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
失去了大量APA的掩护,浮行炮台虽然体形在比“山鼠”大几倍,不过致命的是,浮行炮台是离地浮行的。如果想用本身的重量优势撞开“山鼠”逃离是不可能的,身形细小的“山鼠”可以钻过浮行炮台的底盘下面,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十数个“山鼠”缠着一架撤退不及的浮行炮台,生生肢解成无数的碎片,但是内里的驾驶员却被“山鼠”扔了起来,丢到我方的阵地前,马上就有APA冲上来绑了起来,开战还不到30分钟,我方就有了俘虏。
不过“山鼠”很快就面临了一次危机,泰南城的方向飞来了一大群的“蜂”式武装直升机。“蜂”式武装直升机的外形很像一只细腰黄蜂,前半部分是驾驶舱,后半面分就像是黄蜂的腹部一样,机尾可弯过前面,尾后的机枪和火箭发射器可以对着前方的地面开火,加上机舱两侧的导弹架上装着的16支导弹,火力不可谓不惊人,
看上去超过100架的“蜂”式武装直升机,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天空,“山鼠”也知道了天上的这些敌人是自已的天敌,抬起双臂的机枪对着天空中的天敌开火,天空中一时被射向天空的叟光弹编成了一片火网。不过移动灵活的“蜂”式武装直升机根本就不怕这些机枪的直射,迅捷灵活地在火网中穿梭。但是“蜂”式机尾一但弯了过来,火箭直直地射落地面,就在一片的“山鼠”被炸成碎片,昂贵的金属燃烧而成的烟火在地上点起一片又一片,未发射的机枪子弹爆起了一团团灿烂的节日礼花,远在后面的我仿佛也能听到那些子弹飞射时的破空声。浮行炮台此时也撤至安全地区,炮火再次轰起,加速了“山鼠”的灭亡。“蜂”式飞过了“山鼠”群的头项,扑向了自走炮台的阵地,自走炮台没有配备专门的反空武器装备,不过那些舰炮级的火炮却是可以对空的,而且自走炮台后的导弹MT也跟了上来。组成了防空网的自走炮台和MT群根本就不回避,高高抬起的火炮炮口指着飞近的“蜂”式武装直升机,换上了对空用的空爆炮弹在半空中爆炸,就算没有击中直升机,也能震伤直升机的机体。炮弹,导弹,机枪子弹,半空中这些东西你来我往,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方,导弹和炮弹的密度几乎完全掩蔽了天空,导弹带起的白烟在半空中消散,炮弹在半空中开出一朵朵黑色的烟花,在夕阳下,在这小小的谷地里,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有种诡异的美感。
我方防空群和“蜂”式对峙了约10多分钟,就算自走炮台的装甲再粗再厚,也受不了这样高密度的导弹轰击。纷纷有自走炮台被炸翻,导弹MT也被打掉了接近一半,不过半空中也不时有“蜂”式被击中冒着黑烟掉了下来。浓密的黑烟笼罩着整片谷地,一道道粗陋的黑烟向着天空伸去,仍自坚持的自走炮台开始哑火,弹药在这十数分钟内倾泄一空。天空中仍然有约50来架的“蜂”式在半空中来回盘旋,不过战火已经平息了不少。
不过我方已经差不多过了一小时,还没有展开基本的防御后勤基地,自走炮台无法补充弹药。不得已下,总指挥部下达了第一批制式装甲机器人踏入战场,可惜不是我这支中队。为了掩护自走炮台和防空群的撤退,远在海域另一边的没有直接参战的“装甲三号”舰队群发射了对空用装甲机器人“蓝色光圈”中队,
对空用装甲机器人和我们这种钢铁佣兵所驾驶的装甲机器人有很大的不同,对空用装甲机器人是军方专用,民间是绝无可能使用的,连滞空能力超过一定时间的都算是违法改造。而且这种对空用装甲机器人的制式还没完善,对驾驶员的要求也很高。对空用装甲机器人的下半身没有脚部,而是和喷射战机一样的喷射发动机,不过对空用装甲机器人装备着更为强力的四管发动机。整个机身备有可变式机械系统,就是说这种装甲机器人有几种形态,飞行形态外形就和一般战斗机没太大的分别,不过身形就要大上很多。
一支这样的对空用装甲机器人中队,由航空母舰上发射至到达战场上空不用5分钟。可能是发现了前方上空有机体接近,余下的“蜂”式武装直升机开始撤退了。但是由于他们渗入到了我方自走炮台的阵地上,离泰南城已经有一点距离。而直升机的速度又怎能和喷射机相提并论呢?“蓝色光圈”中队也知道这种情况,分布得很广阔飞临上空,以20架对50架展开了包围。飞临战场止空的“蓝色光圈”中队全体变成作战机体形态,由于变形系统的原因,所有对空用装甲机器人都没有装备可以拿在手中的枪械类武器。不过不代表他们没有武器,固定在机体头部左右的火神炮和手上的光剑,还有固定在手臂上的机枪,背臂上的导弹仍然是非常有力的武器。
“蓝色光圈”中队的到来,展开了一场屠杀,对于再灵活的“蜂”式,武器根本就不能破坏装甲机器人的装甲,强力的喷射发动机安全系数也非常高,偶尔中了一弹也能很快回复正常。倒是可怜的“蜂”式,速度低下,被高速从身边掠过的装甲机器人,用光剑破成两截的不在少数。逃得稍远一点的又被导弹锁定,其中一部对空用装甲机器人很浪费弹药地发射出10来支导弹,分取三架“蜂”式,显示成强力的锁定系统。导弹一发射,那架对空用装甲机器人就再次回到高速飞行,冲向一架俯冲低飞到离地面不到10米的“蜂”式。居然也追了上去,一剑挥出,那架以后可以逃脱的“蜂”式爆炸开来,再抽身飞回高空,那时他离地不过5米了,刮起的强风足以吹翻几架残余的“山鼠”。真是艺高人胆大啊,这样高危险性的动作也敢做。不过倒是让我羡慕不已,很想也开着这样一架装甲机器人啊,性能也实在是非常强。
在现时来看,武装直升机的速度相对的低是非常致命的,一但被导弹锁定,几乎就没有可能摆脱锁定。而且对空用装甲机器人所用的导弹也很特殊,不是直接命中的,而是在离目标不远前就炸开弹头,射出无数的细小弹头,弹头分布的面积也很大,被瞄准了的直升机绝无脱离范围的可能,导弹再一头扎着被细小弹头打成筛子的目标。对付低速度的直升机还要用这种杀伤力极强的导弹,摆明不让人活了嘛。
无论被锁定的“蜂”式武装直升机怎么回避,都不可能摆脱尾随而至的导弹。到最后,只有不到10架的“蜂”式可以逃回泰南城,而且身上多多少少也带了点伤,即将回舰的对空用装甲机器人在占了大便宜下,(这种装甲机器人傲鹰企业无法生产,也没有该种技术)把所有的弹药几乎老倾泄在对方的阵地上才肯调头归舰。这样一来,我们只花了很少的力气就打下了这片阵地,巩固防守阵营后,基本后勤基地车展开了车体,转变成一个个移动形的补给营地,为弹药耗尽的装备补充弹药,并且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前线指挥中心。前沿阵地的成立,从开战到现在才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打下相邻的港口。
侦测卫星的数据显示,我们离海港才不到10公里,而我们其他三方面的战线也已经差不多接近尾声,没有意外的话,泰南城的外围防御力量将会被完全瓦解,现在只余下港口和与港口相连的大部分主战兵力。
不过从卫星传回来的数据上来看,对方在开阔的港口区内布置了大量的装甲机器人,是一股不容小视的战斗力量,他们利用防守的优势,布成了一个绝对火力防御阵势,任何一个不小心踏进去的人都会被绞成碎片,在港口区后面就是傲鹰公司的总部,那是一个巨型的堡垒式要塞。本来这个公司是绝不可能被允许兴建这样的巨型堡垒式要塞的,看来这个傲鹰公司也处心积虑很久了。在战事开始之后,原来要塞表面的伪装也剥落了,四方形的要塞,在四个角赫然布置了四台巨型智能炮台,这是陆战装备中最为高级的装备,以傲鹰公司的实力,是绝对不可能造得出这种规模的巨型炮台的。拥有口径比自走炮台更巨大得多的322火炮一门,中子光束炮一门,小型火炮无计,机枪无计,座落在要塞内层的四个角上,形成一个绝对无法接近的防御圈。
看来,这是摆成一副死守的形势,妈的,要是被他拖得太久就不妙了。
第十章 冲突升级 第六节
形成了一个龟壳一样固若金汤的防守形态,一时间总战指挥部也无从下手。敌人的战略也非常的简单,在港口区和敌方要塞之间还有一段平民住宅区,我们不可能在那里投入过多的战斗机器人。很狡猾的对手,按计算, 那片住宅区的平民数目在5万以上。要塞和港口区的距离让我们不得不同时对港口区和要塞发起进攻,但是这样一来,要塞那强大和接近变态的巨型炮台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开战两个多小时了,我们仍然无法进入到港口区里。光是港口区里的机甲火力就让三支特攻小队无功而返,港口区内的机甲在半数是使用大口径的机体用狙击枪,由于这种反装甲用狙击枪的威力惊人,但同时重量也不轻,装备了这种武器的装甲机器人自重也很大,不可能有轻便灵活的移动能力。不过躲藏于港口区内的敌方机体也不用移动,躲在暗处对我们的特攻小队进行伏击就足于大量击伤我方的机体。简直让人恨得牙痒痒,却也拿他们没办法,就算派出空中战斗力量也无济于事,港口区内还布置着大量的防空装备。
拖了不到一小时,我们派出的强攻小队就损失了过半的机体和装备。每一下狙击枪的枪声响起,我方都有一部机体被击中,量产型的机体装甲也不可能抵挡得下狙击枪的子弹,何况对方有不止一支狙击枪瞄准我方的机体。需然近似无赖的战术,不过却非常实用,就算万一有机体能突破狙击枪的封锁线,对方仍然有一部分装备了威力同样惊人的散射光束枪的装甲机器人。这种散射光束枪的弹量不多,不过只要被击中超过两秒,机体就可以宣布报废了。而对方在港口区内应该也布置了轻便的战区补给系统,能对装甲机器人提供补给,不愁会出现弹药不足的情况。
时间不可能再拖下去了,在总指挥部一咬牙,就要下达总强攻命令,我所属的“晨星”中队也将要冲锋的时候,港口区对外的海域却传来了阵阵炮击的巨响。
远方的海域上出现了几艘冒着黑烟,严重受创的战舰退向了海港。尾随而至的企业舰队仍然没有停止开火,半空中的舰载机和舰载机体仍然不时在“企业二号”的甲板上起降。受创最重的一艘敌方战舰再也受不了密如下雨的炮火,半腰处爆起一团巨大的火球,战舰被轰至断成两截,飞快地沉没在海域上,。另一艘失去控制了的敌方战舰更严重,一头撞在港口区的岸边,笔直地冲进了好远才爆炸开来,这下子乐子大了。躲于海港停货区内的敌方伏击装甲机器人队伍,哪里想得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居然有自已怕舰队对自已发起自杀式的攻击。一时间,停货区靠近海岸的地方被涛天大火完全覆盖了。躲于其中的敌方装甲机器人走避不及,被连环爆炸当场挂了的尚算幸运。我看到那片染红了天空的巨大火场,里面不时可以见到一部敌方的机体混身冒火地跳了出来。大火不会烧得死机体里的驾驶员,不过我以前说过了,机体的温度过高是机体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眼前的情景再一次印证了这条定律,全身冒着火焰的机体活动仍可自如,但是驾驶员却已经失去了理智。喷射滑行脱离火海的机体刚一离开火场就全身爆裂开来,火焰可以回燃至喷射系统的燃料而引起爆炸,在这片火海里再使用喷射推进等于找死。个别慌不择路的敌方机体跳下了海水里去,不过要记得,除非你的机体是特别设计成水陆两用的机体,陆用的机体掉到水里同样也是一个死。而且基于热涨冷缩的原理,这些跳下海的机体在水里几乎是立即失去控制的。总之眼前的景像让人惨不忍睹,中队里的其他队员也看得心惊胆颤,人间地狱就在你的面前出现,谁也受不了啊。
敌方最后几艘战舰再无战斗能力,只能浮在海面上等死,舰体严重受创,沉没只是时间的事。我方的三支强大的舰队不知有没有损失,不过此时已经把舰队群横向排开,列成炮击的阵势,不过却先发射了数枚高爆导弹。数枚高爆导弹扎到火场边上的海面下爆炸,掀起大片的海水像下雨一样,把岸边的火焰压了下去,为我们陆战部队打开了一小片突破口。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办法,真是一着奇招啊。
港口停货区内的敌方装甲机器人部队,也因为大火的漫延而收缩了布战范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