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红楼





俦椤!薄?br />   “这又什么难的,听我说,”贾五清清嗓子说:“猪吃我屎,我猪吃屎;猪吃我屎,我猪吃屎;猪吃我屎,我猪吃屎;猪吃我屎,我吃猪屎……” 
  黛玉和刘老老三人笑成一团,板儿笑得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儿,嘴里还在喊道: 
  “宝二爷,哈哈,你,你,你,哈哈,怎么吃起,哈哈,吃起猪屎来了。” 
  贾五开始是一愣,立即明白过来,说道:“好啊,老老,你编排我。” 
  “不敢,不敢,”刘老老笑着解释说,“我们给林姑娘开心呀,一开心,这病就全好了。” 
  众人正在说笑,板儿他娘走了进来说道:“宝二爷,林姑娘,不好了,你们贾府出事了。” 
  黛玉和贾五都停止了笑,几乎是同时问道:“出什么事了?” 
  “我们孩子他爹今天进城,听说你们老太太死了。”板儿他娘一字一句地说。 
  贾五对贾母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倒是黛玉想起自己在府内受老太太疼爱的情景,不禁落下泪来。 
  “哎呀,那老太太是多好的人儿啊,那么和祥,怎么一下子就走了呢?我得去给她老人家磕个头去。”刘老老擦擦眼睛,接着问道,“那琏二奶奶还好吧?” 
  “也不好,”板儿他娘说,“府里把她的管家免了,听说琏二爷还正要休了她呢。” 
  “啊,这怎么得了?我得去看看,我得去看看。”刘老老急得直搓手,说完转身就朝门口走去,等到刚要出门时,又回过头来对屋里说道,“宝二爷,林姑娘,你们先坐着,我进城去看看二奶奶去。” 
  看着刘老老匆匆离去的背影,贾五和黛玉相视叹了口气,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凤姐平日树敌太多,怕现在的日子会很难过的。 
  板儿他娘看看贾五,又说:“还有,你们家三小姐丢了。” 
  “什么?”贾五大吃一惊,急着问道,“探春,她怎么也出事了?” 
  板儿他娘凑到贾五耳边小声说:“听说啊,是被个洋鬼子拐跑了。” 
  “洋鬼子?莫非是麦克?他俩也私奔了?”想到这里,贾五心情稍稍平静了一点儿。他问板儿他娘:“还有什么别的新闻么?” 
  “再有,就是皇上病重了,发了诏书调十四阿哥回来,怕过不了几天就到北京了。” 
  “哦?”贾五心中疑惑,怎么这么痛快就发诏书了呢?四阿哥不从中作梗了?还是又有什么别的阴谋了? 
  板儿拉着他娘的手走了出去。贾五忽然觉得有点儿头晕,他看看地下的炭火盆,红光中冒出几条蓝色的火焰,不好,别是有煤气吧。贾五把窗户支开,已经是黄昏了,火一样的晚霞烧红了半边天,外面居然也不冷,又是个小阳春呢。 
  贾五看看黛玉,黛玉正在低头沉思。他忽然发现晚霞辉映下的黛玉好像变了,不再是那病恹恹的样子,仿佛丰满起来了,面色白里透红,闪烁着健康青春的光彩。 
  黛玉发觉他正在看着自己,就微微抬起头来,笑着问:“宝玉,你看什么?” 
  “我,我,”贾五咽了一口唾沫,“我看你好像更漂亮了。” 
  “乱说,还不是和原来一样。”黛玉笑盈盈地看着他。 
  “不一样的,你看看,脸上都在放光呢。”贾五把镜子递给她。 
  黛玉接过镜子,里面秋波粼粼,齿白唇红,以往的病态一扫而光,自己也是一怔,左照右照,越照越高兴,自言自语地说:“真想不到,会变得这么爽利呢。” 
  “是啊,”贾五笑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么。” 
  听到”喜事”二字,黛玉的脸红了,默默低下头去。纠缠了自己多年的病,原来只是心病而已。现在能和宝玉一起逃离樊笼,多年的心愿一朝了结,身上的病也就随着那感冒烟消云散了。 
  贾五拉起黛玉的一只手,轻轻抚摸着,问道:“妹妹,你想什么呢?” 
  黛玉任他握着自己的手,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宝玉,我总觉得就像是做梦一样。” 
  贾五把黛玉的手举到自己腮边,缓缓地蹭来蹭去说:“妹妹,这是真的,我们以后就永远在一起了。” 
  黛玉望着渐渐消去的晚霞,小声念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贾五心里一跳,林妹妹怎么说这种不祥的话,刚要说什么,一颗火流星在天边一闪而过,一霎时照得屋里通明。 
  两人都吃了一惊,黛玉不禁靠在了贾五的怀里,贾五紧紧地抱住了她。黛玉微微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温柔。 
  不知过了多久,贾五轻轻在黛玉耳边说:“林妹妹,你知道么,如果在看到流星的时候你许一个愿,那个愿就一定会实现的。” 
  黛玉抬起睫毛望着他,俏皮地说:“当然知道,你刚才许了什么愿没有。” 
  “当然有啊,”贾五笑着说,“愿我们生生世世,永远能成为夫妻。” 
  黛玉的脸红了,大声说道:“呸!美死你得了!” 
  “那你许了什么愿啦?”贾五深情地望着黛玉。 
  黛玉叹了一口气,说:“我刚才想,如果以后我在死的时候,能就像这样死在你怀里就好了。” 
  贾五打了个冷战,林妹妹怎么越说越不吉利。他强笑着把话题岔开,说:“都说天上掉一颗星,地下就要死一个人,不知道这次是谁要死了。” 
  黛玉又叹了一口气,说:“是皇上,皇上活不成了。” 
  “不会吧,”贾五说,“上次我见皇上,他身体好像还挺不错的么。” 
  黛玉拢拢头发后,认真地说道:“你想想,皇上想叫十四阿哥继位,四阿哥想夺嫡。如果十四阿哥一见到皇上,四阿哥就完全落空了。现在四阿哥趁皇上病重,已经基本上把持了朝纲,完全可以把皇上调十四阿哥回京的圣旨扣下不发。可是他发了,这就说明他有把握叫皇上在十四阿哥到京前死掉。” 
  贾五觉得后脊梁直发凉,有些不解地说:“可是皇上是他的亲爹啊,干吗这么狠毒呢?不过,他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十四阿哥进京啊。” 
  黛玉给他把脖子处的扣袢扣好,回答说:“那四阿哥是怕皇上有密旨给十四阿哥。如果他在北京宣布登基了。十四阿哥拿出皇上的密旨来,手下又有四十万大军,从青海杀来北京,怕他的皇上也就做不成了。” 
  贾五恍然大悟道:“他就是要叫十四阿哥既见不到皇上,又交出了兵权,才好篡位啊。” 
  黛玉点点头。 
  贾五佩服地说:“妹妹,你好厉害,分析得这么透彻。” 
  黛玉笑了笑,说道:“你才知道啊,以后要是你当了皇上,我能帮你的地方多了。” 
  见黛玉笑靥如花,贾五心里又是一荡。刚要再说几句玩笑,忽然又想起康熙来了,那个瘦瘦的老人,好像已经真的是自己的爷爷了,眼看就要堕入四阿哥的圈套了,还有十四阿哥,中国的改革大业。想到这里,贾五焦急地问:“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黛玉想了一想:“关键是皇上的密诏。皇上那么精明,肯定会防四阿哥一手,除了明发的诏书之外还会有个密诏。那四阿哥能在明诏上做手脚,可是奈何不了密诏。如果我们能把密诏找到,送到十四阿哥手里,那么四阿哥的阴谋就破产了。” 
  “可是去哪里找密诏呢?”贾五想了想说,“干脆,我摸进宫里,让皇上再写一份吧。顺便也提醒皇上一下,小心老四下毒手。” 
  “可是,宫里恐怕都换成四阿哥的人了,你去会好危险的。”黛玉担心地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贾五笑着说,“再说了,我这些天来,武功可大有长进了。” 
 
 
 
  
 第八十章 康熙之死
 
  暮色茫茫。 
  黄河边,十四阿哥拉着马下了皮筏子,一跃上了马背,向北飞驰而去。跟随的几个亲兵急忙喊道:“大将军王,等等小的们!””来不及了,你们的马太慢了,咱们北京见吧!”话音未落,十四阿哥已不见了踪影。 
  温榆河畔,探春和麦克并辔而行。麦克痴痴地看着探春,探春微微一笑说:“我们可以向南走了吧?追我们的人肯定早赶到前面去了。”麦克连连点头,两匹马缓缓转向南去通州的大道。 
  圆明园通西直门的官道上,一匹乌骓马急奔而来。马上人一手提马鞭,另一只手紧紧攥着一块闪闪生辉的北极寒玉,正是杨肖川。她看看天边的长庚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狠狠地在马臀上抽了一鞭,乌骓马跑得更快了。 
  贾五走到皇宫墙下,看看左右无人,从腰带上解下长索拴着的如意钩,往高墙上一甩,三步两步攀缘上了墙头。他伏在墙头上看了看,满天繁星,一轮细细弯月挂在天边,“天上星多月不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仔细听听没有任何动静,才轻轻跃下,蹑手蹑脚地向养心殿走去。 
  忽然看到前面的灯光一闪,贾五忙躲到假山后面,只见一高一矮两个人打着灯笼走来。那个矮个子咳嗽了一声说:“父王,您怎么一个随从也不带呢?”正是弘历的声音。贾五暗暗点头,那么那个高个子肯定是四阿哥了。 
  四阿哥抬头望天,阴森森地低声念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弘历早知道他想对皇上下手了,但是此时还不禁打了个哆嗦,既然他对自己的亲生父亲都能如此,一旦他知道自己明白了自己的身世,自己还能有命么。 
  四阿哥看了弘历一眼,说:“你怕什么?要奋斗就要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皇上老了,糊涂了,要改变祖宗之法,搞变法改革,以后死了也是死得轻如鸿毛。我们要挽救他的名声,中止改革。如果他为了大清的利益而死,他就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了。” 
  弘历忙解释:“父王,我不是害怕,只是觉得此事要做就一定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得万无一失,要有十分把握,九分九的把握都可能遗患无穷啊。” 
  四阿哥冷笑一声,解释道:“千方就是九百九十九方加一方,百计就是九十九计加一计,这是乌先生新配置的药酒,喝下以后就和中风死的症状一样。我用几个奴才试过了,百试百灵,嘿嘿。”说着一扬手里的瓶子。 
  贾五听了大吃一惊,难道他们现在就要向康熙下手了?可是自己能怎么办呢?四阿哥是一等一的武功高手,自己根本不是对手,更何况还有一个弘历在场呢?无可奈何,只好远远跟在二人后面。 
  养心殿前。 
  大内总管赵昌笑着过来给四阿哥和弘历请安:“禀王爷,皇上昨天命令挪到永寿宫去了,图个好口彩。我给王爷带路吧。”说着提起琉璃盏,在前面引路。 
  弘历悄悄问赵昌:“听说你外甥贾环回来了?” 
  “是,”赵昌低声答道,“了因和尚嫌他武功低微,人又啰嗦,问明了那洋鬼子的模样儿,就把他赶回来了。反正洋鬼子们都是黄头发绿眼睛的,和咱中国人不一样,一眼就能瞄出来。” 
  “听说你家三小姐也失踪了?” 
  “哪里,哪里,怎么会呢?”赵昌掩饰地说,“是串亲戚去了,对了,是串亲戚去了。” 
  “听说三小姐长得如花似玉啊。”弘历笑着说。 
  “是啊,是啊,”赵昌献媚地说,“回头我给我姐姐说说,找个机会让您和她见上一见如何?” 
  弘历看看四阿哥,笑而不答。 
  康熙刚才听太监们嘀咕说有一颗大星掉下来了,心想自己命不久矣,老泪纵横,一阵阵头昏,只盼望能再见到肖川和老十四一面。迷迷糊糊中听得有人说话,睁开眼睛一看,不由得心中有气,就问道:“老四,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 
  “回父皇,儿臣刚刚接到飞鸽传书,说十四弟就要过黄河了,两天之内一定可以到京。”四阿哥恭敬地说。 
  “好,”康熙露出微笑说,“算你还有点儿孝心,连夜来告诉我。” 
  “父皇有病,儿臣日夜不安,前日有人送给孩儿一瓶千年灵芝泡的药酒,能祛百病,敬请父皇享用。”说着双膝跪下,把药酒瓶子高举过顶。弘历也随着在后面跪下。 
  小太监扶康熙坐了起来,康熙接过瓶子,闻了闻,大声赞美说:“嗯,好香啊!” 
  四阿哥使了个眼色,赵昌走了过来,把瓶塞儿拔开,往玉杯里倒了半杯。放在红漆托盘上。四阿哥殷勤地说:“父皇,您尝尝。” 
  康熙接过酒杯,刚要喝,忽然耳边响起了杨肖川的声音:“这酒有毒!””这酒里有回光草。就是它,把你浑身的精力都吸干了。”康熙犹豫了一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叹了一口气道:“我现在累了,等会儿再喝吧。” 
  四阿哥脸色一变,马上又恢复了平静,说道:“父皇,这灵芝要趁新鲜的时候服用,离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