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踔恋谌谑怯址毖艹龅粘龊褪觥?br /> 总之,安静茹的脑袋还处于理不顺的状态,偏丈夫是个沉默寡言的,赵嬷嬷和春香跟着过来也不过两三天,要彻底弄清楚这府里的人员关系,实在是还需要一些时日。
安静茹轻叹,至于她的处境,实在是不容乐观啊。
丈夫韩睿华是大房过继的儿子,所以说那位躺在床上半身不遂多年的公公,并非当年那位酒后失言给韩睿华定下安静茹这位儿媳妇的“糊涂”书生。
据说,韩睿华的亲生父亲早在多年前就意外去世了,而大老爷在一次变故中受了严重的外伤,此后便半身不遂。那时候他膝下也就姜氏生养的一双儿女,女儿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偏儿子是个体弱多病的。
好容易养到了十八岁,怕长房后继无人,忙给他讨了媳妇回来。历尽千辛万苦,长媳也非常争气,生下了晨哥儿。可惜难产血崩,救治不了一命呜呼。
其实,大爷多年前就害过一场重病,所有大夫,包括宫里最有名望的太医都断言大爷活不过十岁,姜氏眼看老来没了倚靠,整日以泪洗面,后来也不知是谁给她出了主意,叫她过继一个儿子打小养在身边。
俗话说生育之恩不如养育之恩,总之是会念着她的再造之恩,日后必定会报答。于是寻觅了几个月,终于发现了旁支的韩睿华。
而韩睿华恰好没了父亲,生母禁不住旁人劝说,就同意过继了。反正韩睿华还有个哥哥,再说都是一个祖宗,到底还是一家子。而她和长子的日子也能因此好过一些。
说白了,安静茹不过是姜氏过继的儿子的媳妇,凭什么给安静茹好脸色呢?
韩睿华不是她亲生的,另有亲生的孙子。安静茹在得知这些后,就已经看开了。丈夫人微言轻,也莫怪她不受待见。
不过好在丈夫勤奋好学,是个人才,在韩家子孙后辈中,算是佼佼者了。否则,他娶妻也不会这么隆重,安静茹嫁过来的地方也就不是韩国公府,表面上看起来也不会有今日之风光。
有得亦有失,自古难两全。爱情需要面包,面包里就未必能容得下爱情。就她深入调查了解而言,这个时代小户之家多是一夫一妻,单凡有些社会地位,或家庭殷实的,就有大小老婆。
比如他父亲,亦是落败的世族旁支之后,不比一般穷苦劳动人家,所以也养了一个小老婆,还生了孩子。不过,到底比不上韩国公府这样的大家族,争风吃醋耍阴谋倒是没有。
蔡姨娘和她母亲相处很融洽,光凭这一点,安静茹就觉得她父亲是个情商不简单的人。
一路胡思乱想,直到赵嬷嬷低声提醒,安静茹抬头,太夫人居住的寿禧堂到了。
------题外话------
很想把这一章写简单一些,不过还是详细地解释一下女主的处境,所以看起来就有些繁琐,不过这章还算重要吧。
谢谢亲亲们的支持啊,看到大家的留言,小果很感激很感激。闲话少说,更新稳定,求包养~
☆、003:这一大家子
韩家祖上出了两名开国功勋,封了安国公、韩国公,两位先祖亦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其安国公为长。
安国公共有两位嫡子,三位庶子,长子韩修礼后来世袭爵位,娶了福临世家大族薛家的大小姐。次子韩修仪活到二十五岁,留下一子患病去世。如今安国公祖上留下的爵位,任旧是长房一脉韩修礼的长子韩明德袭了。韩修礼与薛氏皆已去世十来个年头。
再说韩国公,当年人丁稀薄,嫡出只有一子,乃太夫人的丈夫韩修政,太夫人亦是出身鼎盛之家,淮南苏家,嫁给韩修政后,接连生养两位儿子,长子韩明理、次子韩明颂,既如今韩国公府的大房和二房。
三房韩明良乃庶出,从小酷爱读书,颇得韩修政之心,如今四十来岁,已经做到了正五品通政司参议。
安静茹的公公,就是那位半身不遂躺在床上的韩明理,因当年一场叛乱伤了腿脚上的经脉。
后来韩修政年老寿终正寝,韩明颂世袭了韩家祖上传下来的爵位。圣上念韩家祖上功德,又念韩明理忠勇护主,因不能致仕,便又封了个世袭罔替的爵位,领着朝廷的俸禄,在家一养就是几十年。
此等荣耀并非历来就常见的,因此,英国公虽为长,如今两代下来,倒不如韩国公府了。安静茹私心认为,这很可能和有没有长辈的有关。
韩国公府这边有太夫人坐镇,每月逢五的日子,虽为一族子长的韩明德任旧携领一家大小过来给太夫人苏氏请安。
所以,可以想象安静茹认亲那天,到底有多少人。现在瞧着寿禧堂正院的院子,就显得无比空旷又偌大。只正屋门口两边的屋檐下,站着个丫头婆子,其次便是四五名在院子里打扫的小丫头和粗使婆子。
正屋灯火通明,帘子撩起来挂在门上,依稀可见里头忙碌的仆从。而门口正与婆子说话的牡丹眼尖,瞧见韩睿华夫妇进了院子,就笑盈盈俏生生走过来,“请三爷、三奶奶安。”
牡丹是二叔父韩明颂的长子,韩睿龙正妻欧阳倩欧阳氏的陪嫁丫头,如今被韩睿龙收了做了房里人。就安静茹目测,她最多不过十八岁,模样生的出众,在安静茹所见过的丫头下人里面,还没有比她更拔尖的了。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婢,由此可见,安静茹这位二堂嫂亦是个一等一的人品相貌。
安静茹受了她的礼,又礼数周全地回了一礼,既然牡丹在这里,想必二堂嫂欧阳氏就在里头了。
牡丹见安静茹如此客气,忙笑道:“三奶奶可是折煞奴婢了,二奶奶方才还说起三奶奶呢,吩咐奴婢去瞧瞧,可住得习惯,或有什么缺的少的……三奶奶就过来了,倒省的奴婢又跑一趟,可见三奶奶是极心疼人的。”
瞧瞧,这话说得多好听,安静茹满脸感激,“让二嫂这样记挂,我心里愈发不安。”
牡丹和气道:“三奶奶这话可就见外了,二奶奶昨儿私下里还说,就三奶奶这气度,许多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也未必比得上呢!”
明着褒扬,暗着说她出身低微,安静茹不是笨蛋哪里会不明白。可这也是事实,她需得承认,于是笑容倒是丝毫不减,正欲说话,一旁的韩睿华淡然开口,“太夫人可早起了?”
牡丹一拍额头,赔罪道:“瞧奴婢糊涂的,三奶奶和三爷是来请太夫人的安,倒被奴婢缠着说了半晌的话,实在该打该打。望三爷、三奶奶宽恕了奴婢这一回吧。”
安静茹客气道:“牡丹姑娘热心关怀,我心里是明白的。”
踏上门槛,只见屋里流光溢彩,穿红着绿的丫头们来来去去,钗环朱佩晃动间发出细碎的相碰声。太夫人正在用饭,左边站着两名身穿锦缎,梳着双鬓的俏婢。年纪大的十七八,小的也有十五六的光景,因穿着与其他的丫头稍显体面,安静茹断定是太夫人苏氏身边的大丫头。
而右边的人,梳着朝天妇人圆鬓,头戴一整套珠环鎏金十八凤簪,上面穿着金丝缕连理枝对襟窄腰长身比甲,下面着十样锦罗裙,脚蹬凌云履。此刻正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汤勺,露出的小半截手腕宛如素藕,带着一对鸡血玉镯子,衬托的她肌肤愈发白皙似雪。
安静茹同韩睿华还没进去,便有人通报了。太夫人苏氏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鹤发苍苍,因其年老略微发福,脸上的皱纹不多见,加上脸型原就是圆的,故而笑起来格外的慈眉善目。“你们来了,可给你们父亲母亲请安了?”
韩睿华上前作了一揖,恭恭顺顺答道:“已经去见过了,母亲早起身子不适。”
听到说话,盛汤的欧阳氏才抬起头,一双美目流转过来。安静茹立刻就有种惊艳的感觉。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这位二堂嫂,但安静茹还是不得不由衷地赞一句,那是相当的漂亮!
标准的瓜子脸,远黛眉下一双漂亮有神的大眼睛,鼻梁挺拔小巧,任何一个部位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恰到好处的让人嫉妒。
“三弟、三弟妹来了。”欧阳氏放下碗勺,绕着大圆桌走过来。
安静茹给太夫人行了大礼,就过来给欧阳氏行了个见面礼,欧阳氏出自名门,教养极好。总之,她的目光不会让安静茹觉得有高人一等的孤傲,回礼也一点儿不惨水分,笑容和气的叫人如沐春风,“三弟妹早起,祖母正用饭呢。”
这话也不知是来早的意思,还是来迟的意思。太夫人素来是喜欢热闹的,不过近来偶感风寒,太医嘱托叫静养。据赵嬷嬷打探的消息,子孙后辈请安的时间都在上午。所以这个时候,寿禧堂才如此安静。
太夫人慈眉善目和蔼地笑道:“你别理她,她呀就惦记着我这里有好吃的,大早上就跑来我这里蹭饭。”
欧阳倩闻言,捂嘴笑道:“祖母就爱编排我,我还不是头一遭办这样大的事儿,怕出了什么错儿叫人笑话了去,来请教祖母么。”
安静茹应景地笑了笑,欧阳倩嫁来韩国公府已经四个年头,如今帮着二夫人主持中馈。
众人笑一回,太夫人问安静茹和韩睿华吃过没,韩睿华点头说吃过了。就有丫头搬来椅子,安静茹和韩睿华离饭桌远远儿坐着吃茶,那边欧阳氏盛了汤,太夫人便叫她坐下一起吃饭。
------题外话------
咳咳,貌似一下子出现的人物比较多,小果尽快将人物表整理出来。汗!这果然还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求收求包养~
☆、004:面包和自由
手里捧着茶杯,安静茹随意打量起这屋里的摆设来。她和韩睿华坐在东边,正对着西边墙角摆着一架多宝阁,各种古董瓷器、珠宝摆件,只一眼就觉不凡也深知太夫人的品味和喜好。
淮南苏家在前朝就是有名的书香望族,而单就那几幅挂在墙壁上的字画,可见太夫人也是喜好读书的,更叫安静茹惊讶的是,字画下放一张黄花木案牍,上面摆着一架琴。
多宝阁左边,是通往里间的门,只用了一幅暗红底子中间绣了个福字的帘子挡住。南墙摆放了一张紫檀木卧榻,卧榻上铺着半新不旧猩红色毯子,卧榻前放着一张紫檀有束腰圆形踏脚。
卧榻后墙,是金边塑封过的,大约一丈长宽,写着形体不同一百个寿字的百寿图。安静茹仔细看了好几眼,只觉那似是笔写的,仿佛又不是,做底的却绝对不是一般的宣纸,而是最细腻的一种纱。颜色正红,字体便是金色,就这一幅百寿图就让整个屋子显得喜气热闹,又朝气蓬勃。
纵然同样是黑色大理石地板,与大夫人姜氏的正屋比起来,却少了几分肃杀之意。比起姜氏的正屋,这屋子分明宽敞一倍不知,却也无丝毫清冷之感。恰到好处的兰花、万年青、观赏松柏等盆景,又给屋里添了几分绿意,鼻息下亦是缭绕着一股淡淡的百合馨香,沁人心脾。
目前而言,韩国公府的各处院子屋子,到过的不多,但也知道任何地方都无法与寿禧堂比较。当家祖母,又是韩家目前辈分最德高望重的长辈。
察觉到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安静茹才发觉自己竟然一直盯着太夫人瞧,忙收回目光,耳边就传来一声娇笑,欧阳氏朝太夫人笑道:“孙媳就说再无人能与太夫人比较,太夫人还不信,瞧三弟妹,看您都看痴了。”
安静茹只觉血气全涌到了脸上,实在是失礼失礼。
太夫人白了欧阳氏一眼,眼底极尽溺爱,“浑说什么,也不怕人笑话你。”
安静茹红着脸,抬起头笑道:“晚辈只觉祖母和蔼,便想起小时候混闹,家母责罚,家中奶奶百般维护的事儿来。”
这话其实也没什么,安静茹不过真心实意地说罢了。欧阳氏却禁不住多看了她两眼,并不打算搭话,却不料太夫人身边那位年纪最大的丫头笑道:“三奶奶如此说,太夫人不疼三奶奶都不成了。”
太夫人笑呵呵的,看安静茹的目光还是那般慈爱。安静茹只得装害羞地笑了笑,然而扭头看了一眼韩睿华。
这厮从头到尾都像木头人似地,不知道新媳妇多么拘束,他也不帮着说两句话。
欧阳氏看了那丫头一眼,笑道:“祖母对晚辈的那个不心疼?还需得你说么?”又望着安静茹,“三弟妹说是不是?”
安静茹傻呵呵地笑着点头说是,这才新婚第三天呐,她怎么就觉得如坐针毡?好吧,还是少说话才好。
这一会子功夫,外面的天已经亮了。太夫人嘱托了韩睿华几句要他见了岳丈一家切勿失了礼数,韩睿华郑重地答应着。太夫人又问他一些其他的事儿,他也皆是问一句答一句,多一句话也不肯说。
安静茹算是能理解他为何如此了,想想自己无意间的一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