控制中京,中京、西京、南京三道百姓皆知殿下之明、皇后之冤,民心岂不可用?”司马梦求到了这个时候,也已没有退路。
萧佑丹一直冷眼旁观,揣摩司马梦求的用心。他虽不能深信司马梦求,但知此刻决断当速,否则必有后祸,细想司马梦求之言,似乎眼前形势的确可以一搏,否则岂容耶律伊逊返回中京,只怕便再没有任何机会。当下说道:“殿下现在总北南枢密愿院事,一道令书,臣可以控制中京,先将耶律伊逊等贼家人诛杀殆尽,使亲信者控制中京。然后遣亲信之大臣矫诏前往上京,二京在手,则朝中贵幸之家属尽在掌握之中。届时再下诏大敕,免税,以清君侧之名行大事,向天下白二贼之奸,皇后之冤,既便正面对决,也未必没有机会。
“只是奇袭行宫……”
“欲得奇功者,不可不冒奇险。何况当年耶律重元一击不中,尚可远走大漠,臣拼一己之力报殿下相遇之恩,敢以性命保殿下平安返回中京!”司马梦求慨声说到,他现在只求挑起辽国内乱,对耶律浚的生命安全,却是毫不在意。
耶律浚微一沉吟,随即紧握刀柄,断然说道:“事已如此,便冒一回险!——或者为人上人,或者死无葬身之所!”
……
耶律洪基行宫所在,有近三万大军,附件的州县尚有两万骑军驻扎,随时策应。自重元之乱后,若有人再想谋反,已是千难万难。
耶律浚精挑细选了两百名卫士,外着缟衣,内着软甲。距行宫二十里左右时,耶律浚留下了一百五十名卫士策应,自己只率着撒拨、司马梦求等五十名身怀短刃的卫士前往行宫。一路之上,想起无辜惨死的母后,耶律浚忍不住泪流满面,整只队伍都不停的低声哭泣着。
整个行宫的人都知道太子为何而来!
看着这些人人数不多,又没带兵器,自然没有任何人会不识相的出来阻拦。这时激怒太子,和自杀有什么区别?
自然早有人报给大帐内的耶律洪基:“陛下,太子前来奔丧。”“让他去看一眼他母后便是,朕就不见他了。”耶律洪基轻轻叹息一声,心中有几分黯然,他与萧观音,也有几十年的夫妻情分,年轻的时候,那个如观音般美貌的女子也是曾经得到过他的全心全意的宠爱的。
距耶律洪基的金帐不过两里。
耶律浚和他的属下都已下马,耶律孝杰与萧十三等一批侍卫将耶律浚拦住了。
“太子殿下,陛下说不想见你。”耶律孝杰恭谨的语气后带着一丝嘲弄。
“我要见陛下!我要替我母后申冤!”耶律浚高声呼喊道。
耶律孝杰沉下脸,厉声喝道:“太子殿下,皇后是你的母亲,可是皇上才是你的父亲!难道你要违抗圣旨不成?”
耶律浚幽幽的望着耶律孝杰,大声说道:“你们这些奸人,难道要阻止我和父皇相见不成?我是皇上的儿子,为什么不可以见皇上?”
耶律孝杰的目光中,似乎有无比同情,却只能无奈的望着耶律浚,假惺惺的劝慰道:“殿下,你应当冷静一点。你以后要绍继大统的,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万民表率!”
耶律浚强行抑制自己的火气,忽然扬声吼道:“阿斯怜,你在哪里?你出来替我禀报!”
萧十三走上一步,笑道:“殿下,阿斯怜不在这里。”
“谁说的?!”一个沉厚的声音从耶律孝杰等人的身后传来,萧忽古身披重甲,大步走上前来。
耶律孝杰与萧十三都是一怔,回头望去。便在此时,司马梦求却忽然飞身上马,拔出短刃,从耶律小姐身边掠过,只见刀锋一闪,一道献血喷洒而出。耶律孝杰当场毙命。司马梦求突起发难,便是耶律也史料不及,好在撒播反映十分神速,见司马梦求动手,便也斜冲上前抢了萧十三的腰刀,一刀将其斩成两段。耶律再也没有犹豫的机会,长啸一声,纵身上马,率着众侍卫向金帐冲去。
萧呼古事先也毫不知情,夺过一匹马来,追上耶律,厉声问到:“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清君侧,替我母后报仇。”耶律侧首怒视着萧呼古,低声吼道:“阿斯连,你去替我杀了耶律尹通……”
当侍卫惊慌失措的闯进帐中时,耶律洪基知道自己又一次面临一场叛乱,此时外面的喧嚣与马蹄声,只有叛乱可以解释。“太子谋反,请陛下先离开此处。”侍卫们牵了马过来,慌乱的说道。耶律洪基被这消息完全的惊呆了,太子谋反?
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养成了谋反的胆子?
“阿斯连,萧十三!”耶律洪基怒吼道,“陛下,萧呼古与太子是同谋,萧十三已经殉国了”,侍卫们焦急万分。太子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一路工来,侍卫们军心极不稳固,他们不过出于本能在抵抗。
只有一部分最衷心的侍卫组成一道防线在距金帐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守卫——他们甚至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工来了。
“朕要去见见那个逆子”,耶律洪基并没有迟疑,就站起身来,大步走出帐外。对付战乱,他早有丰富的经验,果然,侍卫们见到皇帝威风凛凛的走出帐外。立时响起一片“万岁”之声!耶律洪基跃身上马,上前几步,厉声喝道:“耶律浚,你出来见朕!”
耶律浚的卫队此时距他不过百米之遥,耶律洪基的声音清晰的传入每一人耳中,长期的积威之下,耶律浚身子都震了一下,几乎便要下马认错。
司马梦求早已经驱马近前,低声说道:“殿下,回答他,切不可散了军心!”
耶律浚哪里知道司马梦求打的如意算盘?哪里知道他正式想要让辽国长期两方内战?还道他感激自己的知遇,所以忠心耿耿,当下还感激的望了司马梦求一眼,收敛心神,高声回应道:“父皇,儿臣在此!”
“你还敢叫朕父皇吗?快让你的人住手!你可知这是在谋逆!”
“儿臣并非谋逆,儿臣是清君侧!待陛下身边的奸臣死尽,儿臣自会向陛下谢罪!”耶律浚毫不示弱,抗声说到。
“你……”耶律洪基的话没有说完,一支羽箭已经准确的射中这位辽国皇帝。
耶律洪基魁伟的身躯在马上一晃,倒下马去。“弑君!”“弑父!”不同的念头泛上不同人的心中,耶律浚脸色立时苍白,几乎要与耶律洪基一起倒下马去。便在此时,南面有人厉声喝道:“皇上被魏王耶律伊逊刺客所弑!儿郎们,快护卫太子,诛杀刺客!”紧接着数十个士兵高声呐喊道:“皇上被魏王刺客所弑!快护卫太子,诛杀刺客!”耶律浚回头望去,却是萧素领兵到了。
萧素也是老于谋略之人,他远远望见耶律浚与耶律洪基正在说话,不料不知从哪里飞来一枝长箭,正中耶律洪基一一萧素立时想到嫁祸江东之计,这数十儿郎喊将出去,不知底细的人自然要信以为真。至于事后是否经得起推敲,却并非此时要考虑的了。司马梦求眼见耶律洪基刚刚被栽,萧素就带着数千精骑,风卷而至,将金帐团团围住,若让太子耶律浚稳定了辽国局势,只怕为他人做嫁衣裳,心中暗暗焦急。身披重甲的萧素铁青着脸环视兀自持刃挟弓的金帐侍卫,厉声喝道:“太子殿下在此,还不速速放下兵刃,尔等想谋反不成?!”
众金帐侍卫面面相觑,眼见大势已去,抵抗自是无益。但是放下武器,又焉知下场如何?数百侍卫在萧素部的威逼下,下意识的护着耶律洪基的遗体缓缓后退。“再不投降,就地诛杀,满门处死!”萧素脸上青气更盛。“当”的一声,终于,一个侍卫抛下了武器。便如多米诺骨牌倒下,众侍卫纷纷抛下武器,有些患心者更是抱头痛哭。
萧素立即驱使兵卒将众侍卫与耶律洪基的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