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恋红尘
将各自的意见交换了一下,沈信最后和麦尔逊达成了一致,确定了一下时间,这才握手告别。
这次回香港,沈信真是有了回家的感觉,不仅能感觉到家的温暖,更感觉到一身轻松。这是他来到现代社会的第三年了,那种对自己新身份的认可过程已经完成,更难得的是,今年他什么事也没有,更少了感情上的困扰,那种自由的心情,让他差点飞了起来。
回到香港的第一天,沈信就去拜见了他的干妈,也就是刘德华的母亲。刘德华还是那么忙碌,自然是没有太多时间和母亲在一起。沈信此前也是一样,几乎一年都没有见过老人家了,现有了大把的时间,他再冷落老人家就说不过去了,所以第一时间赶去问安。
和刘德华比起来,沈信大概更讨刘母喜欢些,因为沈信可以听她絮絮叨叨说上半天也不烦,其他人就没有这份耐心了。所以,沈信这一到刘家,想出来可就有点难了。不过沈信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对刘母,他也是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的。
实在是太清闲了,除了陪刘母之外,沈信其余时间可就是到处骚扰老朋友,也不管人家是不是有事忙,高兴起来他就找上门去。沈信这么一闹,倒获得了一致评价:你还真不愧是秦歌的老大,原来他以前那些套路都是跟你学的。这么说完之后,又加上一句:没想到现在秦歌都不闹了,你反而闹了起来,你这老大是不是当回去了?
玩笑归玩笑,沈信的人缘那是没得说,到什么地方也不会受人冷落,这一段时间也是过得很愉快。
春节将近,各大明星都有着繁忙的日程,沈信却是唯一的例外,他唯一的活动是参加“沈信基金”的第二次颁奖,顺便接凤仙回家。老实说,现在沈信疏懒得什么活动也不想参加,若不是因为这颁奖是以他的名义在进行,他甚至想推掉算了。幸好有凤仙在主持,为了让凤仙能结束这件事情,好好过个年,沈信总算是出行了一次。
本来年初刚颁过奖,年底再颁奖并不合适。不过前一次本来就是准备在春节前进行,只是因为没有筹备好才推到年后,这次才符合最初设想。和年初那次的仓促大是不同,这一次的颁奖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得到了提升,赢得了更高的赞誉,“沈信基金”隐隐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诺贝尔奖的意思。
颁奖之后,沈信马上就和凤仙一起回到了香港。
这个时候,时近岁末,秋真真也很是清闲,加上万零和凤仙,再叫来方容,众多红颜知己欢聚一堂,沈信的家里倒也热闹得很。
至于温馨,沈信也没有忘记,不过他还是没有想到,只是打了个电话,温馨当天就从新加坡飞了过来。温馨不管不顾的性格沈信是知道的,对这情况也只能苦笑以对,不过依他现在的想法,确实是没必要委屈温馨,只要温馨喜欢,想干什么不行?温馨的行为如果让新加坡的唱片公司不满,大可以到天与地公司来,有他沈信在,温馨的歌唱事业还用发愁吗?
在这么温馨欢乐的气氛中,也有不和谐音,那就是不识相的秦歌老想和沈信谈谈合拍一部电影的事情。刚组建了“秦歌工作室”,秦歌可谓春风得意,雄心满怀,他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大展拳脚,这天一有空就忍不住就来跟沈信谈这件事。
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沈信此刻心里又哪里容得下其他事情?不等秦歌把话说完,就将他轰出门去。秦歌只能呆呆地看着房门,喃喃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奈何?”
吃一堑,长一智,秦歌也知道这个时候谈这件事不合适,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沈信因此终于落了个耳根清净。
不过这时候沈信其实也不是完全闲着,只是他的心思是放在音乐上,而不是电影上,所以才不想和秦歌多说什么。
虽然只是到了现代社会三年,沈信经历却是够丰富了,也因此引起了他很多思索。尤其是在方容事件之后,他更是养成了思考的习惯。除了对世界的思考之外,沈信更考虑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把自己的这种思考反映出来。
在这个时候,流行音乐已经不足以容纳沈信的思考了,他的目光也因此转向西方音乐当中的王者交响乐。交响乐当然不是一件简单事,所以沈信也只是处于筹备当中,还不敢动手操作。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沈信是光想不做,他的工作更多是在脑子里进行,听各大经典交响乐,整理自己思考的成果,这都是塞满他脑子的事。
在音乐方面,沈信倒是不需要什么人来帮助他,他只是偶尔就某些问题征求一下秦歌的看法,吸收一点不同意见。而在思考方面,他最大的助力是来自万零。
万零的学识沈信在美国已经完全见识到了,这时候他思考的问题又不是和什么人都可以谈论的,于是万零就成了他最好的谈论对象。万零的表现也没有让沈信失望,总是能给沈信新的启示,在她的帮助下,沈信创作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
不过即使这样,在春节前沈信还是没能开始创作的脚步,也就只是个大概的构思。
而当春节到来的时候,沈信更是把这件事也抛在脑后,美人恩重,他确实是难以再想及其他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当沈信发觉这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春节时,他的心里只有幸福的感觉。
第三部 站在世界之巅 第五十九章 影帝
春节过后,幸福的感觉对沈信来说不再是那么不可思议和新鲜了,似乎已经渐渐变成了最正常的状态,他也渐渐习惯了这一切。当然,这样的状态并不会让沈信厌倦现在的生活,相反,正是因为幸福是每时每刻,让他对现在的生活无限眷恋。
在心理状态有了极大的转变后,沈信终于有时间考虑他创作的事情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对自己的挑战,沈信既慎重又乐观,在没有任何人知情的情况下,他一个人埋头开始创作起来。
尽管对这工作的难度早有预料,不过当沈信真正开始着手之后,才发现那难度不是一般高。但也正因为这样,沈信对这件工作的兴致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将自己的思考和想要表达的东西系统地整理之后,沈信先大致确定了音乐的框架,在他感到这框架能让自己满意之后,他才开始就细节进行精雕细凿。
这精雕细凿的工作是一件很漫长的工作,首先是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其次也是因为沈信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务比要做到尽善尽美。和以往那些作品不同,这一部作品确实让沈信感到很是费神,不仅仅是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而且要考虑到整体的风格和结构,让沈信第一次感到有点有力无处施。
而就在沈信的创作还处在刚上轨道的时候,他的忘年交麦尔逊来了。算是履行前一年的约定,麦尔逊在春节过后没多久就来到了香港,和沈信就联合巡回演唱会的事情进行商讨。
这一次的巡回演唱会倒是不用沈信操心了,天与地公司现在是人才济济,且沈信和麦尔逊都是公司大牌,刘德华先就对这件事情十分关心,专门挑出最优秀的人员来筹备这次的活动。
因为少操筹备这份心,沈信在筹备期间还是过得很悠闲,除了和麦尔逊等参加排练之外,其他时间还是忙于他的创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麦尔逊的状态已达顶峰,比他当年最风光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说到艺术上的触觉和把握,他更是比那时候更完美。这一点表现在排练中,便是没过多长时间,他和沈信的配合以及个人在舞台上的表演都达到了很完美的状态。
一切就绪后,沈信和麦尔逊的巡回演唱会首先在中国展开了。风头正劲的沈信和东山再起的麦尔逊,光是这个组合已经有很大的号召力,他们的巡回演出自然掀起了一股让所有艺人羡慕的热潮。
演唱会是成功的,沈信在自己的创作上却遇到了难题,这难题不是没有新鲜的构思出来,而是他的思维太活跃,构思太多,在糅合成整体时却遇到了困难。从单段的旋律来看,每一段都是很优美动听的,不过要把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曲交响乐中,却是达不到天衣无缝的境地。
这情况让沈信和苦恼,不过却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这些灵感大发时的作品可以作为单曲发行。
可以这么说,沈信在他最看重的交响乐创作方面没有什么进展,但在他现在并不如何太在意的流行音乐方面,他的作品却是丰富得很。尽管如此,沈信还是没有自己出专辑的意思,最关心最重视的工作没有进展,他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信摇身一变,变成了音乐制作人。这角色倒也不是他有意为之,只是他每有新作品就会让自己的朋友们先听为快,而当得知他自己没有利用这些音乐的想法,他的作品变被大家瓜分殆尽。
在这方面获益最大的是麦尔逊和苏珊,沈信的作品数分给他们的最多。这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无论是麦尔逊还是苏珊,他们的事业都处于很关键的时刻,确实需要这样优秀的作品来奠定基础,沈信明白到这一点,自然会对他们另眼看待。
不仅仅是将创作的乐曲拱手送人,沈信好人做到底,连编曲之类的工作也包揽了。这个时候,他可就是不折不扣的制作人了,连最后的录音工作,也是在他的把持下完成的。
沈信这么做,也是因为他突然明白到他自己的欠缺,他在音乐上的天赋毋庸置疑,不过说到经验,尤其是在创作大部头的音乐作品方面,他还欠缺很多。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大局观相对来说就是最弱的一环,而要弥补这一点,就只能多做多练了。明白到这一点,沈信马上就投入了行动当中,自己专辑没有出,为人作嫁倒是不少。
效果是很明显的,当沈信一手操办了几盘他人的专辑后,他在对音乐的认识和技术上的进步都更上一层楼了,这个时候他再来操作他的交响乐,顿时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除了在音乐上的进步之外,沈信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当他的思考和与万零的交谈的结果在他思想里沉淀下来之后,他的音乐也因此多了一份凝重,多了一份深沉。作品渐渐成型时,已是一部大气磅礴的作品。
先是和麦尔逊在中国的巡回演唱会,接着就是担任制作人为他人制作专辑,这一阵子忙碌下来,已经是好几个月过去了。这个时候,沈信参加了一部电影的拍摄,那就是《银河英雄传说2》。
参加演出的还是原班人马,导演自然还是诺曼。不过这一次诺曼可是谦虚得可以,不仅没有了最开始时的跋扈嚣张,居然还邀请秦歌担任他的助手。通过《车王传说》,秦歌算是让所有业内人士都领教到了他在导演方面的才华和功底,作为对秦歌最熟悉的导演之一,诺曼是不会放过这个和他交流提高的机会的。
秦歌倒一点也不客气,当仁不让地就以第二导演自居,对任何事情都要指手画脚一番,不过他一般说得都很有道理,更是不缺乏创意,别人也知道秦歌为人一向如此,倒也乐于接受,并不和他斤斤计较。
有了秦歌为助,诺曼在工作上可就轻松了许多,不由整天都把秦歌挂在嘴上,对其赞不绝口。而初次见面时秦歌的无礼更是被他一次次提起,自鸣得意地说自己那时候就看出秦歌的不凡,要不然怎么会对秦歌那么客气?
由于所有人都是第二次合作了,拍摄起来事半功倍,进度快得不得了。不仅仅是速度快,比起第一部来,影片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是导演方面,诺曼的经验和稳重加上秦歌的无限创意,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组合,那效果绝对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而在第一部当中最让人称赞的电脑特效方面,经过了《车王传奇》中近乎完全采用特效的磨砺之后,典娆在这方面的表现更是让感到高山仰止。其他方面且不论,光是在这方面居然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经让这部电影显得卓越不凡了。
而说到演员们的表演,那也是更见功力,比第一部的配合更默契,每个人的个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有了这么多方面的进步,这部影片一杀青,所有人对其前途都是有着极大的期望和信心。尤其是诺曼,更是慨叹拍摄第一部的时候没有这么成熟的队伍,不然的话,那部电影完全可以拍得更好。不过慨叹归慨叹,诺曼倒也没有太多伤感,眼前这结果是这么美好,一切负面的情绪都不会有存在的理由。而且象这样的三部曲作品,一部比一部好才是正道,毕竟考虑到作品一长,就很难吸引人了,不要说退步,光是没有进步已经是失败了。
在《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