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行镖
儒生一惊,喜道:「竟然有和我同名的江湖侠客,那日将他请出来,也好相识一番。」
彭无望神色一暗,道:「那位兄弟已经去世了。」
儒生叹道:「那真是太可惜了,只能怪相见恨晚,少了这一场相遇。」
红思雪淡然一笑,道:「江湖人江湖亡,那也平常得很。缘起缘落,应是如此,先生不必介怀。」
儒生深深望了红思雪一眼,道:「姑娘如此洒脱,我辈男儿只能称一声惭愧。」言罢向红思雪施了个礼,将她的红头巾平举手中,道:「姑娘适才临风而舞,秀发翻飞,头巾随风而去,正好飘到我的手上。请姑娘收回。」
红思雪微微一笑,接过头巾,道:「时世无常,便是至亲之人,也多经聚散,些许身外之物,倒也不用执著了。」言罢,一抖手,红头巾再次在风中飘逝。
彭无望击掌而笑:「好好,义妹此举深得我心,哈哈,痛快,来,饮胜。」
张放不禁对这些江湖儿女的豪爽风范深感心折,连连举杯相邀,连自己垂涎的下酒菜都没有瞟上一眼。
酒过三巡,彭无望长叹一声,环顾周遭景致,心旷神怡之际,朗声道:「今夜能够遇到先生,实在太好了。彭某老粗一个,虽然陶醉于今夜风景,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先生是读书人,不知可否将今夜风景吟咏一番,让我们以后的日子,能够常常忆起。」
张放注视着高悬于天际的一轮明月,微笑不语,仿佛陷入了沉思。
红思雪笑了笑,说:「你二哥文武双全,难道没有教过你读书么?」
彭无望苦笑了一下,说:「岂止二哥,我师父教授刀法之时也曾令我翻阅书籍,吟咏些诗句,说是如此可以便于了解刀中要义。我对于此道蠢笨如牛,令师父十分失望。那日,师父让我对着天姥山吟诗一首。我一口气说了出来,从此师父再也不让我碰书本。」
听到此处,张放和红思雪同时来了兴趣,异口同声地问:「说来听听。」
彭无望的脸色一红,道:「你们莫要笑我。」红张二人连称不会。
「其实,我都觉得自己这首诗有些意思,不知为何,师父就是不喜欢。你们听着。」彭无望兴致勃勃地站起身,对着长江,大声道:「天姥山兮大铁杆,上面尖细座底宽,若能将天戳个洞,弄个玉帝到人间。」吟罢一阵摇头晃脑。
红思雪刚刚一口酒入喉,听到这番咏颂,连忙用手遮住上三路,将酒水喷入袖筒之中,满脸通红地将身子转到别处,装作欣赏风景。
张放双手发颤地将手中的酒放回桌上,扶案良久,才朗声道:「彭兄此诗虽然稍嫌粗疏,但是创意奇佳,自成一格。比我们这些迂腐书生的行文,多出一番新奇味道。」
彭无望开怀大笑,道:「多谢先生夸奖。可惜师父不在,否则听到先生这番话,必对我有所改观。那,就请先生也做诗一首,以谢今日如此良宵。」
张放有感彭红二人潇洒磊落的豪侠气概,长身而起,立于船头,远眺着江上月明的景致,陷入深深的思索。此时已近三更时分,不知是因为空气太过清新,还是晚风太过缠绵,今夜的月光如此明亮,竟然让人涌起一种耀眼生花的感觉。远处的渔火仿佛暗了下来,江畔渔家妇人的捣衣声也变得沉寂了。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连江海潮涌动时发出的轰鸣之音。
月华如水银泻地般涂抹在周遭景物之上,江畔令人疑似积雪,而江中流水波光粼粼,仿佛闹市华灯集于江上。天边视野之尽头,江水横陈,波光相集,宛如一丝连接天地的银线,浮摆飘动,变幻若神。
「长江流水平春潮,中天玉兔自此升。滟滟连波凡千里,百水千川共月明。」张放吟罢,心中一叹,此诗虽好,却仍不足以喻今日之景。他回过头来,看到彭无望和红思雪一脸茫然,忙问:「两位,不知有何指教。」
彭无望挠了挠头,道:「敢问先生,什么是玉兔?我怎么看不见?」
张放笑道:「彭兄,玉兔乃指天上明月。」
彭无望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已经用心记下先生的诗句,回到家中,定要和我家四弟讲解一番。不过,哎,我总觉得......」
张放忙道:「彭兄请直说,不必迟疑。」
彭无望看了看红思雪,红思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说话。他犹豫着说:「这首诗我听得懂了,却不是很有气魄。」
张放眉头一皱,道:「此话怎讲?」
彭无望想了想说:「我们行走江湖之人,每日东漂西荡,每看一处风景,总会想在那之后又会看到些什么景象。就好像看到长江会想到东海,看到蜀山便会想到成都。今日放舟江上,想到的就是百里之外的海潮。先生诗中没有提一个海字,让我感到若有所失。」
张放心中一动,道:「若是吟咏景色,自然是以近景为先。但是彭兄此话,却更高了一层。」
彭无望见他夸奖,心中更是欢喜,道:「不如这样,头两句改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有潮有海,有江有月,听着着实痛快。」
红思雪粲然一笑,对彭无望点点头,道:「下面两句可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普天之下皆为月光所照,比之百水千川,却又如何?」
张放默默念了几遍,忽然仰天大笑,冲到桌案之前,举起酒坛,将半坛美酒统统灌下肚,一抖手,将酒坛远远抛入江中,长笑一声,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某一生浸淫诗文,从未达到如此境界,今日得此佳句,此生可称无憾。」
他冲到舟边,对着自己所乘的轻舟大声吆喝:「张童,拿笔墨来,快快!」
一个十三四岁少年应声而出,手脚麻利地跃上船,飞快地将笔墨纸砚摆在张放面前。
未等到小童将墨磨好,张放已经迫不及待地抓起笔,挥毫如云烟,飞快地在纸上写了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看完此诗,彭无望和红思雪同声叫好。
「好一句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此问真是精彩。想来师父都要答不出来。」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想到平凡渔家的女子,夜夜都有如此悲情,心中岂能无感。」
张放将自己的诗大声地念了一遍又一遍,仰天长笑,将诗卷收入怀中,对彭红二人深深一揖,道:「今夜若非遇到贤兄妹,小生自问今生无缘吟咏此诗。」彭红二人相视而笑,同时还礼。
张放笑道:「凡人写景,皆有穷于文字的苦叹,而今诗成于此,已经超出今夜景致之外,想来这回老天爷也该有穷于景的苦叹吧。哈哈哈。」言罢向彭红二人一拱手,告辞而去。
看着张放的轻舟翩然远逝,彭无望笑道:「今夜真是幸运,竟让我们遇上如此有趣之人。」红思雪看了看他,心中暗道:「我说此人,应该就是为了你我而来。」思罢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他们却不知一首春江花月夜便在谈笑间于此瓜洲夜色中横空出世,有唐以来,豪兴湍飞,光华无限的千万诗行,便由这一首孤篇横绝的诗中之诗所开启。宛如一道开幕的礼花飞升入天,宣告了一场艳丽无双的焰火表演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序曲。
而这道礼花的点火之人,却双双立于轻舟之上,望着天边的鱼肚白,默默等待着第二天的来临。
第六十三章 混战江都
首发爬爬E站(3320),转载收录请保留
临近渡口,彭红二人付足船资,协同红天侠一起赶赴江都,路上遇到沿岸纵马而来的左连山和白马堡的白衣豪汉。众人多日相交,已经颇为相得,此时重逢立刻笑语喧天,情景颇为动人。大家纵马而行,沿着自瓜洲到江都的三汊河河堤行走,沿途赏景观物,自有一番欣喜。
三汊河一向被称为九龙佛地,自隋代以来,就有僧侣在此修寺建庙,屡废屡兴,尤其建有许多佛塔。这些塔外观多变,质料各异,或为方形,圆形,六边形,或为木塔,石塔,砖塔,砖木混合塔,造型千奇百怪,各具独有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众人自天刚放明见面,直到来到江都城内,足足用了两个时辰,皆是被沿途风景所累。
江都城隋名江都,唐名扬州,乃是大唐长安,洛阳以外的第三大重镇。是驰誉天下的名城。此时乃贞观三年,李世民将天下划为十道,各地地名均有改易。江都也从此改名为扬州。但是,天下地名刚刚改动,初唐人士大多不甚了了,仍然有很多人将扬州称为江都。
自有隋以来,扬州便成了豪商巨贾,当朝权贵云集之所,建筑之精妙,城市之繁华,比之长安洛阳,有过之而无不及。隋炀帝在隋朝倾颓之前,曾经临幸江都,光行宫便建立了几十座,最有名的便是建在观音山上的迷楼,传说为江浙名匠项升所设计。此楼蜿蜒曲折,雕梁画栋,造功精美,「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隋炀帝曾经得意地说:「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可惜被叛臣宇文化及一场火,烧掉了大半,如今只能依稀看个仿佛。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而扬州瘦西湖,以其清丽婉约独异诸湖,占得一个瘦字,风流著于天下。隋唐以来,豪商巨贾纷纷在瘦西湖畔,蜀岗之侧建园立宅,而独具慧眼的商家也在这秀丽纤长的湖岸两侧建立烟花柳巷,令天下文人骚客,趋之若鹜。而立于湖上的扬州二十四桥更是闻名遐迩的名胜,隋唐以来,青楼名院大多蚁集于此。此桥白如美玉,似玉带飘逸,卧于水上,其矫如龙。洁白栏板上刻有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立有如巧云状的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深有明月出水,卧云藏花的意境。隋炀帝时,曾有二十四艺妓桥上献艺的佳话,此桥也由吴家砖桥改名为二十四桥。古来名妓,百无聊赖而凭窗远眺之时,目光所及处,必有此桥。
彭无望一行人等踏足扬州之时,正值扬州胜景方兴未艾,一片繁华涌动,商贩行人皆行色匆匆,名楼名院正在重建翻新之时。
「好一个繁华喜庆的江都城。」彭无望和左连山等诸人左顾右盼,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深深震撼。红思雪和红天侠常年行走江湖,江都城也来过数次,所以没有象这些人一样为景物所迷,而是立刻敏锐感觉到了一丝不妥。
江都虽然天下闻名,但是却没有出很多称雄一时的武林名家或是门派。帮会当然有扬州帮和年帮,但是年帮已经散尽,而扬州帮只是地方上的小帮会,任何武林人士来此,他们只有端茶送水的份儿。但是,今天的江都城内却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江湖人物。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手里面不断传阅着一本本做工粗糙的小册子。不时有人扬声惊呼,或是破口大骂,更有人大声争吵,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这是怎么了?」红思雪满脑子疑问,看了看红天侠。红天侠拍了拍脸,道:「丫头,看你爹爹做什么?我刚刚脱困,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事?」彭无望和左连山在一个街头小贩手里买来几个胡饼,正要张嘴大嚼,看到红天侠说话,连忙赶上前来。
「彭大哥,这里怎么到处都是武林人物?」红思雪问道。
「啊,我忘了告诉你了,这里的仁义堂正在邀集各路武林人物,大家共同讨伐青凤堂。这件事是智仙子方梦菁策划的。」彭无望笑着说。
「噢,原来是她。难怪你一定要让我们到这里来,因为论智比天高,还要说智仙子。她一定能够解开那个什么君山岛的含义。」红天侠恍然大悟。
「你知道她在哪儿么?」红思雪忽然问。
「想来就在仁义堂中,真是高兴。」彭无望兴奋地说。
「你……你很想见到她?」红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