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出尔反尔的事情自己是不能做的。
众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黄承彦,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知道王奇和蔡琰有婚约,而王奇刚才话中的意思,他们自然也了解。本以为黄承彦这回肯定是要拒绝了,毕竟让一个名士的女儿去做小,好像还没听说过。只是让众人再次大跌眼镜的是,黄承彦只是稍稍一愣,就爽快的答道:
“早就听说江东才女蔡琰的名声,别说是和她同为正妻了,就算是为妾,那也是小女高攀了!”
说完,随手解下自己腰间的一块小玉佩,递给王奇道:
“小女就以此玉佩为信物吧!季云可有什么东西可以为信物?”
其余众人见黄承彦这个样子,都稍微觉得有点不耻,难道他的女儿就真的张得很丑吗!同时也对王奇有点惋惜,觉得他这回肯定是失算了。
王奇在这边却有些为难了,到不是说他想悔婚,毕竟就算黄月英张的再丑,为了自己的大业,王奇还是会娶她的,问题是他这次是被袁绍和陈琳硬拉来的,当时正在做一把后世的折扇,走的匆忙,连正式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全身上下身无长物,哦!还得除去那把刚糊了扇面,还没题诗的檀木折扇。
见黄承彦已经把玉佩递了过来,王奇忙伸手接过,又从袖中取出折扇道:
“王奇来的匆忙,现在身无长物,只有这把折扇乃是王奇亲手所制!还算是个新奇之物!”
说着,“啪!”的一下打开折扇,轻轻的扇了几扇。
俊美的容貌,再加上微微扇动的折扇,给人一种出尘之感,恍若神仙般人物。
众人看了不由一阵神醉。
黄承彦正准备伸手接过,却被旁边刘表的抢先一把拿了过去,大声赞道:
“这个折扇可真是神奇之物呀!最适合我等文人雅士佩带了!”
说着还一手捋须,一手摇扇,摆了一个姿势。果然,本来就姿貌温伟的他,现在的气质又有了提升。
众人都纷纷出言称赞,陈琳却道:
“此扇衬得人气质非凡,只是陈琳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本来众人还不觉得,此时听了陈琳的话,一看果然觉得缺了点什么。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王奇,想知道为什么。王奇也不答话,只是对还在拿着折扇顾盼自怜的刘表道:
“刘军候能否借王奇笔墨一用!”
“呃!这个自然!”
刘表忙叫下人取来笔墨。
王奇接过笔墨,又从刘表哪儿拿回了折扇,毛笔一挥,白皙的扇面上,就多了一首用楷书写的小诗。
“巴峡重复重,碧崤十二峰。荆王逢暮雨,夜卧梦神女。轻烟湿艳姿,云飞明月稀。目极望不见,猿啼泪满衣。”一旁的袁绍低声的把诗读了出来。
“哈哈!看来季云老弟是想仿效楚王求荆襄神女,来个云雨之会呢!”一旁的袁术见诗中有荆王和神女,马上自作聪明的出声赞道,脸上还一脸的暧昧表情。
汗!王奇无言。这袁术也真是的,不懂就别出声吗。这首唐诗自己虽然记得不全,但还知道这首诗其实抒发的是一种凄凉的感情,只不过外表比较煽情罢了。因为这是一首孟郊诗文中很少见的,言辞比较秾艳的诗。所以自己还记得大部分。而自己这么写,就是想如果黄月英看到了的话,就应该知道自己的真实意思了。自己和她虽然还不相识,但闻名已久,而如果她不愿意的话,自己情愿像楚王一样猿啼三声泪满衣,决不会强求的。
其实王奇这也只是以退为进,想引起黄月英对自己的注意罢了,毕竟他可不想娶一个和自己没有感情的妻子。而如果黄月英注意自己了,以自己这个超越时代的人,要搞定一个小姑娘还不简单吗。至于自己对黄月英的感情,如果黄月英真的才能非凡的话,那也应该有办法让自己喜欢她的。
“咳!咳!”黄承彦一阵咳嗽。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王奇要写一首感情这么凄凉的诗,但对袁术这样不懂装懂的行为也觉得有点好笑。只得忙伸手接过王奇递来的折扇,怕再这样评论下去,自己会忍不住笑出来。
刘表等众人虽然好空谈,但还是有点真才实学的,此时见袁术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好笑,但碍于袁家的脸面,脸上都没有什么表示。反倒是一旁的袁绍,虽然真才实学也不多,但看到最后面两句写的感情比较凄凉,觉得不可能只是示爱这么简单。见这个外房嫡出的袁家子弟这么说,不禁觉得有点丢脸,低声斥道:
“别丢人现眼了!看见荆王神女,就想到巫山云雨,你害不害臊!”
此时众人离的较近,袁绍说的声音虽低,但大家基本上还是听清了。
袁术听了大怒,这个袁绍,不就是一个小妾生的家伙吗,仗着自己父亲是长子,就一直压着他们这些外房子弟,对他们动则就进行辱骂,现在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辱骂自己,嘴一张,就要回骂过去。幸好旁边的袁遗眼急手快,看袁术神色不对,忙拉了他一把。袁术这才回过神来,感激的看了袁遗一眼,知道如果今天回嘴了的话,败坏了袁家的名声,回去肯定要被偏爱袁绍的叔父袁隗骂了。
“呵呵!好了!今天本来只准备诗文会友,想不到竟然还成就了季云老弟的一段姻缘,待会儿你一定得多做几首好诗,来报答哥哥呀!”刘表见袁家几兄弟的神色有点尴尬,忙开口叉开话题。
“刘军侯可算是我的媒人呢!王奇若有好诗,定当会先献于军候!”王奇知道他不出意外肯定会去当荆州牧的,也就顺便拉拉他的关系。
众人重新落座,开始评论奇当今的文人骚客,名句名篇来。
只是似乎以前这样的文会举行的太多了,这些人没说上一会儿就觉得没的说了,要他们作诗,却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曹植一样能七步成诗的,王奇虽然肚里有点存货,但他可知道,自己这样的诗,是作一首少一首,而且也不是随便那个场合就能朗诵出来的。所以虽然刘表几次让王奇做诗,但都被王奇以各种借口推托了过去。
最后还是侍御史郑泰提议说说当今书法,大家有了新话题,才又开始了评论。
在汉末有几位大的书法家,一个是蔡邕,他擅长篆隶,创飞白书,曾参加书写石经,也就是在太学外镌刻六经文字。一个是师宜官,他善隶书,灵帝刘宏爱好书艺,召集天下工书者于鸿都门,评师宜官为杰出者,只是此人后来成为袁术的将领。还有一个是刘德升,记载说他创造行书,虽是草创,丰赡华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最后一个是梁鹄,善隶书,书法为曹操所欣赏,只是此时还不是很出名。
众人说的热闹,郎中张钧突然说了一句话,把大家的兴趣都转了过来。
“诸位说的都是已经成名之人,只是我在十几天前看到一封奏书,我观此书执笔之人在不久后亦当为一书法大家!”
“哦!是何人?”众人都问道。
张钧把目光看向王奇,笑道:
“此人应该还是季云老弟的老熟人,令尊大人的功曹从事钟繇钟元常!而且我观季云老弟刚才所书,和那位钟元常的字体到有七分相似呢!”
王奇在前世时,只是到少年宫学过几个暑假的书法,学的就是楷书,而钟繇可是最早的楷书书法家,和后世的王羲之合称“钟王”。两人写出来的楷书当然相像了,只不过由于王奇在前世时临摹过几遍《兰亭序》,所以他的楷书中难免带了一点行书风格。虽然由于写的次数少,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但假以时日的话,应该能抢在王羲之前开创一个新的流派。
“哦!让我再看看那折扇!”众人都抢着要看那把扇上的字。
众人内心并不愿意承认王奇有多大才能,只以为他在做诗上有一手,对他的书法却因为他年纪小儿没放在心上,刚才除了张钧,其他人竟然都没注意到王奇写的字体并不是常见的隶书,而是还没流传开来的楷书。
黄承彦也很客气,直接拿出折扇,给众人传阅。
大家看了,都暗暗赞叹,字虽然写的生疏,但这种字体确实时非常漂亮,既有隶书的沉稳,又有行书的飘逸。以前王奇因为很少有亲手写诗的机会,所以他的字体在外面并没有流传,此时众人见了他这首诗的字体,都以为是钟繇教他的呢。纷纷出言称赞钟繇,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他的书法字体必然会自称一派。
王奇听了也不辩解,反正他的字体确实是学自钟繇将来的帖子,只不过现在被自己提前给发表了罢了。对于他们说将来会自称一派,他到是早就知道了,楷书通行后,汉字字体就没有很大的变化了。
只是张钧在重新看了以后,却又提出不同的看法来了。
“咦!此书如鹏翔未息,翩翩而自逝!虽与钟元常的字体有七分相似,但却有钟体所没有的飘逸感,以我观之,却是尚在钟体之上呢!”
“呵呵!王奇虽曾学过元常先生的楷体,但亦参照过刘德升先生的行书,采两家之长而新得此字体!”王奇知道这些事情让别人乱猜,那还不如自己主动说出来的好。
“这怎么可能?书法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对书法也有极大爱好的陈琳大声疑问道。
不过他的疑问并没有期望王奇的回答,只不过是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而已。
王奇其实很想告诉他,他的说法是正确的,自己的字体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创出来的,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拼凑出来的。不过很现实的王奇当然不会真的说出来了。
“哈哈!我们季云可是京师神童呀!有什么不可能的!眼前的字体就是证明!”袁绍对王奇本来就很不错,最近又欠了王奇一个人情,此时听到陈琳这样说就马上出声反驳。
“呵呵!是呀!想不到季云老弟出手真是不凡,给黄小姐的文定之物本身就是新奇之物,就连上面题的诗的字体,也是新创之作呀!”刘表亦大声的赞道。
他对今天的文会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刚开始时有点冷场,但后来的讨论还是很成功的。特别是王奇的新字体第一次正式展示地就是这儿,今后只要一提起这种字体,人们就会想到它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在他刘表府上,想想就是一阵兴奋。
刘表确实是有理由高兴,因为今后流传的,绝不仅仅是新字体是在他刘表府上第一次出现的,在不久,王奇以题诗折扇为文定信物的事情传开以后,很快的,洛阳的青年男女就开始广为效仿,而随着事情的流传,整个大汉都开始流行起这一做法来了,让专卖折扇的王氏店铺狠狠的赚了一笔。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才能题诗的,题不了诗的人,就信手在上面画上一点图鸦,后来就出现了专门的画师给这些折扇画画。而才子们在看到这些画了画的折扇后,觉得十分漂亮,就喜欢在画旁边题上诗。后来这些都被统称为折扇艺术,成为伟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的灿烂一枝。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的刘表还不知道。
“呵呵!是呀!小女蒙季云如此看重,实在是不敢当呀!季云什么时候来襄阳一躺呀,也好让小女和季云多认识认识!”黄承彦显然也很高兴,他对那些虚名到并不是十分在意,只是最难能可贵的是王奇对黄月英的感情,他看王奇这么大方的把极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当作文定信物送出,认为王奇真的很看重他的女儿。看王奇的目光也越来越满意了。
“这个!不知黄公何时回襄阳?”王奇内心也想早点见到黄月英,知道了黄承彦的行程好安排自己的行动,不过他并不想与黄承彦同行,他还要让黄月英先看到那把折扇呢!
“恩!我是想明天就会襄阳的,不过季云若想一起去的话,我多等几天也没关系!”黄承彦见王奇有点心动,非常爽快的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如此!就请黄公先回吧,王奇还得等见了新的汝南太守,才能回去!到颍川时又还得多待几天,需要处理一点事务!不过之后王奇会尽快来府上拜访的!”
反正荆襄之地多名士,就当是自己的一次求贤之旅吧,王奇心中想到。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个人才就算是不能被自己拉回颍川,也要让他给自己推荐一些好的人才,他的识人之才可不在许劭之下。顺便去一趟南阳,找找那儿的名将黄忠。说不定还能见到诸葛三兄弟,只是不知道他们都几岁了,要是能找到一个就算是成功了。
“哈哈!行呀!那老夫就在沔南黄家湾等候贤婿了!”黄承彦答的很爽快,只是王奇的婚事还的得到王允的批准,他现在就称呼王奇为婿就有点早了。
不知不觉中文会已经结束了,众位宾客也开始向刘表告辞。
(今天家里来客人了,直到现在才更新,抱歉了!)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上) 第三十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