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原则,王奇很干脆的拒绝了卢植的提议,决定留在颍川书院当祭酒。而卢植也知道,当颍川书院的祭酒,影响力绝对比当一个太学讲郎要强,也就不强行要求王奇回京师了。
虽然这次的婚礼其实是有点仓促的,但以王家这样的大家族,蔡邕也不是一般的平寒之士,婚礼当然不可能简单了,所以还是严格按照卜吉、纳采、问名、迎娶等礼仪进行的。而男女方的双亲代表,女方自然是由蔡邕自己代表了,但男方却是由王奇的老师卢植来代表的,本来王允还特地派了他的别驾荀爽来代表他,不过既然卢植在这里,当然就是由更合适的,卢植来代表了。荀爽只能和陈寔一起当主婚人。
婚礼很繁琐,一整天下来,王奇这样的人都被弄得头昏眼花了。不过还好,此时不像现代那样需要新郎新娘参加晚上的酒席,实际上,由于古代的迎亲一般都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拜完堂之后,王奇和蔡琰就被直接送入了洞房,连闹洞房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王奇和蔡琰静静的并座在书院的洞房中,为了照顾王奇,这次书院特地为他新建了一栋独楼,作为王奇的新婚之地。此时房间中的其他人都已经走出去了,连门都被她们锁上了。房中已经放了交杯酒,摆了合卺宴。接下来的就交给新郎新娘自己解决了,反正前一天已经有稳婆和达人先把各种东西教会给新郎新娘了,只要按照程序操作,明年的今天,王允就可以抱孙子了。
王奇看到案上摆着的酒宴,心中暗赞下人做得不错,自己下午就去阳翟城中迎亲了,直到现在才回到书院,根本就没有机会吃饭,此时看着案上的美食,肚中不禁愈发觉得饿了。不过他也不敢先去吃东西,因为旁边蔡琰的红盖头还没掀呢。
手已经抓住了红盖头的一角,王奇突然有点紧张起来。今天一整天被当作扯线木偶一样被人折腾来折腾去,根本就没机会体验婚礼的那种神圣感觉,但现在真正要掀开新娘的红盖头了,心中却突然有点紧张起来。
虽然早就知道蔡琰将会成为自己的妻子,但现在真正就要成为自己的妻子了,王奇还是有点激动。只要扯下这个红盖头,那个经常叫自己小武哥哥的小丫头就要成为自己的妻子了。
不过王奇毕竟是洒脱的人,稍微一犹豫,就又恢复了正常。手上一用力,红盖头就被他扯了下来。虽然蔡琰的年纪还小,但是她的身体却已经发育的差不多了,王奇虽然不是色中恶鬼,但对于这样放在自己面前的美食,王奇是不会拒绝的。至于自己,虽然还没完全发育完毕,但想要对付这么一个小女孩,应该不在话下。想想昨天竟然还有人特地向自己传授房中之术,王奇就觉得有点好笑。自己是什么人,前世虽然没有和女人真正的上过床,但是看过的黄书和电影,就已经足以让他成为性学博士了。
心中想着,脸上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蔡琰在被王奇扯下红盖头后,就已经羞红了脸,低着头一动都不敢动。按照昨天稳婆的教导,下面就该等王奇拿交杯酒过来喝了。只是她左等王奇没行动,又等王奇没行动。不由得急着抬起头来,却发现王奇正色眯眯的顶着她看呢,还一脸的淫笑。蔡琰马上又羞的低下头去了,虽然新妇含羞,但两人毕竟从小一起长大,双方可都不是陌生人。蔡琰轻轻的掐了王奇一把,嗔道:
“你看什么呢!”
王奇被蔡琰轻掐了一把,立刻就回过神来。对着蔡琰调笑道:
“当然是看我的美丽夫人喽!”
看到蔡琰羞怒的比着手势要掐自己了,知道她这回可不会再手下留情,忙站起身来,取过案上的交杯酒,递给蔡琰一杯,笑道:
“我的夫人!现在我们还是来喝交杯酒吧!”
蔡琰羞答答的接过王奇递来的酒杯,和王奇手挽着手喝下了交杯酒。两人从下午到现在,就一直没吃过东西,此时都已经有点饿了,就都坐下来一起吃起了那个合卺宴,只是这一桌菜,基本上是取一些字面带吉祥的东西,它的味道,根本比不上它的外貌。王奇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不由得开始盯着蔡琰这道今晚的主菜,想象着等会儿就寝时的情形。
蔡琰被王奇看的一阵不自在,只得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对着王奇道:
“小武哥哥!你吃饱了吗?”
王奇一阵头晕,我才吃了几口,你看我像吃饱的样子,不过又为对方的小女孩样所感动,轻声道:
“我当然没吃饱了!但是看着这么美丽的琰儿!我现在只想吃你!”
说着就上前去抱住蔡琰的小蛮腰,轻轻的把她抱了起来。
蔡琰在听了王奇的话后,就已经羞的地下了头去,脑中不知怎的,立时就想到了昨天稳婆教的房中之事。当王奇抱住她时,她已经羞的没有了任何反应,任由王奇把她抱起来,她只顾着把脑袋埋在王奇的怀中。
王奇当然不会为她的这些小动作所停下,径直抱着蔡琰走向新婚大榻。
也不吹灯,在蔡琰的低呼声中,王奇把自己的手伸向了蔡琰的腰带。
………………………………
(响应国家号召,具体内容省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奇就醒了过来。
其实他也不想这么快就醒过来,昨天累了一晚上,今天都有点腰酸背痛了,真想多休息一会。
但是他又不得不起来,因为他是被饿醒的。本来晚上就没吃好,后来又在蔡琰身上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还能不饿吗。
看着身边佳人眼角的泪痕,王奇还是有点心痛的。王奇的身体虽然还没完全发育完毕,但是也许是因为前世锻炼那方面能力的书看得太多了,王奇的跨下之物却发育的极其雄伟。蔡琰毕竟还不满十六岁,勉强进入的后果就是两个人都痛的要命。不过王奇痛的是肩头,蔡琰痛的受不了了,就直接在王奇肩头咬了一口。只是她又不肯让王奇停下来,所以最后等蔡琰苦尽甘来时,王奇的肩头已经被咬了好几口了。
这还是王奇及早的应用了以前在黄片黄书中看到的对付处女的方法,要不然,就她那么小的年纪,根本就不可能会有苦尽甘来的机会。不过王奇的付出还是有所收获的,等蔡琰苦尽甘来时,王奇也终于放心的在蔡琰身上纵横驰骋了,只是蔡琰的体力有限,王奇为了蔡琰的身体考虑,不得不早早的发泄自己人生的第一次。
此时蔡琰的眼角虽然还有泪痕,但是脸上却是满足的笑容。王奇心中稍有点安慰,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尽量得对她好,让她永远开开心心的,不让她受委屈。虽然王奇也知道这基本不可能真正实现,但还是决定尽量的去做。
蜜月期是很甜美的,王奇在蔡琰身上彻底的体会到了女人的美妙之处。
除了开始的几天,蔡琰因为身上的旧伤未愈休息了几天,后来的日子里,王奇几乎每天都粘着蔡琰。
这方面的生活过多,很容易就产生了不良的反应。王奇开始觉得头晕眼花,精神不集中。弄得郭嘉这个忠贞之士不得不出言劝谏王奇,应该节制房事。
王奇在这几天虽然沉醉的温柔乡中,但听了郭嘉的劝谏。立刻知道了自己的失误,连忙诚恳的向郭嘉道歉,知道这样沉迷于女色,可是成霸业者的大忌。
同时王奇心中也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几天来一直没有采取避孕的措施。王奇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明白像蔡琰这样的年纪,并不是生育小孩的最佳时机。甚至古代的很多妇女,就是因为生小孩时年纪太小,最后弄得个难产而死。而且这个年纪生出的小孩,质量也不高,王奇可不想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就是个白痴。
虽然舍不得,但王奇还是暗暗决定,以后只要不是安全期,就一定得和蔡琰分房睡。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中平三年,王奇并不准备管现在的天下大事,本来嘛,史书记载的事件中,似乎没有一件对自己有直接的影响。而如果真有什么大事发生了,自然会有郭嘉来告诉自己的,现在他正忙着把剩下的三本书付诸刊印呢。
第三本书很简单,讲的是地理知识,书名也叫《地理》。不过这并不是一本完全的地理书,实际上,王奇已经把当时高中地理书中的有关天文气象这方面的知识,全部都挪到了第四本书中。
而这一本书,几乎就是纯粹的讲各地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
不过王奇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活的,高中的地理知识自己就基本上还记得,再加上以前经常在看的动物世界呀,环球呀,正大综艺呀,这样的电视节目,王奇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丰富的。所以这本书虽然不完全,但是却是五本书中内容最丰富的。它的厚度已经抵得上其他四本书的总和了。
由于早得到通知,新年开学的时候,书院新祭酒王奇将公布新的一本书,所以书院的学子们刚过完年就早早的回到了书院。等这本书一公布,学子们就轰动了,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有让学子在和社会接触中成长的意思,但也有让学子了解各地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的意思,而眼下这一本书,让这些学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各地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对学子们的巨大影响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当然,还有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王奇在书中讲的有关大汉外面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吸引了大量名士大贤的目光。
王奇套用西游记中的设定,将天下划分为四洲。书中一开始就引用了西游记的原话,“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也就是把自己所在的亚洲和大洋洲合称为东胜神洲,把欧洲称为西牛贺州,把美洲称为北俱芦洲,而把非洲称为南赡部洲。 (PS:为了一些需要,今后本书中将直接用这四大洲的称呼,不再一一注明!)
书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都有很详细的描述,特别是对西牛贺洲的描写,更是引用那句很有名的话,“遍地是牛乳,羊乳和蜂蜜,黄金宝石随手可拾!”王奇希望能用它来鼓动汉民族的侵略心。
同时为了怕他们因为天圆地方的概念而不敢远行,王奇就在第四本书《天文》中,又提出了地圆说。王奇原本还怕这个概念会引起传统学派的反感,但是没想到此时的人们对地理的概念还不是很强,见王奇提出了这么多神奇的知识,对王奇的话已经有点迷信了。虽然也有几个人对这个“地圆说”嗤之以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了王奇的学说,当然,大多数人持得是怀疑而有待验证的观点。
但是不管是第三本的《地理》还是第四本《天文》,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天文》一书,虽然王奇的很多观点学子和名士们一时还无法接受,但对它里面的一般知识,还是非常的信服的。特别王奇还有很多的相关验证。像季风学说,就让周边的老农们作论证,当然也给了学子们相应的其它验证机会。
古代的人对天充满了畏惧和好奇,王奇的这本书,虽然没能让大家完全了解天地的秘密,但足以让人们知道以前的一些误区了。特别是王奇是托天书之名来宣传这些知识的,很多人对王奇的学说根本就没有一点怀疑。甚至像郭嘉的才能之士,对王奇能提出这么多神奇的知识都感到有点不可理解,也开始怀疑王奇是不是真的看过什么无字天书了。
等这两本书正式开始在大汉迅速传播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平三年的夏天了。
趁着前两本书在学子和名士们中的反应很好,王奇决定推出他的第五本书,也就是他真正准备想提出来吸引各地才能之士的书——《政论》。
(我最近身体不好,咳嗽的厉害!所以更新不是很稳定!请大家见谅!)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上) 第六十章 第五本书
在先说王奇的第五本书之前,就不得不先说说汉朝现在的政治制度是怎么来的。
秦代之前,一般被称为先秦时期。这时的的君主都是只称天子,称王,而不称皇帝。不过王奇曾经发现,这些君主的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黄帝的嫡系子孙。都是被黄帝分封到各地的子嗣的后代。按照司马迁考证的年表,甚至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家谱。
而在春秋战国末期,天子式微,礼崩乐坏。统治者的“合法性”出现危机,诸侯便逐鹿中原,但还都是贵族与使君的游戏,参加者的起码资格就是公、侯、伯。最后是秦王嬴政取得了政权。
当然,实际上秦朝的君主也是同样的血缘身份。可以这么说,在秦代之前,都是血缘和政权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是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