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痕
那不可抗拒的上界神威,那撕天裂地的可怖景象,已经深深烙在了他的心里,他这才懂得,原来凡人肉躯之力也能通达那等境界。
不难想像出,修至大乘的一元祖师修为是何等之高了。
杨真电光火石之间,已经转过了无数念头。
天地陡然一暗。一道通天神雷撕裂虚空,凝固光阴,甫发即雷霆轰击在五玄阵之上,万丈紫墨光华塌缩,玄阴雷正面硬抗纯阳天雷,轰然巨响中爆发出来。
杨真在天雷将发未发的刹那,眼前景象疯狂抖动起来,所有一切变的光怪陆离,彷佛虚空已经破碎了一般。
须臾,脑子里一声巨响,眼前光亮万倍胜过太阳光辉,万箭齐发一般迸射而来;同时身受万钧巨力,人不由自主抛飞扬空,在失去知觉前,灵神中隐约感应到了一声绝望的狂吼。
阴云坠顶的七宝玲珑塔外,伴着围绕塔身正接连下劈着无数条青雷怒电,彷佛天神震怒一般,塔座到塔尖微微震颤,山院地面小石弹跳,林木簌簌发抖。
天劫最后一击的结果,几乎整个昆仑仙府的人都感应到了。
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灵神交感。
对年长的道人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走上这条道路之时,就必须作好这样的准备;对年轻弟子来说,茫然的同时,也迷惑那种本能的恐惧从何而来。
从劫兆现、劫云起、劫难终,将近三个时辰的天劫结束了。
来得快,去得也快。轰轰烈烈地夺去了一个苦修士升上天界的梦想。
夜幕早已降临。笼罩在太昊峰天外的阴云也渐渐散开,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七宝玲珑塔下,长老们一一行出法门通道,来到开阔的院落中,顶着微风细雨,纷散林立。有人哀伤溢于言表,有人冷漠踌躇,也有人茫然无措,众生凡相难得出现在这些饱经沧桑的长老身上。
萧云忘挟带着昏迷的杨真也走出了塔,轻轻将小徒弟倚置在冰凉的塔身上,再缓拍了他额头一掌,借此送入一道丰沛的灵力。
杨真昏昏醒了过来,茫然望了望四周,最后目光定在一旁扶他的师父身上,劈头就问:“怎样了?”
萧云忘没有说话,收回了手,缓步走下塔下的台阶,跟院中的一群长老一般,仰天接受风雨的洗礼。
杨真瞬间已经明白了过来,师父黯淡的眼神,场中所有未曾离去长老的异常举动,无不告诉他,早间送他法宝的,那个和蔼的老人,失败了。
失败的命运,就是魂飞魄散。他忽然发觉那块诛魔牌依旧在右手心牢牢攥着,莫名的战栗从他心府遍及到他全身每一个角落,他浑身不可自持地颤抖起来。
是因为他的缘故吗?令他窒息的负罪感,像那天劫神罚之力一般重重地压在他身上,他心里。杨真木然地一步一步,走下塔阶,任那风雨洒在身上。
“嗒嗒嗒……铿!”七宝玲珑塔通体流转过一道蓝色幽光,旋即恢复了平静,看上去与寻常石塔无异。
长老院大长老一闲最后一个走了出来,几乎同时,院落里所有人都回头望向他,望向他单手托在掌心的一团荧荧白色光球。那光团不过夜明珠大小,散发着嬴弱的毫光,彷若风中之烛,随时会破灭。一闲长老颤颤悠悠地捧着,缓走几步,站定台阶高处。
精神极好的他,彷佛一夜老了百十岁,无比悲怆,木然的面色中,沉淀着浓重的悲哀,不仅是对故友的悲哀,也是同道之哀。
天道殇殇,竟是这般难走。千百年苦苦求索,竟是守候到这么一个结果。
“一泰师弟,千世轮回,万世沉沦,你可会后悔?五百年前,你我一同上山学道,修身立志,弹指一世间,小道童转眼成真人,一同游历天下,沧海临碣,壁立万仞,走遍神州亿万里,斩妖除魔,纵横八荒,何等快意……师兄就送你最后一程吧。”
彷佛感应到了什么,随着一闲长老掌心的抬高,那光团渐渐崩散,化作无数萤光,飘飞而起,越飞越高,很快没入风雨中不见。
众人久久望着漆黑的天穹深处,沐雨和风。
片刻后,一阵沙哑的狂笑轰传木府山巅。
“谁与老夫同饮?老夫琼浆玉液就没有,一甲子百日烧还是有几十坛的,那老鬼生平最爱喝酒,我们就去他剑池峰酒送一程,要来的,就跟我来,哈哈哈……”一闲长老一改往日闲雅,纵声狂放。
一道白光闪过,声势浩荡地飞空冲霄而起。
“我来。”
“算我一个。”
……
紧随着上百道各色光华破虚跟上,若七彩流星雨划过天际。
山院内,只剩下寥寥几人,几名紫袍真人并未随长老们离去,萧云忘与他们相互照面苦笑,各自打个招呼,也飞身自去。场中只留下萧云忘师徒两人。
“回山吧。”
“师父,我……”
萧云忘自是明白弟子的心情,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未祭仙剑,直接腾云而起,悬在半空等候着杨真。
“师父,等我。”
杨真大声叫着,祭起久违的天诛剑,搠空而上,直追师父的仙云,师徒俩彷佛较劲儿一般,并排飞驰在天际,往西北而去。
剑池峰,昆仑剑池宗一脉所在。
这是昆仑派内一个悠久的宗府,自昆仑开山之始就有了。不过,其人脉却一直最是单薄,最少的时期宗内上下只有三两人。
原因不外乎与其选材苛刻有关,修炼剑池宗心法,非先天水元或火德之身不可,炼器须先天真火和先天葵水相辅相成,五行水火相济才能炼制出品质上乘的法宝。
即便如今,剑池宗上下也不过十数人。然而在昆仑派内,地位却不容小觑,原因乃两位威名赫赫的长老,一阳真人和一泰长老。
一阳真人在昆仑一字辈中,天资绝世,与一元真人和一德真人并称昆仑仙府三绝才。他身为上任剑池宗宗主,以剑池宗历代离火真经为蓝本,大胆另辟蹊径,结合道法两宗的《原始天章》和丹阳宗的《太上丹经》,创出水火同极的不世奇功《水火同极道》。
令人扼腕的是,百年前一阳渡劫之时适遇千年难逢的四九魔劫,功亏一篑,不得已兵解走上散修之路,如今传言去了海外仙山,不复再现。
一泰长老,为人豪爽,凡事义字为先,在修真界无人不称道,令昆仑剑池宗声名远扬,也是功不可没,其修为在昆仑长老院中也是足排前三之位。此番渡劫,为人一致看好,却临劫出了意外,天意难测……
剑池宗百年就痛失了两位不世之才,昆仑仙府内各宗同气连枝,无不痛心疾首。
受打击最大的人,莫过出自道宗的一闲长老为甚,他与一泰两人同时上山,一去道宗,一入剑池宗,彼此脾性大异,平素却最为交好,来来往往就是几百年。
他身绶长老院大长老一职,修为精深自不必多言,为避天劫,修炼了道宗密法《乾元密藏》,以延劫期,力图悟得太上天心,以就通天天仙之道,甚至大乘金仙之道,与一泰力图精进迥然有异,一守一进,道行倒是难分轩桎。
然则挚友却先行一步,这一步却迈的太大,大到永世不得重逢。怎能不伤,不痛?
昆仑派修道人步入长老院之后,再不受昆仑各宗各脉的节制,逍遥物外,醉心天道,再无他物。只是,不论是无情道,还是有情法,到了尽头,终归是一个终点。
纵然一个个长老大都接近或抵达虚极道心永固之境,却依旧逃不开生死离别的沉痛。
今夜,是他们难得的放纵之夜。
剑池峰,这个常年青烟笼罩的山头,一改往日冷清,喧闹非凡。
在危崖高耸的山巅,刀劈斧削的裂崖下,水青色氤氲蒸腾的剑池周围,乱石、崖池上下,上百个横躺竖站、酒醉不倒翁等等各异奇趣的老道,喝酒猜拳,打闹嬉戏,甚有人引吭高歌。
彷佛一个个回到了往昔年少之时,纵然他日有所隔阂与嫌隙,此时,却忘却了一切,只有酒和故人。
“一闲,来,乾!”
“饮胜!”
“这里。”
“一闲,这儿……”一闲长老抱着酒坛跌跌撞撞,穿插在众多东倒西歪的长老间,轮流相陪。
剑池内,云蒸霞蔚,浓郁的灵气活泼异常,深池中剑气蛰伏,不时朝天飞射一道异彩霞光,天空的雨粉丝毫影响不到这里。
一轮又一轮后,一闲长老终于不支,倒在了一块灰岩下,与另一位长老撞成一堆,两人好不容易重新坐直,彼此思觉朦胧,胡话开场。
“一闲,一阳兵解,一泰轮回,估计你也不远了。”
“去,一阳天运太衰;一泰是无妄之灾,上意难违。老道一生平淡,与世无争,功德也积得不比谁少,定能过这一关,效法一元、一德两个老儿,勘破虚境,逍遥于世。”
“一元,若是一元他肯出手,这天劫还抵挡不来么?”
那长老斜撑起身子,挥手指天,说话间,怨气外露,语意很是不尊。
“大乘之体出手,有违天律,定遭天谴,师兄他,也是莫可奈何啊,昆仑上古祖师爷们不是警示过后人么?莫怪,莫怪……”
“算是吧,当年一阳又怎么说?这千年以来,整个修真界算上他仅有五人修至大乘期引动金仙劫,余者我等能撑到通天期就不错了,以他之能,哪里不如一元了?更不用说一德,当年重劫来的怕有蹊跷吧,嘿。”
一闲长老闻言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探头抓住另一长老的衣襟道:“此话何意?说清楚……”
那长老一把甩开一闲的手,歪头凑近道:“还记得那年么,海外那边来了几个家伙,他们有过什么动作不清楚。总之上古传闻中,有引动四九大天劫的密法,我看一阳是着了人家道儿。”最后一句说的大声无比,周围的一堆人都听见了,纷纷探头叫嚷,要闹个明白。
一闲长老环顾大声叱喝道:“没事,没事,这家伙喝多了,你们都一边去。”
“我看他们是死心不息,心有余孽吧。”那长老又低声凑过道。
“人已去,万事皆休,这些事不该我们这些老东西插手了,该放手年轻人了。”一闲摇头垂叹。
“是啊,紫字辈比我们这一代只强不弱,玄字辈更是人才辈出,我昆仑坐定这修真界的龙座了。”
“休提,休提,再来喝。”
两人随手摔掉空空如也的酒坛,变法再各自弄出一坛,破开封泥,举坛再邀。
四周乱石飞崖上下,已经遍地都是空坛酒罐,躺倒了一地的道人。
人已醉,夜更浓,雨还下。
玉霄峰上。
暗夜朦胧,细雨潇潇,水榭游廊上,碧池前,站了一个孤冷寂寥的身影,久久不动,彷佛要融到朦胧的夜色中去。
杨真巍然伫立,心却踯躅在茫茫天地中,神念若游丝,遍及整个玉霄峰头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感受着风雨的凉意和冷酷,浑不顾一身湿透。
历身天劫,短短的几个时辰,让他醒觉到了很多平常忽略的事物。
上山以来,他一直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飞的更高,变的更强,可以追上师兄师姐他们的步伐,却忘了为什么要飞的更高,变的更强。
为此,他一直漂移流落在仙府各个角落,苦心竭力,克情忘我。
亲眼看着一个俯视苍生的老人陨落于世,不禁想问一问:那就是他要追求的目标吗?
想及,心头又被莫名的罪责感漫涌而过,惆怅不已。尽管师父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一泰长老渡劫失败,与他无关,毋须挂怀。然而,他却难过得了自己心中一关。
从认识到终结,区区几个时辰,一泰长老对杨真来说,依旧是陌生的,哪怕有那么一点点共鸣或感激的成分,可为什么还是会难受?就仅仅因为那枚诛魔牌的缘故吗?
心中有个声音告诉他,不仅仅如此。
那又是为何呢?追索中,他的神念依旧在峰上一个个角落中溜达。
东阁一间雅致的卧房内,六耳正蜷缩成一团,睡在榻下;白狐却幸福的多,正躺在女主人的香榻上,枕头旁;房梁上的竹笼中,那精力旺盛,且多舌的鹦鹉嘴上被贴了道禁符,垂头丧气地打着瞌睡。
那条紫貂呢?顺着神念钻到了隔临的萧清儿的香闺,却是空空如也,佳人不知去向,貂儿正享受着女主人的被窝。
心绪失衡的杨真,一时抛却了所有禁忌,什么也不去想,只欲在心念的天地中肆意而为。溜达了一圈,又回到了周身,顺着睁开的眼睛落到玉霄池的碧波上,不知何时多出的睡莲上。
不是有言,丹气一动,万物萌动吗?杨真神念内照,紫府内,金光灿烂的金色元丹倘佯氤氲星河中,斗转生息,与百脉府窍相互构成无法言喻的天道元力循环。
一念起,灵神动,紫府金丹丹气蓦然爆发了出来,无形有质的混沌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