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





  从外面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糟糕,不断有红军落下的散兵,伤员被杀头的消息,让人能想象出那悲惨的场面。方云现在还是动不了,身上还有许多伤口流血流脓,浑身一股腥臭味,自己闻了都难受。看着林雪为他换药的认真和细心,心里有种莫明的感动,喜欢和她接触。方云问道:“林医生,我的伤什么时候能好?”
  “你的伤口化脓发炎,愈合很困难。”
  “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等,等新的肉长出来,旧的慢慢就褪去了。”
  “你能帮我找把刀吗?”方云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干什么?”
  “我不会自杀的,你放心吧。”
  “我这里没有你要的刀。”林雪以为他要的是刺刀。
  “不,我要你的手术刀。”
  “你到底要干什么?”
  “你给我吧,我不会自杀的。”
  林雪没办法,就把手术刀给了他。方云让林雪把所有的绑带都去掉。林雪叫来许丽帮忙。绑带解开了,一阵恶臭让她们感到恶心,扭过头去不愿看。方云笑笑说:“害怕了?”
  “不,我只是不愿意看到那伤口。你知道我们很少见到这么恶心的伤口的。”
  “呵呵,这种事情由不得你我。”
  “这些恶心的东西都是你们男人制造的。”林雪鼓起眼来瞪他。
  “但是没有这些恶心的东西,还要你们医生干什么用呢?”
  “你真是个怪人!”林雪说不过他。
  方云显然不愿意争论这些,他把手术刀举到眼前仔细地看了看,那一块小刀片闪着寒光,非常锋利。“真是把好刀!”他赞叹道。
  “你不会是要自己给自己动手术吧?”林雪用吃惊的眼神看他,许丽也是很吃惊。
  “呵呵,说对了!”方云猛地一下子掀掉了身上的被子,把它扔出很远。这下他把那些化脓发炎的伤口看得特别清楚:一个个面目狰狞,裂着各种各样的嘴,象是要咆哮,要怒吼,还有点轻蔑人的意思。
  方云第一刀就把一个化着脓的伤口剜刮掉了。血流了出来,象缺堤的洪水奔涌而出。他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看来你还行。”林雪手忙脚乱的用棉花替他止血。
  “当然!”说着,方云又刮掉一块脓血模糊的肉来。
  “一个当屠夫的人同时也可以当救人的菩萨了。”林雪忍不住刺了他一句。
  “这些我不懂。”方云继续他的动作。
  “这样伤口会好得快一些。”林雪忽然叹了口气。
  “那你为什么不早为我这么做,你不会?”
  “你自己做不也挺好的吗?”
  “你真让人瞧不起。”
  林雪故意使劲用棉花在他伤口上擦,希望他能喊一声痛。但是方云依旧做自己的事情,没有理会林雪,刀刮在伤口上,发出轻微的响声,血不断地涌出来。
  “需要吗啡的时候你就说一声啊。”
  “我不会要那东西的。”
  很快,方云把所有化脓发炎的伤口全部切掉了,在他旁边扔了一堆脓血模糊的东西。林雪在他处理过的伤口上洒了一些药,接过许丽递过来的绑带,细心包扎起来。
  “你真厉害,方连长。”许丽忍不住赞了一声。
  其实方云这会儿什么都听不见,浑身的伤口象被火烧一样,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当闻讯赶过来的何凯,方文宾他们到的时候,他已经甜美的进入了梦乡中。
  接下来的事情让林雪很吃惊,方云的肌肉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新生的肌肉犹如婴儿般柔软,很快就填满创口的坑洼。当第二天方云站起来活动手脚的时候,林雪惊得连端药的盘子都都掉到地上。
  “你真是个怪物!”林雪抚摸着他新长出来的肌肉,难以理解。方云自己也很吃惊,只觉得自己比以前还要有劲。他伸展了一下腰肢,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难道那‘钢窗’怪物在自己身上做了点什么?”方云心里想着,但回头一想,自己也算是大难不死,就不太放在心上了。
  “立正!”
  随着一声嘹亮的口令,先遣连的战士精神抖擞的站着队列,黝黑的脸庞上还挂着汗珠。方云象一支标枪站在队列前,他满意地看着自己一手训练的士兵,阴沉沉的目光中有了一丝笑意,“好,解散!”解散后的士兵并没有马上散开,而是立即就地把武器仔细擦拭着。因为,在近一个月的魔鬼训练中,他们已经把“武器是士兵的生命保障”这句条令深深的印到了脑海中。而在这段时期的训练中,连长方云身先士卒,各种他自己编写的训练内容,都完成得非常的标准,优美,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方云也壮,肌肉突出,充满了一种力的感觉;他也黑,皮肤象擦得雪亮的古铜器。加上有点阴沉沉的眼神,整个人散发一种奇异的魅力,让人敬畏。
  先遣连留下和方云一起的有七十六人,包括三名正在康复中的重伤员。方云经过考核,精选了三十三名战士组成近卫队;余下的四十人,分别组建了医疗队,兽医队,炊事班,军需后勤处,政治处,军事情报侦察处,枪械兵工处,文教培训处等部门。黄胜利,刘爱国负责军工,何凯负责政治,谢峰负责军需,方云兼任文教培训处,方文宾则负责连队日常事务管理。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方云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教案。对炊事班,方云特别安排了营养结构饮食教案,针对不同的部门提供不同的营养模式。
  当方云的方案在众人的怀疑中实施的时候,大家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后面,看到了教案的好处,变成自觉训练了。总之,一切都按照方云预定好的方向运行着。
  在方云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他决定出击了。因为他已经感到了自己肩头上的担子。 
 
 
 
  
 第二卷第一章
 
  作者:冰龙
  第二卷 第一章
  1920年,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费莱明发现葡萄球菌被培养皿上的一块霉菌所摧毁。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的细菌的青霉菌,并将其活跃成分命各为“盘尼西林”。费莱明及时地在一本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观察结果,但并没有引起重视,他的发现很快就被大家忘记到了角落中。
  1935年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欧洲列强,尤其是德国又从一战的失利中恢复过来。长久的经济危机使得列强们要重新获取新的资源,土地。当时的德国,日本都已经开始转入战时经济,尤其是日本,已经开始在筹划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在美国旧金山,正在为实验经费困窘潦倒的费莱明收到了一封来自遥远的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的邀请信。信件是通过天主教会转来的,希望他和他的医药研究小组能够到中国一个叫桐梓的地方去主持一个医药实验室。条件相当优惠,信封里还附上了一张三千美元的支票。费莱明在几经考虑后,带上他的助手,踏上了东方之旅。
  1935年3月21日晚,茅台。
  长工老李提着马灯,驾着一辆装满酒槽的牛车,沿着黑乎乎的赤水河岸,赶往东家的院子。一边驾车一边打瞌睡的他忽然听到一阵烘烘的脚步声,一支队伍象幽灵一样在他眼前出现。老李被吓呆了。这时候有一个声音对他说:“老乡,不要怕,我们是红军。”一直到22日拂晓,这支红军队伍才消失在南方的晨曦中。这是中央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在古蔺大张声势活动的红军的一个团,给正在重庆的蒋介石和他的参谋团照成了一个假相:红军行动忽东忽西,反复无常,相当混乱,已是瓮中之鳖,正在垂死势扎。目的还是想在宜宾,泸州的长江段渡江。于是,国民党和川军的精锐部队都向西调动。在这个地区,蒋介石部署了五十万到七十五万军队,各部队防区之间衔接紧密,以防红军从北面漏网渡过长江,或向西进入四川或云南,或向南穿过贵州去广东和广西,或向东返回湖南、江西。蒋介石深信,这次是把红军死死的捆住了。
  3月24日,蒋介石偕同夫人宋美龄飞抵贵阳,并在贵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3月27日拂晓,红军突然出现在遵义西南一带,突破鸭溪,枫香坝敌军的防守,在安底,沙土会合,直逼乌江!31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南渡,挥军佯攻贵阳。这让来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大为恐慌,急调滇军孙度带领三个旅增援贵阳,使得包围圈西面出现了缺口!华泽民则率领红军快速西进,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把几十万的敌军全部甩在乌江北岸!
  兵不厌诈,巧计奇谋!
  桐梓。
  清晨起来的人们发现城里又有了带枪的士兵。他们的军服是统一的淡灰色。人数不是很多,在原来县衙的地方又贴出了布告,说是什么护国军招兵,每人每月军饷是两块大洋。在目前这世道里,这样的优惠条件是少有的,所以,城中不少的适龄青年都跑去报名。
  桐梓原来就是贵州的富裕之地,只是连年战祸,经济慢慢的萧条下来。人口也减少到只有七八万人。尤其是这半年多来,红军,民团,黔军和国民党来回在附近打仗,使得本来就萧条的经济更加恶化。
  方云等人把物资运回天门洞基地后,与何凯商量后,决定趁着桐梓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把桐梓接手过来。达官贵人,地主土豪都跑了,留下来的基本全是手工业者,流民和贫民,只要把握好时机,就能迅速的占有一县之地,最坏的结果也不外是再退回天门洞地区。于是,由方云带着方文宾,黄胜利,林红军和张连武等三十多人,借机接收了桐梓。而何凯他们一些伤员还是留在基地里面养伤。
  事情还是出乎意料的顺利!红军与国民党在遵义一带打得不亦乐乎,方云借口保护县城不受溃兵,流寇的骚扰,加上开出的条件也实在优厚,很快就招集了两千多人(吸烟土的不要),就把人分成四队,交给方文宾,黄胜利,张连武,林红军他们带队训练,自己带着二十来个人对桐梓行政系统进行整顿。基本上也就是两块:工商管理和内政司法。想想这些人原来都是留学归来的,再加上又被集体出卖过,自然珍惜眼前的机遇。
  短短半个月,桐梓的气象为之一新。招募来的两千多人经过半月的突击训练,已经成军。而桐梓在这些行政能手的治理下,开始井井有条,税率定得比较合理,实行各民族平等互助的民族政策,重新划分了土地,把土地分到了老百姓手上,鼓励种植农作物来取代罂粟的种植等等,当然,位于桐梓附近大娄山脚的金沙矿是绝对军管的。这些以前都在苏区实行过,所以他们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很快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连原来有些持观望态度的人,在看到成军的部队后,也有了信心。
  方云把训练好的士兵组成了一个步兵团。团长就让方文宾担任,自己就任参谋长,林红军就任副团长。黄胜利,张连武和钟羽分别担任三个营的营长,把余下的原来先遣连的战士都安插到连排担任骨干。政府方面得事情是以何凯这个议长为头了,可何凯还在基地养伤,暂时就归方云管理。
  有不少被打散的国民党,黔军的散兵游勇溃逃到桐梓,全部被方云的护国军俘获。方云与被俘的人员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亲自谈了话,他介绍护国军抗日救国的宗旨,并希望全中国的军人能够组成统一战线。愿意留下来的欢迎(吸食鸦片的不要),不愿意留下来的全部发放路费,去哪里都可以,只是要求他们不要再欺负老百姓。被俘虏的不少军官和士兵都很感动,百分之九十的人员都加入了护国军。这些人就组成了一个营。这样,方云的护国军到四月初的时候,已经有了四个营三千多人。
  随着红军的西进到云南,贵州境内的国民党大军尾随追击,战火慢慢平息下来。
  遵义城外的天主教堂。
  方云再次拜会了乔治神父。当乔治看见他的天使方云再次降临时,激动得热情的拥抱了他,其热情的程度令跟随方云来的两个警卫员感到“毛骨悚然”。
  浓香的咖啡,醇厚的菲律宾雪茄,清冽的苏格兰威士忌,一切都都让人感到舒适,愉快。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宾主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书房还是原来那间书房,只不过换了些家具而已。方云摇摇手中的酒杯,时光是乎又回到了以前轻狂的时候。
  “亲爱的乔治,这次我们合作,做大生意。”
  “愿意为您效劳。”
  “你现在手里有什么存货?”
  “方,我现在手里有一批军火和药品。就在阁楼上。”
  “数目。”
  “美制步枪一百二十支,子弹两万发。手雷十五箱。另外有两支德国毛瑟狙击步枪,子弹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