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新冠入仕,陛见君颜。云呈五色,露立千环。燕虹巧临,鸾光映壁。献诗陈雅,愚臣觐安!”王粲轻轻的道。(这首诗怎么样?呵呵,临时凑的,没注意平仄和押韵。)
本来都高兴喝酒的群臣,听到这首诗立刻静了下来,就连士子们也大多把目光看向了王粲。
诗文首先讲到了这次新科中举,来见王奇这件事;然后讲了做这首诗的环境是怎么样的,用千环来暗示周围全是高级文官;又用燕虹来指明时间是晚上,月光很明亮;最后总结说是奉命著诗,把诗送给王奇。
诗应该只能算是最普通的应酬诗,甚至和王奇的主题都有点不相干。但里面的一些用句,就大大的出乎人预料了。
首先是陛见君颜这句,“君”字还勉强能说的过去,这个“陛”字,现在却已经是皇帝的专用代词了;还有一个更强烈的句子,就是云成五色,五色之气是什么,五色之气就是范增说的非人臣之气呀。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时愕然。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下) 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祢衡
“哈哈哈!满堂阿谀之辈、谋逆之臣、无能之士,不想我祢衡竟与此等鼠雀同列!”
一阵破锣般的狂笑传来,打破了本来的沉寂。
本来众人还在为王粲谋逆性质的话句而惊讶,此时听到祢衡的话,立刻不约而同的把矛头对向了他。
“放肆!无礼狂生怎敢在宴上喧哗!”
“无礼之徒!不过一会试第三,竟敢小视天下能人?”
“哼!狂笑妄言,哗众取宠!”
……
大多数人都或轻或重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王奇面色阴沉,心中却是暗暗庆幸,祢衡这一出声,不但把刚才的紧张气氛消除,还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他身上。本来还在担心以什么态度对待王粲的诗,祢衡这么一说,就可以让自己不用马上决定如何处理王粲了。
同时又暗中高兴,幸好没有让武将们参加酒会,不然就算刚才王粲的的话句不引来关羽等人的意见,刚才祢衡的话,也会激起众将的极端不满。武将们可不会只是嘴上说几句这么简单,到是真要大打出手,就又会败坏自己的名声了。
“祢正平天下名士,怎能胡说我坐下无能人?岂不知我文有郭奉孝、荀文若诸君,此皆王佐之才;武有张文远、黄汉升诸公,此皆大将之才!”王奇脸色十分阴沉。
又手指众人说:“如今一次大比,净得百余才能之士,岂可谓无贤能之士!”
“君言差矣!郭奉孝可作伴读书童,荀文若可作账房书记,用之朝堂,则如以小鼎烹大鲜;张文远可使市井斗殴,黄汉升可使南山射猎,使之疆场,则如以杯水救车薪;场中之士,则如未髻小童,三五年后,或可识字!”祢衡半靠在身前的案几上,双眼朦胧的指着场中诸人喝道。
王奇大怒,这样狂妄的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不过考究他的名声在外,王奇又不敢真的把他怎么样。
“哼哼!吾等如未髻小童,祢先生则如一半醉歌姬,可使脱衣而舞!”郭图忍不住脸色通红的斥道。
骂一个读书人为女人,也算是极大的侮辱了,其余众人虽然在祢衡的话后大都气得青筋暴跳,但听了郭图的斥责,反倒是气消了一半。
“哈哈哈!怎能只脱衣而舞,堂上昏暗,吾当裸身而舞!”祢衡大笑着站了起来。
在场中诸人(包括王奇)目瞪口呆的神情中,款款将衣服脱去,踏步到场中央,边舞边作歌道: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音‘求’)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字形应为‘王’旁,音‘阵’),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界’),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字形应带‘木’旁,音‘福’)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一首《东皇太一》用他那嘶哑的嗓子唱起来,直让人毛骨悚然。
祢衡的舞蹈很有现代主义风格,歌曲的声音也是充满感情,如果不看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整个表演可算极为动人心弦。王奇虽然对祢衡的才能大为敬佩,不过看到他竟然在这样欢庆的场合唱一首祭歌,还是忍不住心中大怒。
刚好看到祢衡在唱完这首歌后,顺势倒在了地上。立刻下令:
“祢正平醉了,速将他扶下去休息!”
侍卫立刻上前去将刚刚准备爬起来的祢衡扶住,也不待他说话,直接将他抱住,抬起身子三步两步就跑出了院子。出了院门,才听到他说什么“此先贤之歌,献与诸神……”
酒宴被王粲和祢衡这么先后一搅,众人都有点兴致大减。
接下来司马朗也做诗唱和。他的实际能力较强,但诗词上就不是那么有才能了。相对于前面两位,众人听了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王奇给了王粲状元的称号和司马朗榜眼的称号后,在众人的恭喜声中,酒宴正式结束。
************************************************
“奉孝!广平!你们以为今日之事该如何处理?”王奇沉声问坐在下面的两个亲信郭嘉和沮授。
他正懒散的坐在榻上,手抚额头,烦恼不已。
王粲的话是一个问题,如何处理祢衡更是一个问题。不给个明确的交待,肯定会引起下面那些人的意见。
“主公!王仲宣今日之言,可谓是道出了天下士子之心!只是此事明天必然会传遍全军,主公还需做好关将军有异议的准备!”郭嘉不在意的微笑道。
王粲的诗中隐含的心思,自然是希望王奇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而郭嘉现在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他也认同王粲的说法。
只是自从祢衡说他可作伴读书童以来,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让王奇把握不住他的心思。
“主公匡扶社稷,名重天下!虽然现在中原已定,但天下未平,此时如果……是否尚早了点!”沮授皱眉道。
他也是和王奇一条心的。自从韩馥兵败,沮授不得不退隐以来,已经看穿那些豪门的真面目。跟了王奇以后,见识到了王奇的才能魄力,以及刘协的昏庸无能,对于王奇取汉而代之基本没什么异议。只是觉得王奇如果现在就准备取汉而代之的话,有点太早了。
“代汉之事自然是太早了,就算仅仅想称王,也稍微早了点!如今中原初定,百姓生活还颇为困顿,如果冒然行动,只要有心人一挑拨,定然会有人起来闹事!所以最好是等百姓生活安定点,再行大事!不过主公平定中原,天子不表彰一下也说不过去,袁绍都能拜魏公,主公怎么不可以进爵?此时进爵公位,还能鼓舞士气,振奋军心!到时就可以一鼓作气,扫平天下!”郭嘉还是一脸微笑。
“这到不错!文和留守京师,想来应该已经有所行动了吧!”沮授点点头。
“贾文和可不是为了此事留在京师的,现在王仲宣的的一番话,只是让我们的计划提前了而已!不过文和审时度势,主公也没有定下具体的规定,他有所行动也不意外!”郭嘉解释道。
虽然沮授话中没有枢密院隐埋了什么事的意思,但为了以防万一,郭嘉还是解释了一下。
沮授立刻微微一笑,表示他并没有什么误会。
王奇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王仲宣该如何处理?他的心思可不像是只要进爵就可以了!”
“主公!正如奉孝所言,此时进位尚不合适,所以王仲宣虽然忠心可嘉,但主公最好还是先申斥他一番,以稳定他人之心!当然,为了不打击众人的忠心,申斥之后,当以王粲才能不可没为由,对他委以重任!王仲宣是聪明之人,应该能明白主公的心思!”沮授说出了他的处理意见。
王奇看到郭嘉也点点头,知道他也是这样的心思,遂又问道:
“那祢衡呢!此人实在是太狂妄无礼了呀!”
听到王奇这样问,郭嘉和沮授不由相视苦笑。
祢衡明着是在骂王奇的众官无能,实际上却是因为王粲的那番言论引出来的,所以暗中的寓意,其实是在骂王奇的臣子们不忠于汉室。不过如果现在说祢衡坏话的话,就有没容人之量这个嫌疑了。
“主公!那祢衡虽然指责了臣等,但是其之所以会出这番话,却是因为王仲宣说话后,主公并没有及时处置他!祢衡对于汉室的忠心,应该是高于对主公的忠心。而且此人天性狂妄,无法和同僚共事,实在不适合留在军中!”郭嘉直接道。
他信任王奇,也知道王奇同样信任自己。刚才的一番话,并没有夹杂任何私人感情。
沮授也是心怀同样的心思,但他却又另一番考虑。
“从祢衡今日的狂妄来看,就算处死他也是应该!只是他名满天下,真要杀了他,必然会让主公担上一个恶名!而且他已经是主公新点的进士,也算是主公的官吏了,将他赶走,同样会寒了天下士子的投效之心!”
王奇听了两人的话心中宽慰,只要他们不因为祢衡的指责而强烈要求自己处死他就好。对于具体如何处理,王奇在祢衡的那一番表演后,就已经有了决定。
“此事不难!如今我要大军北上,江南的孙曹吕三家定然不可能不有所行动,为了便于抗击,本着同盟之谊,可要求刘表出兵相助!不过刘表既然接了袁绍的书信,有可能不再诚心与彼此的盟约。为了让他出兵,还得派一个使臣前去!祢正平才能高绝,自然是使者的最佳人选!”王奇微笑道。
他早就从历史上知道了祢衡的死法,虽然少了这样一个人才有点可惜,但心怀异志的祸害还是不能留的。
“呵呵!主公英明!”郭嘉和沮授立刻反应过来。
祢衡的狂妄是天生的,出使刘表的话,他的臭脾气肯定会得罪荆州的一些权贵,就算刘表不动手,也难保他的手下不介意。只要祢衡出了问题,刘表的明声就会变臭!以后王奇还能找到一个进攻他的借口。说不定刘表为了得到王奇的谅解,还会全力的进攻吕布,表达忠心。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旦祢衡死了,反而逼得刘表马上投向孙曹吕那一方。
对于这一点,王奇并不是那么在意。南部防线经过徐庶这么多年经营,就算不是铜墙铁壁,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汝南有黄忠、刘辟、龚都,南阳有武安国和陈群,再加上徐庶的指挥协调,就算诸葛亮和庞统提前出山,防上几个月也没什么问题。真要这样,王奇还可以先对刘表动手,然后仿效元军攻击江南一样,在夺取襄阳等地后,顺长江南下,从陆上消灭江南联军。
第二天,就在众人以为王奇会正式召集群臣商量昨天那事的时候,王奇却突然宣布,由于前线战事紧急,命令各部队立刻启程赶往渔阳郡。
同时对王粲昨天的话进行了书面训斥,不过又说出于爱惜人才的考虑,权且任命他为渤海太守,管理南皮城。任命司马朗为信都留守,任命祢衡为使节,出使刘表处游说他联合出兵攻击吕布。其它的各个进士,也全都被任命为了一方县令或县丞。
根本没给大家提意见的机会,这件事情就被压制下去了。
虽然关羽这样的人有意见,但他们牢记王奇说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反正王奇已经训斥了王粲,也就不准备再深追究。
至于祢衡辱骂群臣的事情,文官早就心中有数,武将经过王奇的暗示,也知道王奇是准备变相的流放祢衡,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意见。
**********************************************
王奇的大军行军速度很快,九月底就已经抵达幽州治所蓟县。
周瑜早就先期抵达蓟县,对于幽州的接收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
接受了田豫等官员的拜见,王奇便询问起最近的战事。
从田豫的嘴里,王奇知道了乌桓内乱后,经过几年休整,实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不过上次三族六万骑兵出征,却也让乌桓战后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几万战马消耗了一半,恼羞成怒的蹋顿遂决定趁着王奇和袁绍实力大降这个机会(他以为的),联合三族出兵。总计有骑兵四万余人,步兵十万人。
由于上次出战的都是三族最优秀的战马,剩下的全都是一些普通马。加上东北马本来就不如西凉马,实际战力能有三万就不错了。
这次三族出兵,一开始是准备直接进攻渔阳郡的,没想到在守军的坚守下,却被长城牢牢挡住。不过已经开始调兵到上谷郡,准备从居庸县入侵。
居庸附近山势险要,偏偏目前没有完备的关卡,如果大军入侵,很有可能就会被攻破。
十几万的部队,王奇军当然不怕,但这些异族一旦入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