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江湖
小白道:「不错,少爷我千方百计进入车行便是为了报仇。老不死的武功很高,身边又有一大批走狗,平常很难近身。要报仇只有进入车行,而且还要取得老不死的信用,否则根本没有机会。这些年,少爷我低眉屈膝,认贼作父,做你们的义子,无非是为了讨得老不死的欢心、得到他的信任。」
柳蓉蓉道:「难怪你平时逢人便笑,事事小心、谨慎。」
小白道:「老不死的狡猾如狐狸,疑心病极重,不这样做我怎能得到他的信任?上苍见怜,我这些年的苦总算没有白吃,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昨天老不死的阴沟里翻船,遇上了煞星,身受重伤,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不仅如此,而且还将掌管车行的大权交给我,这真是天意。
「现在老不死的与死人差不多,少爷我随时可以要他性命,只是不想让他死得这么快,死得这么便宜。我要在他死前给他戴上绿帽子,只有这样才可消除我心头之恨,洗刷这些年我所受的屈辱。
「因此,今天的事你不要怪我,要怪便怪那老不死的。仇,少爷我是一定要报的,但要我对你这样漂亮、迷人的大美人用强,心里又有些不忍。希望你能好好配合,不要逼我用强,我想你也应该不希望我用强。」
柳蓉蓉见小白渐渐向自己靠近,急道:「小白,你别乱来,否则,我便死在这里。」
小白道:「我没同意,你死得了吗?」
柳蓉蓉惊慌道:「小白,你……你……你听我说,我与那老贼也有仇,如果你真想要我,只要你杀了那老贼,我一定给你。」
小白哈哈一笑,道:「你与老不死的有仇?你当我是三岁小孩,二十余年的结发夫妻会有仇?你这个谎未免扯得太离谱了。」
柳蓉蓉道:「小白,我没骗你,我与老贼真的有仇,二十多年前,老贼谋害了我丈夫,你也知道,老贼不喜欢承宗,因为承宗不是他亲生儿子。」
小白笑了笑,看神态便知道他根本不相信柳蓉蓉所说的,但是嘴上却说:「如果你真与老不死的有仇,更应该爽快一点,好好的配合。只要你让本少爷我高兴,我一定可以为你报仇。」
柳蓉蓉道:「不行,现在不行。」
小白道:「现在老不死的等于是死人,你不要再耍花招,少爷我说出来的话不会收回,绝不会让老不死的死得这么便宜,一定要他戴着绿帽子去死,你还是乖乖听话。」说着,抓住满脸惊慌、浑身颤抖的柳蓉蓉。
柳蓉蓉见不能幸免,大声叫唤起来:「来人啦──」
小白得意地道:「叫吧,最好大声一点,让那老不死的听到,让他看看,少爷我是怎样给他戴绿帽子的。」
「小畜生,拿命来。」突然门口传来一声大喝,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破门而入。
这声音不啻晴天霹雳,将得意忘形的小白惊得呆立当场。当他看清来人后,更是脸色大变,魂飞天外,惊呼道:「酒肉和尚!」
来人正是酒肉和尚。
他认为探听消息最好是找车行的主事人物,武世仁与江浩天身负重伤,肯定在家养伤,如果有对凌玉龙不利的行动,手下肯定会请示会报,因此离开客栈,便直奔车行后院而来。
原想到了后院便不难打听到武世仁与江浩天的住处,谁知偌大的后院见不到一个人影,最后他只有一个一个小院地寻找。
小白进入柳蓉蓉房间不一会,酒肉和尚便来到这个小院,正好听到柳蓉蓉说这个小院不许男人进来。
当时吓了一大跳,以为是房内之人发现了自己,进院时他十分小心,相信普通武林高手绝对发觉不了,然而房内之人不但发觉了,而且还能辨别出男女,其武功之高可想而知,他不能不惊。
他正思忖着是否现身答话时,房内的小白已出声,这才知道对方并不是说自己,于是放下心来,悄悄来到房外凝听。
当他听到小白欲对义母非礼时,不由火往上冲,欲进去教训小白,但走到门边又停下了。直到小白欲对义母强行非礼时,知道自己再不露面不行了,这才冲进房来。
酒肉和尚见小白仍抓着柳蓉蓉不放,上前喝道:「小畜生,还不快将你义母放了。」
酒肉和尚原本是怕伤及柳蓉蓉,谁知这一说反倒提醒了小白。
小白急忙将柳蓉蓉拉至身前,挡住酒肉和尚,道:「酒肉和尚,如果你想要她送命,便过来,否则,赶快给我滚出去。」
酒肉和尚大意失荆州,一时进退两难。
柳蓉蓉见小白对进来的大和尚甚是畏惧,凛然道:「大师父,你快下手,不要管贱妾,这畜生不能放走。」
「贱妇。」小白怒喝一声,右手扣着柳蓉蓉的咽喉,道:「酒肉和尚,如果你不出去,这贱妇便会因你而送命。」
酒肉和尚恨声道:「小子,算你狠,佛爷我出去。不过,佛爷警告你,如果敢动你义母一根汗毛,佛爷我定叫你生死两难。」一边说一边缓缓往门口退去。
小白没有因为酒肉和尚后退而跟着往门口移动,他反倒站在房中盯着酒肉和尚后退。
待酒肉和尚的身影在门口一消失,他才迅速地将柳蓉蓉往门口一推,然后便纵身往身后的窗口扑去。
谁知,在他飘落窗外,身形尚未站稳时,便被一个飞掠而来的高大身影挡住了去路,使得他进退两难。
小白看清来人,犹如到鬼魅,倒退数步,惊呼道:「是你──」
站在前面挡住去路的正是刚从前面出去的酒肉和尚。
原来酒肉和尚在往门口后退时,发现小白瞟了身后那半掩的窗户一眼,没有跟随自己出来,立刻明白了对方意图。
出门后立刻展开身形向房子后面掠去。房子虽大,从前门转到后窗有相当一段距离,但是对他这样的高手来说,算不了什么,瞬息便达,正好截住从窗口闪电射出的小白。
酒肉和尚冷哼一声,道:「小畜生,你跑得了吗?」
方才都没能逃脱,此刻更没希望,小白只有硬着头皮,上前答话:「大师父,你──你听小的说。」
酒肉和尚道:「小畜生,你还有什么可说?」
小白道:「大师父,小的也是被逼的。」
酒肉和尚道:「被逼的?谁逼你?」
小白道:「十几年前,武世仁这个老贼,不但吞没了我家的财产,而且还当着家父的面强暴了我娘,致使我娘含恨死去,家父不久也气郁身亡,小的因此成了孤儿,流落街头,受尽欺凌。因此小的发誓,一定要杀此老贼为父母报仇。」
酒肉和尚道:「冤有头,债有主,报仇应该去找武世仁。武夫人与你何仇?竟然要对她非礼、施暴,何况她还是你义母啊,你恩怨不分,伦常丧尽,还是人吗?我看你连畜生都不如。」
小白道:「小的知错了。」
酒肉和尚道:「知错了?哼,你小子少在佛爷面前卖乖巧,你若有良知,能够知错,便不会对你义母一再相逼。若不是看在你是为父母报仇的份上,依你今天的行为,佛爷我一掌毙了你,免得留在世上作孽。」
小白见酒肉和尚不杀他,「扑通」跪在地上,磕头谢恩:「多谢大师父不杀之恩,小子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酒肉和尚道:「小子,先别得意,别以为佛爷会这么轻易相信你。」说着在小白身上点了一指。
小白浑身一颤,惶恐地望着酒肉和尚,颤声道:「大师──」
酒肉和尚道:「你放心,暂时要不了你的命。小子,方才你说与武世仁有仇,现在你将结仇经过如实道来,如果佛爷觉得可信,才会考虑放你。」
小白道:「我家原是江陵有名的大户,家父姓张,名讳宗仁,专做珠宝生意。十六年前,家父从外地购回一批珠宝,由于价值不菲,随身携带不方便,便买了一些其他物品,一并请江夏车行托运回江陵。
「谁知,在家父回来的第三天晚上,一批蒙面强人闯入我家,逼家父交出珠宝。家父当时否认家里有珠宝,那个带头的蒙面强人不相信,拿我娘威胁家父,说如果不交出珠宝,便强暴我娘,家父没办法只有交出珠宝。谁知这个带头的蒙面强人,得到珠宝后仍不放过我娘,当着家父的面强暴了我娘。」
酒肉和尚道:「既然蒙着面,你怎知带头的蒙面强人是武世仁?」
小白道:「我娘无意中发现带头蒙面强人脸上有道疤痕,这道疤与武世仁脸上的一样,还有当时只有江夏车行知道家父带了珠宝回来。」
酒肉和尚点了点头,道:「你方才所说的这些,佛爷会一一查证,如果你小子所言不实,到时会生死两难。」
小白道:「小子不敢有半句假话。」
酒肉和尚道:「你给佛爷好好记住,从今以后,必须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否则,佛爷同样叫你生死两难。」
小白道:「小子一定谨尊大师教诲,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酒肉和尚道:「如果你能够改过自新,一个月后,佛爷我会解除你身上的禁制。还有,未经过佛爷许可,不得动武世仁一根汗毛。现在给佛爷滚。」
浑身汗水浸透的小白,一听酒肉和尚叫他走,犹如受伤的兔子见到人,头也不回,飞快跑了。
酒肉和尚走进房间,已平静下来的柳蓉蓉忙上前施礼道谢:「贱妾见过大师,多谢大师及时相救。」
酒肉和尚道:「夫人不要多礼,此乃吾辈中人份内之事,老──老衲进来并不是想听夫人道谢,而是想向夫人请教一件事。」听话语便知,对「老衲」一词甚是生疏。
柳蓉蓉并未注意这些,低头道:「大师,你尽管说,只要贱妾知道的,一定奉告,只怕大师相询之事贱妾无法回答。」
酒肉和尚道:「老衲在门外听得夫人说与武世仁有仇,不知此事是否是真?」
柳蓉蓉神色大震,惊疑地望着酒肉和尚,过了半晌,才开口道:「不错,贱妾与老贼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酒肉和尚道:「夫人能否将这段仇怨道与老衲听听?」
柳蓉蓉道:「这老贼不是真的武世仁,我相公武世仁二十余年前便死了,是这老贼害死的。老贼害死我相公后,冒名顶替了我相公。」
「哦!」酒肉和尚不由惊叹一声,旋即心中狂喜,暗道:「想不到今晚这一趟收获如此大,竟能揭开武世仁身份之谜,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那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于是柳蓉蓉神色戚戚地将脑子里尘封二十余年的往事徐徐道了出来。
二十五年前,武家是鄂州城有名的大户之一,虽然那时家产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声名没有现在这般显赫,但在鄂州还是能坐前十位。
然而,好景不长,武家老爷子患病不能管事后,家道很快便衰败了。
武老爷子病了两年才去世,为了给老爷子治病,武家耗去了差不多一半家产。武老爷子死后,武家产业不及原来一半了。
武老爷子在世时,希望武世仁能读书入仕,光大门楣,不让他过问生意上的事。
虽然这时商业已普及,经商之人很多,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成了「四民」之一,但地位仍很低,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比做工的还要低一等,如果靠经商过活、发家,很难受到敬重,而读书人哪怕是穷得接不开锅,走出去,照样受尊重,大凡有钱人家都希望后人能读书入仕。
武老爷子过世后,武世仁成为一家之主,很想振兴武家,恢复往日的辉煌,怎奈对陶朱之术一窍不通,试做两趟生意,不但未赚一分钱,反亏了千余两银子,将一个本不很富裕的家弄得更窘迫。
武世仁觉得自己无用,成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不管美艳、贤淑的柳蓉蓉如何劝解,始终无法驱散脸上的愁云。
直到七月的一天,林子昂来武家看望,见到这位童年好友,他脸上才云开雾散。
林子昂小武世仁两岁,林武两家长辈关系很好,曾一道外出经商,两人自小认识,且常有来往,十分熟悉。
当时林家没有武家富足,林子昂没能像武世仁那样,终日抱着诗书,吟诗念赋,十余岁便跟父亲一道经商,这样两人来往才渐渐减少了。
林子昂在经商方面很有天赋,比父亲精明,短短几年便超过了父亲。
后来,林老爷子干脆将生意上的事交给林子昂处理,自己乐得安享清福。
林子昂不负乃父期望,将生意整得很红火,很快使林家成为鄂州附近有名的大户。
武世仁见到深谙经商之道的林子昂高兴莫名,自己正好可以向这位童年好友请教朱陶之术。
林子昂这次来武家,一是看看武世仁,他们有近两年未见面了,二是听说武世仁生意蚀了本,想邀他一块去关外贩运人参、皮货。
贩卖人参、皮货,自古以来是包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