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之三国
珊退窃缭缇湍被玫摹T芤晕窘韬鼐湍芊雷√猩剑钟信优嬖诒狈交⑹禹耥瘢喜渴撬睦隙酝泛谏骄叛啵裕芨静豢赡芟氲玫教猩嚼锩婊褂幸恢淮缶笨套急缸牛?br /> 而杨洱呆在太行山中,目的却不是现在的邺城,而是袁绍本人!怎么说呢?袁绍对公孙瓒,胜利以后,当然要回到邺城,可大胜之后,又有谁能想得到在自己家里会冒出个劫道的呢?而那个时候,袁绍大军已是久战成疲,又如何挡得住养精蓄锐已久;如狼似虎的杨洱大军?只要拿下袁绍和他身边的谋士大将,冀州基本上就算平定了,那时候,邺城又算什么?而袁绍的那三个儿子,一个刚愎而不得人心,一个是个武夫,另一个还只是个小孩,又能掀起什么大浪?
本来都计划的好好的,偏偏就出现了变数!前段日子,探子发现袁绍突然又加紧了自己大营的防御,还扩大了斥候部队的规模,并将他们的探察范围扩大了三倍,另外,还专门派别驾王修回到邺城,而王修走后,邺城的城防也加紧了不少,这些情况在冀州一些大城都有上演。
而这一切,据探子回报,都是在曹操的一名使者到达袁绍大营之后才发生的。不久,又得报,袁绍营中有人谈论他杨洱的下落,于是乎,在洛阳的许成就派人来告诉杨洱,原计划取消了!不能冒险再继续实行这个计划,一旦失败,这六万好不容易训练的山地大军,可就白白扔在冀州了,他们以后可还有重要任务呢!
不过,杨洱是什么人?跟着许成这么久,什么都吃过,就是吃不得亏!所以,在不损害大军的前提下,他决定动动手,活动活动筋骨!
怎么活动?当然是趁人家大人不在的时候,打他们家孩子了!邺城里面只有五万大军,守城行,要是知道杨洱的军队数量,打死他们也不敢出来,可许成军出动哪能空手而还,岂不是太没有面子?所以,杨洱就稍稍使了使个点计策,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他还有别的招!可袁谭这小子太配合了,这边一招手,他就出来了,还把邺城的守军带来的五分之一,更好的是他本身,袁家大公子啊,他的到来真是让杨洱感动,这位老兄可比这一万大军金贵多了,所以,在袁谭被俘之后,杨洱愣是把这位袁大公子给羞得差点儿吐血昏了过去。
“把袁大公子请出来和他的属下见见面!”见已经距离邺城不远了,杨洱对身边的士兵说道。
不一会儿,袁谭就被带了上来,不过,他已经是两眼无神,没了一点儿精神!看样子受得打击太大了。
“小子,跟我面前装这一套!”杨洱到袁谭这样子,立即就冒火了,他可是已经听说厉方那些人在北方立了多大的功劳,自己却窝在太行山里好长一段日子,到头来还白呆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建功,他怎么能不火?
“来人啊,看来袁大公子的精神不太好,把他捆起来,用马拖着绕邺城转上几圈,先提提神再说!”他说道。
“不要啊!杨将军,求求你,不要啊!”袁谭立刻就叫了起来,这杨洱可真敢来的!让马拖着,谁受得起这罪?再说,就是受得起,也丢不起这人哪!
“呵呵!看来大公子已经恢复了精神,麻烦你把邺城城门叫开如何?”杨洱百分之九十九敢肯定邺城不会开门,但总要试一试才甘心!
“我去试……试试!”袁谭不敢拒绝,来之前,杨洱给他的苦头可不少,他不敢在杨洱面前说“不”。
但是,很显然,此时的袁谭的身份已经不管用了,杨洱只有叫人把他带了回来,他要执行下一步了!————————敲诈!
*************************************
“在下手里有你们的大公子,袁谭,袁显思!要想以后袁绍不怪诸位,诸位只要三天内为在下准备三十万担粮草,三万万钱,在下就可以放了这个笨蛋,否则,在下就一天割他十块肉,直到割完为止!或许,间或在下会把他给卖了,并且标明他是袁绍的公子!卖给黄巾余孽如何?南方还是有一些黄巾贼的;或者,在下还会以袁大公子的名义写一封罪书,承认袁绍是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不智的‘五毒将军’,诸位看如何?”
第二卷 第六十三章 邺城之难(2)
看着杨洱派人射进来的箭书,审配和辛评面面相觑,有这种人吗?听说他就是杨洱,许成军可以摆在前面的大将,信写得这样,一看就没什么学问,这也就罢了,可这么明目张胆的敲诈,还没听说过!
“这个杨洱如此行事,就不怕以后许成找他算帐?”辛评说道,这可是大大有损名誉的事情。
“哼!”审配却是明白了杨洱的用心,“好狠毒啊!你想一下,堂堂四世三公的后人,掌有北方最为富庶的冀州,兵力强大,却被人给敲诈勒索,最后不得不付出赎金,会是什么影响?”
“什么影响?”
“你……”审配对辛评真是无话可说,怎么一到紧急时刻就不会动脑子了?于是,他大声说道:“这事以后,谁还会把主公当回事儿?他们就会以为四世三公也没什么了不起,你可别忘了,主公之所以有如今的势力,可几乎全凭家世呀!再说,这事就算传出去,又能如何?许成本来就出身低微,又是天下认定继董卓之后的大奸贼,他哪里还有什么名誉?可主公就不同了,在自家门口,丢了儿子,这才是最损声誉的事情啊!何况大公子他还……亲自叫门,唉!”审配颓然坐下,他本来以为敌人也就凭着手中的袁谭威逼邺城开门罢了,可没想到敌人竟然会用如此损招,以他这种文人的惯常思维哪里能想得到?等反应过来,已经迟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他得逞吧!”辛评已经看到了自己前途多艰,说不定这事过去之后自己就会被袁绍杀了泄愤,所以,问话的时候,已经是没什么生气了。
“辛兄不用急,”审配安慰他道,“以主公有脾气,只要我们救下大公子,到时候只要再有同僚求情,顶多是降职,不会有什么大罪的!再说,我是主将,我的责任比你大呀!”话虽然如是说,可审配自己却是没什么信心,这事太大了,大到谁都负不起责任!他审配还好说一点,至少袁谭要出去时他正生病,不在!所以八成可以保住性命。可辛评不一样,就算日后有同僚求情,死不死还在两可之间呢!不过,为了不让辛评这个时候生出别的心来,他也只能这么说了。
“正南兄,还是你来想办法吧!我去静一会儿!”辛评垂着头,走了出去,审配在后面看着,也只能摇头。可还有正事得忙,所以,他只能抛开对辛评的同情,处理起杨洱的信来,“三十万担呀!怎么可能?整个邺城也凑不出来这么多粮食,怎么办?”他喃喃道,难道就眼看着杨洱按信上说的去做?那还不如把袁谭直接杀了呢!
********************************************************
夜,邺城外杨洱大营。
“杨将军,警戒都安排好了吗?”杨洱向杨丑问道。
“禀将军,都安排好了!”杨丑应道,就算杨洱不说,他也要好好的安排,怎么说也是在冀州,袁绍的老巢,不小心的话,翻了船可没谁能救自己。
“嗯!”杨洱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将军,你看审配会出钱粮么?我看邺城还没这么多东西!”杨丑说道。
“那又如何?只有大开口,才能掌握主动,他再砍价,我们也不会亏本,你说是不是?”杨洱伸了个懒腰。
“亏本?”杨丑看向杨洱,心道:“咱们做的可是无本生意呀!”
“将军,斥候在东城发现一个箭书!”亲兵进来报道,并将箭书呈上。
“东城?”杨洱怔了一下,他们从太行山下来,驻扎在城西,因为没有要攻城,所以也没有在邺城另几面放置军队,只派了斥候严查,没想到真能找到东西。
“有变?”杨丑反应了过来,就算审配想好了,或是要讨价还价,箭书也不能射向东城,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事情有变!
“可能是何通大人安排在邺城的探子!”杨洱随口道,他当然也想到了可能有变,不过,这可能性太小了,邺城里面只有四万兵马了,守城还嫌不足,袁绍率大军还远在冀州,也没听说其他地方有军队过来,所以,各方只能仅守各自的角色,唯一有以力搅动全局的,只有自己这只兵马,可自己没变,还有谁能让事情有变呢?
想着,杨洱把信给展开了,不过,只过了一会儿,杨丑就看到杨洱的手开始抖动,接着,全身都在抖,他吓坏了!“将军,你没事吧!”
“哈哈哈!”杨洱突然仰天大笑,“奶奶的,运气来了,老天都挡不住,哈哈哈!”
“将军,你怎么啦?”杨丑小心翼翼的问道,将军这样子,不是中邪了吧!
“你来看一下!”杨洱随手把箭书扔给了自己的副将。
“哦?”杨丑接过箭书,展了开来,不一会儿,杨洱的帐中又传出另外一人的大笑,笑得好生张狂,好生得意。
******************************************************
邺城,辛府。
辛毗刚从外面回来,就被辛评叫到了内室。
“怎么样?信送出去了吗?”辛评小声地问道。
“兄长,你放心,我亲眼看到有人把信捡走才回来的!”辛毗说道。(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当都知道,辛毗,就是那个在官渡大战之后,被袁绍派到曹操营中求和,却出卖了袁绍的那位!)
“那就好,那就好,”辛评轻拍着手,喃喃道,旋即,又骂道:“都是那个袁谭, 我才会落到如此境地!”
“兄长,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们还是先商量一下明天的事情吧!”辛毗说道,虽然已经下了决心,可审配毕竟不是省油灯,还是先策划的好一点保险,这一回,可是关系到整个辛氏一族啊!
原来,辛评回到家中以后,就把事情给辛毗说了。两兄弟在一起痛苦了一会儿,可他们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俊杰”,很快就商量起如何才能脱罪。不过,依两人对袁绍的了解,最终还是算定,辛评有九成九会没命,而辛评是辛家一族之长,他获罪,辛家也跑不掉,最好的结果就是袁绍只杀辛评一人,而把整个辛氏一族给抄了,那样的话,辛家做为冀州一大豪门,算是完了!这对辛氏兄弟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个时候的人,对家族的忠诚要远远大于对自己主公,对国家的忠诚,所以,辛氏兄弟俩决定————跑!
往哪里跑?南边,是曹操的地盘,以曹操和袁绍的关系,辛家要是到了那边,恐怕会立即被押回冀州,所以,这一条不妥!北边,是幽州,袁绍正在那里呢,到那里是自己找死!不妥!思来想去,竟然就只有向西,向两兄弟以前一向瞧不起的许成那里去。
主意打定,可怎么跑?辛家是邺城在大族,族人甚多。而审配却掌管着兵权,恐怕辛家稍有异动,就会被审配给抓起来,这样审配反倒可以把所有罪名都压在辛家身上,袁谭以后要是回来,也一定不会放弃这个摆脱罪名的机会。怎么办?外面正好有杨洱的大军,那就献城!杨洱不正在外面等赎金的么,什么还会比得上邺城更值钱?于是,一切就这样发生了。
(历史上,辛氏兄弟最后都投降了曹操,所以,小弟以为,身家性命的危胁,可以让他们献城)
*****
第二天,夜里,审配正为与杨洱讨价还价而烦心。昨天,审配派人告诉杨洱,他的要价太高,邺城出不起。所以,杨洱就把粮草改为十万担,而赎金,却又加了两万万钱。这个价可以出得起了,可审配却根本不想出。
审配也有自己的想法,讨价还价是一回事,可真付帐把袁谭换回来,他可不认为就算成功了。袁谭是什么人?这一次他刚愎自用,不听劝告,闯下如此大祸,以他这种人,肯定要找一个替罪羊,袁绍也肯定不能让自己的名誉就这么被儿子破坏,也肯定要找人代罪。而袁谭再怎么不成器,终归是他袁绍的儿子,父子一体,就算袁谭肯认罪,袁绍也不能让他这么干。所以,代罪的一定会是他和辛评。辛评已经确定会完蛋了,可他审配也跑不了多远,就算不死,肯定也会扒层皮。而要是袁谭不回来的话,可就有说法了,到时候,就可以说是袁谭苦战被俘,反正只要除了辛氏兄弟,也没有人会知道这事,至于跟着袁谭的那些兵,找个借口调走就是,那样的话,袁绍就有了台阶下,他审配虽然仍会有罪,可也不会严重的受不了。
想到这里,审配突然一惊,自己想得到,辛氏兄弟也应该想得到才对,可他们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