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看来只有尽快的飞鸽传书,让汝南的刘辟做好防御准备,同时请正要赶来的王奇加快进军,不是来救困在城中的自己,而是尽可能的前去狙击吕布。如果汝南失守,没有大军驻防的豫州腹地,将会直接暴露在吕布军面前。吕布再趁机进攻的话,到时候造成的损失,将会无法估量。
看来自己只有尽量先稳住孙坚,再找机会逃跑了。
这些考虑写出麻烦,其实徐庶只在一句话间就考虑好了。心中计议已定,只得强压住满腔的怒火,缓缓的道:
“如果孙将军真的要这样做的话,那徐某也无话可说,将军请回吧,徐某会安守营中的!”
“唉!”孙坚叹了一口气,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看看徐庶的脸色,还是放弃了。
对徐庶抱抱拳道:
“孙坚知道元直先生忠心为主,也就不强求先生了,但是先生将来如果有何困难,尽管来找孙某,孙某定当竭尽所能,报效前几日的救命之恩!告辞!”
孙坚本来还有点心思想招揽徐庶的,只是根据这两天的相处,知道他不是那种会轻易背叛的人,看了刚才徐庶的表现,招揽的话自然也就说不出口了。
也不管旁边虎视眈眈的卫士,手按腰间的短刀,仰首挺胸,径直走了出来。
看着外面已经清朗的天空,孙坚心头一阵舒坦。
自己这样做不管是对还是错,但既然做出了,那就得毫不停留的走下去。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还有什么意思。大丈夫行事,就应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现在对不起徐庶,但并没有对其造成直接的伤害,反而是救了他的性命,真正要说对不起的,那也就只有王奇了。不过当初王奇曾经故意拿程普要挟自己,后来虽然放了,双方还结成了联盟,但这完全是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的。真正的战争,基本上是由自己的人马在完成,王奇只不过在后面出出钱粮而已。自己完全是被王奇当枪在使,这次违背约定,那也算是自己报复对方的一次行动吧。
乱世争雄,仁义只能给自己人,至于可能的敌人,哪能跟他们讲这些东西。不挖空心思陷害你就不错了。既然对方也不是诚心相待,那自己当然就有理有踢开这个不负责任的依附对象了。
就在吕布的使者回营后,围在城外的吕布军马上有了动作,先是根据约定,派了一小队士卒将吕范等人送到城中,然后就直接拔营起寨,绕过舞阴城向汝南开去。吕布之所以将吕范送给孙坚,到不是因为不想招募他,而是吕范誓死不肯投降吕布,偏偏他在军中还颇有威望,杀了他对吕布控制军心很不利。于是就做做顺水人情,将这个累赘送给孙坚处理。
那孙坚接到吕范,顿时大喜。他在袁术军中时就对这个吕范的才能颇为欣赏,彼此的关系也还不错,此时见到被押解来的吕范,立刻下阶相迎,请他辅佐自己。对吕布的撤军行动,根本就没有加以理睬。一则是现在还不想和吕布翻脸,再则也是怕吕布军有准备,反而会伏击自己。
吕范对于袁术的称帝行径,心中早就有所怨言,看到这个昔日的江东猛虎如此礼遇自己,也觉得十分感动。现在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对于孙坚的前程,他还是比较看好的,很干脆的表示了效忠之意。并且在了解孙坚所处的情况后,马上建议,应该尽快起军,准备在吕布和汝南军交手时,趁乱返回扬州。不然等王奇的救援兵马来了,很有可能会优先攻击自己这一方。
听到吕范建议的孙坚不敢怠慢,马上下令全军集结,准备尾随吕布军行动。他的这一行动,到让正准备悄悄偷跑的徐庶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的行动被识破了,马上放弃了这一举动。
王奇并不知道舞阴城内发生的事情,此时他的前锋离舞阴还有一天多的路程,而徐庶放出的信鸽,此时也没到他的手里。这一切都是王奇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就算他本领再高,也不可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下) 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刘备
就在孙坚有所举动时,远在成都的刘备也有了决断。
刘备的祖父,父亲,都是郡内的一时名人,其实有没有才能也不很重要,当时的刘姓子弟,你只要不是太无能,又懂得结交,生活就不会太困顿。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自小是孤儿的那种。刘备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他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而且关键的地方就是,他老爹死的时候,还没将他入汉室的族谱,这让他年幼时的生活很清苦。
直到他十几岁的时候,意外的赖上了前来涿郡任职的汉室宗亲刘虞。好心的刘虞不但把他的名字报上了族谱,还按照惯例,送给了他一笔钱财,让刘姓子弟能够求学致用,不使目不识丁。
得到钱财的刘备在母亲的要求下,乖乖的和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一起拜了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为师。刘备为人还是非常孝顺的,对于母亲的话很遵从。不过遵从去读书的命令,并不一定代表了他是真正会努力学习。
几百年下来,宗师子弟的不少劣迹都在刘备身上都有所体现,从这一点来看,他到还真是刘姓子弟。实际上,到了卢植那儿,刘备根本就没有好好的读书,整日的走马遛狗,偶尔还喜欢听听音乐,穿穿漂亮衣服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从卢植哪儿学到什么东西。在众多的弟子中,刘备无疑是最不受卢植喜欢的人。每每回想起当日的情形,刘备就是一阵后悔,就是因为自己学识不多,这才没法得到那些文化人的赏识投效呀!
刘备这样行动的结果,就是当他草草结束学业的时候,身上的钱财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就连接下来的游学,都是草草的收场。如果不是刚好到了好友公孙瓒的地盘,恐怕连回来的路费都城问题。
回家没事做的刘备,只好重操旧业,继续过贩履织席的日子。
但是刘备在经历了短暂的奢侈生活以后,已经不在再安于过这种平凡的日子了。在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趁势而起,建立一番事业。
好不容易等到黄巾起义,让他有了一展能力的机会了。想不到却在京师中了王奇的暗算,弄得身败名裂。其实这也和他不安于平凡的心思直接相关,在他看来,当时自己三兄弟是必死无疑的,如果能活得一条性命,那苟且偷生再图报仇又如何。也就是从那时起,刘备学会了一个忍字。
但是很不幸,他遇到了正在算计他的王奇,忍字功没发力,反倒让别人给当面拆穿了,弄得身败名裂。
当然,刘备就是刘备,他既然领会了忍字功的要诀,就不会因此而轻易倒下,对于忍辱负重这一概念,他还是深有体会的。
机遇往往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当刘备忍辱负重的在卢植府中苟且活命时,他命中的幸运星刘焉再次找上了门来。深具战略眼光的刘备很快就看中了这位潜力巨大的族叔,马上抱住他的大腿不放,准备在他身上东山再起。
目标很好,只是他没想到王奇并没准备就这么放过他,刚到益州,他就接到了益州士族不欢迎他的消息。
对于这一点,其实刘备还是能够理解的。这次随同刘焉前来益州任职的人员众多,本地人当然会有所不安。如果仅仅是要几个重要的从事职位,刘备还是准备劝刘焉接受的。只是他没想到,这些益州豪门望族,竟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
本来还指望那位“叔父”能够看在自己曲义迎奉的份上,保住自己的别驾位置。那里想到,刘焉不但解除了自己的别驾职务,还将自己远远的支到剑阁去了。
当时刘备是真的准备反抗的,但是当他看到那个向刘焉进言的张松,目光中竟然流露出一丝目的没达成的失望时,他就突然冷静了下来。几次刻意观察,发现那张松在看向自己时,竟然有意无意的经常流露出一股杀意。此时刘备终于知道了,这,应该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阴谋。
当刘焉再次提出要让自己去守剑阁的时候,刘备很乖觉的接受了。现在成都都是倾向张家的势力,如果留在成都,绝对会小命不保。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去偏远的剑阁,那个地方远离成都,张家的势力应该不可能这么轻易到达。只要自己有恒心,难道还会怕收伏不了一个小小的剑阁吗。
当时的汉中张鲁,名义上已经脱离了益州管辖,甚至还被刘焉称为“米贼”,作为不向朝廷进贡的借口,实际上,张鲁的一切行动却基本上是受刘焉的控制。张鲁的母亲擅长鬼神之道,张鲁驻守汉中时,她还经常出入刘焉府中,在刘府很有影响力。
刘备对于这件事情还是很了解的,因为负责和张鲁联络的,就是驻守剑阁的刘备。
刘焉虽然没有重用刘备,但是对于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刘焉认为在远离中原的益州大地,刘备只能依靠自己,所以一些秘密的行动根本不瞒他。刘备正是在负责联络张鲁的过程中,开始慢慢的和张鲁拉上关系的。
刘备眼光很辣,他看得出来,张鲁是一个真正为平民老百姓考虑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有些是很不得汉中豪门人心的,但他还是决然的在做他的基层工作。米贼米贼,其实就是豪门因为他救济平民的行为而产生的一个称呼。汉中的张鲁,其实严格来说,就是一个乱世中的平民政权。
对于这样的人,刘备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不过在谈及自己的野心时,刘备讲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在游学幽州时,见到的普通老百姓的穷苦生活。言语之间,也更多的是在说自己准备如何为百姓做一番事业的话。
相对站在豪门势力这一边的刘焉,刘备的言论无疑更容易得到张鲁的赏识。这样的结果,是刘备根本不需要什么金帛财物,就顺利的结交到了张鲁这一个地方豪强。如果蜀中发生意外的话,张鲁无疑会成为刘备的一大臂助。
而作为代表平民势力起兵的马腾韩遂等人,差不多也是抱着同样的思想。一般来说,同样思想的人更容易站在一起,所以本来没什么关系的张鲁和远在西凉的韩遂马腾,也在刘备这个有心人的促成下,关系颇为不错。如果王奇想攻击汉中,就还得问问韩遂等人的意思。
王奇的本心,只是觉得在益州富庶之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刘备的野心应该会泯灭。但是现在意外的让刘备去驻守生活艰苦的剑阁,不但没有让他泯灭野心,反而坚定了他不甘平凡的心思。
在驻守剑阁的日子里,刘备并没有因为民少兵寡而有所懈怠。反而是更加用心的管理剑阁这一亩三分地。剑阁本来就只是一座军事要塞,根本就没多少人,所以本身政治才能不高的他,在多花了点心思后,也就管的井井有条了。特别是对于民心这一块,戴着汉室宗亲这一顶高帽子,再不避嫌的和乡井小民们亲热的处在一块,很容易的就赢得了当地人的赞誉。对于过往的才能之士,刘备也是极为礼遇。
只是这些才能之士的态度就有所不同了,一般的武夫走卒,对于刘备的礼贤下士极为赞赏,很快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纷纷愿意和他交往;但是那些豪门大户,特别是那些豪门的士子,他们就不是非常乐意和刘备这样的“不学无术”之辈交流了。
当时流行的除了王奇的小五经外,就是传统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了。刘备作为当世鸿儒卢植的学生,又是大儒王奇的师兄。在那些士子们认为,他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交谈之后大为失望。王奇的小五经不能说也就罢了,对于传统的老五经也毫不精通,刘备很快就被益州的豪门士子们列入了“不学无术”之辈。
但就是这样,刘备在益州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特别是在外来的那些官员中,隐隐有以他为首的趋势。
当刘备被刘焉召回新治所成都时,刘备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认为,刘焉这次召回自己,很有可能将要重用自己。
因为刘焉的几个儿子中,当左中郎将的刘范和当治书御史的刘诞,都已经在李郭之乱中死在京师了,只有当奉车都尉的刘璋跑了回来。
刘备是见过这个刘璋的,不但本身没有才能,更缺乏作为一个人主最基本的魄力,象他那样优柔寡断的性格,只适合在家当当公子哥。刘焉虽然才能也不见得有多强,但是他拥有作为人主的魄力,所以应该能看到刘璋的这一个缺点,现在既然召自己回成都,那就很有可能将会委以自己辅佐刘璋的重任。
只是有时候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高,他来到成都后,除了刚开始时刘焉还在病榻上,和刘璋一起热情的接待了自己一次,随后就一直没召见自己。对于这样的结果,刘备感到的是失望和无法理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