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小子成帝记
遥想前世,空气污浊,秀山蒙垢,虽不曾来过华山,但也可想而知。这般丽景,那是压根不敢想的事。惟有如此壮美山河,方能称得上西岳的名号。
今日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使他陡生豪雄气魄,更添爱国热情。可惜,再回想回想,空间迥异,人事全非,不免又心生黯然。
他的心事,元虚全然不晓。迳是一人头前而行,时而指点古迹,时而笑谈韵事。看小石头眼神茫然,面目呆滞,显见对华夏历史一窍不通。元虚不禁难受异常,寻思着,傻徒弟还真是可怜!看来小时没接受甚教育,甚至连世人皆知的前朝辉煌,他都不知!唉……
二人迤俪一路,览尽风光;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随处可见;雕刻石碑,险境奇石,鬼斧神工得教人咂舌,更有云海劲松,苍山浮云,相映成趣,让他们恋而往返,深山不知。
行到一处名唤玉泉院的道家寺院。
小石头只道元虚此行目的,便是这里。他见师傅道装飘神,又想昆仑一脉既为玄门圣境,那与它处道门,必有联系。怎料,方始踏上通往院门的石板大道,元虚偏是没看一眼,迳往旁边的一条石子小径走去。小石头诧异,问道:“师傅,不是这里么?”
元虚回头笑笑,道:“原来也是,只是你时日急促,为师需得先去一重要去处!至于这玉泉院么!为师观赏过多次,也无甚再看的!”
“哦!”小石头恍然。
元虚又道:“徒儿,此次华山一行,你我即要别离。待你五年军役之后,方能再次聚首。为师一路传你的歧黄术,可要好生记住。到了战场,刀光剑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免得灾祸。是以,这些虽为小术,然也是救命之根。即便,自己未遭损伤,但能用金石药草医了旁人的苦楚,却是你一大功德!”
这次,小石头重重颔首,更是重重“嗯”了一声。
元虚知他仁厚,若说可以救治旁人,势必会全力钻研,苦心摸索。是而,只须把自己所知学识传授予他,至于未来成就,倒不用太过担忧!
石径两旁,轩竹迎风,翛翛喧响,旭暖阳光居然照不进半点。
一路无语,不多时,二人绕过玉泉院,直穿通天门,往华山峰巅攀登。他们均为当世高人,一个是昆仑仙真,道行高深;一个内蕴百年修为,已臻武道绝顶,只是本人不知罢了。
即便山道陡峭,怵目惊心,可在他们足下,片刻间,已是奔了泰半山程。起先,元虚本想用遁术行进,但考虑到与小石头盘恒时日较少,至多七日光景,便要分离。于是,就想着趁此良机,传授些知识,也好让他在五年的军役生涯里,保护得了自己。
履险如夷地过了千尺幢、百尺峡,一条临崖深沟,豁现眼前。望来,整条沟渠宛如耕地后留下的犁沟。
小石头讶然问道:“师傅,这、这……这真是有人梨开得么?”
元虚和颜笑道:“不错,这沟名唤‘老君犁沟’,相传这里原是没路的,乃我道宗祖师,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梨开!”
小石头愕然,“真有那么厉害的本事?”自恢复前世记忆,他所学的科学知识便重回脑海。像元虚眼下所说的故事,若在前世,必有个大大的罪名,那就是散播迷信罪。不定被打进牛鬼蛇神一类,遭人唾骂,说他妄图骗财,骗利。
元虚不知他转得念头,否则,包准给气死。笑道:“其实,此沟原唤‘老君离垢’,乃祖师东出涵关,西至仙境,忘垢离尘的必经之道。然时日一久,众生无知,以讹传讹地便误称为‘老君梨沟’了!”
“哦……!原是这样!”小石头摇头晃脑,颇有学究风范地说。不过,他虽去一疑念,但又添一疑窦,便是号为老君的老子真是奔赴仙界了?方想再问,却见元虚忽而神色大喜,正不知他为何而喜,又看他身形一闪便失了踪影。
小石头诧异,暗道:莫非师傅见了老情人了?按他原本木衲性子,决不会转此念头。顶多当元虚见到甚好吃美味,或是看到甚么珍奇罕物。但他记忆回复,前后两世性子尽管相近,可终有不合之处。而且,前世又是亏在美人手上,可说是一场情孽。这么一来,朗湛心台无形里惹了一丝尘埃。
是以,现下的他,当真是诚恳朴实,又含天真幼稚;木衲迟钝而不失睿智聪慧。
便在他四下张望,寻找恩师时。
元虚倏忽再现,仿若从空气里缓缓分裂出来,然后重新组合成肉体。
这般异景,教他瞠目咂舌,衲衲问道:“师傅,你这算是轻功么?”那日二皇子府,虽见老道形如鬼魅,蓦闪蓦逝,无非以为是个快字。但如今大不相同,绝对是违反了人体常识。对于已然恢复现代记忆的小石头无疑更为惊讶。
元虚没搭理,直是望着手中一株状如乌韭,色似丹朱的异草,细细审详。过良久,呵呵笑道:“徒儿,万没想这株仙草,居然让为师寻到。呵呵……”开心地笑了余裕,忽觉自己太过形放骸浪,似是大丢师傅的尊范。迅即整容肃颜,回头睨向小石头,却见他满面讶疑。
元虚不知是自己的遁术唬着他,在他看来,适才的遁术仅为小道,算不得大神通,与小石头的大道将悟,实在没的比。还道真是被自己的喜态给吓着了。便道:“徒儿,为师前日让你背的《山海经》,可还记得?”这是运用声东击西,岔开得意弟子的心神。
《山海经》一书,当日在摩天峰,冰清便曾为他仔细详述。照他惊人记忆,决不虞会漏一字。前日元虚又为他讲解,小石头敦厚,难以脱口说自己已然学会,便听之任之。就当再听一遍神话轶事。时下闻他问起,回道:“徒儿记得!”
元虚道:“那为师问你,西山之经上所说的小华之山,可有甚特色?”
小石头侧首余裕,诵道:“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牜乍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雩琈之玉。鸟多赤鷩,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说到这里,猛然省悟,指着元虚手上的异草,道:“师傅,难道这草便是……?”
元虚颔首微笑,“不错,正是生于石上,赤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的萆荔草!”
小石头木然,又问:“师傅,既是己心痛,那采来何用?倘然服食,岂不受罪?”
元虚细眼一翻,没好气地道:“笨蛋,明知己心痛,为师焉会服用?”
小石头搔首憨笑。这可是他惯用的举动,前世虽没,今生却是习以为常,即便恢复记忆,可也改不掉了。挠头后,即道:“嘻嘻……弟子不明,还望师傅见教!”这么嬉皮笑脸地说话,实地里便是前世举止。这会,他当真是集前后两世的习惯于一身。
元虚与他交往不深,并不知情。当下说道:“百草乃日精月华之物,天地之间,五行相生,阴阳运用,凡一种病症,必有一味药物克之;反之,一味药物终有它的大用。毒物重了可以致人死地,而微量使用,对症施药,却能缓解病人之疾苦。是以,用药之道既不能随意,也不能偏执,当求五味调和,水火烹调。便像天道自然,无常顺,无常逆,惟有顺其意,方能行险而顺,欣欣向荣。”
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望了小石头一眼,又道:“大道衍生,想必你能了解一二。可大道内里的细小演化,也不能糊里糊涂。须知,金石鳞甲和日月星辰,均为构成世间之物,诚有大小区别,但无轻重之分。即便一粒细沙,也有三千世界!”
小石头木愣地听着,虽觉师傅一番话颇有道理,然细细想,偏生仍有费解之处。
他欲问还休的神色,元虚瞧了出来,捻须笑起:“大道靠自悟,赖旁人阐述,却是无用。”心下又想,何况贫道也阐述不出,不定还没你知晓得多。自扰断小石头大道,他始终歉疚,一直打定主意,最好能使小石头重返大道。如若成功,当真欣喜不已。
听着话,小石头打消原意。情知,固是再问,师傅也决计不答。与其讨骂,毋宁作乖。当下不言,迳在心里旁征博引,细加揣摩。
正想着时,元虚已带他来到一座烟云笼罩的谷口。
小石头又问:“师傅,咱们是到这么?”
元虚笑道:“正是!”说罢,携着他,迳往谷内而去。
谷口虽然雾蔼重迷,里面却是绿草盈盈,鲜花怒放,谷边尚有一道清泉,由峭崖而下,流水潺潺,环绕谷周。更且风和日丽,望上看,白云悠悠,闲散逸淡,令人陡是胸畅神怡。极目远看,前方修竹摇曳,数间竹屋隐隐约约,赫然入眼。好副田园佳景。
便在这时,元虚朗声说道:“希夷老弟!希夷老弟!”话音甫落,从林里出来一人。只见他满头银发,仅扎一束,古貌清奇,体态清瘦,容颜红润得犹如少年,但精神矍铄,颔下一络整齐的银须,随着白色长衫,一起随风飘舞,当真丰采翩翩。
又看他几个瞬移,即到元虚面前,笑道:“老夫今早心旌悸动,当是何人,等了半天,原是你这老道士!呵呵……”这会,他拍着元虚肩胛,问:“老道士,健朗否?”
元虚遇着老友,显然很是高兴,笑道:“健朗,健朗……呵呵……”
瞧二人神情举止,小石头知他们必是多年良友。要知道,像他们这般得道高人,寻常那有这样的喜态毕现。见着元虚高兴,他也呵呵笑开。
那唤希夷的老者,瞅着他憨厚笑容,问道:“老道士,小家伙是你的徒子徒孙?”
元虚忽而黠笑,说道:“猜猜看?”
希夷老者闻声打量,左看右睨,瞧得很是仔细。直把个小石头审视得局促不安,在那万分难受。但觉老者目光如炬,上通天,下彻地,仿佛自己所有秘密,都将彻露天日,再难隐藏。
过半晌,希夷老者抚着颔下银须,笑道:“不错,不错,是块良质美玉,倘有大师雕啄,势必光芒万丈。”说到这里,转而叹息道:“唉……可眼见落入庸师之手,教我何以心安?”
小石头愕然,随即“噗嗤”失笑,情知希夷老者必在调侃师傅。
果然,元虚笑道:“好你个希夷,说贫道是庸师?”
希夷老者笑问:“难道你是良师?要知道,你可从未授过弟子,何来经验,莫非全教他自己去摸索?”
元虚笑笑,“这就不用你操心了!贫道这位弟子,天资聪颖得紧,即便自己摸索,日后成就许比老道胜过百倍!”
听他这么一说,希夷老者未免疑惑,紧紧瞅着小石头,心想,老道士生平行事少诳语,无虚假,今日能在老夫面前说出这番话语,必有甚依据,否则,照他为人,焉会如此夸誉自己徒弟?可望了良久,硬没瞧出半点,只觉是块良材美玉。至于小石头体内的浑厚修为,在希夷老者看来,只是根基较好,比寻常人易于入手而已。
老者平日自傲得很,此刻未看出究竟,不免赧颜,讪讪道:“老夫没看出来……”说到这里,又觉不服,即喊:“老道士,你倒是说说,若有道理,老夫则心服;若是没道理,纯粹是胡骗,嘿嘿……”弦外之音,不言自喻,那是决没轻休之理。
元虚侧目斜睨小石头,心想,这事还是暂不让他知晓,不然,难免乱他心境。说道:“此事,先不说。贫道既带弟子前来,莫不成,你便始终让咱们待在外面?”
希夷老者道:“呵呵,倒是老夫糊涂了!请……”
三人连贯进入竹林,不多时,三间竹屋映入眼帘。
第76章 睡梦心经
竹屋背山傍水,后头一面峭壁,挺拔万丈,光滑如镜。由上至下,则是一高悬飞瀑,喷珠溅玉,朝晖映衬下,竟是璀璨夺目。这道飞瀑并不气势磅礴,更不泻流万钧,虽呈直线下落,但细看,似被甚力量禁锢,居然落势缓缓,如水泉轻流,潺潺而下。
飞瀑下临,是汪小潭。潭面,腾腾水雾,氤氲缭绕,似梦如幻。潭边,暖花四放,绿茵轻扬,好生适意。
红日、白云、苍山、银瀑、绿竹、万紫千红……组合成了一幅高人雅士的必居之地。
竹屋周围,由于温泉泊泊,是而氛围含蓄,暖风飘溢,营造得极如仙境。更有趣者,绿茵地上尚有十数只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稀罕兽类。
粗略看去,只当是狮虎熊豹,且身形均小,大都是幼兽;然细看,却教人万分惊异,这些幼兽皆生得不伦不类,要么肋生双翅,要么浑身布鳞,绒繁毛盛的,其间仅有一兽。
长着一只大大的头颅,有些像狮,但绒毛长得几乎遮盖住它的四足,倘非爪趾分外巨大,还真让人以为它天生无足。阔鼻海口,头上顶一小小软角,金色长绒随风摇曳,双眼微闭卧在地上。即便偶有它兽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