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小子成帝记
明耀眼的星辰,父亲的微笑,母亲的爱抚;更有那说不尽,道不完的怪物,面如蓝靛,长唇大耳;眼如灯,口血盆;獠牙凸暴,双角峥嵘……
借着镜内太素力的缘故,脑子里不由闪过《太素心境典》的序言:“大道无形,生者天地,人无虚无,合于天道,目无所无,有无所闻;万气之始终于形,万形之始终于质,惟质震荡,形而生气,气乃化万,赋予虚无。”
此句序言原本艰涩难解,与世上流传道经迥然相异。但随他眼前展现的画面愈益增多,刹那,对这句晦涩语句竟有了不同以往的深刻理解。无数字句犹如小溪在心田缓缓流淌,渐渐愈悟愈透,心头澄清如碧水,无丝毫杂垢。那太极旋涡形的檀中穴,瞬间光亮大作,璀璨耀眼。仔细看,便能发现,里面隐隐藏着一面古朴的青铜宝镜。遁着玄奥的至理,吸收着经络内流窜不止的猖獗气息。
与此同时,眼前烁现一幕特大的画面,腥风血雨,刀光剑影。
他看见很多神兽,貔貅、饕餮、狻猊、狴犴……不计其数的数十万兽类与无数人类在红色的大地上展开殊死征杀。那时的人类不像现下的众生那么平庸,每个人多少均会些法术或招式。
人类的背后浮空伫立着一对人面蛇身的男女,交缠纠绕,颇为亲狎。
男的右手执规,头上绾着方巾,两道长眉中间点着一记朱砂,圆圆的脸庞上漾着祥和的韵味,平添了一种神的超然;女的左手拿矩,发髻高绾,眉毛细长,眼中则显露出一种娴静;两人颀长的身躯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都穿着对襟镶边的花上衣,至腰际两体相连,再往下也就是两道粗硕丰满、相互盘绕、互缠三匝的蛇身。
兽类的最后却有四只形貌怪异的大兽。第一位,人面虎身,形如山丘,直在那咧嘴大笑;第二位,显然便是烛阴,身长千里的龙躯,蜿蜒如山脉,龙目冷冷地望着厮杀正酣的战场;第三位,猴面鸟身,三足鼎立,浑身爆发着烈烈熊焰,把大地炙烤得松软凹陷;第四位,龙首龟身,周身散发着冷冽冰凛的气息。
毋庸置疑。前二位人面蛇身者,显然是伏羲和女娲兄妹;后面四只大兽,则分明是天吴、烛阴、毕方、据比四位异形大神。这场人兽间的战争,多半就是四神对伏羲和女娲的征讨。
突然,画面一晃。
伏羲向天高高抛起了昊天宝镜,万丈光柱劈头而下。大地上盘曲着一条浑身涩抖的乌黑色巨龙,它低吟,它咆哮,千方百计地躲避着昊天镜的照射。钻入大海,撞断高山,最后,它的脸高高仰起,鄙夷地望着半空的伏羲,脸上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可双目里喷出愤怒的火焰。没有一句哀求乞怜,惟有的便是复仇的信念。
这时,伏羲仿佛有些怜悯,口唇微张,说了一些话语。但巨龙烛阴毫不妥协,挣扎着痉挛的脖项,高傲地摇摇龙首。它无须怜悯,更不要贪生,它要的只是神的尊严和神的光荣。
最终,伏羲喟叹一声,手指朝宝镜点去,烛阴的肉躯瞬间被宝镜的光芒,炸成粉碎,元神则被晶柱慑入镜内。与此同时,一直不断攻击小石头泥丸宫的那股汹涌暴戾,蓦地淡去。随着狂放燥野的消逝,小石头胸中莫名升起一股舒人心骨的温馨感觉,抚摩胸膛,暖漾心田。
随画面失去,他晓得,适才的一幕其实便是宝镜本身的记忆。同时也是大神伏羲所种的烙印。若没有这股记忆烙印,今日与烛阴的互斗,还真不知谁胜谁负?念及于此,不免浑身冷汗,暗呼侥幸。待缓缓睁眼,忽觉檀中穴内射出一股尖细的光芒,直刺泥丸。
惊痛余,晃晃首,俟再想,适才的一切,竟已恍如梦境,仿佛一场虚无缥缈的梦;梦一醒来,即化作烟雨风云,消逝在美丽的晨曦里。
孰不知在旁的万余军士早已看得瞠目结舌。他哪会体内气息不平时,身外也是奇像兀现。时而光芒万丈,时而祥云绕身,身周细小的紫色电流吱嘎乱响,窜流奔腾。再衬上精美无暇的烜煚神甲,谁会相信眼前的王爷是位普通人?
等了许久,终见小石头醒神,楚虞快畅已极,笑道:“王爷,你终于醒了。担心死末将了。”说归说,但见他身上尚有电流焕现,却也不敢轻易接近,怕被亟中一下,那便冤枉透顶了。
小石头睁眼便见着万多人的骇然之容,又见楚虞居然近在身旁,不免愕然万分,惊问:“我怎么会在这里?这是何处?”话甫出口,记忆复回,迅即哑然失笑。
第149章 同门相煎
这时乌云散尽,天光大亮,但仍有薄薄的晨曦荡来飘去,醉人无比。天空一片钻蓝,行云流水般的奔腾云朵,宛若初生婴儿惹人喜爱,夺人心扉。在其中一朵祥云上,小石头袖袍挥洒,俯瞰大地,好生惬意。之前在无情谷得楚虞相告,知道三国联军征伐大周,并有修道人襄助。顿然忧心如焚,半刻也不愿多待。一俟楚虞话毕,稍加拱手,便施展闻仲新授的腾云术,直向洛阳而去。也不管底下军士如何瞠目结舌,眼珠掉满一地。
闻仲传授的腾雾术乃为截门正宗飞行大法。全名《阳和无上氤氲绕身术》。与玄门仙人的驾虹腾霓或是御剑飞行截然不同。飞行时,浑身着雾,形容不现。即便有人凑近,若不具慧眼,休想瞧得清楚。其间蕴有清气上升,化身高真的无上妙诀。
但截教祖师灵宝天尊当日座下的四大弟子,除多宝道人为人身修炼外,其余玄光,金光,霞光三大圣母皆是兽身修成人形。三人囿自身原因,是而成就大道后,所收的弟子多为异类。这也是封神一战中,玄门铲除截门的大好借口。战后,截教没落,三大圣母一死二伤,多宝道人被禁西天,门人散佚,流落四方。这《阳和无上氤氲绕身术》便在异类中流传开来。
数千年以降,天上人间正宗的截教门人罕有出现,世上的妖魔鬼怪反而掌握了该门飞行术。不过它们仅具其形,未得神髓。虽然周身绕雾,却飞沙走石,阴云密天,与上清道家的清净无为迥然相异。只因这些异类追溯起源,多多少少与截教沾亲带故。故此,截教便也成了魔教,上清道祖无形中也成了天魔。而原本同为一根的玄门更是趾高气扬,口中尽管三教、三教的说得好听,但上清截教早被他们排除在外,替而代之的却是趁火打劫的西方教。
此时,小石头施展起《阳和无上氤氲绕身术》与异类们的浑身黑雾可不相同。放眼看,周身白色氤氲,祥光缭绕,粗略打量,直以是神仙下凡。这般不久,眼看离洛阳至多还有半多时辰。突见下方山峦,有两梆人左右对恃,执刀握剑,气氛极为紧张。他本不想多管闲事,然瞥眼间,发现右首一伙竟是白易铁,陶儒为首的华山门人,而另一方赫然是叛出华山派的前传功长老蔡文智。
当下降低云头,悄悄潜至近前,想听个来龙去脉。他接近时,恰巧有一排横生竖杂的灌木丛,再加他浑身氤氲,又值清晨,旁人眼里只道是晨雾升起。故此两梆人毫无察觉,仍在那大吵大闹。
却见陶儒正须发贲张地怒斥:“蔡文智,你背叛师长,屠戮同门,我等没去寻你,已算你幸甚。孰料,今日你居然敢带着朝廷的人想覆没华山派。你可真是罪大恶极呀!”
乍听这话,小石头一愣。心想此事怎又朝廷有关?眼下四国大战,究竟是那个朝廷还有恁大兴趣,来寻华山派的晦气?
正思忖,那厢蔡文智阴笑道:“陶师兄,二皇子赏识咱们华山派,你又何必生怒?再说,小弟虽曾做过一些错事,但总之也是为了本派的兴盛。常言道,逆流而上,不进则退。我华山派近千年来一日不如一日,你不着急,小弟可瞧得忧心忡忡,为其白了头发。之后,小弟深思熟虑,遂决定助二皇子夺取大权。若二皇子事成,一旦论功行赏,赐些庄园田地,再由朝廷明令赐封,华山派自可独秀秦中。俟那时,纵然不及崆峒、峨嵋两派的声势,然也差之不多。你说呢?”
今日他的打扮,与当日在华山截然不同。身上穿着秦廷一等禁卫侍领官服,细薄的绸缎衣料随风飘扬,倒有一丝高手风范。但这人素来落拓惯,仔细看,能发现衣袖和裤脚处的油腻污渍。
听他虚言狡辩,陶儒沉声道:“说倒说得好听,为振兴华山派难道便要诛戮同门?便要把本门祖师手籍送予朝廷?干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即便华山派风光一时,想来祖师在天之灵,也断不会应。”他一袭锦绣员外服,面容圆圆,胖胖敦敦,乍眼望去,便似个和气生财的商贾。
孰料,一番问责却讲得义正词严,慷慨激昂,别说身后华山弟子,固是紧随蔡文智身边的那些秦廷鹰犬也是佩服由衷。均道,看其外表,原以为必是爱慕虚荣之辈,不想穿得脏陋,生得猥琐的倒是贪恋富贵,而这位家庭富裕,生活安适之人,却悍不畏死,一心求义。
念及于此,纷纷暗自摇头。须知,这些所谓的鹰犬往日皆是秦地的绿林好汉,尽管不时要打家劫舍,但山寨里出身的原就讲得义字当头。像蔡文智这种为求富贵,出卖师门,暗算师兄弟的丑陋行为,在他们眼里,实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这时,陶儒又道:“蔡文智,你也无须多费唇舌,反正你是有备而来,咱们既是不应,你也决计放不过咱们。与其罗哩八嗦,毋宁手底下见个真章。”说着,抽剑出鞘,指着蔡文智,就等一场厮杀。
“哈哈……”蔡文智蓦然歇斯底里地放声大笑。众人诧愕,不明他为何发笑?便在这当口,却见他倏地变容易色,穷凶极恶地咬牙切齿道:“陶儒,你是敬酒不吃非吃罚酒。我好说歹说,想让你们同享富贵,殊不知,尔等偏不识相。既然如此,休怪蔡某不给你们路走!哼……”他一身官袍,此刻嘴脸与本身的淳朴面相迥然相异,明显就是一副狗仗人势,小人得志的猖獗模样。
这当口,小石头比较了下双方的实力。华山一方有白易铁、陶儒以及二人十数位亲传弟子;蔡文智一方,却足有三十余人。个个长得凶神恶煞,剽悍雄魁。提棍执刀,拿鞭举枪,手上武器无一相同。一看便晓,悉数是来自三山五岳的绿林豪雄。即便身上穿着秦廷侍卫服,也无改那身匪气,教人看了便会生起悚怯。
当下敛了神甲,甫想现身救援,忽闻另一方山壁处,有一声音呵呵笑起,道:“臭叛徒,召了一众匪人居然逼迫同门投效朝廷。老道可看不惯。”笑语落下,场中突然多了一位中年道士。三绺灰髯,面白慈祥,脸上看似忿忿不平,眼里却带一股戏谑,瞧着蔡文智,便像看见了什么有趣至极的好玩意。
蔡文智一愕,见道士来得神出鬼没,数十余人竟无一人察觉。心下一盘算,情知道士必是高人,决非自己可惹。忙堆起笑颜,道:“前辈,这是咱们师兄弟之间的恩怨,还望前辈莫要插手!”他这般随意变换嘴脸的工夫,别说华山派之人鄙夷,固是旁边的那些绿林豪雄也恶其无耻。
这时节,小石头看清道士相貌,顿即大喜过望。骤地从灌木丛里跃出,大声道:“师叔,师叔……”原来这中年道士竟是当日在摩天峰黑狱中,授他《龙行八法》的冲虚子。万没想及今日居然与他不期而遇,心旌之兴奋,委实难以言表。
秦廷鹰犬们大愕,侧首望去,暗自寻思,亏咱们侦察数日,以为这里是个杀人埋伏的僻静所在,孰料竟如闹市。
冲虚子定睛一望,见是小石头,眼珠子微转,即已明白过来。大笑道:“小子,多年不见,长得越来越壮实了。哈哈……”他自黑狱修炼数十年,已从天境跨入仙境,眼光犀利异常。瞅着小石头,只觉他英华内敛,丰神异彩,浑身虽不现锋利光芒,却让人感到深邃悠远。周身道气若隐若现,既忻忻自得,又浩浩不息,教人实难把握,暗生莫测之念。
瞧到这里,大感好奇。连声道:“小子,了不起,了不起……呵呵……”
小石头此刻乐不自禁,也不晓该怎生回答,直是猛地点头。
冲虚子道:“你既然唤我师叔,想必你已拜入师兄门下。”
小石头再次颔首,刚想叙述别后经历。
冲虚子摆手,示意他暂且不说。又道:“此事话长,待我二人寻了空暇再谈。”话罢,指着蔡文智,道:“这家伙,我跟了多日,知道他想趁机暗算同门。这等不忠不义之徒本不该留在世上,待老道解决了再说。”
“且慢!”小石头与蔡文智同时喊出。
冲虚子错愕。而小石头却望了蔡文智一眼,随后道:“师叔,杀鸡焉用牛刀,这样的小人,尽管交予弟子便是!”他虽不喜杀生,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