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品绣脸上多有不自在地朝安静茹福福身,原本要和晨哥儿说话。被姜氏一个眼神吓得退缩了,金嬷嬷连忙从品绣手里接住托盘,打眼色叫品绣出去。老脸十分挂不住,尴尬的不行。
这又发生了什么?安静茹大气不敢出一口,和品菊小声地威逼利诱终于哄得晨哥儿吃了早饭,结果两人都出了一身的汗,那二廊的话题也被岔开。
姜氏吃了早饭去里头服侍大老爷,晨哥儿也闹着要进去,安静茹被他闹得不行只好带他进去,结果仿佛看到了姜氏抹泪的动作。
姜氏微垂着头,即便抑制了,也听得出声音里有哭过的痕迹,“带晨哥儿到外面去,别走太远,一会儿宫里的太医来了,也好给他瞧瞧。”
安静茹福福身,抱着晨哥儿出来,身后隐隐约约传到大老爷安慰姜氏的声音,安静茹心里充满疑惑,想要打听打听,可姜氏屋里的事儿,她做儿媳妇的也不好去打听。只得暂且按住不提,晨哥儿难得被姜氏甩脸子,郁闷地坐在门槛上生气,小小的人儿,叫人瞧着又好气又好笑的。
品菊提着鸟笼子逗他,唱了半天的独角戏,安静茹看不下去,蹲下来挨着晨哥儿,问他怎么不高兴?
晨哥儿嘴巴翘的老高,“奶奶说随便我喜欢谁都可以叫谁来服侍我,为什么品绣姐姐就不行?”
品菊窘迫地红了脸,安静茹又问:“难道品菊姐姐不好么?”
晨哥儿生气地看了品菊一眼,“她不听我的话,不给我糖吃!”
品菊好无辜,“夫人不许给他吃太多。”
果然是小孩子,一颗糖就能哄住的。
品菊道:“夫人开了恩要放品绣嫁人,所以才没同意品绣回来服侍晨哥儿。”
难怪品绣要从晨哥儿下手,想继续留在府里,八成是对亲事不满意,不过,“府里的丫头不是一般满了二十岁才嫁人的么?”
品菊羡慕地道:“金嬷嬷求的恩典,所以夫人已经答应了。”
看来金嬷嬷倒是十分清楚明白,品绣要嫁人,可品绣分明不乐意,安静茹看着地上慢慢爬行的小虫子,趁着晨哥儿不注意抓在手里,然后告诉晨哥儿,糖吃多了不好。
晨哥儿哼了一声,“三婶娘分明就是骗我人小不懂事儿!”
这小家伙,真是叫人又爱又恨,安静茹故意拉着脸,“那你说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晨哥儿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却还是一脸不乐意,反问:“那三婶娘说,为什么吃多了不好?”
“糖吃多牙齿会长虫子,就像,这样的。”把手一摊,一条白白胖胖的小虫子就在安静茹手心里爬,看起来还十分可爱。
可问题是这虫子在嘴里,就不会可爱了。晨哥儿顿时一脸菜色,安静茹觉得自己好像太狠了些,不过晨哥儿才四岁,因为常年喝药,就偏爱甜食,甜食吃多了,牙齿早晚要长蛀牙,这时代像韩家自然是人人都用得上洗牙粉,可没有后世那样的牙刷,洗得也不干净。晨哥儿年纪小,更没法子好好漱口洗牙了,已经坏掉了两颗大牙。
眼看着晨哥儿要哭起来,安静茹不屑道:“爱哭的男孩不是好男孩。”
晨哥儿硬是没哭出声,安静茹赞赏地摸摸他的小脑袋,道:“少吃倒是没什么,总之不能多吃,晨哥儿是男子汉,不吃糖也没关系是不是?”
晨哥儿怕兮兮地点点头。
“所以,夫人、品菊都是为晨哥儿好。晨哥儿好好想想,若是要吃别的,她们那样没有给你?”
晨哥儿想了想,摇摇头,又点头道:“拔丝年糕,奶奶不许我吃太多。”
呃,这个,“那拔丝年糕是不是很甜?”
晨哥儿点头,安静茹耸耸肩,一副这不就结了的模样道:“那是因为年糕上面裹着厚厚的一层糖衣,年糕用糯米做的,所以吃多了不但要长虫,不能消化还会肚子疼呢!”
姜氏从里间出来,见安静茹蹲在地上耐心地陪晨哥儿说话,心情倒好了一些,可一想到那后面二廊上夏氏哭闹的那些话,整个面部又沉下去。
且说夏氏,大早上的各处的门才开,她就跑来荣景园请姜氏的安。姜氏才刚起床,金嬷嬷直接将夏氏打发走。夏氏揣着满肚子怨气无处发泄,摸到了荣华园外。
这些日子沈氏静养,府里的事儿交给欧阳倩打理,又添了几层气,后院的事儿也疏忽了,今儿早起竟得知二老爷从外面买了个女人回来。
此刻那女人正在屋里给沈氏磕头,沈氏半靠着引枕,打量着底下跪着女子,不过十六七岁的光景,生的一双妍媚凤眼,肌肤白皙,尖细的下巴,上面穿着桃红色绣大红色玫瑰花宽松比甲,露出一小截玉润香颈,下面着一条湘色襦裙,一身行头,簪子、耳坠、手镯,全是簇新的。因为已经跪了许久,额头冒出细细的汗,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显得不安。
陈嬷嬷接连给沈氏打眼色,深怕沈氏病中稳不住情绪,这是二老爷第二次从外面买女人回来,头一个便是朱姨娘,那会子沈氏还年轻。别说沈氏,陈嬷嬷也气得不轻,二老爷这把岁数了,底下的姑娘完全能够做他女儿,还真是……
沈氏生生将满肚子的怒意压了下去,放下茶杯,朝陈嬷嬷笑道:“比去年的味道淡了些,可要找到卖茶叶的人,价钱不同与去年一样。”
陈嬷嬷点头称是,沈氏仿佛才发现跪在下面的女人,忙叫陈嬷嬷扶她起来,又道:“走上前来。”
那女子以言走了几步,步履轻盈,腰肢柔软,媚骨天成。普通人家怎么会养出这样的女孩儿来,瞧着倒像是窑子里的粉头!
“今年几岁了,老家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
女子低声答道:“奴婢今年十八,以前的主子取名清瑶,本家姓黄,是余杭人士。”
沈氏暗暗地咬牙,又问道:“以前的主子是谁?”
名叫清瑶的犹豫着答道:“是南京知府刘大人的夫人几年前从人牙婆子手里买了奴婢。”
陈嬷嬷大惊,南京知府刘大人的正房夫人,可不就是沈氏的亲妹妹。亲妹妹往姐夫身边送人,这叫什么事儿?可是,不对啊,他们一家在南京,太夫人寿辰也只打发了体面的婆子带着寿礼来请太夫人的安。这清瑶莫非是单独跑来的?
沈氏心里自然也揣摩了一番,却隐忍不发,甚至十分欣赏地笑道:“模样很标致,看起来性子也温和,去将秋堂那边三间屋里收拾出来,让她暂且住着,叫金桔带两个小丫头过去伺候。”
又朝黄清瑶道:“名字也好听,就不必改了。你过去住着,若有不习惯的尽管和金桔说。”
黄清瑶松了口气,没想到沈氏这么好说话,福福身跟着一个圆脸的丫头去了。
待不见人影,沈氏的手用力拍打在身边的高几上,气得瑟瑟发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话从牙缝儿里蹦出来,“老毛病又犯了,也不看看自己已经是做爷爷的岁数了!”
陈嬷嬷只顾着劝,心里虽气二老爷做出来的事,可想着清瑶的来路,少不得先说说沈氏那位妹子了。
“二姑娘怕是惦记着沈姑娘的东西。”
当初沈氏的大哥大嫂双双离世,沈氏的妹妹因为才嫁人两三年,在夫家说不上什么话,自然不敢做主应承抚养沈怀筠的事儿,但这几年,却不止一次提到要将沈怀筠接去她身边小住,沈氏全以沈怀筠身子不好,不易赶路的由头拒绝。
她惦记沈怀筠的东西,沈氏哪里不知道,“亲妹妹也不过如此!”
“夫人既然看清了,以后少些来往便是,何必因此生气,要紧的想想那丫头怎么办?”
沈氏冷哼一声道:“先让她住着,我倒要看看老爷有没有脸天天儿往她屋里钻!”
陈嬷嬷琢磨着试探地问道:“夫人不好说老爷,不如请太夫人出面?”
沈氏摇头,“咱们不说,消息也能传到太夫人耳朵里,可老爷这么个岁数,太夫人说他,岂不是叫他没脸。不过也罢,他自己这般不要脸,我还顾着他的脸面做什么?隔几天带她去见见太夫人。”
陈嬷嬷叹了口气,家里邱姨娘是沈氏的陪嫁丫头,岁数也只比沈氏小两岁,却也年老色衰。朱姨娘早就没出来露面,到底变成什么样,没人知道。二老爷这几年也没做出这么没脸的事儿,总之在外面如何都罢了,至少没将人带回来。对沈氏面上也敬重,老夫老妻谈不上恩爱,倒也相敬如宾。
如果这丫头来路简单倒罢了,偏偏原来还是沈氏亲妹妹身边的!若是叫旁人知道,还不笑话死她?
沈氏越想越气,又浑身乏力,陈嬷嬷忙扶着她躺下去,揣摩着沈氏的情绪,低声吩咐身边的丫头:“去给二爷二奶奶说一声,早上不必过来了。今儿夫人身子不爽,不见客。”
既然要太夫人出面说说二老爷,沈氏自然要做出被气得病情又严重才好。
夏氏守了半晌,瞧见一位模样风流的女子出来,才琢磨着沈氏已经起床,却被告知不见客。她愣了半晌,不死心地陪笑道:“我是二廊上的夏氏。”
门上的丫头不冷不热道:“夫人说了,谁也不见。”
夏氏碰了一鼻子的灰,饿着肚子回到家里,韩荣见她一大早就出了门,料定又是去了府里,少不得说了两句。
夏氏指着韩荣的鼻子就骂道:“都是你这不争气的孽障,单凡凭你能养家糊口,我何苦跑来跑去地看别人白眼?这家里吃的穿的用的,那样是你承办的?自己没本事,又……”
韩荣气得吹胡子瞪眼,只说了一句,“单凡您老明白些,就不该时常往府上二夫人跟前蹭!”
说完摔门而去,夏氏追出去,小院里已经没了韩荣的人影。只气得在原地跺脚,隔壁住着的人瞧见她,笑问道:“大嫂子这是气什么呢?”
夏氏没好气瞪了那多事的人一眼,那妇人也不恼,一边理衣裳,一边道:“我说大嫂子,您就消停消停吧,这一日一日地吵,还叫不叫大伙睡个安稳的觉?”
这妇人也不过和夏氏一般都是韩家旁支,她男人偶尔在府里办事,也算不上什么体面的。又想到东边的另一家,以前和同她们一样日子艰难,后来那家的大儿子考了个举人,求到二老爷跟前,出钱捐了官,虽在外省,可每年回来却极是体面,这两年又是买地又是开铺子,日子过得别提多红火。
就是说话的这妇人,没事儿就去人家跟前献殷勤。太夫人寿辰的第二日,她们这些没钱的吃了午饭早早就走了,也只有那些有钱的敢留在府里陪太夫人她们摸牌。
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如果没有过继,这些人还不巴巴地跑来巴结自己?
夏氏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也不知站了多久,直到浑身出了汗才一个机灵清醒过来,先前说话的妇人已经回去了,她忍不住朝妇人站得方向吐了一口唾沫星子,暗暗道:“等着瞧,以后你来巴结我,我未必会理你!”
回到屋里,夏氏独自琢磨了半晌,自己这样去见姜氏终究没什么用处,就如二夫人所说,须得在亲儿子跟前露面才成。因此便拿出钥匙,十分心疼地从柜子里拿了一块碎银子出来,抓了桌上的点心吃了几块,胡乱喝了几口茶,又急匆匆地出了门。
太夫人发了话让安静茹打理她的庄子,只是沈氏病着,交接工作也就延迟了。姜氏不着急,也不说叫安静茹去瞧沈氏,顺便暗示沈氏该交出来的话。只是一心一意照顾大老爷,没事儿亲自给大老爷按摩双腿。
太医请脉的结果一如既往,因为大老爷腿脚不能动,吃食必须清淡且好消化,大热的天气也必须要注意腿部保暖,并且嘱托大老爷出去晒晒太阳什么的。
对此,金嬷嬷也流露出无奈,和安静茹闲磕,“大老爷嫌麻烦,即便咱们夫人怎么劝说,他也总是不肯。”
想起大老爷年轻那会子,还时常对着姜氏和下人发脾气。一个四肢健全的健康人,突然残了哪里不伤心?他本来已经很难过,如果瞧着大伙嫌弃,心里更难受,便是没人敢嫌弃他,他也会看别人的脸色,稍稍不留神一个皱眉什么的,对他也会引起轩然大波。
每每想到这里,安静茹心里就会对姜氏升起一股子敬畏,她的冷淡,她的喜怒无常,这些都可以淡而化之。比起守寡的,她这样守活寡的,每日里面对残了的丈夫,婆婆不待见,这一家子的明争暗斗,换做自己,不疯也会被逼疯。
安静茹朝里面看了一眼,如果有什么办法让大老爷出来逛逛,经常在太夫人跟前露露面什么的,太夫人对姜氏兴许能好些吧?这个想法在安静茹脑海里闪过,很快就成了形。
太医瞧过晨哥儿,带给姜氏一个好消息,晨哥儿暂且可以不吃药了,只是格外注意着别生病。姜氏阴霾了一早上的脸色终于好些,又打听了王妃的情况。太医经常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