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






  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大家就站好了位置。随行的记者马上把相机拿了出来,一连拍了几张。然后,方云轻声问了在自己右边的林杰中将:“这次部队远征黑龙江,有不有把握?”
  林杰思考了一下,说:“我军现在是粮草充足,士气正望。对于黑龙江的日军,虽不敢说有十成的把握,六七成总是有的吧。”语气有点自负。
  方云微微一笑,不在言语,转身走进太和殿参观起来。方文宾对集团军参谋长杨晔示意了一下,杨晔走到方云身边说:“方总,对于林中将部队的计划已经拟定好了,你现在要不要过目一下。”
  方云摇摇头,说:“今天不谈公事,大家一起趁雨游游故宫吧。”
  1939年是欧洲最纷乱的一年,法西斯德国先是通过外交恐吓得到了奥地利,又通过大规模战争得到了波兰,使德国的综合国力大幅上升,因此一跃成为欧洲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在39年年末,希特勒已经是签署了对死敌法国开战的秘密指令,因为只有在西线上击败强大的法国陆军,才有可能去对付顽固的英国,从而实现其全球战略。
  德国对波兰开战,英法对德宣战,但搞得是绥靖政策,在西线找不到一点战斗德气氛,隔河对峙的法德两国军队,彼此都能看得清楚,士兵在野战工事或者炮兵掩体里乱七八糟地干着活,还不时地停下来“欣赏”一番河对岸敌人的活动。为了使防线上的成千上万的士兵不致在战壕里感到过分无聊,法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军队娱乐服务处,并且增加了控制较严的酒类配给,还为驻防军队送去了一万多个足球,,有时候法国士兵踢球时的精彩表演还会得到河对岸德军的大声喝彩。就着样,在德军的炮口下,法军便以看电影,踢球,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来消磨悠闲的战地时光,高唱着“我们要到齐格菲防线去晒衬衣”的轻松歌曲(当时的齐格菲防线德军只有31个新训师,法军有90个整编师,近2000辆坦克)。德国人还要幽默,每天通过广播喇叭和巨幅标语来进行纳粹法西斯宣传,有时法国阵地上一些老兵也会升起一块粗布做的表示同意的标语牌。
  晚上,沿着莱茵河的阵地安静得如同坟墓一般,只有偶尔走过得巡逻兵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两岸部队似乎都在奉命休息。德军忙着用火车将物资从铁路线上运来,而河对岸一尊法国75MM口径的火炮对此视而不见,炮口傲然地指向天空,一动不动。法军并不影响德军的行动,按兵不动,没有什么军事行动,敌人近在咫尺,也一枪不发。法军是被明令向德军开火的。法军总司令甘默林说过“向还在干活的德国人开火吗?德国人也只能以开火来回答我们!”直到12月9日才有一个英国伤亡人员―――――一个班长在巡逻时遭到流弹袭击被打死,这才突破了联军在西线无伤亡的记录。
  西线联军力量处于绝对优势,在西线发动攻势有很有利的条件,但法军始终没有发动过认真的进攻,而甘默林这位小心翼翼的总司令也从没有考虑过同德军作一次勇斗。只是在9月初旬的某个夜晚,虚张声势地发动了他的西线“攻势”。进攻是沿着萨尔东南的突出部,在一条20公里长的战线上越过边界,法军是以营为单位向前推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德军的掩护部队向位于边界以北13公里外的齐格菲防线撤退,没有激烈的战斗,只有一些轻微的接触。法军主要受阻于地雷河饵雷。
  当时希特勒所有的装甲师和摩步师全部用着对付波兰。法军在几天时间里,小心地向前推进了大约7公里左右,并占领了萨尔西南的一个小突出部森林,还有二十多个空无一人的小村庄后,法军停止了进攻。甘默林将军下了命令,一旦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就马上退回马其诺防线牢固的工事中去,不愿意再前进一步。
  整个攻势只动用了法军9个师的兵力,而当时的战线上确有法军85个整编师。法军的飞行员师被禁止轰炸德国领土的,空军除了执行少有的几次侦察任务外,根本没有进行空战。在“萨尔战役”中,德军很少进行顽强的抵抗,后来所谓的大部队增援,也是徒有虚名。德国调来的是没有能力进行认真作战的九个后备师,希特勒没有从波兰前线上抽调过一个师,一辆坦克,一架飞机来增援西线。在波兰战争爆发前,希特勒和他的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就对德军大举进攻波兰后,西线会出现什么情况,作了相当详细的估计:法国不大可能发动全面攻势,因为法军进攻只有取道比利时,而比利时是中立国,结论是法国人将保持守势。
  法军总司令甘默林自己也承认“萨尔战役”是个小小的试验,一个小小的把戏而已,只是装装样子,作出一种姿态,来作为对波兰的援助。
  波兰的迅速战败更加动摇了法军继续推进的决心,法国政府的绥靖思想和失败主义情绪使他们既想同德国达成妥协来牺牲苏联,又对法西斯德国的强大军事力量怀有恐惧心理,被纳粹的疯狂进攻吓破了胆。1939年9月中旬,甘默林将军发出了第四号秘密手令:由于波兰的军事形势,已无必要为日后进攻齐格菲防线建立一个基地,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放弃一切继续进攻的打算,实行战略收缩。9月底,他又密令法军深夜撤离,前沿只留少数掩护部队,主力定于10月初全部撤离。10月中旬,法军的掩护部队按计划迅速后撤,德军在两天时间内,用很小的代价便把法军花了两星期才占领的土地夺了回来。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德国人宣布已经把入侵者从德国的土地上清除出去了。
  萨尔这场虚假攻势严重削弱了法军官兵的士气,更没有提高国内平民的斗志,法军从此便按兵不动了。法国政府认定“法国政府这时不应该承担对德国发动攻势的全部责任,决定等到明年春天或夏天再在法国战线上有所作为”。
  给德国纳粹一个沉重打击的机会就这样丢失了。以致于波兰战争结束后,哈尔德将军对他的部下说:“我不再相信法国人会进攻,他们已经错过了机会。”后来,他又在一次酒醉后,继续对他的部下详细地分析道:“对波兰作战的成功,全靠将我国西部边境的兵力全部抽光才办到的。如果当时法国佬利用我们的全部兵力被牵制在波兰的这个机会,在我们无从防备的情况下渡过莱茵河,给他妈的鲁尔区来上那么一下,就像强奸一个处女一样来上他妈的一下……鲁尔区对德国进行战争可具有决定意义的。”
  当时负责莱茵河防御的齐格菲。维斯法尔将军回想起当时西线的糟糕情况,也是一头冷汗,脸色苍白。他认为当时法军若做出努力,会在很短时间内从萨尔一直打到莱茵河的。他说9月德国在西线没有一辆坦克,储备弹药只能支持三天,并没有精锐的后备军,空军只是几架侦察机和陈旧的战斗机。西线的将军们一想到法军可能的进攻,都感觉到毛骨悚然,然而进攻并没有出现,法军只是在萨尔搞了几次无足轻重的出击,此外毫无动静,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最高长官凯特尔将军对法军的按兵不动,同样感到迷惑不解:“我们军人一直预料到在波兰战役期间法国会进攻,结果并无其事,这使我们大为诧异,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元首的英明决策……法国如果进攻,只会遇到德军进行的一些军事掩护行动,而不会遇上真正的防御。”
  法国和波兰是有军事协定的,法国的保证也是明确和具体的,但法国却不愿意独自承受和德国的战争。英国对波兰的保证是一般性的。战争行动开始时,派到法国的英军很少,到接近10月中旬时,才有四个英国陆军师,共16万人到达法国,但是也没有多大作为,和先前到达的两个不完整的陆军师一样,进行着一场不流血的战争,除了震天响的口号外,也没有什么积极行动。英法虽在盟国最高军事委员会第一会议上,组成了英法联军,由甘默林任盟军西方战线总司令,但在这两个结成同盟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紧张,摩擦和不信任。随着战局的加剧,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盟国的大部分行动都在大洋上进行,主要是力量最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而陆军基本没有什么联合行动。
  希特勒进行波兰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英法推新绥靖政策的恶果。法国政府缺乏果敢的气魄,英国政府也没有真想打仗的意图,这就无法让德国受到致命打击。这场战争,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输掉了,从1935年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悍然实行征兵制,到1936年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区,一直到1938年希特勒策划的慕尼黑阴谋,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这场豪赌中中了头彩,盟国由于反共和绥靖,一次次让希特勒得手。
  随着在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持续两年后彻底失败,日本国内是一片愁云惨雾。日本近卫文磨内阁受到弹劾,集体辞职下台,而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一群致力于势力扩张的力量走上了政治舞台。东条首相上台后的第一道秘密指令,就是指示满洲特务机关负责人土肥原贤二彻底调查护国军首脑方云的背景资料,并要求在适当的时机,再制造一个“皇姑屯事件”,秘密地把方云处理掉,以达到分裂和打击护国军政府的目的。
  同时,利用其在东亚强大的海军力量,对中国沿海进行战略性封锁,不断强化日军在越南的立足点,以便把日本国内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来,也为日后从两线进攻中国作准备。在日本国内,继续把国家经济转向战时经济,意图在短时间内恢复军队的力量。
  风云变幻,摆在护国军政府前途还是布满荆棘。 
 
 
 
  
 第四卷第八章
 
  作者:冰龙
  华北战场的全面胜利,为护国军中央政府酝酿,筹备召开第一界全国国民代表会议,共商建国大计,定都北平提供了条件。华北,华中和华东,中日军队激战了两年,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如何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战争过后的各大城市,成了护国军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北平历来是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日本人撤退后,护国军顺理成章地接管了这个文明古城。但是,北平不光有日伪时期来不及逃跑而潜伏下来的日伪特务组织,还有原国民党时期散落在北平的军官和士兵,也有从东北,华中,华东跑过来的伪党区,伪政府的官员和汉奸。局势非常混乱复杂。
  平津军事接管委员会主任兼平津卫戍区司令方文宾上将,国家安全局李云海少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清除散兵游勇和特务。他们首先时建立了一个散兵游勇处理委员会,从部队和国安局抽调了一批素质高有文化的精干人员去做这项工作。担任这个处理委员会主任的是国安局北平分局的李克农同志。
  李克农到了处理委员会,首先发动宣传攻势,召开群众大会,宣讲政策,张贴布告,号召原国民党和伪军官兵,特务分子进行登记。不到半个月,就有五千多名官兵来登记了,可是,这五千多人中,大多数是士兵,军官很少,没有一个特务分子。尤其在北平的东城区,特务分子不少,而且很活跃。李克农掌握了这种情况后,派出特工人员,深入发动群众进行调查,鼓励群众进行举报,充分发挥以前在北平工作的地下党人员的作用。这样,隐藏的特务有些坐不住了。
  对于打击敌特的问题,北平市军接会,国安分局等强力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下发了一个严防敌特活动的紧急通知:敌伪在离开北平时,对特务组织曾有周密部署。他们以各种名目,混入各单位,部门,行业,进行暗杀,破坏,造谣等等活动。通知要求各单位提高警惕,并对原有人员严密注意,慎重审查。夜晚,凡护国军工作人员,没有必要的事情,切勿外出,以防不测。
  晚上,北平市市长的警卫员坐着轿车去取药。车刚开到北海北门桥头,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个黑衣骑车人挡住了小车前行的道路,汽车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就在这时,突然“叭”的一声响,一颗子弹打在汽车后座的玻璃上。这是一支无声手枪,声音很小。射击者击中了汽车后,迅速钻进附近的胡同,消失在黑暗中。前面那个当道的骑车人,看见射击者跑了,也很快骑着车溜掉了。
  司机和警卫员急忙下车查看,幸亏子弹没有穿透玻璃,只留下一个乳白色的凹坑。如果子弹射进来,将会打中在后座的警卫员身上。
  就在这次枪击事件发生不久,又有一辆政府用的轿车也挨了枪击,时间也是晚上,地点是老地方。这次子弹是打在了钢板上。北海北门桥头一带,小胡同多,地形复杂,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