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旧版)
笑,还剑入鞘。
只听得锁吶、钟鼓之声停歇。响起了萧笛、胡琴的细乐,心想:“任教主花样也真多,细乐一作,他老人家是大驾上峰来啦。”越见他古怪多端,越是觉得肉麻。果然细乐声中,两行朝阳教的教众一对对的并肩走上峰来。众人眼前一亮,但见一个个教众均是穿着崭新的绿色锦袍,腰系白带,鲜艳夺目,前面一共四十人,每人手中都托着一张盘子,盘上铺了缎子,不知放着些甚么东西。这四十人腰间竟未佩剑,不知兵刃暗藏何处。那四十名锦衣教众一上峰后,便远远站定。跟着走上一队二百人的细乐队,也都是一身锦衣,箫管丝弦,仍是不停吹奏。其后上来的是号手、鼓手、大锣小锣,铙钹钟铃,一应俱全。令狐冲看得有趣,心想:“待会打将起来,有锣鼓相和,岂不是如同戏台上做戏一般?”
鼓乐声中,朝阳教教众一队队的上来。这些人显是按着名堂分列,衣服颜色也各不同,黄衣、绿衣、蓝衣、黑衣、白衣,一队队的花团锦簇,比之做戏赛马,衣饰还更光鲜,只是每人腰间各系了一条白带。上峰来的却有三四千之众。冲虚寻思:“若是乘他们立足未定,便一阵冲杀,我们较占便宜。但对方装神弄鬼,要来甚么先礼后兵。我们若即动手,倒未免小气了。”眼见令狐冲笑嘻嘻的不以为意,方证则视若无睹,不动声色,心想:“我若显得张皇,那是定力不够了。”各教众分批站定后,上来十位长老,五个一边,分站左右。音乐声突然一歇,十位长老齐声说道:“朝阳神教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圣教主驾到。”便见一顶蓝呢大轿抬上峰来。这轿子由十六名轿夫抬着,移动既快且稳。一顶轿子便如是一位轻功高手,轻轻巧巧的便上到峰来,足见这一十六名轿夫个个身较不弱的武功。令狐冲定眼一看,只见那轿夫之中,竟有祖千秋、黄伯流、计无施等人在内。若不是老头子身子太矮,无法和祖千秋等一起抬轿,那么他必被迫做一名轿夫了。令狐冲气往上冲,心想:“祖千秋他们均是当世豪杰,任教主却迫令他们做抬轿子的贱事。如此奴役天下英雄,当真令人气炸了胸膛。”大轿之旁,左右各有一人,左首的是向问天,右首的却是个老者。这老者面熟得紧,令狐冲一怔,记得乃是洛阳城中教过他弹琴的绿竹翁。这人叫盈盈作“姑姑”,以致自己误以为盈盈乃是个年老婆婆。自从离了洛阳后便没再跟他相见,今日却跟了任我行上见性峰来。他一颗心怦怦乱跳,寻思:“何以不见盈盈?”突然间想起一事,眼见朝阳教教众人人腰系白带,似是服丧一般,难道盈盈眼见父亲率众攻打恒山,苦谏不听,竟然自杀死了?
他忍不住一冲而前,朝着向问天道:“向大哥,任姑娘呢?”向问天点了点头,道:“令狐兄弟,你好!”令狐冲又问:“任姑娘怎地不来?”向问天道:“待会你便知道了。”令狐冲只得退回原处。
见性峰上虽是聚着数千之众,却是鸦雀无声。那顶大轿停了下来,众人目光都射向轿帷,只待任我行出来。忽听得无色庵中传出一声喧笑之声,一人大声说道:“快让开,好给我坐了!”另一人道:“大家别争,自大至小,轮着坐坐这张九龙宝椅!”正是桃花仙和桃枝仙的声音。方证、冲虚、令狐冲等人立时骇然变色。桃谷六仙不知何时闯进了无色庵中,正在争坐这张九龙宝椅,坐得久了,引动药引,那便如何是好?冲虚忙抢进庵中。只听他大声喝道:“快起来!快起来,这张椅子是朝阳教任教主的,你们坐不得!”桃谷六仙的声音从庵中传将出来:“为什么坐不得?我偏要坐!”“你起来,好让我坐了!”“这椅子坐着真舒服,又软又有弹性,好像是坐在一个大胖子的屁上一般!”“你坐过大胖子的屁么?”令狐冲心知桃谷六仙争着坐那九龙宝椅,你坐一会,他坐一会,终将压下机簧,引发埋藏于无色庵下的数万斤炸药,见性峰上朝阳教和少林、武当、恒山派群豪,势必玉石俱焚。他初时便欲冲进庵中制止,但不知怎的,内心深处却似乎是盼望那炸药炸将起来,反正盈盈已死,自己也不想活了,大家一瞬之间同时毕命,岂不干净?一瞥眼间,蓦地见到仪琳的一双俏目,正在凝望自己,但和自己眼光一接,立即避开,心想:“仪琳小师妹年纪还这样小,却也给炸得尸骨无存,岂不可惜?但人孰无死,就算今日大家安然无恙,再过得一百年,此刻见性峰上的每一个人,还不都成为白骨一堆?”
只听得桃谷六仙还在争闹不休:“你已坐了第二次啦,我一次还没坐过。”“我第一次刚坐上去,便给拉了下来,那可不算。啊哟!做甚么?”“喂,我有一个主意,咱们六兄弟一起挤在这张椅子之上,且看坐不坐得下?”“妙极,妙极!大家挤啊,哈哈!”“你先坐!”“你先坐,我坐在上面!”“大的坐上面,小的坐下面!”“不行,自然大的先坐,年纪越小,坐得最高!”
方证大师眼见危机只在顷刻之间,可又不能出声劝阻,泄漏了机关,当即快步入殿,大声说道:“贵客在外,不可相闹,别吵!”这“别吵”二字,却是运起了少林派至高无上内功“金刚禅狮子吼”功夫,一股内家劲力,对准了桃谷六仙喷去。冲虚道长只觉脑中一晕,险些摔倒。桃谷六仙却已同时昏迷不醒。冲虚大喜,出手如风,先将六人从椅上提开,随即点了六人穴道,都推到了观音供桌底下,侧身在椅旁一听,幸喜并无异声,自觉手足发软,满头大汗,只要方证再迟得片刻进来,药引一发,那是人人同归于尽了。他和方证并肩出来,说道:“请任教主进庵奉茶!”可是轿帷文风不动,轿中始终没有动静。冲虚大怒,心想:“老魔头架子恁大,我和方证大师、令狐掌门三人,在当今武林之中,位望何等崇高,站在这里相候,你竟是不理不采!”若不是九龙椅中伏有机关,他便长剑出手,挑开轿帷,立时和任我行动手了。他又说了一遍,轿中仍是无人答应。向问天弯下腰来,俯耳轿边,听取轿中人的指示,连连点头,站直身子后说道:“朝阳神教任教主说道,少林寺方证大师,武当山冲虚道长两位武林前辈在此相候,极不敢当,日后自当亲赴少林,武当相谢赔罪。”方证和冲虚都是哼了一声,知道他话中说得客气,其实是说日后必来扫荡少林、武当。向问天又道:“任教主说道,教主今日来到恒山,是为和令狐掌门相会而来,单请令狐掌门一人,在庵中相见。”说著作个手势,十六名轿夫便将轿子抬入庵中观音堂上放下。向问天和绿竹翁陪着进去,却和众轿夫一起退了出来,店中便只留下一顶轿子。
冲虚心想:“其中有诈,不知轿子之中,藏有什么机关。”向方证和令狐冲瞧去。方证心地朴实,不善应变,不知如何才是,脸现迷惘之色。令狐冲道:“任教主既欲与晚辈一人相见,便请两位在此稍候。”冲虚低声道:“小心在意。”令狐冲点了点头,大踏步走进庵中。那无色庵只是一座小小瓦屋,观音堂中如有人大声说话,外面听得清清楚楚,只听得令狐冲道:“晚辈令狐冲拜见任教主。”
却不听见任我行说什么话,跟着令狐冲突然“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冲虚吃了一惊,只怕令狐冲遭了任我行的毒手,一步跨出,便欲冲进相援,但随即心想:“令狐兄弟剑术之精。当世无对,他进庵时携有长剑,不致一招间便为任老魔头所制。倘若真的不幸遭了毒手,我便奔进去动手,也已救不了他。任老魔头没杀令狐兄弟,那是最好,否则让他独自一人留在观音堂中,必去九龙椅上坐坐,我冲将进去,反而坏了大事。”一时心中忐忑不宁,寻思:“任老魔头这会儿只怕已坐到了椅上,再过片刻,触发药引,这见性峰的山头都会炸去半个。我若是此刻便即趋避,未免显得儒怯,给向问天这些人瞧了出来,立即出声示警,不免功败垂成。但若炸药一发,身手再快,来不及闪避,那可如何是好?”
他本来计算周详,朝阳教一攻上峰来,便如何接战,如何退避,预计任我行坐上九龙椅之时,少林、武当、恒山三派人众均已退入了深谷。不料朝阳教一上来竟不动手,来个甚么先礼后兵,任我行更要和令狐冲单独在庵中相会,全是事先算不到的变局。他虽饶有智计,一时之间竟感张皇失措。
方证大师也知局面紧急,亦是挂念令狐冲的安危,但他修为既深,胸襟亦极通达,只觉生死荣辱,祸福成败,其实也并不是太了不起的大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到头来结局如何,冥冥之中,往往自有安排,实非一己所能强求。所以他内心虽然隐隐觉得不安,却是淡然置之,当真炸药炸将起来,尸骨为灰,那也是圆寂之一法,又何惧之有?九龙椅下埋藏炸药之事,行得极是机密,除方证、冲虚、令狐冲之外,动手埋药的清虚、成高等数人,此刻都在峰腰中相候,只待峰顶一炸,便即引发地雷。见性峰上余人均是不知。少林、武当、恒山三派人众,只等任我行和令狐冲在无色庵说僵了动手,大家便拔剑对付朝阳教教众。冲虚守候良久,不见庵中有何动静,更无声息,当即运起内功,倾听声息,隐隐听到似乎是令狐冲低声说了句甚么话,他心中一喜:“原来令狐兄弟安然无恙。”心情一分,内功便不精纯,一时再也听不到什么,又担心适才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心有所欲,便耳有所闻,未必真是令狐冲的声音,否则为什么再也听不到他说话之声了?又过了好一会,却听得令狐冲叫道:“向大哥,请你来陪送任教主出庵。”向问天应道:“是!”和绿竹翁二人率领了一十六名轿夫走进无色庵去,将那顶蓝呢大轿抬了出来。站在庵外的朝阳教教众一齐躬身,说道:“恭迎圣教主大鴐。”那顶轿子抬到原先停驻之处,放了下来。向问天道:“呈上圣教主赠给少林寺方丈的礼物。”便有两名锦衣教众托了盘子,走到方证面前,躬身奉上盘子。方证见一只盘子中放的是一串沉香念珠,另一只盘子中是一部手抄的古经,封皮上写的乃是梵文,识得乃是“法华经”,不由得心中一阵狂喜。他精研佛法,于“法华经”更有心得,只是所读到的只是东晋时高僧鸠摩罗什的中文译本,其中颇有难解之处,生平渴欲一见梵文原经,以作印证,中原无处可觅,此刻一见,当真是欢喜不尽,合什躬身,说道:“阿弥陀佛,老僧得此宝经,感激无量!”方证恭恭敬敬的伸出双手,将那部梵文“法华经”捧起,然后取过念珠,说道:“敬谢任教主厚赐,实不知何以为报。”向问天道:“敝教教主说道,敝教对天下英雄无礼之处,方丈大师不加怪责,敝教已是感激不尽。”侧头说道:“呈上圣教主赠给武当派掌门道长的礼物。”又有两名锦衣教众应声而出,走到冲虚道人面前,躬身奉上盘子。
那二人还没走近,冲虚便见一只盘子中横放着一柄长剑,待二人走近时凝神一看,只见那长剑剑鞘铜绿斑烂,乃是一柄古剑,上面以铜丝嵌着两个篆文“真武”。冲虚一见,忍不住“啊”的一声。他知道武当派创派之祖张三丰先师所用的佩剑,名叫“真武剑”,向来是武当派镇山之宝,于八十余年之前,被朝阳教的几位高手长老夜袭武当山,连同张三丰手书的一部“太极拳经”,都一并盗了去。
当时一场恶斗,武当派中死了三名一等一的好手,虽然也毁了朝阳教五名长老,但一经一剑却未能夺回。这是武当派的奇耻大辱,八十余年来,每一代的掌门临终时留下遗训,必定是夺还此经此剑。但黑木崖壁垒森严,近数十年又是声势极盛,武当派数度明夺暗盗,均是无功而还,反而每次都送了几条性命在黑木崖上,想不到此剑竟会在见性峰上出现。他一斜眼看另一张盘子时,盘中赫然是一部手书的册页。纸色早已转黄,封皮上写着“太极拳经”。冲虚道人在武当山见过不少张三丰师祖的手书遗迹,一见便知这“太极拳经”确是真迹。他双手发颤,握住剑柄,轻轻抽出半截,发觉寒气扑面。他知道三丰师祖到晚年时剑术如神,轻易已不使剑,即使迫不得已与人动手,也只用寻常铁剑、木剑,这柄“真武剑”是他中年时所用的兵刃,扫荡群邪,威震江湖,却是一口极锋锐的利器。他兀自生怕给任我行骗了,再翻开那“太极拳经”一看,果然无一不是三丰师祖所书。他将经书放还盘中,跪倒在地,向一经一剑磕了八个头,才站起,说道:“任教主宽洪大量,使武当祖师爷的遗物重回真武观,冲虚粉身难报。”将一经一剑接了过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