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记
红凌发现杨秋池在走神,吻了一下,笑问:“少爷,在想什么呢?”
“没,没想什么,睡吧。”杨秋池搂着红凌却在想柳若冰,心中有些愧疚,可这思念一旦升起来,就再也止不住了,翻身下来,仰面躺着,怔怔地看着蚊帐顶。
红凌十分乖巧地依偎在杨秋池的身边,也不说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杀夜雨时”,巴山夜话之约,何日到来呢?何日才能见到柳若冰那冷艳绝伦的美丽容颜。
第三卷 第二百八十一章 知州小少爷被绑架案
湖广镇远州知州衙门,知州耿风刚耿大人正在签押房办公。
明朝的州有二种,即属州和直隶州。属州的待遇与县同等,直隶州的待遇与府同等,但品秩比知府要低,知府是正四品,而知州只是从五品。
这时,门房慌慌张张跑进来,跪倒禀报:“大老爷,不得了了!”
耿知州正拿着一个卷宗在慢慢审阅,听这话不悦地抬眼皮看了看门房:“何事惊慌?慢慢说来。”
门房喘了几口气说道:“小……小少爷不见了!”
“什么?”耿知州扔掉了卷宗,猛地站起身问。门房急声道:“老爷,刚才奶妈托人带信来说小少爷不见了,奶妈他们正在青龙洞周边四处寻找呢!”
耿知州有一妻四妾,子女生了一大堆,但他最疼爱的就是最小的这个小妾刚刚给他生的这个儿子,才三岁。今天天气特别热,奶妈罗氏抱着小孩耿少爷,带了个男仆名叫刘双喜,到镇远州城里舞阳河边的道鹳青龙洞纳凉。没想到把小少爷给弄丢了,整个青龙洞都找了个遍,也没找到,这才着急,一边四处寻找,一边托人带信回来。
耿知州这下慌了,带着人匆忙坐着轿子来到道鹳青龙洞,一下轿,就看见奶妈罗氏正坐在鹳前的石阶上号啕大哭。男仆刘双喜苦着个脸站在旁边直搓手。
耿知州急步上前,问道:“怎么回事?小少爷到哪里去了?”
罗氏和刘双喜咕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罗氏说道:“小少爷,小少爷不见了。”
“怎么不见的?”
罗氏道:“刚才我和刘双喜我们俩抱着少爷在鹳里纳凉。就坐在老君殿上面的假山那里,小少爷就在旁边的大石板上玩,我们……我们光顾看下面的风景了,回过头来,小少爷就不见了。我们以为小少爷只是跑到哪个山洞里玩去了,没想到,到处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呜呜呜呜……”
那男仆刘双喜道:“小人和奶妈我们把整个假山都详细搜索了一遍,只找到了小少爷的一只鞋子。鞋子里塞着有张纸条。”说罢,从怀里摸出一只小孩的虎头童鞋,从里面拿出一张纸,双手递给耿知州。
耿知州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字:“父债子还”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父债子还?难道劫持孩子的这人与自己有仇?耿知州脑袋里搜索了一遍,这为官一方,肯定多多少少会得罪一些人,但仇恨深到劫持自己儿子这等地步的,耿知州还一时真的想不起来会是谁。
奶妈还跪在地上号啕大哭着。耿知州心中更是烦乱,上前就是一脚,将罗氏踢翻在地。气急败坏地骂道:“你这贱人!弄丢了小少爷,还他妈的有脸嚎!要是找不回小少爷,我要你的命!”
罗氏连忙爬起来跪倒,一边哭着一边哀求饶命。男仆也在一旁苦苦哀求。
耿知州转身看着身后跟随的家丁、仆人、丫环们,吼道:“你们他妈的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老子去找小少爷去!找不到小少爷,老子要你们一个个好看!”
家丁们连声答应,忙不迭四处寻找。
耿知州坐轿子回到衙门里,已经无心办公,直接回了内衙。
他那几个妻妾已经得了消息。内衙里哭成了与团。尤其是那最小的那个小妾王雨菲王氏,也就是那个小少爷的娘,已经哭得死去活来。
这小少爷可是王氏的心肝宝贝,是她得宠的保障。她现在在耿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全来自于这个孩子。一旦孩子没了,她的地位也就没了,再加上母子连心,孩子丢了,怎不让她哭天抢地呢。
耿知州坐在内衙客厅里唉声叹气。衙门里出了这等大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帮忙出去满城寻找,可是,一波波回来的人带来的都是令人失望的消息。
找了整整一天,都没有小少爷的踪迹。
夜深了,内衙客厅里还满满的都是人,镇远州首席长官知州大人的小公子被人绑架,这消息已经象瘟疫一般席卷了整个镇远城。衙门的判官、吏目、六房司吏和城里的要好乡绅都来探望。一屋子人都是长吁短叹,或者咒骂劫匪罪该万死,或者安慰知州节哀顺变,想法子尽快将公子解救回来。
说到解救,耿知州长叹一声:“如何解救?这劫匪没有索要钱财,也不提条件,唉!从劫匪所留字条来看,孩子恐怕……恐怕难逃大难了。”
镇远在侯判官赵临渊一拍大腿,“这劫匪字条上说什么‘父债子还’,大家都知道,咱们知州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何曾欠下一星半点人情之债?又何曾与人结下如此深仇大恨?照我说,分明是者劫匪无中生有,想混淆视听罢了。”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赞同。
赵判官很是得意,说道:“所以,这绑匪绑架孩子,说到底还是为了钱!照我看,他迟早会提出条件的,咱们耐心等等,等他提了条件,不管要多少钱,为了小少爷的平安,咱们答应就是,大伙砸锅卖铁凑钱也要把小少爷赎回来!”
众人听了赵判官这慷慨陈词,都觉得他果是十分的仗义,难怪知州大人将他视为心腹,便都纷纷点头赞同。
耿知州又叹了口气:“是啊,本官这一整天都在思索,究竟得罪了何人,要抢走我的儿子。可想了这一整天,也没个头绪。看来,很可能饿赵喔按官所说,这人还是为了钱财。”
吏目李斌道:“卑职愚见,这人留了字条既然这般说了,恐怕为了钱财的可能性比较小,其目的很有可能还是想报仇,所以,迟得一天,小少爷生命安危就多一分危险。因此,咱们与其这样坐等消息,不如主动出击,想办法抓住这劫匪。”
赵判官听李吏目反驳他的观点,已经心中不快,听他说要主动出击抓人,便嗤地笑了一声:“这还用你来说?谁不想破案啊?谁又能忍得下这口气呢?”
“是是,卑职失言了。”李吏目惶恐不已。
吏目只是从九品,是品秩中最末一等,是个官都可以欺负他,这判官是从七品,所以对他说话虽然很不客气,吏目也只能忍气吞声。
耿知州却听出来这李吏目话中有话,他心中牵挂儿子,从那劫匪所留字条能猜出来儿子恐怕凶多吉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是要杀孩子报仇,那可真的是多一日便多一分危险。如果有希望能侦破案件找到孩子,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都决不能放过,急忙问道:“李大人,你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详一下也好。”
“是,是,”李吏目答应了,偷眼看了看赵判官。
赵判官眼睛一瞪:“你看我干什么?知州大人叫你说,你还不快说!”
“是,是,”李吏目有些尴尬,不过好像这种气他已经受惯了,说道:“卑职想到了一个人,或许可以破获这件案子,将小少爷救出来。”
“哦?是谁?”耿知州仿佛看见了一线希望。
“耿大人还记得前段时间王典史的案子吗?”
这案子耿知州如何记不得,就因为这件错案,他被杖八十,罚俸一年,屁股上的伤现在才刚刚好,问道:“李大人的意思是……?”突然,耿知州想起了一个人,马上反应了过来,“你是说破获上次王典史错案的清溪县知县,现在同时兼任我州同知的杨秋池杨大人?请他来帮忙侦破这件案子?”
“正是!”李吏目道,“这杨大人可不简单,刚到清溪县,就破获了王典史奸杀苗寨少寨主云愣娘子并杀了其妻弟,诬陷云愣一案,成功化解汉苗冲突,听说现在那苗寨寨主为这事把这杨大人当一尊菩萨似的供奉着,逢人就夸,遇人就讲,两人成了刀里来火里去的交情。”
“这清溪县苗民不服王道教化,京城闹事,一直是大人最头痛的事了,现在被杨大人治理的井井有条,汉苗相处融洽,看来,这杨大人能耐还真是不同凡响啊。”
赵判官又嗤的一声笑:“说什么呢?把他夸得跟一朵花似的给谁听呢?你别忘了,正是因为他,咱们知州大人才白白挨了八十大板,还罚俸一年,一年呢!省着花够你全家吃五年的!”
李吏目连连点头称是,不敢吭声。
赵判官更是得意,冷笑道:“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多大本事?我看这杨秋池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罢了,有什么能耐。你替他吹这么些大气干什么?你想看知州大人的笑话是不是?你难道不知道知州大人正要找他晦气吗?”
第三卷 第二百八十二章 特别功法
赵判官还以为耿知州因为挨了处罚而记恨杨秋池,他却不知湖广钱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都已经给耿知州打过招呼,暗示这位杨知县大人不是一般人物,凡是他的事情要优先办理,对他的话要言听计从,不得违抗。
耿知州多年为官,怎会不知道这话的分量,早就想拍马屁结识一下杨秋池,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再说了,上次王典史那错案,本就是自己的错,如何能怪得到别人呢,还幸亏杨秋池刀下留人,保住了云愣的命,否则一旦错杀,那自己这乌纱帽铁定是保不住了,可不是打一顿板子罚点钱就能了事的。
可赵判官却不知道杨秋池的底细,还在那自以为是地乱拍马屁,没想到这一次拍到了马腿上。
耿知州脸一沉:“赵大人,不要乱说话!”
赵判官一愣,急忙躬身道:“是,是,卑职失言了。”
耿知州要借此点醒一下赵判官和其他下属、乡绅,免得到时候得罪了杨秋池,把自己给连累了。当下黑着脸对赵判官说道:“杨大人是清溪县知县,正七品,现在又是本州同知,从六品,官阶已经远在你之上,他虽然现在还兼任清溪县知县,无瑕到州里上任,却也是你等的上官,怎可如此无礼!”
赵判官这下知道自己拍错了马屁了,连连鞠躬认错,口称失言,下次再也不敢。心中有些纳闷耿知州为何对这杨秋池如此维护,再怎么说他也还是知州的佐官啊,而且还让知州挨了处罚。
耿知州接着说:“杨大人初到清溪县就立此大功。能耐怎能用什么瞎猫……之类的来形容呢?此等言语若让本官再听到,定要重重责罚!”
“是是是,卑职知罪了!”耿知州以往一直都待人温和,关心体贴下属。赵判官还从来没有看见知州大人对下属佐官如此训斥过,顿时吓得额头冷汗直冒。
这下子不仅赵判官,所有的下属官吏们和一众乡绅都知道了这镇远州同知兼清溪县知县杨秋池在知州大人心中地份量,都在猜测着两人的关系,琢磨着到时候如何沟通了。
耿知州接着说道:“前些日子,杨大人又侦破清溪县一指峰上的尼姑庵杀人案中案。湖广提刑按察使施大人还下令将近期发生的多起连环杀人碎尸案交给杨大人并案侦破,可见施大人对杨大人地器重。请他前来帮助本官侦破此案,正是上上之选。”
赵判官刚才说话不当,挨了呵斥,他这人脸皮也厚。见机倒快,立即起身道:“卑职愿意替大人连夜到清溪县,躬请杨大人前来破案!”
湖广镇远州清溪县县衙。天刚朦朦亮,杨秋池和宋芸儿就在内衙后花圆里开始练功了。
那一晚和红绫的交谈让杨秋池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妻妾们都能雨露均沾,大家都满意。
现在杨秋池正式的妻妾是一妻两妾,妻子冯小雪,小妾秦芷慧、宋晴,通房大丫环红绫,一对四。现在自己才二十来岁,还不算什么,但是将来自己年纪大了呢?这四女可都还是花季少女,将来她们到了虎狼之年的时候,自己却已经年龄偏大,恐怕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了。
除了这四女之外,还有白素梅这个三年之后就要过门的暂时编外妾室,那时候可就是一对五,还不算一门心思眼巴巴等着长大了杨秋池临幸的小丫鬟月禅,还有对自己一往情深的宋芸儿,还有让自己愧疚不已白天黑夜期盼回来的柳若冰,这算下来,可就是一对八了。
这些女子个个都是貌美如花,自己想克制都难,而且,他们五天一轮,本来就已经很委屈,如果轮到地时候自己却不能力拔山兮气盖世,那不仅自己脸上无光,也对不起这些好女孩们。
所以,谈话的第二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