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陈留张邈总共才不过三两万的兵马,这次也曾受袁绍之邀,准备出兵进攻颍川,但在戏志才一封书信说以厉害之后,就取消了所有的行动。对于这样的软骨头,王奇知道应该采用强硬的态度,立刻叫人下令让虎牢关的王才和颍川的戏志才摆出一副准备攻击陈留的样子,让张邈交出扰乱朝廷的吕布。
  既然已经被吵醒了,王奇也不想再睡。想起那个弄得自己不能马上得封赏的李儒,当即叫人传他前来见面。明天就要正式的拜会汉帝了,到时侯肯定会有人要自己杀李儒,现在必须安排好这件事情。
  “李儒拜见王豫州!”
  “哦!李尚书既然已经投降与我,为何不称我为主公,莫非是诈降?”王奇笑眯眯的看着眼前的大奸人。
  唉!如果他不是早死的话,应该可以成为和贾诩一样获得鬼才的称号吧。
  “哈哈哈!下官要是想诈降,那里还要叫吕布去攻打洛阳!”李儒狂笑道。
  “哦!”王奇皱了皱眉头。
  他很清楚,吕布在那个时候放弃上党攻击洛阳,虽然时机把握的很好,但对于王奇本身却基本没什么危险,毕竟同样的五万人马,也是守城的一方占便宜。不过从战场上的表现来看,吕布军竟然差点成功了,听李儒的口气,怎么好象是他手下留情似的。
  “哼!李尚书出的高招,若非我及时增援,洛阳还真可能落入吕布手中了!”王奇想不通李儒哪里留了情面。
  “呵呵!那是将军的兵马配合不好,如若王公能在吕布刚达河内时就令张文远和陈公台两面夹击,那里还有洛阳之危!”李儒不无嘲讽的道。
  这倒真让王奇面上一红,当时因为情报上的疏漏,导致晋阳的张辽和洛阳的陈宫不能及时的联系,直到陈宫不得不派出黄忠主动绕道攻击,两面都还没联系上。河内的情报网应该已经被人破坏了!甚至当初派出去出使上党的荀友若,和杨修一起被吕布扣留在河内,两方都没得到消息。
  王奇有点明白李儒的意思了,李儒本来是看好自己的,甚至特意给吕布出不好的主意,让自己将吕布给收拾了,没想到自己却表现出了和李儒期望不符的实力,所以大概有点不想拜自己为主公了。
  清楚了这一件事情,并不等于能接受这一件事情,王奇甚至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戏耍。
  “李尚书果然是大才,王奇佩服!刚才失礼,还请尚书多多原谅!”王奇心中不舒服,但面上到是一脸的恭敬。
  毕竟,对方的才能是真正摆在这儿的,这样的人,能收伏可一定要收伏。
  “唉!”李儒叹了一口气,看出了王奇的不满,微笑道:
  “李儒拜见主公!只因李儒两次投效,都未能获得真心的对待,刚才只是想试一试李儒在主公心目中的位置罢了,还请主公饶恕李儒的狂妄!”
  听他这一说,王奇的感觉马上好了很多,热情的道:
  “李先生大才,王奇当然会真心相待,还请先生今后能多多给王奇出谋划策!”
  “主公!李儒本来只是一个小臣,现在主公迎帝西归,成就了不世功业,今后定然是四方英雄来朝!若是有我这样的声名狼藉的人在身边,必然对主公的形象有影响!李儒只要能够暗中为主公出谋划策就心满意足了!”李儒轻声道。
  他对事情还是看得很透的,知道那些大臣公卿们会报复自己,但只要自己不再主动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应该不会做太过分的事情。
  “此事无妨,我自有对策!”
  王奇早有对策。他用曼陀萝花特制了一种假死药,可以让服药人假死欺人。和聪明人谈话就是省事,李儒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先是跟随董卓,鸩杀了少帝,唐妃还有何后,后来又跟随吕布,虐待当今天子和满朝的公卿大臣。他本来也没有打算让李儒就这么留下来,现在他主动要求,当然是顺势提出假死之策。李儒是明白人,立刻同意了这个建议。(为了情节的需要,就让他这么假死一回吧!反正以前也有这样的说法!)
  “李先生!现今天子已经在我的保护之下,对于今后该怎么做,先生有何高见?”
  解决了招募问题,接下来就是考较才能的时候了。
  “主公大才!就不必李儒多言了,现在迎帝回京,以天子之命号令天下,即使有所反对,也不回有人愿意抢先出头,但天子在上党时已经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主公想要用天的命令来让他们听从,那却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应该赶快安定朝廷内部,控制朝政,再借用的天子的名义,尽量的扩大实际控制范围,用关中之地为根本,待时机成熟,再以讨伐不臣为名,平定中原!至于江南西蜀这些地方,只要中原一定,十几年间就可扫平!”李儒温声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李儒的长远规划并没什么新意。王奇也能理解,它的专长就是在阴谋暗算和勾心斗角上,长远谋略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事情。
  再好好的和李儒谈了谈朝中现在的人事情况,了解基本的派系,询问了一下对这些大臣的意见,王奇就结束了和李儒的这次会谈。
  第二天,汉帝刘协正式主持了在怀县的朝会。
  朝臣在王奇率军来到以后,大都穿上了好点的衣服,就算没有合规格的朝服,大致还能穿上同品级的官服。到是刘协,他穿的还是那一身稍微有点破旧的帝服,没办法,皇帝规格的衣服可不是随便哪里就能有的,别说王奇没有,就算有,他也不敢拿出来。这次又是带兵出征,匆忙中那里还能给人做衣服,一切只能等回到洛阳再说了。
  先由王奇对着天子跪下,口称:
  “臣王奇奉诏前来,现已击败吕布,恭请天子还都!”
  满朝的公卿大臣们都齐呼“万岁!”,有激动者,甚至相拥痛哭,感觉能在吕布手下活下来,简直像死里逃生一样。
  刘协年仅十一岁,在董卓和吕布手中还没这样毫无顾忌的主持过朝会呢。被群臣的激动所感染,想想自己终于可以完完全全的做回天子,再不用吃冷饭,穿破衣了,也忍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竟然忘了叫王奇平身。
  王奇跪在底下,心头暗骂刘协不懂事。偷偷朝跪坐在一旁的张辽使个眼色。
  张辽会意,马上出列道:
  “陛下!左将军救驾有功,应该对其有所封赏!”
  “恩!”刘协对王奇的印象还不错,一则是当初王允给他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感觉他的儿子应该不会差,再则看到昨天王奇不顾征程疲劳,还先来探望自己,就觉得对方是一个忠心臣子。只是他年纪太小,并没有亲自封赏的经验,只得求助的看向这位率先进城来救自己的将军:
  “那卿以为朕该如何封赏王将军!”
  “左将军乃是当世大才,文治武功,无人能及,臣以为可以拜左将军为相国!”张辽不慌不忙道。
  满朝公卿一阵哗然,虽然当初让王奇来救驾的主意就是他们想的,但他们也只是把王奇当枪使,哪能真正的将权力交给王奇呢,马上就有人准备出来反对了。
  只是他们的行动慢了一点,只听一个声音道:
  “此事不妥,臣下年纪尚青,相国一职,万万担当不起!”
  却是王奇冷眼看到公卿大臣们的反应,主动出来谦让。
  他本来也没准备真的要当相国,让张辽这样说,只不过是漫天要价,顺便再看看朝臣们的反应,到洛阳后好安排这些人的去向。
  他这么一说,公卿大臣们到反而不好再说什么了。人家救了自己,现在已经在谦让了,自己难道还能再当面训斥嘛。
  “这个!”刘协听了张辽的话就是一愣,他虽然年幼,但也知道相国可不能乱拜,再听到王奇主动推辞,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杨太尉!你是老臣,你觉得该如何封赏王将军!”刘协只得转求杨彪。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中) 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
 
  杨彪听到刘协的问话,心中也有点为难。
  当初就是他提议请王奇来救驾的,王杨两家也算是世交,与情与理,自己都应该尽可能的帮助王奇获得更高的封赏。只是看今天的情形,那个匈奴中郎将似乎和王奇是一伙的,如果他刚才要求封王奇为相国,其实就是王奇本人的意思的话,那自己就是厚着这张老脸,也得忘恩负义一番了。
  “陛下!老臣觉得这件事还是先问问王大人的意思才好,看看王大人想要什么封赏!”杨彪不慌不忙的对刘协答道。
  还是先探探王奇的口风,也许是自己多疑了。毕竟,王允这样的忠臣,应该不大可能养出一个像董卓一样的奸臣。
  “哦!对了,孤还没问问王将军的意思呢。王将军,你想要孤怎么封赏你呢?”刘协乖巧的问道。
  王奇听了杨彪的话,就知道他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当第二个董卓,虽然现在天子和公卿全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河内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如果做的太过分的话,难保不出意外。
  “陛下!臣来救援天子和公卿,那是臣的本分,那里敢要什么封赏!只是臣的先父,为国尽忠,清除董卓,却徒遭李郭害死,前次吕布已经以陛下之命前去吊唁,如果陛下真想封赏的话,还请陛下将封赏追赠先父!”王奇跪伏在地,声音已经有点哽咽。
  王奇这么一说,那些公卿大臣们的脸上就有点好看了,不少人都参加了王允主持的行动,现在王允已经死了,自己却还在算计着他的儿子,心里自然觉得有点难堪,只是面上却还得配合着露出一片哀伤。尤其是太尉杨彪,太傅黄琬和太仆韩融等人,当日他们都参加了王允的行动,现在众人都得封高官,而王允却已身死,到真的觉得有点悲泣。
  天子刘协听到王奇这样说,也是十分悲伤。当日王允杀董卓一事,他的印象到并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想想当初十常侍之乱,王允在夜间抱着自己和皇兄回京这件事,顿时也感到十分哀伤。那个白胡子老头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
  王奇这一张感情牌打对了!
  “好!当初王司徒两次救驾,现在又王将军再次救驾,王氏一门三次救汉室于危难之中,实在是莫大的功劳,孤决定追封王司徒为相国!王将军拜为大将军!”刘协激动的道。
  那幼稚的小脸上竟然露除了一丝王者气质,让人不敢正视。
  此时的刘协并没有能力行使真正的权力,但并不妨碍他拥有这样的权力。虽然不能下这个命令,但既然下了,那还是得算数的。杨彪和其他的几个大臣都感到有点无奈,先是董卓摄政,后来又是吕布专权,刘协并没有真正的管理过政务。刚刚赶走了吕布,但以刘协的年龄,却并不适合直接掌管朝政,按照大臣们的意思,接下来的政务应该是由他们掌管了,那知道这边摄政的人选还没安排,那边刚进城的周瑜就以安全为由,将天子单独安置了。
  对他们来说,今天朝会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把摄政的事情定下来,那想到刘协一时激动,还没问他们的看法,就已经把王奇拜为大将军了,不管今天有几个大臣们能摄政,这个位比三公的大将军,无疑将是摄政大臣中的一个实权人物。
  既然已经成了事实,杨彪等人也不准备这件事情上纠缠,再次向刘协跪奏道:
  “陛下,现今非常时期,朝政繁杂,还请陛下任命一二大臣暂摄政务,以辅佐陛下处理国事!”
  “陛下!如今吕布远遁,尚未捕获,此事还是还都之后再议为好!”王奇连忙出奏道。
  现在可不能让杨彪他们分权,在河内是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的。到了京师洛阳,一切就由不得他们了。
  听到王奇这样说,杨彪到对自己先前的看法有点不好意思,此时如果群臣摄政,最大的获益者应该就是王奇了,但王奇竟然推托摄政,看来他还是真心效忠朝廷的呀。
  群臣见状,自然不敢再上奏了。
  “好!既然这样,那就请大将军赶快会送孤回京!”刘协兴奋的道。
  这儿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和洛阳的繁华根本不能相比,要是回到了洛阳,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玩一玩。
  “陛下!”正当刘协在卫士的示意下准备宣布退朝时,一个大臣又出列奏道:“董卓和吕布的同党李儒,鸩杀少帝,绢杀太后,犯下亘古未有之大罪,还请陛下下旨将此人处死!”
  王奇本来以为这件事会被他们疏忽掉了,想不到竟然还是出来了,只得示意张辽出来。
  “那李儒百死不足与惜,只是前日他以天子和众公卿为挟,才不得不答应饶他性命,如今如果再要追究,恐失信与人!”张辽不温不火的道。
  他本人也不喜欢李儒这样的人,但听说这些大臣们竟然出尔反尔的要求处死李儒,反倒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