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记
宋知县点点头,分付丫环去叫宋晴。
杨秋池又说道:“不过,伯父,退婚这件事恐怕只能先往后推一下。昨晚上我有了一个重要发现,我在了屠老四被杀现场提取到了一小粒煤渣,估计是凶手留下的。我分析之后,确定凶手可能与宁国府附近采煤或者冶炼铁的作坊有关,准备从这里面寻找线索,我们现在要先去宁国府。让周知府帮忙调查这些冶炼作坊。办完事情之后再去应天府商量退婚的事情。”
这件白骨案一直是宋知县心头的一块心病。现在终于又有了新的线索,宋知县大喜:“太好了!这就有,有劳贤侄了。”想了想,又道:“这样吧。你,你去忙案件侦破地事情。我,我和你娘还有宋晴去应天府。替,替你处理退婚的事。
杨秋池虽然已经下决心去找宋晴的娘处理这件事情。可毕竟心下揣揣,现如今宋知县愿意替他前去,有宋知县出面。那比自己可要好上百倍,自己总归不好夸耀自己的了。但如果不夸,别人又怎么知道把女儿嫁给你好呢。宋晴地娘是宋知县地嫂子,宋知县又是朝廷官员,说的话她娘一定会听的,有他出面,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所以,杨秋池听了宋知县这话之后,又惊又喜,起身连连道谢。
宋芸儿插嘴道:“我陪哥去查案,我不放心他一个人,要是遇到坏人多的话,光靠他那小狗恐怕不行。”
“好啊!”杨秋池没等宋知县说话,抢先高兴地说道,他心里当然愿意宋芸儿和自己一起去。
就这样决定了,兵分两路:宋知县、杨母、宋晴三人去应天府和宋晴地娘商量退婚并将宋晴嫁给杨秋池的事情,杨秋池和宋芸儿两人前往宁国府侦破案件。
杨秋池先回家里拿了血手印指纹布片,又带了提取指纹用地磁性指纹刷、胶带和一个放大镜,叫上锦衣卫仆人侯小旗,带着小黑狗,与宋晴一起乘马车来到了宁国府。
到知府衙门找到了周知府,杨秋池将自己的侦破思路向周知府说了,周知府立即叫来衙门里的钱谷师爷,他是专门负责征税的,对宁国府范围内大大小小地冶炼作坊非常熟悉。这钱谷师爷介绍说,宁国府地界里没有煤炭开采的地方,使用的煤差不多都是从庐州(今合肥)以北地淮南采煤地运来的。宁国府使用煤炭地冶炼作坊有十多家,一共大概有两三百人。
杨秋池让周知府派人将所有冶炼作坊的人的指纹都提取了交给自己,太小的小孩除外,并教授了指纹提取的方法和要求。
周知府指令提取到指纹后用八百里加急送回来。还专门腾出一间房子给杨秋池,宋芸儿和侯小旗在门外负责警卫,杨秋池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对陆陆续续送来的指纹进行比对。
指纹比对是很费眼神的,虽然使用了放大镜帮忙,但还是很累人的。
宁国府附近的指纹样品都送来了,只有偏远地方的几处还没送到,仅仅送到的这些指纹样品,就有两百多份了,杨秋池工作又很认真仔细,比对起来就更加慢了,当他将最后一份样品比对完毕,已经是深夜二更天了。
所有的两百多份指纹全部比对之后,毫无发现,杨秋池又累又沮丧地走出了房门。
宋芸儿一直在外面守候着杨秋池。见杨秋池出来,兴奋地跑过去,正想问杨秋池有没有结果,但从杨秋池满脸的沮丧,就已经看到了结果。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杨秋池不想让宋芸儿看出自己的失败,勉强一笑,问道:“芸儿,你怎么还不休息呢?”
“我在陪你啊,哥,你别太辛苦了。慢慢来,别案子没侦破,倒把你给累坏了。”
这几天杨秋池和宋晴在一起,把宋芸儿搁在了一边,虽然自己对她不来电,可还是有些内疚。现在她一直守在自己身边陪着自己检测,杨秋池心里有些感动。这小丫头的心思杨秋池如何不知道呢。但不能和她说太多了,免得让她误会,少女的情窦初开,很多都象青橄榄,苦涩居多,没有多少能如意的。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好的了。
累了一天,说了几句闲话,两人就分别回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杨秋池起床之后,仆人告诉杨秋池,剩下的偏远地方的指纹样品已经全部送到了。
杨秋池取了样品冲进房间就开始比对,甚至都来不及吃早饭。
正在比对的时候,宋芸儿在外面敲门,说是给他送点心来了。杨秋池出去打开门,接过宋芸儿手里的点心托盘,就要关门,宋芸儿嗔道:“什么宝贝那么精贵?连我都不让瞅一眼。”
其实指纹比对只用了一个放大镜,可就是这玩意在明朝也是稀罕物,宋芸儿这小丫头又是个大嘴巴,几哩呱啦一说,麻烦事多着呢,再说了,这种指纹比对说了她也不懂,说不定乱猜一通之后和别人神吹,反倒多些事情出来。杨秋池也不解释,柔声哄道:“芸儿乖,你在外面等哥,好不好?”
宋芸儿虽然好奇,但既然杨秋池不让看,也不好勉强,点了点头。杨秋池赶紧关上房门,开始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比对。
结果,所有的都比对完了,还是没一个相同的。
白辛苦,这条线索又断了。
杨秋池沮丧到了极点,打开房门,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发呆。
宋芸儿见杨秋池的神情,就知道还是没什么发现,又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便也坐在门槛上,陪他一起发呆。
杨秋池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自言自语道:“唉~!怎么办?总不能把整个京师所有的冶炼作坊的人都检查一遍吧。”
“检查冶炼作坊干什么?”宋芸儿好奇地问道。
“凶手很可能与有煤渣的地方有关,可现在把宁国府附近的所有冶炼作坊都检查了一遍,也没什么发现。看来我的思路不对。可错在哪里呢?”
“有煤渣的地方?”宋芸儿重复了一遍,“不一定冶炼作坊才有煤渣啊。”
杨秋池脑袋里当的一声响,对啊,自己怎么这么糊涂?虽然明朝只有冶炼作坊使用煤炭,但这煤渣却不一定只有冶炼作坊才有呀,别的地方完全有可能把煤渣运去利用!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杨秋池高兴地抓住宋芸儿的手臂,使劲摇晃:“天才~!芸儿真是个天才~!”
杨秋池突然发神经,把宋芸儿搞得一头雾水,嗔道:“干嘛呀你,疯了吗?”
哈哈哈,杨秋池大笑,拉起宋芸儿,两人去找周知府的那个衙门钱谷师爷。锦衣卫仆人侯小旗自然紧跟其后,随时保护。
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二章 查出灭口凶手
我到那钱谷师爷之后,杨秋池问:“师爷,咱们宁国府附近这些冶炼作坊的煤渣一般是怎么处理?”
那还能怎么处理,古代恐怕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三废”的排放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那钱谷师爷不知道杨秋池为何有此一问,想了想,说道:“一般都是随意堆放在冶炼作坊旁边。”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杨秋池不死心,抱着最后的希望问道:“有没有别的地方把这些煤渣拉去废物利用什么的?”
钱谷师爷觉得杨秋池这问题好可笑,可杨秋池是周知府大人的贵客,他如何敢笑话,可还是有些忍俊不禁:“大人,您都说了这是废物,这废物还能怎么利用啊?”这倒是,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煤渣废物利用这一说。
杨秋池身后的侯小旗接口说道:“少爷,我到知道,锦衣卫和宁国府守卫军队千户所里,经常用煤渣铺操练场地。”
“真的?”杨秋池惊喜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随即马上想起来,这侯小旗自己就是宁国府锦衣卫百户所的小旗,平日里肯定去过宁国府守备军队千户所的操练场地。马上改口问道:“他们用煤渣铺演练场干什么?”
“如果不铺的话,下一场大雨,这操场泥地上就又湿又滑,全是烂泥,好几天都没法操练。这煤渣是吸水的,铺上之后,即使下大雨,也不会泥泞了。”
“原来如此,”杨秋池恍然大悟,“那你知不知道宁国府还有哪些地方使用煤渣铺地?”
侯小旗想了想,说道:“除了锦衣卫百户所和军队的千户所的演练场。其他地方没有使用煤渣的。”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尽管这煤渣能吸水,但看上去很脏乱,其他人也不喜欢用。小的经常在宁国府各处跑。没见过其他地方使用煤渣铺地。”
这么说来。现在最后的希望就是这锦衣卫和军队千户所了,可一想到这两个地方,杨秋池头都大了,这两个地方地军士加起来有好几千。要一个一个比对,那要比到猴年马月去了。
杨秋池皱着眉头思索着。怎样才能缩小范围。
军队,杨秋池在现代社会与军队打交道不多,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后面有个军营。刚进大学时喜欢认老乡,曾经去找过老乡玩。不过,军队里制度很严格。军人外出都需要批假,而且有名额和时间限制。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跑出来的。
对啊!杨秋池突然想到,既然军队制度严格,不能随意外出,查一下凶杀时段里外出的人,然后进行比对,不就行了吗!哈哈!杨秋池又高兴起来了,现在社会军队严格管理,就不知道这明朝军队管理严不严。
杨秋池问侯小旗:“你知不知道锦衣卫百户所和军队千户所外出需不需要批准?”
“需要地,”侯小旗说道,“而且管得很严,再说现在已经是冬季农闲时侯,军户地军士们都集中在千户所进行演练,人很多,如果管理不严,都乱跑的话,就没办法训练了。”
“那外出要不要登记呢?”
“当然要登记,所有外出军士,包括百户所的锦衣卫,私自外出都要经过批准并进行登记,超过时间才回来的话,要挨板子地。”
哈,看来明朝军队的管理也是很严格地,与现在军队很类似,这就好办了。杨秋池高兴地说道:“走,到锦衣卫衙门去。”杨秋池决定先从锦衣卫百户所查起,这里的人相对少一些。
牛百户见到杨秋池,非常高兴,听了杨秋池说明来意之后,马上派人将管理批假外出的军曹叫来,并取来了这段时间私事请假外出的锦衣卫地登记簿。杨秋池翻到了凶杀时间段那两天外出人员,幸亏这两天私事外出的不多,只有六个,看来这牛百户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杨秋池让牛百户将这六个人叫来,分别提取了他们地指纹,然后找了个房间一个人静静地进行比对,结果,没有发现相同的。杨秋池失望之余却有些欣慰,自己是锦衣卫指挥使特使,肯定不希望看到锦衣卫地人犯这种事情。
牛百户听杨秋池要去军队千户所调查案子,牛百户与宁国府军队千户所的最高首长高千户高大人很熟悉,便主动请缨陪杨秋池去,正和杨秋池的心意。
一行人立即赶往千户所。果然见到千户所里的演练场上铺满了煤渣。
这高千户也听过杨秋池这个小牢头这段时间连破奇案的故事,对杨秋池早有耳闻,加上有锦衣卫牛百户的引见,这高千户对杨秋池非常的客气,杨秋池查阅了凶杀案发生的那段时间千户所外出军人登记簿,有十九个人。让高千户将这十九个人叫来之后,杨秋池提取指纹进行了比对,结果,又一次大失所望,没有一个相符的。
完蛋了,所有的线索全部中断,这该如何是好。
高千户很好客,非要留杨秋池等人吃饭。反正线索断了,也没事可干,宋晴他们也没回来,杨秋池和宋芸儿便留下来吃饭。
虽然神情沮丧,但喝了几盅酒之后,杨秋池的心情慢慢也就高兴起来了。宋芸儿见杨秋池心情好些了,也很高兴,陪着杨秋池喝了几杯之后,一脸红霞。
吃饱喝足,杨秋池等人正准备告辞,外面跑进一个军士,报告说应天府兵部的几位军爷出公差到宁国府来了,要千户大人赶紧前去迎接。
杨秋池心中一动,问高千户:“别的地方军队的人也经常来咱们这千户所吗?”
高千户说道:“那倒没有,主要是京师应天府兵部的爷们,此外就还有京营和亲军都护府的军爷有时候因公务下来。”
“那,那这几天有没有来过?”杨秋池心里开始乱跳,这可是他最后的希望。一时之间不由得心跳加快,甚至有些口干舌燥了。
“有啊,昨天刚走。”高千户答道,“是应天府京营里公务下来的,一共三个人。”
“还有别地公务下来的人吗?”
高千户笑道:“寒冬腊月的。谁愿意出公差啊,这一个多月里就这一拨,加上现在刚刚来的这一波,也就两拨人。”
“他们外出。需不需要登记批准?”杨秋池急声问道。
“嘿嘿,杨公子说笑了。他们是上头派来地,不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