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安静茹急急忙忙赶到寿禧堂,那寿禧堂已经乱成一团,正屋的门开着,丫头婆子进进出出,慌慌张张去请太医。
------题外话------
关机重启,小果的电脑好像有病毒……今天晚了些,囧~
☆、140:渐失人心
安静茹刚刚踏进寿禧堂正屋,杂乱匆忙的脚步声中,传来一道茶杯被砸碎清脆的声音。她抬头望去,那碎了的茶盏碎片四散飞去,有几片朝自己飞来,而那一盏茶尽数泼在立在榻前,韩睿华的官袍上,顺着官袍的下摆滴在大理石地面上,汇成一滩水渍,曲曲弯弯地流淌。
众人皆被突兀尖利的声音吓得呆了呆,慌慌张张地忘了手里的差事,屋里一时宁静的只能听到太夫人悲切的哭声,以及她带着哭腔的话语:“……你二叔年纪大,堂兄守孝不得出门,古有木兰替父从军的佳话,到了咱们这里,女儿身不得抛头露面……到底是一家人,他若有个三长两短,与你又有什么好处?眼睁睁看着你二叔去前线,一家子留在京城享富贵。你们真的就是心安理得地享富贵?”
韩睿华微垂着头,安静茹不由得握紧拳头,太夫人说几句便歇了半晌,继而又哭道:“总要将我老婆子气死了才甘心么?”
韩睿华沉默,倒是如意一边帮太夫人顺气,一边道:“信上说二老爷中暑,军中自有军医随行,太夫人切莫心急反而急坏了身子。”
太夫人冷哼一声,“老二多大的岁数了,还当是年轻人?军中是有军医,然行军路上岂有良药?没有良药有军医又能济事么?!”
安静茹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二老爷在路上病了。消息自然是先送去了韩睿华手里,韩睿华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只是一回来就将消息送到太夫人这里,是有些急躁了。可是,不送来早晚也要传到太夫人耳朵里,依着太夫人的脾气,同样也是一场气。说不得太夫人还怀疑压着这个消息要弄死二老爷。
安静茹很想上前去问问,如果韩睿华替代了二老爷,是不是一切都让韩睿华去替代?韩国公府的爵位,韩国公府的一切都交给韩睿华?二老爷既然袭了祖上的军功,以后韩睿龙也会袭了,莫非韩睿华就是那个替他们去卖命的牛马?
安静茹承认,她确实是被太夫人一席话气疯了,从二老爷奉旨出征,太夫人心里一直在怪韩睿华不去替他。太夫人一把岁数,身在官家,岂知这样的替代哪有那么简单?若是有一日被揭穿了,那对韩家上来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古有木兰从军,且不说时代不同,便是时代相同,花木兰可是身在韩家这样的大户里?
分家的念头,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强烈过。安静茹咬着牙走上前,心疼地看了韩睿华一眼,“父亲、母亲就在路上,三爷先回去换身衣裳吧,这里我守着。”
韩睿华面色阴沉,紧紧抿着嘴唇,他额头上渗出秘密的汗水,不知是因为赶路赶得急,还是别的缘故。
安静茹心疼地收回目光,吩咐如意将太夫人放平,又将窗户敞开,多余的人打发出去,不时姜氏推着大老爷急匆匆赶来,后面跟着一脸急色的韩睿龙,还有一脸茫然惊慌的刘氏婆媳。
太夫人脸色通红,大老爷和姜氏急忙上前,姜氏抬头看了韩睿华夫妇一眼,问道:“太医可去请了?这是怎么回事?”
太夫人许是说得乏了,也或许急的再说不出话来,浑浊的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眼角落在深色锦绸的枕头上,晕开一团又很快被炎热的气温烘干。
韩睿华深吸一口气,刚张开口,就听得外头门上的丫头禀报,说是英国公府韩明德来了,话音落,就见韩明德跨上门槛进来。情况紧急谁还顾着回避?
韩明德亦是一脸担忧,原是打算单独找大老爷和韩睿龙、韩睿华商议,见屋里的情况,便知他得到的消息,其他人已经知道了。
便是一脸等着大老爷拿主意的模样看着大老爷,大老爷急急道:“到底怎么回事儿?快说与我知。”
如意遂将太夫人瞧过的信件呈给大老爷,大老爷将信将疑,展开信件匆匆扫过,脸上的神色亦是慢慢转变为急色。看到最后,才扭头朝太夫人道:“母亲莫要着急,虽然已经出了关外,不比关内周全,到底二弟身边也有几百人。”
又抬头盯着韩睿华道:“信是何时送回的?”
“送信的人说因是加急信,路上只耽搁了八日。”
八日就把信件送回来,可见是日夜不停快马急鞭。略思定有朝韩睿华吩咐道:“拿了我的印鉴写封折子,进宫面圣。”
韩睿华遂朝外书房去了,自有大老爷身边的人随着去,将大老爷的印鉴取了送去外书房。
大老爷又朝太夫人道:“华哥是莽撞了些,说与母亲知道,却是不想母亲太过着急。二弟久未离家,又比不得年轻时,眼下他病了,正好能回来。母亲合该放宽心,倘或华哥得了消息不报与母亲知道,二弟才真正不好呢!”
这话也是极有道理的,韩睿华向来稳重,虽然显得匆忙慌张,可不见得就是全乱方寸要来讨太夫人的主意。是太夫人听到二老爷中暑,便觉不大好。她本来也不愿二老爷出征,然皇命难为,却不好去找皇帝,只得钻牛角尖儿地怪其他人不肯对二老爷伸出援手。
大老爷话里的意思若是她不明白,那里还有力气说了那许多话,怕是直接晕死过去了。
太夫人微微点了点头,像是已经缓过来似的,断断续续道:“你已经废了双腿,若是老二……我可还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咱们一家皆是为朝廷效命,列祖列宗随天子打下这天下,咱们岂有不守之理?二弟定然能平安归来。”
太夫人长叹一口气,大老爷见太夫人情况好转,吩咐姜氏等人在这里守着,他与韩明德一道去了外头大书房,韩睿龙回过神来,急急忙忙跟上,屋里瞬间又安静下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先前那些丫头婆子时不时瞄一眼安静茹的神色,安静茹慢慢松开握紧的拳头。很想去体谅一个老人的爱子心切,安静茹也是母亲,但她是母亲的同时她还是妻子。
所以,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去体谅太夫人。
安静茹朝姜氏和卢氏福福身道:“我去外头瞧瞧太医来了没有。”
说罢从屋里退出来,品翠、春香两个大丫头一左一右,在屋里不敢表露出来,到了外头便是一脸的愤慨。
“咱们三爷是文科出身,太夫人是糊涂了,文科出身如何带兵打仗?幸而圣上还不糊涂!”春香似也不怕人听见,张口便道。
品翠示意她留意安静茹,春香这才住口,劝道:“三奶奶莫要生气,太夫人年纪大,哪里能想的周全?”安静茹嘴角掀起一抹苦笑,摇摇头表示无碍。
太夫人是年纪大,而且还格外护短,可安静茹也护短。她握了握拳头,一言不发地朝二门上去。
太医赶来时,已经过了午时,太夫人急火攻心,但并不厉害,太医开了安神的药方子,嘱托每日一早一晚煎了饭前服下便可。
韩睿华午饭也没吃,去宫门呈送折子,韩睿龙是已开始收拾行装,他虽然守着母亲的孝,只是父亲病重做儿子也该尽孝道。前去照顾父亲,也是全了孝道。这样的事儿谁也不好去阻拦,就是太夫人知道了,也不好拦下他不叫他去。只是心里却怪韩睿华、韩睿钦不去。
夜里三老爷寻了儿子到跟前,叫他收拾了东西,明儿一早随韩睿龙出门。刘氏颇为不平,“明年春闱,钦哥这一耽搁,误了春闱,可是又要等三年。二老爷不过中暑罢了,太夫人偏要做出那样着急的模样来,却要耽搁这些人!”
三老爷没好气地瞪了刘氏一眼,“华哥是走不开,你也知春闱在明年,眼下还不到七月,一去一回那里就耽搁了?但凡他平时多用些心,也无需这临时抱佛脚的功夫,一样金榜题名!”
刘氏揪不住心酸,二老爷是太夫人的儿子,难道韩睿钦不是自己的儿子?真正是一辈子围着一个儿子转,到死都要围着转。
“出门对他有益无害,他也老大不小了,是该出门见见世面。”三老爷一锤定音,韩睿钦回到屋里叫卢氏收拾衣物。
卢氏二话不说,哄着宝哥睡了,便与丫头婆子们忙碌起来,直二更天方收拾妥当。歇下时,熄了灯才落下泪来,含着哭腔嘱托韩睿钦一路小心。夫妻两几乎说了大半夜的话,五更天才眯了一会子。
五更天时,韩睿华和安静茹夫妻已经起身,韩睿华去宫外打探,可许了大老爷和韩明德进宫面圣的折子。安静茹送他出门后,虽天色尚早,却已经没有睡意。赵嬷嬷等人皆在屋里收拾,见安静茹一脸担忧,想了想道:“横竖咱们姑爷是文科,就是想去替了二老爷,也是行不通的。”
安静茹却知道韩睿华其实是想从军的,虽然是儿时的愿望,可他能说便是一直放在心里。不过后来有了读书的条件,才刻苦读书。太夫人那些怨怼的话,未必不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昨儿夜里韩睿华回来已经很晚了,见他一脸疲倦,安静茹就是想问,却也不舍得打扰他。忙前忙后张罗他吃了晚饭,沾床他便睡了。
虽然气太夫人那些话,经过这一晚气是消了一半,却也想不明白天下那么多武将,为何偏偏派了二老爷去?韩国公府军功起家,韩睿龙自幼不爱读书,二老爷袭了原属于大老爷的爵位,读书与韩睿龙来说也不是要紧的事儿,韩睿龙虽谋了个缺,但实际上他也是入编的将领。
二老爷也曾送他去军营历练,那时候太夫人就该想到,早晚有这一天。除非韩国公府放弃实权,就做一个没有实权闲散的封侯老爷。那样一来,自然就有落败的趋势,族里再没有功名出身的,落败起来的速度何其快……
安静茹蹙着眉头,赵嬷嬷等人劝了几句,她仿佛没听到,便住了嘴不说了。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品翠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便去撩起湘妃竹帘子,朝哥儿屁颠屁颠跑进来,扑进安静茹怀里,四处看了看,扑扇着黑背分明大大的眼睛问道:“爹爹呢?”
安静茹暂且抛开其他心思,摸了摸儿子的头,韩睿华好容易取得功名,应该不会弃文从武,何况他承诺过的,不会叫自己担心。
外头天色渐明,安静茹叫摆了早饭,喂了儿子吃了饭,待天亮了才先去姜氏屋里请安。朝哥儿大概是察觉到娘亲的情绪,十分乖巧地扯着安静茹的衣角,一语不发认真走路。
姜氏一夜没睡好,安静茹去时,大老爷已经叫婆子推着去了太夫人屋里。安静茹前脚进门,王府的人后脚就来了。
站在下首朝姜氏见礼问候,姜氏叫丫头搬了椅子请王府的嬷嬷坐下,那嬷嬷客气几句,站着道:“王妃与王爷昨儿便得到了消息,今儿一早王爷便进宫去了,王妃打发奴婢回来请夫人老爷们切莫着急。”
姜氏微点头,与嬷嬷寒暄几句,问过王妃的情况,便请嬷嬷随她亲自去一趟太夫人屋里。
彼时韩睿龙与韩睿钦已经在太夫人屋里辞别,太夫人一手一个拉着韩睿龙和韩睿钦的手,一口一个好孩子,一边落泪一边嘱托他们路上小心。刘氏站在边上,多有不愿,然三老爷在场,她也只得把这些情绪皆收了起来,只是朝儿子道:“早去早回,路上小心。”
目送韩睿龙、韩睿钦背影消失在湘妃竹帘子后面,太夫人的目光不经意从安静茹和姜氏身上扫过,最后看着大老爷道:“宫里可有消息?是让老二带病去,还是另派人前去接应?”
大老爷道:“便是有消息,也不会这样快。”
“可知多一日老二就身处险境多一日,那关外何其混乱?身边纵有几百人,也不济于事。”说罢眼眶儿又红了。
大老爷好言好语安顿了几句,姜氏给了王府来的嬷嬷打了眼色,那嬷嬷上前福福身便道:“奴婢是王妃指派来的,今儿一早王爷便进宫去了,一有消息必然立马叫人传来。”
太夫人仿佛这才发现她,看了两眼,虽不是以前常回来的洪嬷嬷,但也不算是特别陌生的面孔,确实是王府的人,心里稍安。
吉祥端着一碗汤药进来,大老爷就在床边坐着,接了汤药,如意与两个婆子合力扶着太夫人半坐起来,大老爷亲自喂太夫人喝药。太夫人一勺一勺吞下,眉心紧蹙一直没松开。
吃了药又劝太夫人吃饭,太夫人好歹吃了两口。门上的人进来禀报,韩睿华回来了。
太夫人随即叫人撤了炕桌,韩睿华急匆匆进来,太夫人看他自是没什么好脸色,倒是韩睿华带回来的消息,让太夫人彻底松了口气。
皇帝已经下旨,念二老爷年迈,许二老爷回京养病,庄亲王请旨赴前线。
“……想必消息已经传去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