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但显然这件事暴露了,对方一时狗急跳墙,才用了这么不高明的手段。即便不高明,韩睿华现在却是进退两难,不知道韩家还有没有把柄握在对方手里。
  安静茹正色道:“这样的话,明天我再回娘家一趟。”
  韩睿华本来还想嘱托一句,想了想又没说,安静茹看着他道:“放心吧,我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再说这事儿估计明儿就要传开了。”
  赵嬷嬷进来询问晚饭的事儿,韩睿华叫摆上,又陪安静茹吃了一些。
  隔天一早,韩睿华早早出了门,安静茹去姜氏屋里请安,半路上就遇见陈氏打发的人来了府里,只说昨儿安静茹他们走了没多久,安家就知道韩家的事儿了。又说:“老太太和老爷说了,如果姑奶奶家里事儿多,就不必回去。”
  看来不用她走一趟,老太太他们已经明白了。想到韩睿华说蒋大人的事儿不要紧,安静茹暂且打消了回去的念头。昨儿才回去,她上有婆婆,下要料理府里的事儿,总不能天天儿往娘家跑。
  打发走了娘家的人,姜氏已经吃了早饭,安顿了病还没完全好的晨哥儿,推着大老爷一起去太夫人屋里请安。
  比一般的日子早些,太夫人屋里也才吃过早饭,甄家大夫人,容珠的婆婆一早就赶来,正在里头和太夫人说话。
  “……那孩子被我娇惯坏了,气性儿大,倒是给你添了乱。”
  甄夫人惶恐道:“到底是我那孽障不对,夫妻之间哪有不拌嘴的,俗语说床头吵床位和,夫妻哪有隔夜仇?老爷已经训斥了他一顿,他觉得没脸再见老太君……”
  甄紘没来,竟然是甄夫人来了。也不知容珠和甄紘之间到底闹了什么矛盾,可如今才成亲多久,便这样动不动就往娘家跑,还劳动婆婆过来接。这还是第一次,甄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老爷知道太夫人屋里有客,便去了隔壁屋里回避。安静茹随着姜氏一起进去,甄夫人打住话没说,站起身和姜氏打招呼,安静茹朝甄夫人见礼,又过去朝太夫人行了礼。
  太夫人便朝安静茹吩咐道:“去看看六丫头。”
  这是要支开她的意思,顺从地屈膝应了是,从正屋里退出来。容珠才回到小跨院,身边的嬷嬷叫丫头们收拾东西,跟着甄夫人回去,容珠不肯,正和嬷嬷僵持着。
  容珠见安静茹进来,便扭头去了里间。嬷嬷面色尴尬地朝安静茹见了礼,不知道该说什么。
  安静茹看了看里间,问道:“东西都收拾好了?”
  嬷嬷点头,没想到安静茹下一句却是:“六姑奶奶既然回来了,在娘家小住几日也没什么。太夫人最心疼她,这些日子太夫人也十分想念她。”
  嬷嬷不解地看着安静茹,结结巴巴道:“这怎么行?”
  容珠这情况,以后赌气回娘家的机会多着,第一次便是婆婆来接她,以后她在甄家更难立足,眼下韩家出了事儿,甄家作为韩家的姻亲,上门关怀关怀也说得过去,实在不用提出是因为容珠。
  “我也是为六妹妹着想,她回来是想念太夫人。即便是和妹夫闹了不愉快,夫妻之间的事儿而已,再说二奶奶动了胎气,她回来看看也是应该的。”
  嬷嬷很快明白过来,忙叫丫头们不要收拾东西。
  容珠充满敌意的声音从里头传来,“我的事儿不要你操心!”
  嬷嬷尴尬地红了脸,充满地歉意地看着安静茹。安静茹浅笑表示自己不会和容珠计较,嬷嬷话语苍白地维护容珠:“六姑奶奶心情不好。”
  夏香不屑地冷哼一声,心情不好就可以把好心当做驴肝肺?
  


☆、107:转机

  安静茹吃了一杯茶,见嬷嬷还在跟前立着,容珠在里间没有动静,少不得提醒一句:“二爷应该不在家,我也琢磨着等会儿去瞧瞧,只不过她在静养,人去多了反而要吵着他她。”
  甄夫人还在太夫人屋里,照这情形看,容珠应该还没过去见她。这小跨院后面也有门,无需通过寿禧堂的正屋也能出去。
  安静茹见嬷嬷神色动了动,站起身告辞,留下春香在这里,略带歉意朝嬷嬷道:“昨儿忙乱,有照顾不周全的嬷嬷担当着。六妹妹要小住几日,屋里就要收拾收拾……”
  嬷嬷感激地福福身:“谢谢三奶奶。”
  安静茹从屋里出来,嬷嬷就去里间劝容珠,不一会儿容珠跟着嬷嬷从寿禧堂后门去了欧阳倩的院子。春香带着里头的丫头重新布置的房间,因着安静茹理家的关系,府里的丫头对荣恩轩的丫头十分客气,容珠身边的管事嬷嬷又感激安静茹,容珠的陪嫁丫头对春香的态度也十分恭敬。
  安静茹估摸着正屋里太夫人她们已经说了一阵话,才叫丫头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丫头便出来请,安静茹走进去,便朝太夫人等人福福身道:“没瞧见六妹妹,问屋里的丫头,说是去看二嫂去了。”
  太夫人点点头,笑着朝甄夫人道:“这孩子在家里时,就和她二嫂子亲近。竟然一早就去了。”
  说着随意打发了个丫头:“去把六丫头叫来。”
  甄夫人忙道:“不用了,我也过去瞧瞧二奶奶。”
  姜氏道:“这怎么好,您是长辈……”
  甄夫人笑道:“就不许长辈去瞧晚辈么?”
  甄夫人言谈很愉悦,也不知和太夫人她们说了什么。姜氏浅笑道:“倒也是这个理儿,龙哥媳妇总是三灾八难的,您去看看她,占占您的福气倒好。”
  说话间,刘氏领着容兰、容芩过来请安,见姜氏和安静茹在,以为来晚了,很是不安。太夫人倒也没责怪,甄夫人似乎才想起刘氏得了孙子的事儿,直说要去看看。刘氏很高兴,太夫人便安排刘氏和安静茹陪甄夫人。
  先去看了看卢氏和卢氏的孩子,因为时间紧孩子的学名三老爷还没和太夫人商议,刘氏就做主取了个小名叫宝哥。
  甄夫人来时韩家还没将消息放出去,并没有准备什么见面礼,幸好随身带着打赏的金锞子,就给了宝哥一荷包。
  刘氏请甄夫人吃了一杯茶,甄夫人笑道:“家里总还有事儿,去瞧瞧府上二奶奶还要回去。”
  刘氏也要去看欧阳倩,大伙便一起往欧阳倩屋里去。容珠还在欧阳倩屋里,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容珠眼眶儿微红。
  见大伙进来,欧阳倩忙要从床上下来,甄夫人紧几步走到床边,按住她道:“不用起来,本该是好心来看看,倒因此让你不安生。”
  这话说的未免太过恭维了,欧阳倩倒也不勉强自己,笑道:“倒是我无礼了。”
  甄夫人笑道:“什么无礼不无礼的,咱们都是女人,谁不知女人的难处。”
  这话勾起欧阳倩的伤心事儿,好好儿给韩睿龙安排的通房他不喜欢,竟喜欢外头不干不净的人,惹下这事儿来,还要连累她和肚子的孩子。只是当着众人面儿,生生把这些情绪压了下去。
  安静茹抬头看她,几个月养起来的圆润虽没怎么变,看起来精神确实不太好。容珠此刻已经面无表情,朝甄夫人见了礼。甄夫人笑眯眯的,并没有对容珠不满似的,却没说什么话,问起欧阳倩的情况。
  欧阳倩勉强笑道:“到底是我年轻,不知轻重,没想到不过走几步路就动了胎气。”
  甄夫人笑道:“头一胎是这样,只要养着就没事儿了。”
  刘氏禁不住掩嘴冷笑,却很快就把一副看笑话的嘴脸收起来,许嬷嬷安排丫头搬了椅子请大伙坐下,又上了茶。甄夫人与欧阳倩、刘氏说起家常话,却一眼也没看容珠。
  静养便不能太叨唠了,一盏茶的功夫,甄夫人便率先起身告辞,欧阳倩朝安静茹笑道:“劳烦三弟妹帮我送送。”
  安静茹点头答应着,从欧阳倩的屋里出来,容珠也跟着一道。甄夫人又去见太夫人,预备告辞,这才提到容珠,并没有说要接她回去的话,还替她说了许多叨唠太夫人的好话,一副完全认同容珠是甄家人的模样。
  太夫人很满意,挽留甄夫人吃午饭,甄夫人笑道:“家里还有事儿,就不吃饭了,改明儿天儿凉快了请老太君去府上逛逛。”
  太夫人也不勉强,吩咐安静茹和刘氏送甄夫人,等大伙一走,她脸上的笑容就冷下来。
  送走甄夫人,安静茹和刘氏一同返回来,刘氏一边走一边打听:“龙哥的事儿解决了么?”
  “想来已经没什么了。”
  刘氏撇撇嘴,“他倒是有本事,惹了事儿总有人替她解决!”
  要是搁在三老爷、韩睿钦身上,未必就这样了。安静茹知道她的心思,委婉地道:“说起来也并非是他一人的事儿。”
  刘氏没说话,半路上遇见太夫人屋里的如意,“太夫人请三奶奶去。”
  安静茹下意识地看了看刘氏,刘氏道:“你去吧,我回去看看宝儿,还要忙着通知亲戚,预备明儿洗三礼的事儿……不说还好,一说起来,我还真要忙了。”
  安静茹福福身和她道别,目送刘氏走远了才赶紧赶到寿禧堂。容珠又回到了小跨院,太夫人屋里留着大老爷和姜氏说话,安静茹在外头等了一会儿,等大老爷出来后才进去。
  屋里只有姜氏一人服侍太夫人,如意等丫头皆守在门外没有进来。安静茹莫名其妙地觉得心头一紧,没想到太夫人抬起头确实朝姜氏笑了笑道:“老爷媳妇总算还是有几分眼光。”
  姜氏没说话,安静茹不知话从何处说起,照着规矩走上前见礼,太夫人慈祥地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坐吧,说一会儿话。”
  纵然太夫人言辞和蔼,安静茹还是有一种面临审判的错觉。等姜氏坐下来,她才就着椅子一小半坐下去。
  “六丫头的事儿,多亏了你机灵。”
  安静茹忙陪笑道:“孙媳并没有做什么。”
  太夫人又觉她谦虚,甄夫人来的突然,容珠的事儿太夫人也没来得及细问,但甄夫人这一趟来,确实叫太夫人格外生气。还算是新婚里头,两口子吵嘴,她便来了。定是因为外头的风声,可见甄家三年孝期就变得畏头畏脚。
  容珠那丫头的脾气,太夫人不是不知道。这以后闹起来,韩家就是想替她出头,也不占理儿了,婆婆都这般了,她还有什么不满的?
  王妃因为贤惠淑德嫁了庄亲王,容琳一个庶出,也被封了公主,甄家这般不是打韩家的脸面么?
  太夫人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安静茹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姜氏,姜氏目光坦然,正襟危坐。安静茹不留痕迹地调整了坐姿,过了半晌,太夫人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目光落在安静茹身上,淡淡问道:“你答应了品翠什么条件?”
  方才还和蔼地说话,这会子就冷下来。安静茹没想到太夫人问的这么直白,本来还想着要费力周旋一番,既然问了,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花姨娘的性命,品翠只希望花姨娘活着。”
  比起性命,名誉身份都不再重要,特别是像品翠她们这样,几乎经历过一次死亡的。
  太夫人微眯着眼,这个条件并不难办到,只是颇为惊讶安静茹嫁来韩家没多久,品翠也不是她娘家过来的陪嫁丫头,竟然这般信任她。
  禁不住细细打量起安静茹来,模样清秀,穿着藕荷色滚雪细沙上衣,下面着一条蜜合色撒花洋绉裙,手腕上戴着一对羊脂玉上手镯,梳着圆鬓,戴着一支白玉簪,耳垂上一对珍珠耳钉,简约大方又不失端庄。虽然不说话,身上却流露出一股平和的气息,叫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其实这件事,即便品翠和花姨娘没有说,最终也能查出来,还不至于和丫头姨娘谈什么条件,这也不是什么条件。但如此一来,就彻底收买了人心。比起沈氏,安静茹年纪不大,却更懂得人心的重要性。
  安静茹微微垂了眼帘,太夫人的目光让她觉得有些不自在,仿佛要将她彻底看透一般。
  “花姨娘是玉姐儿的生母。”
  只此一句,安静茹明白太夫人是答应了保住花姨娘的命,“谢谢太夫人。”
  她答应了品翠,必定就要办到,有了太夫人就事半功倍。太夫人淡淡道:“也要看她自己的造化。”
  如果是个安分守己的姨娘,太夫人并不介意,但比起欧阳倩来,花姨娘的身份也不过如此。没有她,玉姐儿在韩家也能长大。甚至没有花姨娘的话,玉姐儿就必定需要其他人养,韩睿龙屋里暂且除了花姨娘就没有别的姨娘,玉姐儿也只能养在欧阳倩身边。
  这庶出的儿女,打小儿养在嫡母身边,特别是庶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以后议亲的时候,也容易嫁的好一些。就好比王氏那般疼顾容琳,迫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委屈了容琳。对于庶出来说,得到嫡母的看顾就表示,第一次投胎没选择,但第二次投胎选择的余地就多了。
  安静茹不免心潮起伏,太夫人见她明白,笑容重新回到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