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横竖她也年轻,和韩睿钦夫妻之间也培养出了感情。
接着就去看欧阳倩,欧阳倩一直在屋里养胎,鲜少出来。不过今儿瞧着,比上次安静茹来瞧她要好一些,估计是韩睿龙没少放下身段哄她。
欧阳倩挺着大肚子,还是下床给王妃行了礼,对于欧阳倩王妃说不上有多少感情,所谓爱屋及乌,相同的道理,沈氏做的那些事儿,挑拨太夫人和姜氏的婆媳关系,这是事实,叫王妃特别亲近欧阳倩也不可能,不过到底是娘家人,面子上要过得去。
在欧阳倩屋里吃了一杯茶,王妃便和安静茹告辞了。走到外头,王妃笑道:“你有了身孕,却还叫你陪着我东走西逛的,三弟知道了,怕是要怪我了。”
安静茹笑起来,“睿华就是怪,也只能心里想着,嘴里可不敢说出来。”
王妃笑起来,没了君臣之礼,家人之间说话就该这么亲近。王妃扭头盯着安静茹:“看样子,三弟对你很好。”
安静茹也不否认,笑道:“暂时还不错,谁知道以后他会怎么样?”
王妃道:“若是他不好,我给你做主。我是长姐,好歹还能管管他。”
不但是长姐,还是王妃,安静茹一副大喜过望的模样,福福身道:“那以后就多依仗大姐了。”
两人相视而笑,更觉亲近。
王妃一直待到申酉时才离开,送走王妃,安静茹就被如意请了去太夫人屋里。
“王妃到底是天家的儿媳妇,虽然是咱们家出去的姑娘,到底夫家不同一般人家。”太夫人话里也寻不出多少责怪的味儿。
安静茹垂下头诚惶诚恐地道:“是孙媳鲁莽了。”
太夫人叹口气,挥手道:“罢了,王妃回来看看娘家母亲也没什么,她本来就是贤惠淑德的。”
姜氏才病了,王妃就回来,不难猜出是安静茹送去的消息。何况,安静茹派了赵嬷嬷,光明正大地去了王府报信,这用心太夫人哪里会不明白?就是觉得心头不畅快,至于这般算计么?
但王妃回来也没有落下任何一个人,沈氏、卢氏、欧阳倩,都一一去看过,今天她回来不是本着王妃的身份,是韩家出去的姑娘,回来看看娘家人。
太夫人深吸一口气,端着眼盯着安静茹。隔了半晌才叫如意搬了椅子吩咐她坐下,语重心长地道:“到底也是你想的周到,婆婆病了,就想着如何让婆婆高兴。”
安静茹只垂着眼帘,听太夫人又说了一些其他话,最后太夫人道:“婆婆病了要侍奉,府里的事儿也不能全然不管。”
今儿下午一直陪在王妃身边,暂时把其他事儿都丢开了。可安静茹也知道,这些事儿丢不开,要处理的还是得处理。而太夫人的态度,又让她不禁想到,如果自己没用,太夫人会如何?
答案安静茹都不想去想了,就如同刘氏说的那意思,太夫人适当偏心大家可以接受,但偏心太过,已经打翻了还如何去接受?安静茹只是为姜氏不平,她自己的位置,她弄得很清楚,与韩睿华来说是妻子,与姜氏来说是儿媳妇,但与太夫人来说,她仅仅是有用的人。
“孙媳已经想过了,没来得及和三婶婶商议,想将伺候二婶婶的陈嬷嬷找回来,要找出那些人,兴许陈嬷嬷还有些头绪。”
太夫人点点头,“这样也好,总之这事儿忌讳夜长梦多,早些打发了也早些省心。”
安静茹点头应是,从寿禧堂出来,已经是日落时分。姜氏没有让安静茹服侍,叫她回屋里歇着,沉重的心情因为韩睿华早归轻松了不少。安静茹笑着把王妃说的话告诉韩睿华,韩睿华失笑:“你也太小心眼儿了。”
“是王妃给的福利,不能不要。反正王妃是这么说的,你就好自为之吧。”
韩睿华一副头疼的模样,抱着她道:“这么多心思,不知道肚子里我儿子是不是也这样?”
“你怎么就知道是儿子?万一是女儿呢?”
“女儿也好啊,女儿心思多才不至于吃亏。”
安静茹扑哧一声笑出来,“想的太远了吧,女儿还没出世呢,就想着她到了婆家吃亏。”
韩睿华笑道:“若是她继承了你的性子,怕是吃亏也难,等以后老了,闲来无事,和贤婿一同报怨报怨。”
安静茹扭头瞪着韩睿华,狠狠地,算上未出世的女儿那一份。
太郁闷了,没见过这样编派自己女儿的父亲,到底是不是亲生父亲啊?
但话说回来,安静茹还是希望这一胎是个儿子,以后有了女儿,长兄才好给妹妹撑腰。安静茹又汇报了一番王妃回来的事儿,越过太夫人那一块不提。韩睿华只是感叹,安静茹作为他的妻子,确实太辛苦了一些。
即便他知道,透了消息给太夫人也改变不了什么,毕竟如今府里确实没有比安静茹更合适的人了。眼下,他还得在督察府熬,至少要三年才能谋外放的事儿。可外放之后,姜氏、大老爷、晨哥儿身边就无人照顾了。大老爷、姜氏之所以要认他作为儿子,为的就是要他在跟前侍奉照应。
韩睿华深吸一口气,安静茹笑道:“我没那么金贵,果真心疼我,也不必为这些,你心里有我就够了。”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安静茹的要求也仅仅如此而已。韩睿华更紧地拥抱住她,与其用言语来表达,不如用实际行动。
屋里流淌着祥和而安静地气息,而此刻的寿禧堂,太夫人坐在太师椅上,怔怔地盯着挑动的烛光。如意劝着她安歇,她忽地抬头问了一句,“我果真那么……”
如意从进府就在太夫人跟前伺候,多少也了解太夫人的性子,也知道她没说完的话,后面是什么。笑了笑道:“三奶奶一片孝心,王妃更是孝顺,是大夫人有福气。”
姜氏能有多少福气?不过是那些艰难的岁月她挺过来了,只能说老天爷总是公平的,不会叫她一辈子都这么过。
太夫人喟然长叹,“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话的道理却不假。”
------题外话------
万更哎,谢谢大家的支持,么么~
☆、117:宠妾灭妻
如意笑着没说话,太夫人能这么想就对了,这些年冷眼看来。太夫人确实算不得一位十全十美的老祖宗,但作为奴婢,她只能看而不能言。
“太夫人,安歇吧,没得大夫人、二夫人病了,您也病了。”
太夫人点点头,叫如意扶着睡下不提。
隔天,安静茹才料理完家里的琐事,门上的婆子来报,陈氏和安静雯来了。安静茹忙去垂花门迎接,陈氏瞧见她,第一个问题就是:“果真有喜了?”
安静茹点点头,昨儿忙竟忘了给娘家说一声,想来也是赵嬷嬷她们想到了回去说了一声,何况姜氏病了,论理作为亲家夫人都要来看看。
与陈氏一道先请了太夫人的安,接着就去姜氏屋里。这一路上,陈氏皆在说,叫安静茹好好侍奉生病婆婆的话,“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待婆婆好,婆婆自然就待你好。”
安静茹直点头,姜氏不是太夫人那样的性子,这一点韩睿华早就与安静茹说过。而安静茹仿佛也有点儿理解姜氏为何不去讨好太夫人,这样的婆婆就是讨好了兴许也没用。而一个人的性情脾气如何,真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沈氏看起来就和善,真正的为人……
“对了,你父亲叫我给你说一声,蒋大人的事儿,实在不行就算了。”
韩家自己都有麻烦,确实没办法分心去帮助他人,安静茹想不出蒋大人到底惹了什么麻烦事儿,不过还没有陆家退亲的话传来,想来也不是很严重。
母女两一路说着话儿,到了姜氏屋里,姜氏虽然神情还是那么冷清,礼数却十分周全,养了一天,精神也好了,下床与陈氏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吩咐安静茹不用在她跟前伺候,好好陪陪娘家人。
到了荣恩轩,陈氏拉着安静茹的手笑道:“昨儿你叫人送回去的那个苞麦,老太太吃着喜欢,前头用家里的余钱置办了一块地,想自家也种一些,只是不知道到底该如何种。”
“这个简单,改明儿庄子上没要紧的事儿,我让大贵回去给家里的管事说说,这一年我们也是双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怎么打理,幸而朝廷比较重视,派了人来打理,眼下经验都是现成的。”
关键是安家在南边待得日子长,对京城这边的农作物不了解。安家来了京城之后,家里女儿要出嫁,没有多余的钱去置办什么地,老太太还是陈氏以及安家的产业,都在南边。目前来看,安老爷外放的可能性不大,可能这辈子都在京城待着。安晋松以后成亲,家也是安在京城,是该置办一些产业了。
母女两说了一会儿,安静茹看着安静雯,这个妹妹也要嫁人了,“三妹妹的嫁妆预备的如何了?”
安静雯不好意思地垂下头,撇撇嘴道:“二姐就那么希望我早些出嫁么?”
“哪里是这个意思。”安静茹看着陈氏道,“三妹妹要嫁去南边,以后南边那头家里的事儿,她还能照应一二。”
杨家公子如今在京城备考,最终能不能高中现在还是未知数,不过听许氏说杨家的情况,即便杨家公子高中了,最终也要回余杭去。
陈氏哪能不明白安静茹的意思,安家三个姑娘,也只有老大安静初嫁得稍稍差一些,不过现在大姐夫改文从商,家里的生活条件肯定是能提高的。安静初当初出阁,不多不少也置办了土地,安静茹的在京城,以后安静雯要去南边,庄子最好还是在南边。何况,京城这边位高权重的人多,地价也高。安家的能力有限,嫁妆也不可能多丰厚。
安静茹又问起弟弟安晋松的情况,陈氏这一回终于没有愁眉苦脸了,“他现在读书用功,学功夫也仔细,你父亲也同意他今年去考武举,还有吴师傅,你父亲也打算资助他。老太太说这是好事,吴师傅看起来五大三粗的,倒是稳妥的人,松儿如今反而更听他的话。”
怎么说也是因为韩睿华给安晋松找了一个好老师,连安老太太也说,韩睿华的眼光不错,父母的管教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成功也离不开良师。
安静茹对这位吴师傅更好奇了,上次都没怎么看清楚,“不知道吴师傅成家了没有?”
安静茹不过随口一问,陈氏也笑着回答了,摇摇头道:“听他那意思,以前家里情况不好,娶不起媳妇,上头又没有父母做主。老太太还想保媒来着,不过他说现在你父亲要资助他,他总要有了前途再说这事。”
他本人不着急,外人更不好说了。但他能这样说,就是有野心抱负的人。不说别话,安静茹有喜,陈氏最高兴。这女人从古至今都希望丈夫属于自己一个人,当年安家多了文姨娘,也是因为陈氏的肚子。虽然与安老爷夫妻情谊有,文姨娘也是个安分又明白事理的人,没有什么妻妾争宠的事儿发生。
可终究心头还是有些不舒服,韩睿华年轻有为,韩家的门楣就是养十个八个妾侍也不是不能够,真到了那时候,女人能倚靠的就是自己的儿女。何况,安静茹的出身,如果没有孩子傍身,要在婆家站稳脚真不是靠夫妻感情能维持保得住的。
陈氏倒也没提什么丫头之类的话,就是要安静茹好好养着,其他人事儿只要力所能及就好。这人活着,还是要自私一些,多为自己着想只要别害人没什么不好,若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如何能照顾他人?
吃了午饭,陈氏休息了一会儿就告辞了。下午,又有人来探望姜氏,想来也是因为昨儿王妃回来,都知道姜氏病了的缘故。韩家现在的形势就如同隔着一层纱,看不透也摸不清。但府里夫人生病了,生病的人又是庄亲王妃的母亲,有些交情的确实该来看看。
安静茹一下午都在交际应酬,送走一拨又来一拨,足足到了傍晚,送走留在府里吃了晚饭的许氏婆媳,才稍稍安静一些。
瞧着明显有些精神不济的姜氏,安静茹有些汗颜,如果不是她将王妃请回来,姜氏也不会这么劳神。但崔嬷嬷很高兴,姜氏毕竟不是真正冷血无情的人,也不是真正不需要别人关怀的人,安静茹这么做的原因,她心里也是明白的。
相对于热闹了一天的荣景园,荣华园可谓异常寂静。沈氏躺在屋里的床上,听着外头的丫头议论,哪家的夫人又来看姜氏,这些话无疑给她心头又添了一层郁气。想当初,府里府外应酬的时候,那个不是见了她就十分热情的。没想到,真正病了的时候,却连来看她的人也没有。即便过来了的,也都是先去看了姜氏,才顺道来瞧瞧她。
魏嬷嬷端着汤药从月形门进来,听见丫头又坐在一起闲磕,板着脸制止了。撩起帘子进了屋,将托盘放下,走过来扶沈氏起身吃药,才发现沈氏眼角挂着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