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飘渺步
撸参薹ㄉ先ソ型诰颉K谖薇鹊氖拢缓冒研亩讼吕矗行牧Γ嗔肺涔τ朐亩撩饕蚶先怂粝吕吹哪切┥瞎琶氐洌纯词欠衲芄徽业桨旆ǔ隼А?br /> 心里作了这番决定以後,首先回到原来那个火龙盘据的石窟里面,把那只尚在酣睡的异兽肭龙抱了上来,用石块堆砌一间小小的兽屋,把它安顿下来,然後将其馀的几间石室一一加以整理。
这时,他方始发现,其馀四间石室,除了正室为明因老人的法体所在,没有甚麽特殊的用途以外。
第三间石室,尽是些石制的古怪事物与刀斧之类的工具,根本弄不清楚那是干甚麽用的!
第四间石室,倒看得出来,是用来练药的丹室,那里面锅盆炉鼎,样样俱全,只不过全是一些陶瓷之类的土器,与石头雕凿而成的东西。那道乳泉,也在里面,泉眼在内壁之上,被一个玉石塞子塞住,泉眼的下面,摆著有一口石缸,只要把玉塞拔开,乳泉就涓涓地向外流出,泻入石缸之内,只不过份量很少,流上一整天,最多可得两三碗的份量,明因老人早先凿出这股乳泉的作用,只不过是用来调药的,饮水还是从下面那个石窟的水眼吸取,想不到被困以後,这一点灵泉,却成了他的主要食粮。第五间石室与正室相同,里面也摆著」张塞玉石榻。原来是明因老人那个叛徒练功用的,现在自然也是罗天赐练功休憩的地点了。
忙了两三天,总算把里里外外,全部整理就绪时,那只肭龙,也像他预料一样,从酣睡中回醒过来,使得他不致再感寂寞。
更使得他高兴的,是那只金鹧,居然也寻到了这座隐藏地底的岩窟洞顶,从一个三寸宽的圆孔中,硬挤了下来,返回他的身边。
由於那个圆孔,还不够大,它挤是挤下来了,却受了擦伤,因此,再也不敢飞出去了,这一来,却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这两只神物,都是荤食的动物,石窟之内,只有山药水果之类的植物,它们岂不是找不到食物了吗?
罗天赐愁了半天,最後发现那条火龙的尸体,因受寒玉气脉的响应,始终保持新鲜不坏,倒可以让它们吃上一个半月的时间,总算暂时把问题解决了,至於火龙尸体吃完以後,又该怎麽办,那是以後的事,只有等到那时候再说了,结果,火龙尸体还没有吃完,就发现下层石窟的水眼之中,经常有鱼类漂了上来,根本就用不著他再费脑筋。
心思放下,罗天赐方始从新把那一部「明因秘录」从头至尾,仔细加以研读。除了那些指导练功的口诀,一时之间,仍旧不易领悟以外,却对修习的程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明自在书室内壁之内,那一幅天文星象的画图中几个主要的星座,也正是控制重要秘岌的机关,那些机关开启的方法,非常巧妙,如果他不按照顺序,把一段一段功课修习完毕,就无法开启下一程序的机关,想要一等而进,根本就办不到。
在第一个阶段里,他所需要修练的,是一种扎基的玄功,叫做「潜虚元功」。这一种玄功,是明因老人穷究宇宙奥秘以後,发现万有均由阴阳二气,相搏而成。二气,动则散为光、热、力、电、凝则构成实体。
人得二气之精,虽与草木土石,飞潜动植之类的万物,同为实体,却能自主二气之动静散凝,发挥二气之功能,所能自主者虽不太多,即已成为万物之灵。其中睿智之士,略窥此中奥秘,深知人体潜能无限,如果能够打破生理上的极限一定可以与天地同寿,万物同德,因此产生了仙道玄功的修练。
然以未明究竟,虽然因此将生理上的潜能,发挥到了极限,再进一步,就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
偶然也有一两位,偶然巧合获得大成的人物,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是记载不详就是乱说一通,无法使人了解。
「潜虚元功」即依此根本之理参悟而成,使得心意与二气相应,一旦掌握了二气消长之因,自能随一息加以变化。
本来,这种夺天地造化的功夫,极难修练,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决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但天下就有那麽巧的事情,罗天赐以前在南海魔岛之上,得五凤丹气导引,无师自通的那套特异的内功心法,竟然与明因老人所创「潜虚元功」的初步筑基功夫,暗暗相合,只不过罗天赐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已,看到老人「秘录」之中的记载以後,登时豁然贯通,不到半年功夫,即已小有成就。
这时,他体内的真气,不但可以分合由心,隐显随一息,而且可与外界二气相感,使得四周的事物都可以随著自己的心意支配,使其发生变化。
比如说,四周的空气,本来是阻碍不了任何多物的,但在罗天赐的功力运转之下,却可以使得它们变成一层有盾,碍的无形气障,就是神兵利器,也砍它不动。假如说存心使,真气扩散的话,则可以发光,发热,忽刚忽柔。
如果聚於一点,则不但飞花摘叶,均可伤人,就是虚空一指,也可以杀人於无形之中,而一点看不出伤痕来。
心与外合的话,不但入火不热,入水不浸,功力高时,即使砖石壁,也挡不住他的身体,简直可以透体而出,而墙壁如旧。
当然,这许多神通,一定要行起功来才可以办到,但时间的长短,却受著修为深浅的支配,罗天赐虽然小有所成,如果想仗此出困,还无法办到。
在这个阶段里,除了修练「潜虚元功」以外,还得把那些露出地面的书籍,整个研读完毕。
这本来也是一件非常费时间的事,但罗天赐把那些典籍核查了一下,发现里面大多数都已经读过,只不过自己读的,内容方面,因为流传太久,错误的地方很多而已,这一部份书籍,只需要校正一下错误,就可以了,真要仔细读的,只有四分之一还不足的一些失传绝学,因此,这一方面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所以,第一个阶段的修习,仅仅只一化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已达成明因老人所订的进度,可以开始第二阶段的功课了。
这时,他才发现,隐藏第二阶段各项典籍的机关,必须运用第一阶段的学术知识,加以推断,才能找得出来。
当他把机关的位置算出找到以後,更非运用玄功,无法加以开启。
这种措施,恰好等於所学的考验,罗天赐不禁对於这位先师设想的周密,感到无限的钦敬!
第二阶段在武功方面,为招式的变化,但无」定法则,只不过指点他如何观察万物之变化,了解其中生克的道理,则任何动作,只要运用得宜,都可以成为绝招。这一点说容易固然非常容易,说难却比任何事情都难。
第一,自然现象,隐显不一,想要彻底观察无误,如果不借助科学的仪器帮助,往往差之一毫厘,失之千里,结果不但无益,反要闹出笑话。第二,常人受著生理构造的限制,即令观察正确,对於万物的动作,也无法学得一模一样,真正灵活运用,所以任何招式,变化都不可能达到没有半点空隙的境界。假如学会了「潜虚元功」,情形就不一样了,不但自己身体的活动,不再受生理构造的限制,可以学甚麽就像甚麽,而且五官灵敏的程度,也比常人不知道高明多少倍了,只要懂得观察的方法要领以後,即令没有仪器的帮助,也不致於发生错误,只不过比较费事罢了!假如能够做几样器材补助观察,再加上思维的推究,几乎可以百无一失,而且轻松很多!
这时,罗天赐方始明白第二石室里面,那些奇形怪状的玩意,是干甚麽用的了。不过,这是一门没有止境的学问,得到要领以後,必须离开洞府!实地观察万物才能有所得益。
现在所能了解的,只不过是观察大法的训练而已,但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罗天赐几乎摸索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在明因老人留下那许多实际观察成功的范例典籍的印证下,最後才真正得到领悟,所以这个阶段所读的书籍,与武功方面,完全是一回事。
第三阶段的武功,为心与物合的探究,也就是佛家所谓「他心通」的神通,只不过他心通为同类相应,这里的范围,却包含了全部有生命息识的东西而已。这方面,罗天赐又得了一个便宜,恰好有两只神物在他身边,得到它们的帮助,不到一年功夫,就已摸著了其中的门径。
在血一籍的研究方面,为药理医道,罗天赐早有良好的基础,更事半功倍,比起第一第二两个阶段来,简直是容易多了。
自然,他仍旧有许多没有学过的东西,例药物方面,有关搜奇志异的部份,他就有很多,没有见过,否则,他也不会把那一条火龙尸体,全部给金鹧肭龙做食粮给糟塌了,最少也得留下一部份合药,作为将来行医济世之用。
不过上样一来,金鹧肭龙,却得了莫大的好处。
据明因老人的那些失传的搜奇秘录的说明,因为火龙的体内,含有一种可以使得身体组织,随意加以变化的变体来。
别的生物,吃了这种东西以後,只要懂得运用的方法,即可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神通!
想大的时候,可以变得比原来的体积,大上五大倍!如果想小的时候,简直可以缩得比麻雀老鼠还要小上几倍。软的时候,混身彷佛没有骨头。
硬的时候,皮肉可以赛过金石。
这一来,它们的威力,岂不是要增加好几倍了吗?
当然,它们必须懂得运用才行,如果罗天赐没有修习「心与物合」的玄功,禽兽无知,那还不是「瞎子点灯」,白白地糟塌了这项珍贵的药力。
现在,不但它们得到罗天赐的心灵指点,学会了运用「变体素」的方法,并且还学会了许多高深的武功招式呢。
因此,当罗天赐再度出世的时候,它们登时成了他最有力的助手!
闲话少说,当第五年开始的时候,罗天赐总算把这些绝学,修习完毕,虽然距离明因老人所谓的大成境界,还差很远,那也只是修为火候与经验历练的深浅了,其中原理精髓,则以完全领悟,用不著再钻了!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罗天赐由於练功读书的关系,思想整个给那些典籍给迷住了,根本就没有想到任何其他的问题。
现在已无东西可学,思想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现实问题的上面了。首先让他想起的一件事,就是伏魔文昌临死以前,附托给他代办的那桩任务。由於老人的交待,有关那桩任务的指示,必须到达龙潭隐阙的洞府里面以後方始能够打开来看,所以当他最初看到外壁上所刻的那几个大篆字时,才惊喜著状地喊起来。
可是手打开洞府的门之後,也为记挂著找出路的关系,一时之间,又把这件事儿,给忘记了!
等到获得明因老人的「明因秘录」,开始练功读书以後,整个精神,都迷在那浩瀚无边的学海里,自然更记不起这件事了。
直到现在,因为东西已经学完,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准备设法离开此地,一眼看到那块用油纸包好密封的衣襟,这才想了起来。
因此,他不禁暗骂自己一声糊涂说道:「该死,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怎麽会把这个给忘了呢?幸亏发觉得早,如果离开很远,才想起来,那不是太麻烦了吗?」於是他赶紧将那层油纸拆开,取出伏魔文昌徐天洪死前密封的那块衣襟,很快地将它打开。
只见里面除了衣襟上面,也有伏魔文昌所写的血书以外,还包得有一块颜色已经非常陈旧的素绢。罗天赐不禁好奇地先把那块素绢拿了起来,看看那是甚麽玩意。
结果发现上面是一篇用篆字所写的古文,仔细一看之下,原来是一篇带著忏悔性质的遗嘱,其内容如下:
「予受业明因子,怀不轨,背师为恶,师察,惧,弑师走,仅得艺之一二。入世竟无敌,霸於朝野,无敢违者,名家执弟子礼者,以百计。
予秘技自珍,无人得窥全貌,众恨,居海上行官时,合谋犯上,劫艺散,予遇害将死,终自省已亚心,无怨而悔。
恐遗祸,不安,乃作嘱,托後世君子,为予制之,以赎罪。
祈赴潇水之源,觅「龙潭隐阙」,於……」
字迹至此忽然中断,显见是生机已尽,无法终篇,但从文意上,仍旧可以推测得到,是希望得此遗嘱之人,能找到「龙潭隐阙」,把明因老人的绝学习全,始能制服那此一窃艺作恶的弟子。
罗天赐读完以後,不禁慨然叹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不到先师的叛徒,自己也死在门下弟子的手里,可是,这与徐老前辈所托的任务,又有甚麽关系呢?」
不过,当他看完伏魔文昌写在衣襟上的血书以後,也就恍然大悟,明白其中皆原由了。
这封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