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只是这个邺城的事情就比较麻烦了。邺城的第一大家族现在已经是甄家,考虑到甄家对稳定民心的重要性,王奇在甄豫提出要购置一些田产时,非常大方的将可以受漳河灌溉的十顷良田划给了甄家,令他们在当年秋季就收获了大量的粮食。
到了今天三四月,正要开春播种的时节,新措施下的朝廷田产却发生了争执。
随着河北战事的结束,由于王奇声明不再追究冀州豪门以前追随袁绍的事情,邺城的豪门大户也大多开始返回。当时他们并没什么争执,反正根据王奇的妥协政策,是允许豪门出牛马种子,入股流民的种植业的,到收获季节从中抽成。只是开春的时候,这些豪门却发现几乎所有的良田都被甄家雇用的流民占据。不但没有好的良田留给他们,甚至剩下的田地都不够他们雇用的流民分配。
本来就已经对官府没收田产大感不满的几个豪门,立刻去向邺城城守姜囧禀告此事,认为是官府欺骗了他们,觉得官府没有诚信。姜囧算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官吏,军事上和内政上都有一手,接到几家豪门的诉讼后,立刻判令甄家将叫流民抢占土地的七成空出来,分给其他豪门种植。
甄家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是按规矩办事,不用交出来,当其他豪门带着子弟前来接收耕地的时候,竟然怂恿流民作乱抵抗。甄家的几兄弟甚至亲自出面,打伤了几个其他豪门的子弟。
王奇留姜囧镇守邺城,本来就是为了防止有民变,他听说此事之后,立刻派出邺城的守备军出面镇压。只是甄家那几个兄弟却公然拒捕,声称和王奇有婚约,姜囧敢抓他们就是自寻死路。姜囧毫不客气,一面上书王奇,说明此事,一面却派士卒强行冲进甄府,将挑动伤人的甄家几兄弟抓了起来。
王奇在接到姜囧的逞文不久,由甄宓亲自书写的信函也来到了他的手中,信中一面请求王奇出面救援她的几个兄弟,一面又声称,她剩下的几个兄弟已经准备鼓动流民包围城守府请命了,请王奇行动要快。
随后第三份是加急报告,由邺城的情报网送来。信中说那几个富户豪门看准此事,准备利用这件事做文章,鼓动其他地区的豪门做乱。
王奇虽然不认为那些豪门会笨到在这个时候和自己对抗,但还是觉得事情紧迫,决定亲自前去邺城解决此事。
不过在临行前,收到了一封曹操半个月前发出的表章,声称他的冒险船队,在夷州东南方向发现了一个大陆,岛上冬季如夏,居民尚未开化,不是王奇说的北俱芦洲,就是吕宋岛,恳请朝廷降旨,准许他讨伐该地,收入治下。
王奇知道曹操的意思,是因为当初他将夷州纳入治下后,自己曾经以天子的名义下旨褒奖他,不但封了孔融等人的正式官职,还封了曹操为镇夷侯,所以这次又来讨赏了。
虽然现在前线估计已经正式和曹操开战,但王奇觉得这样的冒险精神非常值得提倡,就又发特旨褒奖褒奖曹操,封他为吕宋大都督,准许他治理该地;又虚封领导此次探险行动的负责将领为新侯,第一个登岛的士兵为金吾卫,以示嘉奖。反正不花自己一分钱,对后世还非常有利,这样的便宜好处王奇当然愿意接受。
王奇到了冀州后,发现事情并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主要归功于邺城的城守姜囧。他在接到情报处关于其他豪门准备联络作乱的消息后,立刻下令戒严,将几大豪门请到自己的府中,声称让他们共同审理甄府这件案子。同时紧闭城门,严禁可疑人等出入。
本来正准备包围城守府前去请命的流民百姓,看到这个架势也知道不好,都乖乖的呆在家中不敢出来。直到王奇率领三千近卫进城,持续关闭了几天的邺城城门才被打开。
随后王奇亲自拜访了甄府,跟甄宓只商谈了一顿饭的功夫,就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放了我哥哥他们,我跟你走!”甄宓脸色不好的说道。
脸上已经没有了轻纱,既然准备将自己作为礼品换回兄长,就得先让对方看一下礼品的成色。绝世的容颜上带了一丝傲然,眼中无奈,哀怨,愤怒这几种色彩不断交替变换,让王奇这个看惯了美女的人也一阵神醉。
虽然还没几个兄弟确切的消息,但有关他们受刑受虐的虚幻消息却经常传来,甄府上下都快乱成一团。现在唯一能说得上的话,就是这位甄大小姐,谈判自然也有她出面。
“交出所有抢占田地,本相就不再追究此事!”王奇冷冷一笑。
这算什么?有这么求人的吗!
“那我哥哥他们呢?”美女脸上终于配合的露出了一丝哀求。
王奇紧紧的盯着甄宓,她脸上虽然是哀求,眼中却已经完全变成了愤怒。
“求你了!”甄宓毕竟是一介女流,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受不了王奇的注视,终于还是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王奇却是用折扇轻轻的挑起甄宓的下颚,看到美人眼中的一丝哀求,感觉十分的畅快。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小女人自从第一次见面后,对自己的态度就一直很不友好。今天终于低眉向自己投降了。
王奇松开折扇,啪的一下将它打开,轻轻的扇了几扇,沉声说道:
“今后甄家不再参与田产租赁!你再随我回京!”
甄宓有选择吗,在姜囧戒严后,他就知道几个哥哥的密谋已经泄露,此时已经不是追究能不能救回几个哥哥的时候了,而是该考虑怎么保住这个家族。如今王奇开出这样的条件,已经很让她满意了。
看到甄宓一脸哀怨的样子,王奇不由轻笑道:
“放心!在你自愿之前,我不会碰你的!”
甄宓大窘,她刚才正在想,虽然自己最终还是不免要为家族牺牲,但能归到这个男子手中也比落到那个袁熙手中要强,再怎么说人家的地位很不错,虽然为人很可恨,自己就当是被狗咬一口吧。那里想到王奇却突然说不会碰自己,想想自己刚才的臆想,反倒觉得自己有点淫荡了。在内心不由对王奇又是一阵咬牙切齿的狠骂。
“哈哈……”王奇不理甄宓,大笑着开门离开。
******************************************
最后的协议是,甄府撤出所有抢先租用的土地,除了那十顷良田,今后甄家将不再参与租赁田地,而王奇也不再追究甄家几兄弟闹事的事情。虽然甄府有人不同意这样的处理,觉得他们没有什么错,但在王奇把甄家几兄弟鼓动他人闹事的证据拿出来后,就再也没人敢啃声了。
随后,王奇又下令将那些鼓动闹事的其他几个富户请过来,声明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只是对他们言明利害,妥加教育。告诉他们自己的最后判决,让他们必须遵守。
看到王奇这个丞相亲自出面和自己商谈,这些注重门第的豪门当然不敢再有所隐瞒,声称自己鼓动他人作乱,是有人故意挑唆的,至于是何人,由于此人声望较好,不便透露。不过也保证,今后一定会安安心心的当顺民,不敢再有所异动。
王奇心中有数,这次鼓动的人应该就是南方来的人,自己的情报网已经有线索,也就不再细咎,就这样轻松的放他们回去了。
这次之所以轻饶了他们,主要是时间不同。现在他们已经真正是自己的子民,处决他们,就是等于处决了自己的财产。而且此时自己的后方没有其他的威胁,出了叛乱,也就只能牵制一下部分守备军。凭他们的实力,根本没法对自己造成真正的伤害。反倒是处决了的话,可能引起其他豪门的误会,对自己产生恶感。自己的东西打一下就可以了,打死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防止次类事情再次发生,王奇又制定一个严格的规范,规定在朝廷土地没有多余前,每个富户最多只能雇用多少流民。避免再次出现甄家一家独大这样的事情。
处理完这次的事件,已经是五六天之后,王奇在回京师前,再次拜访了一下甄府。
这次再离开的时候,他的队伍中就多了一位美人。
************************************************
和关羽同时开战的,还有在新野的外交战。
新野的守将是文聘,副将是霍峻,军师是韩嵩。周瑜大军抵达育阳后,却只是埋头操练士卒,对新野城的刘表军不闻不问。
这样过了几天,文聘先忍不住了。早知道对面来了十万大军,来了却不闻不问的待在城中,这样的气氛谁受的了呀,何况自己这边还有心病。和军师一商量,最后决定由韩嵩和霍峻出面,带上一些礼品,前去犒军。
周瑜没有丝毫异常的接待了两人,当韩嵩问及大军何往,可要刘军帮忙时,周瑜立刻提出,大军准备讨伐吕布,希望刘表军能配合一下。
韩嵩听了这句话才放下心来,认为对方没对自己这边有怀疑。忙表示,自己军这几年荒废军事,士兵恐怕不是吕布军的对手,不过本着同盟之谊,可以允许周瑜借道自己境内,从荆州出兵偷袭吕布的后路。
看到周瑜有一点不豫,立刻表示,虽然仅仅是借道,但刘表军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军粮支援,希望王奇军能够理解。
周瑜听到韩嵩这个条件,才高兴的点头同意,双方商量了一下具体的行军路线和接应时间,韩嵩就告辞离开。
等韩嵩一走,周瑜立刻叫人准备,当高顺等人询问准备在什么地方对付刘表军的时候,周瑜和程昱相视一笑,轻轻吐出三个字“鹊尾坡”!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下) 第二百零六章 撕下伪装
新野城不远处有一地方名叫鹊桥坡,此地树林密布,地势险要,颇有曲径通幽之妙,实在是寻幽探胜的绝佳所在。
明月开始东升,群星准备闪烁,正是鸦鹊归巢,人畜归家的时候。此时的鹊桥坡前的小道上,却迎来了一大队的士兵。
前面的士兵除了背上的弓失,手上都拿着大量的柴草或布包,后面的士卒也是多带弓弩,少带刀枪。队伍成一字长蛇阵前进,蔓延很长一段距离。此时前锋即将抵达坡下。
正当先锋的士兵准备上坡时,平地响起一阵暴喝:
“荆州贼子们,胆敢暗害我军,留你们不得!”
“儿郎们!都与我杀呀!”
“杀……”鹊桥坡之上立刻响起了满天的喊杀声。
无数的身穿翠绿色服饰的士兵突然在山坡上出现,就在下面的那队人马还在发愣的时候,这些在昏暗中很难和周围树木区分开来的翠绿色身影,已经如成片的蝗虫一样冲了下来。
基本上没有怎么反抗,前锋部队就已经淹没在这一片翠绿色中。而后,知道中了埋伏的那队士兵,立刻发出一阵呐喊,有的慌忙准备列队抗击,有的则直接跪倒投降,但更多的人,是立刻放下手中的物品,转身就跑。
后面的部队在山坡上响起那一声大喊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不好,虽然带队的将军立刻让他们摆好防御阵势,防止敌军利用败兵冲阵,但看到密密麻麻的敌军,还有蜂拥败退的友军,这些并没经历过什么阵仗的士兵立刻开始恐惧了。
前方“啊啊”的惨叫声不断传来,败退的士兵也越来越多。在昏暗的傍晚,前面的士兵还能分清敌人的身影,后面的人却只能看到自己的友军一个个惨叫着倒在路旁的翠绿色中。就好像有一个看不见的魔鬼,在不断的吞噬自己的友军。这种不清楚的敌人,更是让后面结阵的士兵感到无名的害怕。
随着第一个士兵因为被前面的败军挤压而开始后退,越来越多的士兵被带动着向后方退却。当翠绿色军装的士兵开始往这边射弩箭的时候,本来就没多少斗志的抵抗军立刻开始溃退。
那个率军抵抗的青年将领,连续斩杀了几个胆敢带头逃跑的士卒,但是此时败退的人员如此之多,让他根本没法轻易阻拦。看到其他士卒都绕着自己逃跑,那个当先的青年将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只得大声喝道:
“护卫队随我断后抵抗敌军!保护其他人先撤!”
这个青年将领的才能应该还算非常不错,这个命令在当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打仗最怕遇到伏击,而且还是天色逐渐变暗,分不清敌我的时刻。就算诸葛亮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只能尽量保全士兵逃跑。
看得出这队士兵虽然没什么战斗经验,但纪律还是非常不错,在得到了这个青年将领的撤退指挥后,原来慌乱的情形也变得稍微有点条理。
“敌将那里走!”
正当那个青年将领率军挡住一支绿装士兵时,前面一声大喝,一员步将,手持一把巨型斩马刀,一路砍杀多个败军,往青年将领这边杀来。
“喝!”那青年看到步将的威力,也大喝一声冲了上去。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