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记
是二十四小时以上了。
杨秋池握住屠老四的下颌活动了一下,又活动了一下屠老四的四肢,发现下颌尸僵已经开始缓解,这与前面尸斑的情况吻合,死亡时间应该是二十四小时至四十八小时。
翻开屠老四的眼皮,发现他的眼角膜混浊并与晶体相连,瞳孔已经难以透视,这是由于死者角膜自身的水肿和自溶而逐渐变成了不透明的乳白色,以致不能透视瞳孔。眼角膜混浊程度是有规律的,可以用来判断死亡时间。根据屠老四眼结膜混浊程度,杨秋池判断,死亡时间也是在二十四小时至四十八小时。
杨秋池找来一根小棍,掰开死者的嘴之后,用小棍在死者口腔里划了划,发现口腔粘膜已经出现自溶脱落。尸体自溶的速度与气候和温度有关,现在是冬天,尸体出现这种明显的自溶,杨秋池据此判断死亡时间也在二十四小时以上。这与尸斑出现情况是吻合的。
杨秋池在屠老四身体上没有发现腐败静脉网出现,所谓腐败静脉网,是皮下静脉网的血管壁因被溶血的血红蛋白浸染而呈暗红色,通过皮肤呈树枝状。如果尸体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判断死亡时间应该已经超过三天。由于屠老四的尸体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死亡时间不会超过三天。
杨秋池又检查了徐氏的尸体,除了没有鞭笞伤痕之外,其他结果大致相同。
综合上述检查情况,估计死者屠老四应该已经死亡二十四小时至四十八小时。屠老四的父母说屠老四是前天上午离开家的,再根据邻居证实前天下午这女人还向邻居借过米,这死亡时间就缩短了,凶杀案应该发生在前天下午到昨天下午这段时间内。
被子上的凶手留下的血手印要提取。杨秋池找了一把剪刀,将被子上那几个擦拭痕迹和血手印剪了下来放进怀里。
接下来,需要勘查现场地面遗留的痕迹了。
杨秋池蹲在炕边,先将屠老四和妓女许氏的鞋子拿起来仔细查看鞋底花纹和鞋子地长度、宽度。接着趴在地上观察那几枚浅浅而零乱的脚印,根据花纹和大小进行甄别。
费了好半天劲,在排除了屠老四和徐氏的鞋印之后,终于发现了一枚与两个死者的鞋印花纹不同而且比较大地鞋印。参照屠老四地鞋印痕迹。可以判断两枚鞋印形成的时间差不多。说明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此外再没发现其他可疑鞋印,看来这妓女许氏的顾客地确不多,家里很少来人。
从鞋印和两个死者身上相同的伤口来看,进入现场地凶手应该只有一人。
找了一把尺子对鞋印进行了测量。根据计算公式身高=脚长×6。876,估算出这人身高应该在一米八左右。
杨秋池仔细观察这枚鞋印。在脚跟部,杨秋池发现了一小颗与针屁股差不多大小的黑色颗粒。
这房间里是夯过的黄土地面,比较平整,在房间地面其它位置。没有发现类似的黑色颗粒,说明很可能是凶手地鞋子底脱落下来的。杨秋池找来一张白纸,小心地将那点黑色颗粒提取之后用白纸包好放入怀里。
杨秋池找来印泥和白纸。取了屠老四和许氏两人的指纹和掌纹,折好之后放入怀中。
两个死者地衣服都放在一旁的椅子上。杨秋池仔细搜查之后,在屠老四地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个钱袋,小心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四锭银子,估计有三十多两。
杨秋池很奇怪,昨天他们去过屠老四家,他家一贫如洗,再看屠老四这身衣服又旧又破,还来找这种头发都花白了的退休妓女,这屠老四的生活应该是比较困难的,怎么身上有这么多银子?这银子的来历肯定有问题,杨秋池决定带回去仔细研究,看看能不能在上面发现点什么。
从这些银子的发现和现场没有翻动的痕迹判断,凶手杀人之后,并没有寻找财物,说明凶手不是为了钱财而来,应该是仇杀或者杀人灭口——这老头又老又丑又没钱,这妓女许氏同样是人老珠黄,而且门可罗雀,所以情杀基本上可以排除。
一切忙完,已近黄昏,检查完之后,杨秋池出了房门。周知府等人连忙迎了上来。忤作填写尸格。
杨秋池介绍说:“经检查,死者屠老四和许氏,都是被人用锐器刺入心脏,引起大量出血而死。凶器是一把单刃匕首,刀刃长度不少于六寸,宽度为零点九寸。凶手身高五尺四寸左右,从现场分析,进入现场的凶手只有一人,作案从容冷静,手段残忍,两名死者都是被一刀毙命,说明凶手精于此道,是个老手,也有可能以前曾经犯过罪。”
周知府、宋知县和宋芸儿等人听得眼睛都直了,杨秋池根据那么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发现了这么多线索,这案件简直要呼之欲出了,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周知府问道:“杨公子对这件案子有没有具体的侦破方向呢?”
“死者死亡时间应该是在前天下午到昨天下午之间。”杨秋池从怀里摸出那个钱袋,“我在屠老四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这个钱袋,里面有大概三十多两银子,我怀疑这银子与案件有关,我想拿回去观察分析,过两天就将银子还回知府衙门来。不知可否?”
周知府点头同意,他很想问从这银子能发现什么问题,但侦破这种事情,自己不懂,最好不要多问,免得让人笑话。
杨秋池说道:“根据刘彪的证词,金可莹埋尸现场发现的那个欠条很可能是屠老四遗落的,这些邻居又都证明屠老四是左撇子,这与金可莹尸体伤痕吻合,现在他突然被人杀了,很可能是被人灭口,所以,屠老四很可能是杀死金可莹的凶手。这样看来,应该还有幕后元凶。”
宋知县问道:“那,那这元凶是谁呢?”
杨秋池苦笑,还真把我当成神仙了?摇摇头:“还不清楚。现在我们去屠老四家进行搜查,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
周知府和宋知县点头赞同,这里尸体善后交由忤作处理,带着捕快们赶到了屠老四家。屠老四家很简陋,没甚么大的家具,不一会就搜了个遍。
杨秋池在屠老四卧室的立柜里,发现了一件东西,仔细端详了很久,觉得很奇怪,便找了块布将这东西包好,征得了周知府的同意之后,揣进怀里,准备拿回去分析。
搜查完毕之后,周知府本来还要设宴款待杨秋池他们,但杨秋池推辞了,他惦记着这物证的分析,还有郝倩的事情,需要马上和宋晴说清楚,想办法让宋晴退婚,不管是纳宋晴还是郝倩,都要和杨母、冯小雪商量好了才能决定。
匆匆吃了点东西,杨秋池等人便往广德县城赶。
路上,杨秋池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黑狗和宋晴两人坐一辆马车。宋芸儿装着没看见,躲进了父亲宋知县的马车里。
路上,杨秋池向宋晴简单说了去郝家的经过,告诉宋晴郝家要将郝倩许给自己作小妾,问宋晴怎么办。
宋晴说:“秋池哥哥,我想知道,你愿不愿意娶我呢?”宋晴也明白,如果自己退了婚,郝家绝对不会让郝倩嫁给杨秋池,所以,自己与郝倩只有一个人能够成为杨秋池的小妾,
“当然愿意~!”杨秋池给了宋晴一个深深地吻,“要是不愿意,我早就答应郝家了。”
宋晴吃吃笑道:“你不可惜郝家大小姐吗?她可是宁国府有名的美人哦!”
提起郝倩,杨秋池马上想到了那漂亮而勾人魂魄的丹凤眼,还有身上那特有的气质,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但原则就是原则,虽然郝倩很美,比宋晴比自己认识的所有的女孩都美都有气质,可感情是不能作为交换的,就象当初白千总要用白素梅交换冯小雪一样,是绝对不能让人接受的。
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章 一粒小煤渣
杨秋池摇了摇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好啊,你敢骂我是熊掌,我不理你了!”宋晴俏脸一板,转过头去看窗外。
杨秋池从后面搂住了她,双手在她曲线玲珑的身体上游走,用嘴唇轻轻咬住她的耳垂,用舌头舔弄着。
宋晴嘤咛一声,向后软倒在杨秋池怀里。两人缠绵了一会,不过,这马车之上,车棚外面还有赶车的伙计,实在不是合适的亲热之所。
宋晴依偎在杨秋池怀里,抓住了杨秋池伸进自己怀里的魔爪:“秋池哥哥,我娘在应天府,我们什么时候去找娘说退婚的事情呢?”
“我回去还有一点案子上的事情要办,办完之后看情况,然后咱们就去应天府,去找咱娘说退亲的事情。”
宋晴一听,杨秋池称自己的母亲为“咱娘”,已经把自己当作一家人了,心里甜甜的,点了点头,又问:“咱们不托媒去说吗?”
“不,我要亲自去找咱娘说,这样才说得清楚,这可是关系到我们两终身大事的事情,不能马虎。”
宋晴见杨秋池如此郑重,心里感动,点点头,搂住杨秋池的脖子,献上香唇,两人深吻一番之后,宋晴说:“秋池哥哥,别担心,咱娘人可好了,特别疼我,你又这么好,比那郝家好上一百倍,娘一定会同意的。”
听宋晴这么一说,杨秋池心里也充满了信心。
天黑时分,一行人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杨秋池和宋晴两人还没成亲,所以宋晴还是和宋芸儿他们到内衙里住。
杨秋池给龙子胥和春芽安排了住处,拿了些银子给他们自己操办喜事,告诉龙子胥这段时间暂时不用跟班。
杨秋池和杨母、冯小雪打过招呼之后。让丫环月婵在房间里增加了几盏灯笼,将房间照得跟白昼一般,然后把自己关进了放铝合金柜子的那个房间。
杨秋池先将郝倩送的那幅画放进了铝合金柜子里,然后开始检测。
先检查那银锭。杨秋池将钱袋子里面的银锭倒在桌子上。一共有四锭。先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没有发现指纹。因为一般情况下,汗垢指纹是无色的,肉眼不容易发现。杨秋池从铝合金柜子里取出法医物证勘查箱。打开后取了一把磁性指纹刷,用指纹刷轻轻扫了每一个银锭的四周。混有铁粉地磁性粉末粘附在了银锭上的汗垢手印上,指纹就显现出来了。再用透明胶粘取下来,然后贴在一张纸上,这样。指纹就提取到了。
用这个方法杨秋池一共从四个银锭上提取到了数枚指纹。经过对比确定了相同的指纹之后,还剩下六枚不同指纹,但这不能说就是六个人的。因为还有可能是一个人不同手指留下地。杨秋池用从屠老四和许氏两人尸体上提取到地指纹进行对比,确定其中四枚是屠老四的。还剩两枚可疑指纹。
杨秋池仔细观察这两枚指纹,其中一个是螺型纹,正时针方向旋转,根据规律应该是右手指纹。并且,这一枚比另外一枚要略大一些,估计是拇指指纹。而另外一枚是箕型纹,而且是反箕,说明很可能是食指指纹。
将这两枚指纹与现场提取的血手印指纹进行了简单比对,发现明显不同。与死者屠老四和许氏两人的指纹进行比对,也不相同。这血手印应该就是凶手留下地。杨秋池将这两枚可疑指纹打上标记放进了铝合金柜子里。
对于在屠老四家大立柜里提取到的那个东西,杨秋池只是很好奇,并没有想太多,暂时也不准备进行深入分析检测,也把它锁进了铝合金柜子里。
接着检验那针屁股大小地黑色颗粒,将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小不点是一个小小的煤渣。
这个发现让杨秋池非常的兴奋,明朝煤炭尚未大量使用,煤炭主要是用于冶铁,一般家庭生活主要还是使用木材,几乎没有使用煤炭的。这个人地鞋底有煤渣,肯定与煤矿开采或者煤炭的使用场所有关。范围一下子缩小了很多。
如果依照常规办法,这时应该对这煤渣的化学成分进行微量物证检测,然后提取宁国府附近所有煤矿开采和使用地点地煤渣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如果这粒煤渣是从这些地方中的某一处带来地,通过成分分析作出同一认定之后,就能够准确发现这粒煤渣的来源地,从而明确侦破范围。但是,要进行煤渣之类的微量物质化学成分检测,需要专门的大型检测仪器和设备,所以杨秋池只能干瞪眼。
好在从凶杀现场提取到了凶手的血手印,既然不能进行微量物证检测,就只能用笨办法——提取宁国府附近所有使用煤炭的地方的人的指纹进行比对,希望能从中发现凶手。好在明朝煤炭还没有大规模使用,使用煤炭的地点应该比较少,这个工作明天就得找周知府布置进行,防止凶手逃逸。
其实,侦破工作就是这样的枯燥:根据现场勘查走访,圈定侦破范围之后,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访问,逐一排查,确定重点嫌疑人,才能采取相应的侦破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