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傩盏陌仓霉ぷ鳌U秸谋澈螅强床患钠渌薄?br /> “恩!以后作战一定尽量注意不危及百姓,上次文和做出放弃长安的决定就很好!”王奇开心的笑了。
想想也是,三国时魏蜀吴加起来也没自己现在的人口多,随着中原平定,大家战后余生,必然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只要保持对北方异族的人口优势,想要乱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主公!如今文和守潼关已经有几十天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将西凉军击退,主公是不是亲自走一趟,以你的名望,定然能招募那些羌人投降!”程昱建议道。
羌人尊王奇为圣人的事情,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不是考虑到王奇还在远征幽州,韩遂这次也不会让几万羌兵参加。只是他没想到王奇这么快就解决了袁绍和异族,弄得他在刚得知王奇即将回京时,都狠狠的打了探子一个耳光,斥责他胡说动摇军心。
“不错!风霜将至,到时候天寒地冻,就算文和不反攻,他们也要撤退了!我还是趁机走一趟吧!”王奇笑道。
羌人的武勇他早就听说过,上马能驰骋,下马能步战的战士,当然是最好的兵源。而且对于王奇来说,羌人和其他异族不同,北方诸胡寇略汉人,对汉室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这个羌人,王奇翻翻史书,发现反而是汉人奴役他们的时间比较多。而且羌人和汉人联姻现象比较频繁,用不了多久,就会完全被汉化。只要王奇能得到这支部队的效忠,就能促进他们的汉化进程。为了天下,王奇当然要全力以赴的去招揽。
*********************************************
长安新开的一家茶馆里。
一个十七八岁,腰悬短剑的青年文士。充满犹豫的对他身边的人道:
“二哥!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
身旁那个年纪差不多的青年笑着的拍了拍他的肩。虽然年纪差不多,但他腰悬长剑,身材修长,平白比刚才那个青年老成了不少。
“三弟放心,这件事情肯定能成功!”
长剑青年双眼不经意的看了一眼不远处车水马龙的长安府衙,一脸不屑的道:
“那韩遂无能,自以为长安空虚,只要程银一将留守即可,岂不知朝中能人无数,对他的进攻早有准备,估计用不了多久,大军就会反攻了!”
“既然朝廷马上会反攻,那我们也没这个必要去冒险,还是好好待在家里算了!反正父亲也没同意我们出仕,立了功也是白立!”短剑青年闻言立刻退缩了。
“哎呀!三弟,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吗,王丞相这次平定河北以后,手下精锐士卒不下五十万,钱粮更是占据了天下十之七八,扫平天下之势已成,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时候立点功劳,将来军功簿上可就会没有我们的名字了!”长剑青年正色道。
“我们是读书人,要这军功何用?”短剑青年喃喃的道。
但显然知道不大可能说服长剑青年,说的非常的低声。
长剑青年当作没听见,自顾自的继续给短剑青年分析道:
“我虽不知道朝廷的策略,但想来也不过预作地道,暗置奸细这两种方法,只是西凉贼子寇掠成性,一旦前方兵败,回来时定然要劫掠百姓,此时朝廷的大军还没到来,无辜的长安百姓根本没法和西凉军对抗!为了满城的百姓,我们也该出手相助呀!”
听到长剑青年的这番话,那短剑青年才神色一动,问道:
“那二哥你有什么好的计策吗?”
“嘿嘿!好计没有,毒计到有一条!”
“计将安出?”
“只需……”
两兄弟的话句越来越轻,一盏茶的时间过后,两人已经从茶馆出来,茶博士热情的将两兄弟送出门来。
“两位司马少爷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
王奇抵达潼关时,看到的是正高兴的在烤牛羊的一大群士兵。
虽然全军铠甲具备的列队迎接他,但他还是对那些在烤制食物的士兵更感兴趣。
“这是为何?”王奇笑着问贾诩。
他当然知道贾诩可不能是为了欢迎自己,才下令士兵们烤制牛羊的。
“主公明断!我猜那韩遂军中粮草已经不多,正让士兵烤牛羊来吸引他们的投降呢!”贾诩会意的笑道。
“这,这又怎么可能,汉中富庶之地,西凉近几年也收获颇丰,怎么可能军粮不足!难道是……”随即摇了摇头,问道:“文和如何得知?”
他刚才本来想说难道是胡氏兄弟烧了军粮,但后来一想又觉得不可能。韩遂大战略上没什么才能,但毕竟是一员老将,对粮草的防备应该很严密。被烧个一两堆粮草还有可能,想将大部分军粮烧毁,胡氏兄弟应该没这个本事。
“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韩遂军中缺粮,却是千真万确的!探子用望远镜察看西凉军粮道,发现已经连续三四天没有粮食运到!而观察西凉军营寨,也改成熬粥糊口!很有可能是西凉军的后方出现了问题!这样的事情错过一次就没下一回,为了不让西凉军腾出手来解决后方。就算主公不来,臣下也准备在今天进攻!”贾诩奏道。
“恩!”王奇点了点头,觉得是不该错过这个机会。
但随即问道:
“那如今敌我对比如何,就算是十几万饿卒,战斗力也不一般呀!”
“呵呵!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攻守战,我军伤亡不过一千,却俘虏两万。西凉军减员已逾五万!”贾诩淡笑道。
他说的不在意,王奇听了却是暗暗赞叹。早知道当初守白马的时候,是不是也该让他来指挥!
贾诩看到王奇的脸色,却是无奈的解释道:
“主公有所不知,西凉兵虽多,却都是乌合之众,别说冲杀时了,就算是两军对阵,他们也没战法!后来据几个俘虏说,他们不少人原来都是牧民或农民,听说军队管饭,才来当兵的,心中打的主意是,一和敌人交战,就立即投降!这样的人大概不下五六万,如此乌合之众,怎能真正打仗!我还后悔浪费了不少弩箭呢!”
“就是!那帮子小兵真没意思!”旁边的张飞也不满的开口应道。
眼睛却不时瞟向那边烧烤的皮焦肉脆、满场飘香的几只肥羊。
王奇这才理解过来,估计这五万人就是后来熟称的炮灰兵,先花费守军一定的精力,在进行正规军的强攻。可以说,那些平民自以为得计,其实还是被人利用了。
“呵呵!那后来韩遂可曾派出过主力?”王奇问道。
“攻过一次!不过我看那帮人虽然铠甲具备,武器精良,但战斗力还不如那帮乌合之众,连弩的一次齐射,就取了五六千人的性命,其中一半是自己摔死或被友军踩踏死的!估计应该就是汉中的张鲁军!也正是那次攻击后,韩遂开始减少进攻的次数,听说最近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旁边的张绣插嘴道。
在名义上,他还是防守军的统帅,贾诩只是军师而已。
看看那边的烧烤牛羊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王奇欣然道:
“好!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攻吧!”
**************************************
王奇军的进攻很成功,此时韩遂军不但因为几顿没有饱食,战力大降,刚刚接到的长安被人攻克的消息,更是让全军士气大跌。
在张飞典韦两员大将的带领下,一万骑兵配合五万步兵,如猛虎般杀入西凉军寨中。
韩遂手下现在的十一万西凉军,除了少部分张鲁军士卒外,剩下的要么是彪悍的羌兵,要么是真正的西凉精锐。无奈此时他们士气大降,力气也大降,当张飞典韦他们一阵冲杀,后面的王奇军再推着大量香喷喷的牛羊前来勾引时,他们怎么还能兴得起抵抗的精神。
除了马腾手下的两万骑兵和韩遂的一千精骑、几千精锐跑走外,余下的八万多西凉军,全都被王奇歼灭。其中光是俘虏就高达五万。
由王奇出面,以羌人心目中圣人的身份向他们保证,只要投效朝廷,将来朝廷可以在西凉划一片水草丰美的膏腴之地给羌人。而且将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管理内部事务,不用纳赋税,只要每年出多少青壮从军就行。
听到这消息的羌人欢欣鼓舞,当即有三万多羌人宣誓效忠王奇,并且表示愿意派遣使者前去西凉说服羌人头领,前来投效王奇。
王奇知道他们的忠心,但他可不认为马家父子会这么简单的任由一直听从他们的羌人就此脱离管辖,毕竟人心难测,王奇干脆以即将派大军征讨西凉为由,拒绝了他们的建议,给他们派发兵器,让他们和一万骑兵作先锋,准备攻击已经没多少实力的凉州。
到也不是想利用他们当炮灰,主要是羌人熟知西凉地理,由他们带路,可以方便不少。
收降了羌人的王奇自然是回洛阳了,追击的贾诩张绣他们,却是一路追击直到长安城下。本来张绣还准备派一队士兵通过早年挖的地道进城,来到城头才发现城上竟然是大汉的旗色。正在疑惑间,城门大开,城中涌出大批的长安百姓,欢迎城守张绣归来。
贾诩忙问这些人缘故,却只知道是长安大族司马家的一位公子组织大家行事,没经过什么拚杀,就轻易占领了长安,还把几千准备重新夺回城池的守军挡在城门外达三四天。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下) 第二百零三章 司马兄弟
“哼!什么司马孚,我看应该是司马懿才是!”王奇冷哼一声,将加急飞鸽传书递还给旁边的郭嘉。
“不管是那个司马,此等人才,主公都应该将他纳入麾下才是!”郭嘉微笑着随手接住书信。
这封飞鸽传书是贾诩关于长安城的汇报,信中自然向王奇叙述了这次破城的经过。只不过内容是司马家某位公子如何机智百出,成功夺城的事迹。但信中提到的这个司马公子,却不是司马懿,而是王奇几乎没怎么听过的司马孚。仔细看那封信,王奇只是知道贾诩也对这个司马公子有所怀疑。
“这不过是一个虚张声势,诱敌外出的计策罢了,并没什么特别的!司马孚文采不错,才能平庸,这次的表现,也许只是少年人的冲劲罢了!”老成的钟繇和司马家关系还不错,并不认为那个司马孚有这个才能。
“哦!元常不怀疑是别的人吗?司马懿此人才能如何?”王奇有点奇怪,他知道钟繇和司马家关系不错,应该比较了解他们家族的情况。
“昔日杨俊以识人著称,他以为司马懿将来决非寻常之辈。不过我看其年纪幼小,经书不通,现在绝对是庸碌之辈!”钟繇笑道。
王奇笑了笑,不置可否。
司马懿才能卓著,年青时确实没表现的机会。因为他的家族虽大,却是文官世家。而等他长大成人,天下的好地盘都已经被人占尽了。在王奇看来,他年青时韬光养晦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一般的霸主,都是不会允许身边留下一个潜在敌人的。如今自己权势滔天,他就更应该隐藏自己了。现在之所以不被人轻易识破,估计就是因为隐藏功夫好,即便是钟繇这样的才能之士也被瞒过了。
“元常兄!如果真如你所说,恐怕你还真的被他骗了!”郭嘉对钟繇的第一句话不以为然,听了他第二句话,却立刻说出了相反的看法。
“哦!他为何要骗我?”钟繇知道郭嘉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说了,就肯定有他的原由。所以直接追问骗的动机。
“他为何要将次功劳赠与他的兄弟,也就是他为何要骗元常兄的原因!”郭嘉并没有直接作答,不过说的这句话,却真的让大家对司马懿起了疑心。
众人前后一想,还觉得有点不对劲。如果这样两次都是有目的欺骗的话,那此人的动机就很值得怀疑。仅仅是不愿领功,还可以为理解为不愿出仕,但平常也装作一个庸碌之人,那就绝对有问题。
“好了!此事不必多议,我准备稍后召司马兄弟同时进京来见我,到时见了面,自有分晓!呵呵!告诉使者,如果司马家称司马懿得了风痹,不能行动,就让他们连床搬来!”王奇不以为意的说道。
群臣虽然听出王奇说的不以为意,但从他的字里行间,怎么都觉得王奇是已经有所把握了。
当下不再说及此事,由荀彧转移话题道:
“主公!羽林禁军三大军团的副将,及下属将领的名单,已经送到兵部,让兵部编列名册,以便按职给薪。是否批复,还请主公示下!”
说着从袖口取出一本名册,双手拿着逞送给王奇。
王奇的军队负责机关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主管军务和军情的枢密院,想当于老美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一个就主管拨款和后勤的兵部,相当于老美的国防部。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