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世界
看到图的时候,李世石就觉得不可思议:“有这么大的题么?会不会出错了,无解啊?”
“不会无解。”赵汉乘看了10分钟之后,点了点头,“有解而且应该有多种变化……死活题的话,是不是变化太多了?”
死活题和实战不一样,实战到了200个子左右时因为前面的推算演变,棋盘上能发生变化就不会太多了。但死活题纯粹就是拿出来刁难人的,所以说一手之后千变万化也不为过。
最可怕的是,李世石坐在棋盘前面对着黑白子看了40分钟,竟然完全找不到入手的办法。
“珍珑?”李世石学问不大,杂学颇多,“这是金大侠的那个珍珑么?”
“如果是的话就好了。”李映九叹了口气,“扑杀送死倒脱靴的法子,我也想过。下边黑白家一起三块棋,每一块看上去都没毛病,但仔细算算又都有毛病。可如果送死最小的那块黑棋,左下对杀黑大块的气不够,如果送死左下,又牵扯到里面必须先延气,而且会导致左边没有问题的那块出问题。”
“死活题,总有个能下手的地方吧?”韩尚勋连晚饭都是坐在棋盘边吃的,吃的时候眼睛也没离开下边,“现在看起来,下边不是下手的地方。”
“上边呢?”李世石坐在研究室沙发上摇头晃脑的缓精神。
“不知道。”李映九摇头,“算不清楚呢。”
陈冲的计算力是一群人里最好的,所以他做出第一步决定的时候,比其他人快一点。
“在中间跨?”面对这盘黑棋处处没问题白棋处处落后手,但仔细算过却发现黑棋处处是漏洞白棋处处能反击的大死活,李世石也需要外界帮助了。
不过20分钟之后,朴正祥打电话过来说:陈冲把那个子拿下去了,他算错了。
李世石李映九崔哲翰朴永训四个人围着那枚子算计了20分钟,却被告诉陈冲看错了,气得都是瞪眼。
但没办法,陈冲算错了很正常,这怪不到人家身上。李世石看看天色也晚了,干脆往自己的邮箱里传了一张谱过去,回家再算。
下棋的时候鸡多不下蛋,研究的时候却是人多力量大。如果不是这两天比赛较少而且都有闲功夫,也没这么多人来做这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算出的死活题。
当这道题传到中国棋院的时候,孔杰上下看了很久问:“这道题,是那个老头出的?”
黄奕中点头:“据说从昨天开始计算,到现在还没有第一手落下去。”
孔杰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电脑:“古力呢?”
“去柳州参加阿含桐山杯了。”黄奕中坐在他身边,“我们来试试吧。”
第一卷 两个世界的光芒
第九十章 名人
陈冲没有时间去继续琢磨这道题了,他的比赛通知单给他带来了6场比赛:名人战决赛五番棋,新锐十杰四分之一决赛,春兰杯第一轮预选和KTF杯八强赛。
也许是六场,也许是八场,也许会到明年1月比赛还没有完。除了春兰杯的预选赛让陈冲头疼之外,别的比赛倒还有信心。
“第一任务,是名人战。”陈冲对新人王这个头衔兴趣不大,“第二任务,春兰杯无论如何也要通关!”
总是倒在外面对陈冲的名誉造成了很大伤害,现在他真是打算拼出命来干一票了。
“不然没脸见人啊!”陈冲春兰杯第一轮的对手是裴俊锡,因此和春兰杯申请了一下之后,先在汉城把比赛打完了,然后再去的上海。
韩国名人战决赛的五番棋,和春兰杯第二轮第三轮世界预选,都在上海。
“我一定要拿到春兰杯门票啊!”陈冲对着黄浦江呐喊,然后过来两个警察叔叔阻拦:“你是要跳江么?年纪轻轻的,干吗这么想不开?”
陈冲好说歹说千恩万谢的送走了两位好心的警察叔叔,带着一脸杀气回到锦江酒店。
他在名人战里的对手是李世石,可怕的李世石,如果没有苏羽也许会成为天下第一的李世石。
陈冲在名人循环圈里的成绩是7胜2败,李世石的成绩是8胜1败。陈冲输的那两场,其中一场就是败给了李世石。
韩国名人战有个比较奇怪的设定,就是上一届名人并不是坐在名人位上等待挑战,必须要放下身段一起参加循环圈的比赛,然后由成绩最好的两个人进入决赛番棋。
所以陈冲,不得不面对在循环圈里赢过他一次的李世石,去下番棋。
“很难啊!”陈冲给金善雅打电话的时候唉声叹气诉说着自己的担心。
给梁静文打电话的时候就不能说这些了。金善雅知道李世石是个什么水平,但梁静文不知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战胜他,然后把1亿韩元带回家。你要买什么东西么?我就在上海,买了给你带过去。”
韩国名人战在国内没有掀起来多大的波澜,来采访的记者不过十几人。但这项比赛在韩国国内可是一项传统的大头衔赛,即便因为赞助商关系把比赛放在上海,也有近百号人马跟了过来全程采访。
比赛地点就在锦江饭店3层的会议室,陈冲去踩了一圈场子之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除了上海市体育局的招待会不能不参加之外,其他的活动一概谢绝。
李世石对此虽然有些不屑,但在赛前采访的时候,神情也凝重了许多。
按照惯例,陈冲的惯例,一身汉服登场。
不知道李世石是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知道从哪找出来一身韩国民族服装,再戴个密纹纱的小帽子,两个人往棋盘前一坐,就引来无数闪光灯。
国人记者高兴的是自己孩子能打入韩国棋战的最高峰,而韩国记者高兴的是回去之后又有话说了。
“请猜先。”按照规定来讲,裁判有一套严格的说词,但没人愿意这么干,能扯两句别的就不按规矩讲。
陈冲的黑,李世石的白。按照本心来讲,陈冲在这盘棋更希望拿白棋,然后和李世石磨时间。
现在既然拿到了黑,那陈冲也无所谓,略想了想,布下二连星。
“最近很少见人下二连星啊。”老曹依旧带队,依旧坐在电脑前面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太注重实地了,一点气势都没有。当年林海峰的三连星,堂堂正正气势恢宏,多好看。”
“要不然说,一代不如一代呢。”上海本地人常昊也是带着孩子来看棋,“现在连二连星都少见了。”
李世石好战,但好战的前提是实地不足,如果实地够了,谁还好战?安安稳稳的星小目,只等着看陈冲是分投还是挂角,打算至少先捞到两个角再说。
但陈冲似乎铁了心要跟李世石掰手腕,做了个三连星取模样。
好久不见三连星的大模样了……李世石的血液似乎也沸腾起来了!
“低中国流。”常昊叹了口气,“快速布局,但还是要捞实地。韩国人哪,骨子里的实地情节。”
春兰杯的预选要在半个月之后,所以除了老曹之外也只有常昊在锦江饭店提供的研究室里看棋,显得冷冷清清。
韩国人的实地情结是他们在战斗了10年之后,逐渐形成的。韩国人的基本功是绝对比不过日本人的,前期和中国人的比赛和日本人的比赛他们很多要在战斗中结束,往往是因为他们在战斗之前实地不足,如果不战就根本没机会。
崔毒干吗这么毒?因为他不毒就活不下去。
李昌镐是当时韩国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异类。
事实就这么简单,如果铺地板就能赢,那谁也不愿意拼死拼活的去战斗。
“这种事情没办法。”老曹当年拣了个勺子成就一番伟业,也不忌讳,“但陈冲可是个绝对的敢死队员。”
高挂角被一间高夹之后飞过,怎么看陈冲都是在全力争取模样。
这种模样战宇宙流,在现代围棋里是很罕见的。
“当年的大竹也是没办法。”老曹笑了笑,“当时日本围棋一股脑的注重实地,想杀出来一条血路就只剩下中央可拿了,你说他能怎么办?就跟苏羽流那个东西一样,在别的地方苏羽实在是扛不过李昌镐,最后琢磨出来这么一个下法……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李昌镐不能正常收官的东西,没想到对付别人更管用而已。”
常昊把自己姑娘撒出去也不管她,自己倒了一杯果汁再递给老曹一杯说:“陈冲下三连星已经摆明了要跟李世石斗力量,他的计算力不差,但……”
“经验不足是吧?”老曹一笑喝口果汁,“拿了五六个世界冠军的人,和总是倒在决赛圈之前的肯定会有差距。陈冲就是在想办法弥补这个差距吧。”
治孤,总比杀大龙简单。如果陈冲和李世石对围,肯定后面在实地上会不足——这个不用忌讳,肯定是。如果陈冲到时候冲进去洗大空,李世石自己扪心自问,也未必就能留下他。
上次在循环圈里两个人对碰的时候,陈冲就差点从李世石的大空里全身而退,那次可把李世石吓坏了,今天的星小目成低中国流快速布局抢夺实地是他赛前的既定方针,只是万没想到陈冲竟然这么配合,黑棋要起大模样!
那就让他抢个够?李世石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件事情干得过:先捞后洗,老把戏了。
“就看陈冲的大模样能到个什么地步。”有的时候10手棋就能定下双方全盘基调,老曹和常昊都明白现在棋下到陈冲这样五个子全在外面而李世石只有一个星位还不知道一会儿是不是自己的,已经确定是一场实地斗模样的比赛了。
“这就好看了。”老曹对此感到很高兴,“至少后面会是一场杀棋,应该能吸引棋迷吧。”
杀的越眼花缭乱越好!明月韩国作为网络转播方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场面。
李世石在思考后面的进程。
不出意外的话,四个大角有三个会是白色的。李世石在判断:左下放弃模样之后是个先手,可以去挂右下角。挂过之后,很可能陈冲不是普通的三线飞守,而是跳。这样左边黑棋有模样也有实地。
右边是黑色的根据地,打进去也是送给人家模样,还不如好好经营下边。
李世石在寻找的是50手,甚至80手之后的反击方向。
他推算不了那么远,但至少可以先谋划一下布局。
陈冲同样在做判断:右边是大本营,但决不能让下边的白棋大起来……“围棋在3000前年,由咱们的老祖宗尧他老人家创造。”中国国少队的围棋少年们,在倾听着文化课。陈好一身紫衣在黑板上讲着,“围棋,最初是作为战略进行推演的手段形成的。所以你们一定要千万记住,围棋打的是战略,而不是简单的一城一地的得失。”
有的时候宁可损一些,也要拿先手就是这个道理。陈冲看着李世石的下边挂角,没有像外面想象的那样跳出加强右边,而是二间高夹进了下边。
李世石的脸色变换了一次,迅速抬手再挂成双飞燕。
“陈冲这是扔角,换下边白棋无威胁。”常昊点了点头,“做得对。”
李世石觉得有些棘手了。他没想到陈冲弃大角如弃敝履,双飞燕之后虽然挖到了一个角还能向左边蔓延一片争夺实空,可毕竟先机已失,下边从此没有自己出头地方了。
陈冲是豁出去了,压了两手之后,开始攻击左下角。
那是全盘白棋唯一的高位。
陈冲不能容忍白棋有高位的存在,就像李世石也不能接受他陈冲打入边空一样。
“会不会形成四角穿心?”常昊的问题让老曹摇了摇头:“不会,那样陈冲的模样就太壮了,现在还不是第三盘,李世石不会这么拼命。”
老头坐在一张棋盘前面,在搜肠刮肚的思索着什么。金善雅安静得坐在他的面前,用仿佛不忍打破这静谧的声音缓缓地说:“这个图,真的不是您做的?”
“不是。”老头一动的不动说,“风格很像是我的,但我可出不了这么高深的东西。”又是沉默,20分钟之后,他慢慢地说,“也许,我能猜一下这个东西是从哪来的。”
老头把那天记录的上百张谱子都放在眼前一张一张的过,时不时地拿出来一张放在一边。
“这里面,您不是看过一次了么?”上个礼拜金善雅和朴永训东奔西跑的把这些谱子从各位高段手里弄回来的时候老头就看过一次了,那时候老头看的比现在快得多,而且也没发现有任何一张谱子和这道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一开始,我是把这些题拆开看的。”老头用胳膊肘把题目划拉开一张一张的对证,“不出我所料的话,安成俊那小子犯错误了。”
出题的流程是老头口述几个人记录,最后归到安成俊那去做成题目。
而这道题目在电脑上,并没有普通死活题应该有的参考变化图。老头打算作弊来着,但按下提示键却看不到提示光标,他就知道这道题小安准在什么地方出了错。
出错很常见。最常见的是因为忙乱而导致解答没有留在后台。还有诸如错误的解说和变化图等等,这种事情就在小安身上发生过。
“那您觉得,这个图是怎么来的?”金善雅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